APP下载

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研究

2023-05-30司晓娟

文化产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时代内容

司晓娟

一直以来,新闻编辑工作都是我国新闻传媒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基础,不仅是新闻发布前的最后一道审核线,也是影响新闻信息质量的关键要素。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转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已成为新闻媒体变革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只有作出积极的调整和改变,才能更好地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基于此,现对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在顺应融媒体时代发展潮流的过程中,新闻编辑应当积极思考应对策略,在拓宽传统新闻编辑内容范围的同时,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不断深入基层,贴近民众生活,一方面让人民群眾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在选稿、剪辑、评论等多方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及时将真实、准确的新闻内容传达给广大群众,尽可能地保障新闻编辑工作的质量。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特性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在有效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通过甄别各类信息,并根据新闻内容的特性重构信息。对于每一位新闻编辑而言,其职责除了组织报道新闻事实以外,还要处理新闻报道的言论和内容撰写之间的关系,在阐释观点和表述意见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针对重要的新闻事件应该及时发表言论、阐明观点。

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在新闻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应依托融媒体时代信息资源高效整合的优势,高效采集和融合各类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新闻编辑的工作量,使得新闻编辑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新闻信息内容的加工和处理上,进而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时效性。

另外,融媒体时代下,各类新闻信息传播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而是通过各种新闻App进行传播。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App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属性为其推送相关的新闻信息,有效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新闻编辑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推进新闻编辑工作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工作现状

受传统媒体固有运营机制的影响,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新闻编辑工作仍旧无法与融媒体实现精准结合,具体表现在媒体传播形式、信息传播时效性以及编辑人才的专业性等方面。接下来将对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具体开展现状进行分析。

媒体传播形式问题

传统新闻媒体大多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固有的局限性使得用户的忠诚度大大降低,也不再是老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报纸、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新闻媒体应该与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相结合,新闻编辑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推动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对相关的新闻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但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新闻编辑的工作量。

信息传播时效性问题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时效性,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传播信息。而传统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需要经过新闻编辑对相关信息进行采写编等一系列流程。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传播时效性方面并不占据优势。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专业素养和前瞻能力,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出发,结合新闻内容特色,更好地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有效性。

编辑人才的专业性问题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型人才。新闻编辑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快速发展的融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只有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才能为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支撑。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改革创新模式

注重内容创新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变革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行业中,要想搭上融媒体时代的顺风车,开拓新的生存之道,就需要在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在积极创新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新”上。只有不断突出新闻内容“新”的价值,使新闻立意新颖,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因此,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信息价值,创作出更多别具一格的新闻。除此之外,在创新内容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真实、有效。在融媒体时代,信息生产的成本逐渐降低,导致网上虚假信息泛滥。部分新闻编辑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只注重吸引民众眼球,而并未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全面考究,导致网络上出现大量不实舆论。而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编辑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从“新”的角度出发引领舆论的发展风向。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编辑要及时优化编辑内容,深入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不断了解该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追求新闻的真实性,从而体现新闻报道的价值。在进行内容编辑的过程中,新闻编辑可以从相关法律规定或者寻找相同案例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积极创新内容形式,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创新内容,从而提高新闻内容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新闻编辑还可以为人民群众宣传、普及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在传播新闻信息时,新闻编辑需要注意分辨信息的真伪,只有在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同时,才能结合具体事件进行新闻信息内容的“再加工”,如此一来,报道的新闻内容既能够抓住群众的眼球,又能够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的创新发展。

注重形式创新

新闻编辑的过程主要包括组稿、审稿、整体设计、校样处理和样品检查等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将纷繁复杂的信息重新整合,并对实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在传统新闻编辑工作中,新闻编辑需要对信息进行采集与整合,工作量较大;而在融媒体时代下,依托信息高效整合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对各类社会信息的高效采集和整合,大大减少新闻编辑的工作量,使得新闻编辑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编辑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在不断优化原有形式的同时,更好地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比如,以2021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南京街头机动车停驶鸣笛,行人驻足默哀”为例,编辑通过加工整合相关新闻内容,让民众重温历史,不忘国耻,铭记历史。具体而言,新闻编辑可以依托融媒體时代下信息资源高效整合的优势,借助新媒体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合,将新闻编辑工作重点放在对信息的深加工方面,从而使得新闻报道深入人心,同时还要确保新闻报道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与此同时,将南京街头停驶鸣笛、驻足默哀的信息和国家公祭仪式相关视频进行整合,不断创新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的组织形式,为观众提供更全面的新闻报道。

注重新闻信息编排创新

传统新闻信息编排具有固定的模式,不论是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信息传播的架构模式,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化模式。在传统信息编排的影响下,优质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在新闻信息编排过程中,像新闻稿件的筛选,节目内容的布局、组合与排列顺序,编写节目提要、结束语、串联词,选择合适的音响材料以及计算稿件字数与节目时间等都属于新闻信息的编排工作范畴。而在融媒体时代下,还需要对新闻编辑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现实案例,让信息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呈现。灵活运用对比法、结合法、变化法等新闻编排技巧,不断优化新闻信息编排和呈现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用户对新闻信息的兴趣。

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在对信息进行编排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对信息内的独特理解,使得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另外,新闻编辑还可以依托融媒体,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平台,并通过平台专业性的认证,实现和用户的深度沟通,在提高用户忠实度的同时,促进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有效性。

新闻编辑可以在各个平台网站上通过平台认证建立官方账号,实现信息的同步传播,进一步拓宽信息对接渠道。例如,抖音“中国日报”由短视频主编、外交部记者会常驻记者苑庆攀进行新闻信息编排,其根据自身专业性完成抖音平台认证,以平台为依托,与用户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苑庆攀自身独特的编排风格获取了大批用户的关注,为新闻编辑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素材,更好地发挥出融媒体的传播优势,为传统新闻媒体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注重新闻传播方式创新

在融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途径增加,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而新闻的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度。众多类型的新闻App凭借其丰富的资讯资源、实时的信息推送和方便的社交互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众多网络流行元素的影响下,新闻编辑可以发挥网络信息传播多元化的优势,拓宽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从而提高人们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度。采用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便捷、高效、快速地获取大量信息的需求,能够进一步促进编辑工作的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的驱动和引导下,能够为新闻编辑开展编辑工作提供更多的灵感。例如电视读报节目,便是将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结合,创新新闻编辑制作模式,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让新闻报道更好地走进大众视野。因此,创新新闻传播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提供更多创新元素,提高新闻编辑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在融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媒体融合已然成为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不仅是在巩固原有舆论主导权的政治逻辑下进行驱动的,也是在媒体发展过程中发起的一场针对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和技术改造。

媒体融合已成必然趋势,那么在媒体融合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适时地作出调整与改变以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注重新闻编辑内容、新闻编辑形式、新闻信息编排以及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有利于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新闻媒体和融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新闻编辑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在新闻编辑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新闻编辑能力。新闻编辑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新闻敏感性和前瞻能力,及时发现自身在工作中的问题并予以改正,确保在融合媒体时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推动融媒体时代下我国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宏亮.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记者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分析[J].新闻传播,2019(05):116-117.

[2]李思红.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如何使用网络语言[J].科技资讯,2018,16(03):237-238.

[3]程高杰.浅析融媒体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6):153.

[4]马永达.融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的挑战和机遇[J].传播力研究,2019,3(04):37.

[5]高淑娟.新时代新闻编辑工作方法探讨——评《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创新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12):121.

[6]李海燕.在融合中寻求突破——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2(04):45-47.

[7]潘俊楠.基于受众新需求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0):176-178.

[8]吴云.媒介融合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改革创新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0):90-92.

[9]李晓梅.基于受众需求的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对策[J].传播力研究,2018,2(19):148-149.

[10]张晨曦.智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业务创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时代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主要内容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