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探究

2023-05-30任丽丽

学周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育理念高中政治

任丽丽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活化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高中生掌握真实的政治知识,树立起学以致用的观念。高中政治教师要把生活化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选择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政治实践活动,拉近高中生与政治的距离,使政治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为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理念;高中政治;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3-010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33

传统教育的弊端就是“教人读书”,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根本不懂得变通,学到的都是死知识,真正运用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头绪。在新形势下,生活化教育理念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运用生活化理念是十分必要的,降低了政治知识的难度,使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每个人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情境,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先分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再阐述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给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以前,政治教师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和难度进行授课,不做任何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遗漏知识点,而且对于知识的理解较为肤浅,难以达到深层次的目标。而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实施改变了这一现象,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都是从生活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学生学习起来能感受到乐趣,即使是复杂的理论知识也能轻松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去寻找相关的生活素材,不仅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还能够使其在头脑中形成科学思维和学习观念。

(二)提高学生的知识认同

如果仅凭政治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理解所有的政治理论,尤其是涉及哲学的内容,必须要配合相关的案例才能够深刻掌握。随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推广,教师的教学渠道更宽泛,对于生活化资源的引入更直观,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认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生活化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有效拓宽政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的主动感知,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三)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新时期的政治课程改革仍然面临着应试教育的挑战,很多政治教师仅把教学目标放在学生的成绩上,使政治教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引入,让政治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在政治课堂拥有了话语权,不仅能够学到有价值的政治知识,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而且在生活化的课堂上,教师教学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二、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一)重视内容设计的生活化

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甚至是直接照本宣科,缺乏必要的改动和创新,导致很多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教学内容需要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依托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剔除那些繁杂、老旧的教学内容,加入新鲜的、具有时代感的内容,使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不再感觉陌生,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使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教师首先要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导学案,从导学案完成情况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课上和课下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独特意见,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为政治教学提出建议,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获得教学启发,促使教师查缺补漏,及时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案。

政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结合当前政治生活实际,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改造,把社会生活中最新的政治理论、政治决策、政治观点等加入到课堂教学中,突出政治教学的特色,让高中生找到探究政治知识的信心。政治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案例,但是有些政治案例過于理想化、成人化,对学生缺乏新鲜感,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从学生身边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例,替换书中原有的案例或作为教学案例的补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注重课堂导入的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政治教学的开始,导入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由于政治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政治学科的这一特点,注重课堂导入的生活化,立足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生活化导入方式,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教育,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他们对时政热点具有浓厚的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话题引入课堂,根据这些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用问题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深入发展。

教师要善于挖掘乡土资源,用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经济等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课堂导入,用学生熟悉的人、事、物调动其内心深处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感觉到政治理论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自觉、主动地运用政治理论分析自己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理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列举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具体事例或常用的一些语言,以此作为课堂导入,把学生生活和成长需要与政治理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深化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用视频、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或画面,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中的新闻片段、自媒体中的小视频等,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提高课堂导入效果,为学生带来更加新鲜的学习体验,吸引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欲望。

(三)关注活动课程的生活化

让知识回归生活是政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社会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人”;要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立思想和行为能力的人,把他们视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和思政理论的践行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活动课程的生活化,为学生创造更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活动课程的主体。教师应担当学生的促进者与合作者,使学生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中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时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让高中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都能够有所收获,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在活动课设计上,教师要突破教材的壁垒,在课前利用新闻网站、媒体客户端、电视等多种途径,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利用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展示相关内容,突出政治活动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活动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现学现卖”,开展情景模拟活动,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真实的政治生活,比如让学生模拟选举人大代表的过程、模拟法庭辩论、模拟企业经营者进行决策等,在演绎中体会政治理论知识,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对政治学科的好感度。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的三大学习方式。在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对议题进行研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课上展现自己的观点,都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其通过集思广益和激烈的争辩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想法,深化政治学习效果。

(四)推动课外实践的生活化

社会是一本活教材,在这本教材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利用好社会这一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历练和提升,使政治学科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设计课外实践任务时不要过难或过于复杂,让学生无从下手;也不要把任务设计得过于简单,让学生无事可做。教师设计的实践任务既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要贴近政治教学内容,在选题上也要新颖,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而且在每次课外实践后,教师都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找到实践中得到的体验感和成就感,也为下一次的实践积累经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调查类的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围绕实践活动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践活动,通过职责划分,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任务,比如有的学生负责制定采访调查提纲,有的学生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的学生负责撰写研究报告等。学生通力配合,最终完成目标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在实践中促进自主成长。但是,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打退堂鼓时,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保证课外实践的顺利进行。教师还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活动,比如垃圾分类、文化设施建设、小区绿化等问题,鼓励学生向社区或居委会提出意见和建议,从政治学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把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当中,到街头进行法治宣传、为人民群众普及防诈骗知识、宣传家乡传统文化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深化公共参与的素养。

(五)追求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笔纸测验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目标,建立既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又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情况的生活化评价机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查看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当前发生的时政热点作为学习的背景材料,能否根据这些材料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上,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上。书面测验作为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仍被应用到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传统试卷形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注重试题的多样化,设计客观性的试题,检验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情景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做出不同形式的回答,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评价的真实、准确与全面。

在过去,教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纠错和挑毛病,师生之间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学生对教师存在抵触情绪。这种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得出的评价结果往往过于主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政治教师要采用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外,还要让学生、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教师可以换一种评价方式,在课堂上有意引入一些負面信息,以此来考查学生辨别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正确观点给予肯定。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生活化语言的使用,尤其是选择高中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还可以适当引入当下热门的网络热词,使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点评,能够跟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今后的学习中勇往直前,积极进取。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育理念开辟了高中政治教学的新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堂政治课都充满活力,便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高中政治教师要创新教育思路,将生活化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政治素材,拓宽知识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激发学习热情,使政治教学走向生活,彰显出学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晓宇.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人文之友,2018(2).

[2] 廖双利.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21(7).

[3] 吕秀娟,于祥明.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育理念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7(20).

[4] 宋春霞.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9(10).

猜你喜欢

政治课堂教育理念高中政治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