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目标导向下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探索

2023-05-30康杰

地理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热带雨林树人立德

康杰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征。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巴西”教学过程为例,从立德树人目标和地理实践力培养方面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探索,以便学生在地理实践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立德树人目标和地理实践力解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1]。“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地理课程也不例外。地理实践力是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主要是地理实践活动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意志品质。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既内化为隐形的素养,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最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二、教学过程展示

1.导入新课——引出国家巴西

师:巴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上课前,老师在校园内对同学们进行了采访,让大家讲诉了对巴西的初印象,请大家看大屏幕。那么巴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巴西的相关知识。

2.演一演——具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几幅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巴西的哪些节日和活动呢?

狂欢节、桑巴舞、足球是巴西特有的节日和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活动,分析这些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

生:巴西狂欢季源于欧洲,节日活动融合了欧洲文化;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非洲的鼓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现代足球源于欧洲,但在巴西发扬光大。

师:由于巴西地域文化多样,是具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情景剧展示:我们来看卞卡家庭构成。参照课本文字及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说明巴西现在有大量混血种人的原因,讨论时间2分钟。

现在有请这组同学上台进行情景剧展示(学生头戴象征自己身份的面具并在胸前粘贴名牌)

卞卡:我叫卞卡,这是我的祖父、祖母、爸爸、妈妈。祖父:我是非洲黑种人,当年被贩卖到巴西。祖母:我是欧洲白种人,当时跟随葡萄牙的船队来到巴西定居,后来认识了卞卡的祖父,结为夫妻。爸爸:我出生在巴西,由于父母肤色不同,我是混血种人。妈妈:我是巴西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祖辈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片土地。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家庭。

3.讲一讲——巴西的自然环境

师:有大量混血种人是巴西重要的人文地理特征,那么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呢?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有哪些小组的同学可以将你们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呢?

学生展示:采用巴西挂图和ppt演示相结合的形式,从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气候和植被5个角度进行巴西自然环境的分析,并在讲解过程中展示学生绘制的巴西地形地势图。

4.辩一辩——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和开发

师:今天我们就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展开一场辩论赛,现在有请主席入座,并宣读辩论细则(表1)。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巴西最主要的植被是热带雨林,现在我们来学习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的知识。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而巴西境内的热带雨林面积占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的60%。因此,就环境影响力来说,巴西热带雨林不仅属于巴西,也属于全世界。

三、教学启示

1.确保立德树人目标始终贯穿地理教学过程

育人价值是中学地理教学独特的价值,地理学注重宏观的空间概念和时空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这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特点。在地理学科中,“立德树人”就是通过有效的地理教学,使学生学到受益终身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地理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等,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的优质素材,有利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和开发这一板块的教学中,课堂主要以辩论赛的形式呈现,参与辩论的同学在思辨过程中能更深刻地理解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明确环境要保护,人们也要更好的生活,因此要合理、科学地开发热带雨林。在场的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完关于保护和开发的辩论后,也坚定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随后,展示了人类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巴西热带雨林仍然面对着严峻的挑战,热带雨林的面积依然在减少。让学生明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观念,真正把立德树人目标贯穿整个地理教学过程。

2.充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地理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使他们能够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积极面对并有能力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种种环境问题。实现这样的育人价值关键是引导年轻人积极行动,并在行动中活跃起来,关注、欣赏这个世界,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勇于承担责任[3]。

积极行动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实践训练提高[4]。巴西一课的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积极行动,通过情景剧展示卞卡一家的人员构成,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巴西是具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方式查阅巴西的自然地理资料,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扎实地、可操作地把地理实践落到实处,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3.丰富立德树人与地理实践力相互促进的实现形式

立德树人目标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就巴西一节的教学过程而言,学生在情景剧、小组汇报和辩论赛的具体实践中诠释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所在,而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又在学生的地理实践中对其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学生懂得我国和巴西同属金砖国家,同属发展中的大国,在世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彼此携手,才能走向共同辉煌[5]。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中更加注重学生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形式的落实,在地理教学中不断丰富立德树人目标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实现形式,使其在地理教学中相互促进,进一步实现地理教学的育人价值和科学价值[6]。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地理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既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7]。巴西一课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形式,把学生带到真实的复杂情境中,调动了意识、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学生能动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慧婧.初中地理教学“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施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S1):12-13.

[2] 张彦顺.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面面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9(4):21-25.

[3] 魏彩平,劉恭祥.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路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9(7):34-37.

[4] 李磊,吴岱峰.地理实验的优化与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以“热力环流原理”实验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20(22):19-21,15.

[5] 周春梅,张福彦.地理学科中“立德树人”的理论阐释与教学实践研究[J].地理教学,2021(12):4-8.

[6] 王超,周丹,刘宁波.课堂教学活动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寒潮”为例[J].地理教学,2019(5):33-36,32.

[7] 王家祚.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地理实践活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1(3):40-43.

猜你喜欢

热带雨林树人立德
热带雨林“斑秃”之谜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燃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为什么要保护热带雨林?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