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油画作品中灰色情愫探究
2023-05-30寇志鹏
摘要:何多苓在油画上的造诣使他在中国当代油画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早期“伤痕绘画”“乡土写实主义”所表现的乡愁情绪,再到20世纪90年代对现代城市彷徨的抒发,他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却又不会被所处时代的潮流所左右,与社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他始终坚持架上绘画,承认自己是个手艺人,用独特的眼光审视每一个个体,运用传统的绘画技法展现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并通过抒情写意的方式将情感与观念融入作品中,从而使作品带有一种神秘感。无论什么时期,他的作品中都呈现出不同基调的灰色。何多苓在时代的乱流中保持清醒,在吸收国外优秀艺术思想的同时,追求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趣”,让色彩韵味十足的油画向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的灰色调靠拢,营造出一种诗意和感伤的意境,如田园风格的灰褐色,给人以空灵之感的蓝灰、紫灰色。文章从绘画的色彩理论入手,介绍灰色的范畴,分析灰色调色彩的特征、属性和心理作用,以及不同灰色在创作中所体现的情感特征。然后,分析何多苓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成长经历,进而了解其绘画语言的形成溯源。最后,通过何多苓不同创作主题的绘画作品探究其画面的灰色语言及传达的情感特征,展现其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何多苓;油画作品;灰色;情愫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0-00-04
0 引言
何多苓的油画在中国当代油画中具有标志性,何多苓的绘画功底扎实,在创作中将中国传统笔墨绘画的笔意与西方传统写实绘画中的多层画法相结合。与此同时,他的油画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特色的原始性与诗人气质,并在古典美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符合当代中国人文品位的文化精神。在欣赏何多苓的油画作品时,可以发现其绘画题材、油画语言和画面所呈现的氛围融为一体。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何多苓在用色上都倾向于不同程度的灰色,使画面带有一种神秘的、隐喻的以及朦胧的氛围。因此解读何多苓油画作品中的灰色语言,并探究其灰色语言所呈现出的精神性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1 灰色调概念及其特征
1.1 灰色调的基本概念
康定斯基曾说:“灰色,是沉默和静止的,静止的灰色显示出一片荒凉、萧条。”[1]从色彩理论上来说,灰色是黑色与白色调和后形成的颜色,没有任何色彩倾向,属于中性色,既不闪亮,又不黯淡,但在视觉上却能带给人们舒适体验。从色彩的角度分析,色彩的三要素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每种物体都有不同的颜色,研究这些颜色,可以发现大多数色彩都是混合色,即由不同色相的颜色构成。灰色基调是指具有灰色度的色彩调子,在色相不变的前提下,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相应降低,就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灰色。
在绘画中,灰色是不可或缺的色彩元素,除了用黑、白这两种颜料调和而成之外,也可以使用两种互补色加适量白色加以调和,从而得到想要的灰色。如红色加绿色加白色,蓝色加橙色加白色,都可以调和出各种灰色。灰色與其他颜色调和在一起也可以呈现出不同冷暖倾向,如人们熟知的红灰、黄灰、绿灰、紫灰、蓝灰等。灰色程度不同的冷暖色调适合做画面的背景色,可以起到烘托画面的作用,使主体物更清晰、突出,也能使周围的色彩显得更有活力和魅力。
1.2 灰色调的心理与情感
色彩语言是绘画语言中的一种,是创作者向欣赏者传达情感和精神的重要途径。艺术家在作画时并不会完全依据客观物象的色彩,而是根据对物象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并加以主观情绪进行创作,从而使色彩具有色相情感。例如,红色使人感到兴奋,蓝色、绿色使人感到安静、放松,黑色代表严肃,白色代表纯洁。而灰色介于黑、白这两种颜色之间,属于中性色彩,没有明显的性格倾向和心理特征,因此可以与其他任何色彩相结合。灰色给人以和谐、安逸、稳重、孤独、无助、消极的感受,以及朦胧、模糊、犹豫不决的心理特征。灰色既坚守中庸,灵活而不死板,又坚持孟子所言的“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拥有“灰色”性格的人,爱好安宁,执着独立,稳重内秀,能平静地坚守中庸之道[2]。
艺术家在创作时大胆抒发自己内心的色彩感情,不断增强色彩表现语言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灰色基调就是其中之一。作品的颜色逐渐脱离了客观物象的固有色彩,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是创作者内心情感本质特有的色彩感染力。画面中的色彩所引发的情绪及其象征性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总是会受到时间、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并不断更新。艺术家创作时,会根据生活规律处理不同色彩引起的情绪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达到以色彩感动人的目的。艺术家运用灰色基调进行绘画,往往是想营造一种神秘、缥缈、朦胧的画面效果,从而使欣赏者在欣赏绘画时体会到艺术家创作时平静、抑郁或沉稳的内心情感。
灰色基调可以营造一种温和、含蓄的氛围。浅灰色调能使人感到轻松愉悦,使画面效果更为轻快;而深灰色调颇具神秘感,在情绪上也会使人感到沉重。灰色调本身还具有模糊、含蓄的特点,因此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灰色基调能使画面带有一种让人能看透却又猜不透的情感,具有含蓄性和模糊性。灰色基调的含蓄性能吸引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分析其情感的神秘力量表现。
艺术家在创作时,情感表达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感到迷茫、难过,有时会十分平静。一般来说,红色画面用于表达兴奋、激情,但也有可能表达愤怒。由此可见,灰色基调的情感表达并不是始终如一的,也不是清晰可见的。它的模糊性很大程度上与其包容性相关,包容了它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
2 何多苓绘画语言形成溯源
2.1 何多苓所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分析
绘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文革”结束后,美术界把目光转移到广大民众的生活上,因此这个时期出现了“伤痕绘画”与“乡土写实主义美术”。代表艺术家有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何多苓、罗中立、程丛林等人,他们通过绘画表现现实生活,虽然绘画表现手法不同,但他们对生活的尊重是相同的。他们都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并且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也促成了他们艺术上的成就。
何多苓出生于四川,父母都是四川大学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平日里无暇照顾他,因此何多苓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加上对书籍影视的喜爱,他养成了独立思考的性格。1969年,恰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何多苓选择前往风景优美的大凉山。大凉山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俗激发了何多苓的创作欲望,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一种静谧的美。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他说道:“就在那些无所事事、随波逐流的岁月中,我的生命已被不知不觉地织入了那一片草地。”[3]在大凉山下乡期间,何多苓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如狄更斯、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的经典名著,契诃夫文章的抒情式风格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维坦笔下诗意忧郁的现实主义风景和谢洛夫作品中揭示的内部运动的自发性和真诚纯洁的态度也让其印象深刻。在四川美院学习期间,何多苓接觸到了美国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我一看傻掉了,原来可以这么画啊”,画面中流露出的情感深深触动了何多苓的内心,这也正是他苦苦追寻的艺术风格。何多苓20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受怀斯的影响很大,不单单是细致入微的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画面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与意境,以及不随波逐流的艺术态度。何多苓的代表作《春风已经苏醒》就在很大程度上受怀斯的影响。
2.2 何多苓对中西方绘画技法的融合
在油画创作中,笔触与色彩最能表现绘画的美感,吸引观赏者的目光。何多苓在绘画创作中追求画面色层透明的效果,色层多而不闷。此外,何多苓发现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与自己的艺术想法和画面追求别无二致。从2005年开始,何多苓在使用西方绘画技法的同时,将中国传统笔墨用笔与思想文化融入画中。如《舞者》等作品的用笔就类似于中国画中的皴、擦、点、染,将人体造型特征在画面底色上呈现出来,根据作画需要,将某处用纸巾擦拭透出底色。在作画步骤上,画面的第一层色层留下当作肌理,紧接着用松节油稀释颜料,使画面有薄有厚、有松有紧,薄的地方在白色画布的衬托下,加上细微的色层叠加,展现出朦胧虚无又带有真实感的视觉效果。绘画的偶然性与精心设计的笔法相结合,既联系又相互冲突,产生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总体来说,何多苓在西方油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书写用笔,使画面多了朦胧的东方气息,其大胆融合中西方艺术,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 何多苓绘画作品中的灰色情愫
灰色是色彩语言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绘画创作中起着烘托画面氛围的作用。在何多苓的油画作品中清晰可见的除了女性形象以外,还有色彩语言。何多苓善于运用不同程度的灰色调使画面中人物的边缘虚化,仿佛人物置于画布中,远远望去,画面只有一片淡淡的蓝紫灰色,但走近细细观看的话,就会发现忧郁的灰色背后还蕴含着各种暖色调与之呼应,从而使画面透露出一丝神秘感,让人忍不住驻足并揣摩作画者内心的情感。
3.1 从女性形象中看灰色情愫
女性题材一直是何多苓绘画创作的主要方向,其对当下社会中的女性生活及思想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力。早期受翟永明诗歌的影响,其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带有一种诗意感与抒情性,反映了自我精神的外化式。名作《小翟》中,“小翟”即翟永明,画面中人物轮廓格外分明,身处空旷的室内,席地而坐,双手交错,放在左腿上,眼神在灰白色的丝袍下显得格外敏锐,但又透露出迷茫、失落。画面表现出一种朦胧眩晕的现实感,又带有几分逃离现实的抽象味道。可以发现画中的翟永明目光正视前方,给观者一种身份互换的错觉,而这种创作手法在何多苓的绘画中十分常见。
何多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慢慢将女性形象的表现方式从唯美转向世俗与客观,在后期的女性题材作品,如《落叶》中,少女被放置在一片荒野里,画面整体色调呈现出灰色,少女身着一吊带短丝裙,充满青春气息,背后涌现出一种性欲的冲动和占有的无意识。何多苓并没有避讳性这个因素,而是在描绘时有所减弱。跟《小翟》的创作手法类似,画中女孩的眼睛直视观者,而观者却转化成了被欣赏的人。欣赏何多苓的画,总会让人感到忧伤、阴郁。而对何多苓来说,只是想表现在这个时间点,人的本质状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我喜欢这样画,这个人好像在沉思,又好像什么都没想,好像往前看,又好像在往任何地方看。这样我能赋予画面的东西更多。”如果说《小翟》等女性系列的作品仍具有写实主义的味道,那之后的作品如“舞者”“兔子”系列则转向精神层面。在画面色调上采用灰色调,像成都的天空总是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云一样富有诗意,人物形象也具有一种存在主义的对灰色精神的准宗教状态的呈现。
“兔子”系列是何多苓2010年之后创作的作品,描绘敏感孤独的少女,通过冰冷的蓝底色展现现代瘦弱体质的少女,画面具有神秘与忧郁的氛围,颜色以蓝紫灰色和绿色为主,下层还有桃红、橘黄色等鲜艳的暖色,营造出一种荒芜的景象。整个画面松弛有度,颜料稀薄的地方呈现出很强的光影感,像中国画技法中的留白,稀薄的色彩在飘逸的笔触下显得更具有流动感。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却在冰冷的蓝色调中表现出一分迷茫与不安。人物还是以写实为主,尤其是对人物脸部的刻画,在不同色块的相互作用下显现出了极致的美感。“兔子”系列展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在生态困境中惨淡的生存状态。美国诗人罗宾逊·杰弗斯所写“文明像屠杀兔子一样屠杀了美”,是对何多苓“兔子”系列画作最好的注解[4]。
3.2 从森林野苑中看灰色情愫
何多苓的野园在成都蓝顶一隅,他常在这边写生,以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为参考,尝试进入古代山水花鸟画家沉思默想后提笔创作的状态。“杂花写生”系列就用西方的笔触来描绘中国的图景。对何多苓来说,花开和花残都是他写生的内容,因为好花不常开,花期以天来计算,他只想描绘出花在此时此刻的形态,记录生命的转瞬即逝[5]。在户外写生时,他不关注光线的位置,而是用色块填满画面的空背景,运用油画媒介的特性稀释颜料,稀薄的颜料在松节油的作用下流淌,这种偶然性的流淌效果巧妙地形成了画面的肌理,像水汽,又像血。花瓣是纤柔娇嫩的,而枝条则如金石般刚硬坚韧,颜色处理上也没有那么浓重的色彩,何多苓以各种低明度、低纯度的红色与绿色等灰调色彩营造出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轻薄质感,富有意境。
俄罗斯被认为是何多苓的精神故乡,2014年他在俄罗斯创作了四幅实景写生作品,但意犹未尽,回国后相继创作了“俄罗斯森林”系列作品。他将心中的英雄放到俄罗斯森林里,如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文学家契诃夫、画家谢洛夫和列维坦、诗人阿赫玛托娃等。何多苓认为他们应该都是从俄罗斯森林里走出来的,想從文化的角度去画他们,于是把他们放置在森林里,让他们同森林产生某种独特的联系,画面表现上有种超现实的、并置的效果,人物好像森林中的幽灵一样。《俄罗斯森林·流浪》是何多苓最喜爱的作品之一,画面中的托尔斯泰如同一位苦修的僧侣,只背着一个行囊,手持拐杖往茂密的森林深处隐去。托尔斯泰的大胡子折射出阴沉、忧郁的银色冷光,同森林尽头的朦胧迷雾和灰白的天空一起,昭示着圣徒般的神圣性。在色彩的运用上,何多苓没有遵循客观状态下森林的色彩,也没有运用写实的绘画技法进行塑造,而是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运用到画面中,坚持以素为美、墨分五色的传统理念,结合画面的浓淡、虚实效果,使画面中的色彩层次呈现出负载微妙的变化。
4 结语
当今画坛能熟练运用灰色调的画家不计其数,但能像何多苓一样始终如一地坚守本心,潜心研究灰色油画语言,并以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文学修养进行创作的画家却不多。灰色在何多苓的画面上看似单纯,却蕴含着浓浓的诗歌韵味。每一幅作品都仿佛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面纱,画中的人物没有细腻温润的肤色,何多苓通过冷灰色调展现出一种忧郁的情感,伤感中带着诗意。欣赏何多苓的画,仅通过绘画语言就可以有所感悟。正如何多苓所说:“我画画的过程,就是我所要表现的东西,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不需要在画完之后用语言文字来解释它,让观看的人看到画面上所没有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李政文,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4.
[2] 史靖.素以为绚:浅析灰色油画语言独特的审美特性[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2-3.
[3] 王寅,任艳丽.何多苓:我天生是一个审美的人[N].南方周末,2006-08-10(D27).
[4] 李艺冉.何多苓绘画元素多种可能性的探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10.
[5] 邱妍.何多苓:我的画是另一个世界[N].第一财经日报,2013-06-26(C03).
作者简介:寇志鹏(1997—),男,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