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职院校创建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新格局

2023-05-30周新涛,陈朋威,黄鑫,吴玉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产学研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周新涛,陈朋威,黄鑫,吴玉文

[摘 要]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创建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开启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可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首先,在区域政策的引导下,高职院校结合自身专业和师资优势并联合企业,汇聚社会高水平人才创建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其次,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为宗旨,服务解决区域中、小、微企业的技术难题,促进区域产业技术升级。最后,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经典案例反哺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该工作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企业的技术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 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 2020年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2020-9)

[作者简介] 周新涛(1986—),男,河南信阳人,博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先进制造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陈朋威(1983—),男,河南周口人,硕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机器人及军用特种装备研究;黄 鑫(1993—),男,宁夏固原人,硕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机电设备控制技术研究;吴玉文(1991—),男,山东泰安人,硕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字化精密制造技术及相关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1-0109-04 [收稿日期] 2022-03-25

引言

为贯彻落实“产教融合”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针,我国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急需大批创新型工匠大师,以推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均衡发展[1-2]。

在新的历史使命要求下,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应勇挑重担,肩负起培养新型工匠人才的重任[3]。国家颁布的五大工程均是高新技术产业,高职院校在这些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中,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欠缺、教法陈旧和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等难题[4-5]。

为此,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专业进行探索,联合高水平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加快推动工学深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

之后,再结合区域政府和企业一起创建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简称工作站),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服务能力,开启“政校企站”“四位一体”的联合模式[6-7]。

最终,高职院校为区域发展输送高质量的经济建设人才,并为区域企业直接提供技术服务。因此,工作站能双向服务区域经济,并促进构建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站的优势

高职院校依托自身优势专业创建工作站,对接行业领域的高端产业,以特色产业为载体,深入开展特色产业技术研究与服务的实践活动。根据高职院校的社会属性,拟定工作站的主体职责范围,主要包括响应国家和地区战略号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见图1。

二、工作站的建设机制设计

根据工作站的属性和职责,针对该工作站的长效发展机制进行主体设计,其主要设计理念旨在体现工作站的社会服务职能,见图2。

在国家和地区宏观政策的引领下,工作站以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宗旨,将技术实践活动转换成经典的现代教学案例反哺教师的课堂教学,至此,形成典型的“政校企站”“四位一体”互融互促的长效运行机制。

三、工作站服务区域经济的新模式

(一)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需求

工作站充分依据自身在资源、条件、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到区域企业的实际需求中,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智囊支撑。并且工作站可以紧贴区域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提供有利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的转化模式,对发达地区需求旺盛的技术经过消化吸收,探索出适合落后区域技术发展需求的新型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与市场技术需求“两张皮”的问题。

(二)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的技术需求

结合工作站的人才优势,立足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面向产业向高端发展的需求,强化工作站的咨询与智库功能,为区域中、小、微企业提供产业分析、岗位分析和政策分析研究成果,使企业及时调整服务方向和形式,实现“政校站企”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互通共享。同时,依托工作站,发挥机械、材料、数控、电气、物流和信息等具有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专业的科研服务作用,参与企业应用技术研发,为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切实提升区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

(三)有效解决高校教师教育理念陈旧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与高校教师掌握的技术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才培养要紧跟技术发展,就必须打造“技术研究+教育教学”互融共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探索技术研究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工作站中的教师通过技术研究,使高水平教师队伍能够及时引领、把握和紧跟新技术发展动向。技术研究成果及时反哺教育教学,能使人才培养紧跟当前技术发展方向,破解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难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借助工作站的技术平台,以项目为依托提升工作站内教师的科研和技术能力,可使教师的教育理念紧贴时代发展需求。

(四)有效解决校企人才供需不对口的问题

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当代科技发展较快,而高校的教学资源相对陈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技术技能,相对于企业需要滞后很多,导致毕业生进入企业中,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等方面难以適从,出现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现象。工作站以解决企业的技术问题为导向,并将解决企业问题的整个过程和技术方案汇编成教学案例,引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企业案例式的教学方式,即学生所学,则为企业所需。

(五)有效解决高校教学资源不全面、技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高校教学资源库面临教学资源不全面、技术过时和时代差异较大等问题。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以人才培养为宗旨,对接企业技术难题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将技术服务过程、技术方案和结果整理成合适的教学案例,引入教学资源库供学生学习。教学资源在保持传统经典案例的基础上,需紧跟时代技术的变迁,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的教学案例,从而保证教学资源的传承性和时代性。

四、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站的长效机制

(一)运行管理制度

基于高职院校工作站的团队属性和工作职责,为加强其建设运行成效,要主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从深度融合到协同创新的内涵式转变。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结合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站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工作站的建设流程、主要职能、组织结构、部门职责、专家职责、经费管理、项目管理、考核管理和退出机制等。

(二)专家库管理制度

站内专家来源于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和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凸显各领域专家的作用,积极发挥其专业优势,致力于服务工作站的健康运行,要明确专家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在人员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专家进入与退出程序、专家职责、专家津贴、专家工作方式和考核方式等,从根本上实现对“人”这一主体因素的管理,促进工作站的良性发展。

(三)经费管理制度

工作站经费管理制度的核心主要包括:一是费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制度编制、审批、执行和考核过程等,是对工作站职责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开展工作站费用预算管理工作,能提前明确与量化工作站的服务目标,预估工作站未来费用状况,为工作站预估未来发展状况提供依据。二是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明确项目实施、资金投向及资金调度安排、固定资产购置等,实行全过程监督。同时,对项目计划、预算、实施和评价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纠错,确保项目建设支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达到项目建设的质量标准,实现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三是团队发展经费管理制度,主要用于站中人员培训、进修、实践锻炼、个人发展和队员激励等方面。工作站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证团队成员各项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四)项目管理制度

工作站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工作领导组、资金监督组和建设执行组三个制度构成。一是项目工作领导组,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日常事务,贯彻执行、组织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和决定;督促、检查项目的实施进度,对项目进行自评和验收;负责总结、交流和推广项目建设先进经验;统筹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及时发布项目建设中的信息。二是项目资金监督组,按照经费管理制度开展项目建设中的经费收支工作。三是项目建设执行组,负责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制订,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以及典型技术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等。

五、工作站的实践成效

(一)与区域产业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牵线高职院校的工作站与区域产业园的中、小、微企业建立技术服务战略合作联盟,根据工作站和中、小、微企业的供需要求,签订合作协议,平衡各自的供需矛盾。最终,在双方的努力下,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与高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的工作站,为了提升自身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必须与高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实际意义如下:一是统一工作站中团队成员的思想;二是牢固团队人员的卡位思想;三是培养团队成员的转型意识。在多元化的技术形态下,要依托高水平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升工作站在产业领域的整体站位。

(三)教师育人水平稳步提升

借助实际项目锻炼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补充行业中的新技术知识,扩宽眼界,丰富科研和技术服务经验。同时,站内团队人员有来自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工作者,要以项目为契机,进行深度技术交流,从不同角度切入问题的本源。教师与其交流和学习,借鉴不同领域人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专业经验,形成自己的技术方法。因此,基于项目服务,教师可以深入参与其中,最终促进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

(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高职院校创建工作站,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见图3。根据工作站师资力量的多种组成方式,再结合工作站的资源优势,可以用各种形式将知识反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到行业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获取一定的技术经验,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结语

本文对国内高职院校的工作站实施情况进行研究,探索高职院校创建该类工作站的内涵,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响应区域政策号召,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产业情况,创建适合自身长效发展的工作站,助力区域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高职院校创建的工作站,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工作站的团队成员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构成,成员之间能深入进行技术交流和学习,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培养提供较好的环境。

3.工作站以项目为载体,在服务区域企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能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大量鲜活的案例,保证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还能学到行业内的新技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满足国家提出的“提质培优”行动纲领要求。

4.工作站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进修场”和“知识保鲜库”,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讓学生更好地投入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中。工作站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解决技术难题,增强企业的经济能力;二是间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參考文献

[1]冯玉静,翟亮亮.产业政策、创新与制造企业服务化:基于“中国制造2025”准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13):114-123.

[2]黄群慧,霍景东.《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思路[J].中国工业评论,2015(11):46-55.

[3]周新涛,赵明威,张文亭.新兴技术形态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21(8):15-18.

[4]阳军.“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2(3):92-96.

[5]何志宏.“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2(6):94-96.

[6]陆仪.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的动机及后果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7]王珊,赵美芳,张磊,等.高校创建专家工作站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1(4):13-15+27.

Exploring the New Pattern of Establish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Expert Workst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Xin-tao, CHEN Peng-wei, HUANG Xin, WU Yu-we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set up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expert workstation and opened a new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application combined talent training,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un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gional polic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and teacher advantages with enterprises, and attract high-level social talents establish expert workst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Then, with projects as carriers and wit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services as the purpose, they try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regional small, medium and micro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Finally, the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re transformed into classic cases to feed back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shows that the workstation can better serve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expert workstatio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appli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产学研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对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