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30张玉霞

学周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张玉霞

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任务型教学法非常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可把教学目标设计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促进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3-008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27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语言交流环境,阅读教学也就成为学生进行英语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扩大词汇积累、增加英语语言知识、锻炼思维、增长见识,这也能够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创新,坚持以考试为导向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强调对阅读内容的语言形式的研究,也就是重点关注单词和短语等基础知识以及句型等语法规则,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则是以记忆为主,这本质上还是“填鸭式”教学法,往往会使学生感觉英语学习被动、枯燥,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需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调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势在必行。而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优化英语閱读教学有重要意义。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任务型教学法是指在英语教学中以任务为载体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参与、互动、体验、交流、合作等方式来参与教学活动,最终通过完成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预设。而任务的类型则是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学要求分为这几类:列举型任务、整理型任务、比较型任务、解决问题型任务、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以及项目型任务,其中列举型、整理型和比较型任务较为简单,其他三种任务类型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同的任务类型有其不同优势,能够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实现每一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够有收获、有提高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者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设计任务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适时指导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则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利用个人的英语语言资源储备,在“做”和“用”中进行阅读学习,在内化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打好基础。

1.教师方面。首先,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需要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和任务安排三个方面来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准备。在教学设计环节,因为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打破了教师习惯的教学传统,把原来的以“教师教”为中心变为了以“学生学”为中心,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做出调整;同时,初中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变化,这需要教师深度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发挥教材对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设计。

其次,教师一定要对所任教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为针对性的布置学习任务做好准备。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智力水平上提升较快,对语言也更加敏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喜欢挑战也喜欢展示自己,但是在学习中的持续性不足;还有就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精力充沛但是自制力存在明显不足,经常出现学习过程中的精力分散问题,也容易出现在遇到困难时产生放弃心理,这些也成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不利因素。

最后,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阅读任务,这是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关键环节。英语教师设计阅读教学的学习任务要避免单一的知识性内容,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要结合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来给学生提供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在设计任务时,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任务中;还要重视任务的层次性、递进性,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来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设计任务,逐步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最后,要把知识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学习内容。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ection A Reading的An old man moves the mountains这部分阅读内容时,教师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词汇、短语、句型的掌握融入任务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本节课阅读任务分成四步完成:第一步Fast reading,了解文本大意;第二步Careful reading,获取详细信息;第三步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分析每段内容,并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第四步Discussion,师生之间就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讨论交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把传统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在课前用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开展任务学习。

2.学生方面。为了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参与其中,英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首先,要提醒学生在课前预习要充分,要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利用工具书完成对新词汇、短语、句型的了解,这是学生课上参与任务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做什么、怎样做、如何才是有效参与任务,提前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打好“预防针”,避免学生出现盲目、无序或者低效等问题,力争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最后,可以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根据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和结果给予学生小小的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参与任务的热情。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序推进

1.针对导入,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展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也需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为了使学生有效参与到任务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的设计,即要以完成本节课任务所需的旧知识和技能的复习为主,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参与到任务中做好铺垫;也要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使学生参与任务的目标更加明确,帮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呈现与学习内容和任务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来熟悉阅读任务的话题,如与之相关和文化知识或者社会背景,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呈现辅助性学习内容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选择适合初中生的直观的素材,如视频、图片资源等,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2.呈现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任务对学生的阅读有着导向作用。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呈现目标明确且具体的任务,即要准确告诉学生任务的每一步要求以及通过活动探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read the weather report and make a decision”让学生在阅读完天气预报的内容后对明天的春游活动着装进行思考。其次,要求学生在解决阅读任务时应用英语语言来获取和传递信息,同时注意与阅读内容的结合,这样学生才会更加重视阅读内容的细节,重视对重点词汇、短语以及重点语句的语法的深入分析,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明晰角色,循序渐进地推进任务。为了推进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明晰师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个人探究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投入到对任务的探究中,要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答疑解惑,提醒学生要动脑思、动手写,把自己思考的答案写出来;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偏离了方向也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于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予以更多的关注,适当地在基础知识、思维方法上提供帮助,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辅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推进任务。

4.成果展示,在交流互动中总结提升。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展示和总结,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对话、复述或者是多媒体投影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这也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展示的机会,并且通过师生评价的方式来查漏补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护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中肯地评价学生成果,也要重视寻找学生的亮点,多鼓励、多肯定学生,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教师要给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任务的热情。

(三)课后及时巩固提升

初中英语学习需要学与练相结合,也就是要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通过及时训练来巩固课堂所学,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完成课上的阅读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在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给学生适当布置巩固性训练。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送拓展性阅读资料,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开展任务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打破了原有教师习惯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要重视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进一步“放权”,也给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课堂教学的未知性在增强,这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强化对教学的研究,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重视提升自身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有活力、有秩序,力争做到“活而不乱”,保障学生活动的有序推进。

第二,重视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为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任务,英语教师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时也要注意调整具体的活动方式,避免学生出现“审美疲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英语语言交际功能来设计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热情的活动,如表演展示活动、竞赛活动、游戏活动等;还要注意活动的创新性,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多设计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的任务和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第三,要恰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多样、便捷、可操控性强的优势来辅助开展任务型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任务情境,用PPT来呈现任务,用投影仪来展示学生任务成果等。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度”,把握好其应用时机和频率,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要重视任务设计的实用性。任务的有效设计是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实用性,即任务的设计要有意义,既要体现教学目标也要重视时间效益;要注重任务设计的梯度性,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来开启任务,在层层递进中来呈现学习内容,既要给学生一定的挑战性,也要注意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需求;要注重从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出发来多给学生提供应用语言的机会,弥补现实生活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之,随着当前初中阶段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课题。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使初中英语课堂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对教师来说有机遇也有挑战,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提高,切实发挥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幼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

[2] 吴金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7(6).

[3] 夏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校园英语,2016(5).

[4] 韩久九.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Unit 6阅读部分Journey to the West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20(7).

[5] 渠志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8(5).

[6] 刘彬.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0(30).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