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国统一天下与三大水利工程

2023-05-30

新传奇 2023年12期
关键词:灵渠秦军都江堰

华夏最早使用人工运河的记录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所开凿的水道,人工运河的开凿明确被载于史料则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国开始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这三大水利工程,不仅助力秦国统一天下,还沿用至今,造福后世。

华夏自古就是非常擅长治水的民族,本文从科学角度来介绍早期的运河是如何修建的,以及三大水利工程对于秦始皇统一天下所起的作用。

华夏的第一条人工运河

华夏最早使用人工运河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所开凿的水道,只不过具体位置史料记载比较模糊。首次将天然水道用于军事用途则是商末的姜子牙,《太平御览》记载了姜子牙曾经用过水道运兵。人工运河的开凿明确被载于史料则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国开始的。

楚国起家于江汉平原,当时楚国的国都江陵城大致的位置是在荆水(今荆江)与夏水(今无存)交汇口。此处距离汉江与长江均有一定距离。且江陵城北部的云梦泽有大量不相连的湖泽。因此,若要走天然水道运输物资,只能从汉江水道南下,在下游处入夏水之后再逆流而上才能到达江陵。

楚庄王继位后,下令修建了一条贯穿整个云梦泽、从荆水直通汉江的人工运河。由此,华夏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云梦渠便诞生了。

此后,楚国又在东面的江淮地区修建了一条人工运河:芍陂运河。当时的肥水(淝水)为纵向流动,向北称为东肥水,经芍陂流入淮河,向东南流动的称为南肥水则注入巢湖,再经濡须口入长江。芍陂运河就此将淮河与长江中段相连接,使得楚国农业、经济、人口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国力大增,也使得楚庄王登上了春秋的霸主。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率先开启变法的魏国也修建了一条灌溉农业的水道西门渠,以及大型人工运河鸿沟。鸿沟不仅将黄河、济水、汝水、淮河、泗水等几个水系相连接,还将中原地区的小型诸侯国以水道相连。这样一来,中原诸国不仅在农业上获利,更促进了商业的来往。魏国也因此成为了战国时期最早崛起的诸侯国。

但到了战国末年,鸿沟却成为了秦灭魏的关键。公元前225年,当时的魏国只有国都大梁还没被秦军攻陷。秦国大将王贲攻打大梁的时候,秦军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攻城战。在久攻不下之际,秦军挖开大梁城周边的鸿沟河道,水淹大梁。华夏战史上首次出现了以运河之水水攻灭国的案例。

都江堰、郑国渠

秦惠文王时期,大将司马错趁着巴蜀的内斗,攻入了巴蜀平原。此后为实现“得蜀可得楚,得楚则天下并”的战略,秦国以巴蜀平原为后方开启了对楚国的战争。直至白起拔鄞之后,楚国迁都,秦军的后勤补给使得秦军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这样的结果到了长平之战更显露无疑。于是秦昭襄王便开启了都江堰的修建。

修建都江堰,既治水也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都江堰所处的岷江的军事战略地位也显现了出来——可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向楚国及后来的百越发起攻击。

如果说都江堰巩固了秦国的大后方,那么让秦国的核心区关中平原也实现沃野千里的肯定就是郑国渠了。

关中平原虽然土地肥沃,但没有足够的降水量,再修建一个水利工程就成为了商人出身的秦相吕不韦所必须完成的政绩。正好间者(间谍、探子)加水利工程师韩国人郑国来到了秦国,献上了在泾水和洛水间开凿人工运河的计策。

这项工程如果可以实现,就能解决关中平原降水量不足的问题。吕不韦便让郑国开启了工程建设。

在郑国渠修完之后,秦国开启了一统天下的战争,华夏终于真正走入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只不过,秦人对于人工运河的开凿并没有因为天下的统一而终止,因为很快在南方的百越战争中,灵渠的工程又开始了。

灵渠

岭南自古便山岭崎岖、道路艰险,使得岭南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越人分布地区北至江淮、东至大海,南至岭南,因而被称为“百越”。

那么,灵渠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修建的呢?从时间上来看,第一次攻越是在王翦灭楚之后。这年王翦南征,继续为秦开疆扩土:在南面设置了闽中郡(今福建沿海),西南面沿长江支流湘江南下,并在湘江南部尽头筑(秦)城守边。由于此地区已经是在五岭之北,因此王翦所率的秦军在穷山恶水之地根本无法就地完成后勤补给,也就并未继续南征。

但过了几年,秦军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而且动员的人数达到了50万。战役开始阶段秦军攻势很盛,所以很快就击杀了百越中的西呕族部落的首领。但是此举也彻底激怒了其他百越部落,这些部落甚至宁愿与野兽为伍,也不肯归顺秦朝。因此得胜之后的秦军遭到了越人的激烈抵抗。

此后战争拖延了数年之久。南征秦军因为无法应对越人的山地游击战只能不卸甲,后来连主将也战死了。

更糟的是,历时多年的战争使得秦军后勤完全被拖垮,最终秦军在“伏尸流血数十万”之后,不得不选择退兵。如此一来,秦军若想要再次发动攻击,后勤就成了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在道路崎岖的山路中无法完成补给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补给呢?岭南地区不仅山多,水也多,特别是珠江发达的水系。因此秦人将运输兵源、粮草等各项补给的路线转向了水路。

事实上,从长江进入其支流湘江之后在其尽头一路往南在直线距离只有1.6公里的地方就有漓江可继续通行,而且通过漓江到达珠江后,沿着珠江可以一直到达南海。但就在这几公里的地方却有着越城岭山脉的阻隔,而且漓江的初段河道始安水的河道非常狭窄并不适合通行。秦军如果想要从水路补给,那么就必须从湘江“借水”。

哪里才是修建运河的最佳地点?如果光看距离,那么只要将越城岭的山脉凿通即可。但是负责修建运河的军需官却把运河初始段定在了几公里外的陡口。

为何会舍近求远?其实是因为始安水的水位要比湘江高出7米。如果要从水流量大的湘江“借水”,就必須修建一座7米高的拦水坝以及同样7米高的人工运河。但是这样的工程技术难度在秦始皇时代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最终的起始段被定在了两水间隔4.1公里、水平落差却只有1.5米的陡口。

到了公元前214年,灵渠终于修通。秦始皇命令任嚣、赵佗对越人发起了第三次攻击。到了此时秦才平定了百越,并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

此后,大秦帝国的版图也扩大到了南海。如此一来,水路也被打通。因此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当时的人至少在理论上走华夏内河就能从南海直达河套平原。

综上所述,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这三大水利工程,不仅助力秦国统一天下,还沿用至今,造福后世。

(澎湃新闻网)

猜你喜欢

灵渠秦军都江堰
看,秦军的炫酷装备
拜水都江堰
行尽灵渠路 兴安别有天——跟着古诗词游灵渠
挖掘灵渠文化 助推灵渠申遗
灵渠颂
“秦军”是如何炼成的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趁火打劫(下)
情满灵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