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齐鲁文化,续写非遗之美

2023-05-30刘嘉宜孙鹏

文化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遗传文化遗产物质

刘嘉宜?孙鹏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但也存在传承难、创新发展不足等问题。现结合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现状,分别从政府、学校、社区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与建议。

研究背景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山东作为齐鲁之邦、礼仪之乡,认真研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这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自2006年第一批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批至今,山东省已有5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山东省各级文旅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在非遗保护工作成效、非遗服务大局能力、非遗保护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落户山东,已成功举办7届;全省3个国家级、6个省级非遗传承人研培院校共举办60余期培训班,直接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延伸培训人员2.3万多人次,非遗传承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精神文明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建成一批“四德工程”示范县,涌现一批“齐鲁最美人物”“山东好人”。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文旅融合如火如荼,“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更加响亮。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城市文化潮流的猛烈冲击,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很多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和创新发展。受地域环境、民风民俗等条件的影响,省内各地非遗保护力度和成效不尽相同。通过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到非遗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政策性纲领不足

由于缺乏健全的非遗法律保障体系,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性纲领和文件还不完善,非遗创新发展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非遗未能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成功对接,各级政府没有足够的专项资金补贴和专门的配套扶持政策,没能为非遗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让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等互动交流活动。非遗的发展未能与各地的总体发展规划有机融合在一起,未能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得到有效开发。

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

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是当前非遗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多数非遗传承工艺的要求极高,造成了非遗传不下去,无人肯学的现象。对于老一辈传承人来说,非遗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但对于年轻人来讲,极少会有人会花费大量时间研究非遗的创新发展。另外,不仅要将这些古老的传统技艺保留下来,更重要的是结合现代工艺、科技等,使之得以创新发展,例如最近流行的“国潮热”,就是把“国”的精神内核通过“潮”的表达形式展现出来。这要求非遗传承人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有文化,有想法,有胆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薄弱

现如今,人们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淡薄,难以关注到身边的非遗资源,更不会了解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也就难以激发非遗的内在活力和外在潜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难

传承是根本,创新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和独特内核,挖掘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是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由于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思想较为落后和保守,将非遗传承与当今社会潮流相结合,抓住市场需求,成为非遗传承的一大难题。非遗项目形式单一陈旧,且传承人缺乏设计开发、市场开拓、品牌运作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其与当今的市场需求脱节。这就对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传承人可以大胆“触网”,注入新鲜血液,让非遗“活”起来。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策略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合理规划,非遗发展应纳入各地区的整体发展布局当中。首先,各级政府应出台纲领性政策和文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协调其他职能部门,形成非遗发展合力,为非遗发展创造便利条件,提供有效帮助。其次,各级政府应设立单独的财政资金,给予非遗发展足够的发展经费保障,保障非遗创新发展的顺利推进和非遗传承人的不断进步。由政府牵头,倡导当地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到非遗创新发展中来,深入挖掘非遗所牵动的各类产业,拉动非遗市场需求,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政府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陈列非遗保护成果,让人们有机会欣赏优秀的非遗作品。加大宣传力度,在各景区、各公共场所张贴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广告牌等,并制定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清单,在节假日、休息日举办一系列展演活动,动员人们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原则,展示各地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开展,让全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借助数字科技,助力非遗高质量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让非遗成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同时也更具商业价值。借助数字科技,可以克服信息缺失所造成的文化碎片化弊端,加强非遗活化利用。伴随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与仿真技术等数字技术的成熟,虚拟与现实的交错更换已然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趋势。借助数字影音技术,可以实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全景高清展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此类非遗项目的产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子化归档保存技术使得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为后人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近年来,依托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非遗传承人在公众号直播或者录制视频,进行技艺教授,人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学习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在直播过程中与网友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動,不仅提升了非遗的知晓度,直接拉动了销售额,还收集了网友提出的关于设计、生产和营销的点子,为非遗未来的发展拓宽了路径。多地文旅部门推动非遗走上“云端”,拍摄宣传视频,进驻各大网络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展示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全国各地的非遗资源。借助现代数字技术,非遗创新发展有了更多活力、灵感和思路。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非遗与旅游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应针对各地实际情况,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抓住重点,精准发力。对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与传承,促进非遗产品化、生活化、时尚化,积极探索推进“非遗+”发展模式,加强“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节庆”“非遗+红色旅游”“非遗+特色小镇”等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及相关落地工作,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发挥价值、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借助乡村振兴发展契机,立足非遗传统,发掘市场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非遗魅力,激发其热爱、传承非遗的拳拳之心,在更好地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帮助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在当前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也展现出极大的吸引力。在乡村,可以结合当地独特的非遗项目,通过开展免费技艺培训、提供原料、订单指定回收等措施,让群众切身参与到非遗传承当中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非遗传承可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生产力,鼓励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挖掘文旅新产业,促进一部分农村居民再就业,掌握一门手艺,精通一项技艺,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提高人们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学校助力非遗保护和传承

山东多所大中小学均举办了关于非遗的多彩活动,比如体验剪纸、面塑制作活动等,展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在各地高校,学校可以依托本地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文化大发展的需求,创新办学模式,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开设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聘请非遗传承人进驻学校,将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创新为学校阵地课程培养,打造非遗教育升级版。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开设“知遗、传遗、融遗”赋能课程群,提升学生学术、技术和艺术的融通能力。将非遗传承人与校内专业教师结对,通过“双师”协作,实现民间文化资源与现代高校教学资源有机融合,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新范式。通过创新构建非遗课程体系,积极开展非遗文化活动,推进非遗融入教学工作,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实现非遗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非遗人才培养传承的创新之路。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非富多彩的各项非遗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非遗体验传承中来,通过动手动脑、亲身体验以及教师的讲解说明,感受非遗的魅力,让学生从小接触非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对非遗的热爱,使其树立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扩大非遗的影响力。

传承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传承非遗需要“匠心”坚守者,更需要文化传播的“摆渡人”。要让这些文化遗珠绽放绚丽的光彩,就应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要尊重、关心、爱护非遗传承人,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做到人存艺续,避免人亡技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发展途径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没有传承人,非遗就难以传下去;没有受众,非遗同样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因此,从遗产保护到活化利用,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非遗传承都要紧紧围绕人、依靠人、培养人、发展人,让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如此才能让非遗历久弥新。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復制,传承人既要有“匠人”之心,又要有创新之意,在传承非遗的同时,推动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融合发展是关键一步。应当为带徒授艺的非遗传承人发放专项补贴,各级政府要支持重要非遗项目活化传承发展工程,为古老技艺注入崭新力量。大力推动非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非遗传承人向国外友人展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不断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

社区服务阵地变身传承课堂

山东省多地实施政府实事工程,持续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在丰富广大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通过深挖非遗内涵,创新传承手段,使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承好、走出去,实现了非遗在社区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社区通过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周末大讲堂、辅导培训、成果展演、“社区非遗春晚”等活动,大大缩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形成视觉、味觉、触觉的多层次共融展示,为公众打造层次丰富的沉浸式、互动式参与体验,让大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普通百姓生活,进而提高大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光发热。

综上所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齐鲁大地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增强文化自信,振兴民族传统文化。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省立足本地实际,开展各区域间多层次、全方位、宽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宣传引导力,助推非遗实现产业化和专业化,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新路径。从政府入手,把握非遗发展方向;借助数字科技,提升非遗发展潜力;依托校园、传承人和社区组织,让人们有机会真正接触到非遗,亲自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从多角度、多方位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究——以山东烟台为例”(编号:2022-ZXLC-3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烟台科技学院;2.烟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猜你喜欢

遗传文化遗产物质
非遗传承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