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共同富裕路径探索
2023-05-30李玉萍罗湖平
李玉萍 罗湖平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文章通过长沙县开慧村的实证分析,梳理开慧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状况,综合分析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富裕”难题,探索提出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完善产业经营管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完善民生保障建设四个方面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有效助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实现形式;开慧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深远的全局战略意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优势,解决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艰巨的农村发展任务,并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然而,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与挑战。持续深入推进改革,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文章基于长沙县开慧村的实证考察,探寻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有效助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一、开慧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考察
(一)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概况
開慧村,是伟大革命先烈杨开慧烈士故里,地处长沙县北部,与汨罗、平江两地接邻,村域面积共达10.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共2920亩,山林面积6800亩,村内共设36个村民小组。自2009年朱有志担任开慧村第一书记以来,开慧村在集体经济发展与壮大的道路上下求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政府政策的实施,力求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以谋求村民共同富裕,并在各发展阶段都取得了出色成果,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典范村落。
在收入情况层面,目前开慧村实现集体年纯收入突破100万元,人均年纯收益可达3.2万元。其收益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红色旅游业,2021年开慧村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村里旅游业从业人员262人,村民人均旅游收入1.85万元。另一个是特色农业,开慧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1000多亩,引入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办农家乐、民宿16家,为总收入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产业结构层面,第三产业为开慧村生产总值的重要来源,主要为红旅产业以及辐射产业如餐饮服务、民宿服务等。第一产业的占比较低,但在政府的扶持下,开慧村特色农业规模正不断发展扩大。其第二产业较薄弱,近年来开慧村逐步放开政策,开始引入一些无污染、技术向、高新向的轻工业,以此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在基础设施层面,开慧村积极进行学校改造整合、兴办幼儿园,新建省级敬老院和开慧卫生院,并全面落实合作医疗和新型养老保险,率先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实施“创业富民”项目,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利用各种惠民政策和有效手段,鼓励在外创业人员、大学生、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回到农村;先后启动建设项目20多个,包括公交专线建设、村间道路建设以及路灯建设、休闲健身设施等等,投资超过10亿元,其公共服务得到大幅度改善。
(二)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经典模式
1. “五元回馈,土地流转”模式
在早期,为了集中利用村级资产、盘活土地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让村民长久富、共同富,开慧村探索性地实行了“五元回馈,土地流转”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五元回馈,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土地合作社,村民以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入社,实现土地的整体流转,并以“入社保底金、开发补偿金、就业支付报酬金、花甲加补养老金、效益分红股份金”五金的形式回馈村民,促进共同增收。在该模式推动下,开慧村将当地村民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间的有机衔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开慧村相继成立了水稻、生猪、水果、蔬菜合作社,并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如穗香大地农业科技公司、金沃农业公司等,大力推动了开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 “红色旅游+”“四色”发展模式
开慧村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杨开慧烈士的家乡,且毗邻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故乡与开国元勋任弼时故居,红色资源丰富。因其突出的资源优势,开慧村在充分整合本村资源基础上与周边村级单位联营联建,合力打造集红色旅游、绿色乡村、橙色教育、蓝色航空的新型四色产业发展模式。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禀赋,开慧村按照“传承红色基因、率先振兴乡村”的总体要求,建设红色旅游专线,并结合红色资源生产“开慧”牌湘绣、果酒、红薯干,形成当地旅游特色产品,积极开办农家乐、民宿、开展观光体验游等完善红色旅游产业链。在湖南省低空空域改革之际,开慧村抓住机遇,建设华星通用机场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开慧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断改善开慧村生态环境,并于2021年被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3. “党建+五零”模式
开慧村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将基层党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施“建设零违章、环境零污染、安全零事故、治安零发案、村民零上访”的“党建+五零”模式建设,一名党员联系5户群众,每年走访5次以上,解决5个“五零”相关问题,并在部分村组设立了“五零”示范片,营造氛围、凝聚共识,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并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村镇”称号。为在村内贯彻落实“五零”思想,开慧村基层党组织积极举办“五零星级户”评定工作,让村民自评、互评,在评选结果出来之后举行授牌仪式,积极促进村民参与星级评定,助推共建、共治、共享局面的形成。
(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经验启示
开慧村结合实际情况,在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中取得了系列成效,最为根本的就是抓住了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核,始终坚持以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统领、强化红色精神指引、注重村域能人带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促进乡村治理有效等措施,走向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1. 加强党建引领建设,实现基层治理创新
加强党建引领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开慧村第一书记朱有志书记非常重视党建引领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在乡村振兴中,只有加强党建引领,才能抓得更准、走得更稳。开慧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也秉持这一点,朱有志书记和村支“两委”通过加强党建和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为党员和群众之间建立了“机制性联系”。同时,还积极推进“党建+‘五零村”建设,并在部分村组设立了“五零”示范片。其村党支部职责明确,分工清晰,近几年来,在开慧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开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
2. 吸收乡贤下乡建设,促进乡村高效治理
促进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共同富裕的实现,人才是关键。在开慧村有着两位著名乡贤,一位是厅官当村官的“中国好人”朱有志,一位是行长当组长的“最美乡贤”缪曼聪。朱有志于2009年来到开慧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此后的13年间,他创新了土地流转方式,探索提出“五元回馈”土地流转模式,并带领村集体创新经营方式,邀请专家对开慧农业进行技术指导等让土地生金,让开慧村脱下贫困村的帽子,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缪曼聪是开慧村本村村民,她不忘先烈,热衷于传承红色精神,通过“板仓红”楹联文化一条街活动传播了开慧红色文化,也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
3. 强化红色精神指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开慧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积极讲好红色故事、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旅游业发展。开慧村以红色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当地生产“开慧”牌湘绣、果酒、红薯干,形成当地旅游特色产品,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农业,开办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形成一系列配套产业链,为农民提供多种收入渠道,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开慧村大力弘扬红色母爱精神,让开慧村在开慧精神的引领下继续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进而走向共同富裕。
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开慧村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时不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手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宜居村庄。开慧村首先叫停村内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化工产业,并积极引入低污染、无污染产业补齐第二产业发展短板。其次,开慧村大力开展“绿色庭院”“清厕行动”等活动,还在省市县各级支持下进行村内体育广场建设、水坝维修、泥塘清淤、“绿色通道”修建等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村内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推动建成“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气质美”的乡村新气象,并于2021年11月被推介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5. 构建联营联建机制,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开慧村为打破自身村域限制性发展条件,积极与周边村域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优势互补,联合协同发展。开慧村与飘峰山村共同发挥杨开慧故居与缪伯英故居等红色资源优势,建立了红色旅游专线,加强了两村红色旅游业的联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使两个村的红色旅游业共同发展。开慧村以红色旅游业为主体产业,而相邻的葛家山村村域范围内拥有较多商业化设施如商场、民宿、餐馆等,这些配套的场所进一步促进开慧村的红色旅游,而开慧村的红色旅游业也反过来助推葛家山村商业的发展,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开慧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富裕”难题
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改进的过程。开慧村在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虽然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但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带领村民们“一起富”“共同富”的过程中也曾面临困境。
(一)地域之间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差距明显
开慧村作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村,在发展前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村域内发展失衡,与杨开慧故居的距离、与村内主干道路的距离、土地地形、土壤条件等使开慧村的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区位优势。总的来说,开慧故居附近村组的发展要优于边远村组,地形平坦且土质条件好的村组发展要优于其他村组。二是城乡差距较为明显,开慧村由于與长沙县距离过远,两者之间要素流动相对困难,导致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二)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促农增收成效甚微
开慧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期,村民农业生产形式单一、农户单独生产没有形成合力且大部分农产品直接售卖,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红色旅游产业是开慧村的优势产业,但因其产业动能释放不足,就杨开慧故居旅游景点周边地区而言,虽然存在一些餐饮及纪念品售卖商家,但未以杨开慧故居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产业链以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距离杨开慧故居较远的村域,还是以种植业为主,产业关联程度较低,支柱产业辐射作用不明显,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总体而言,开慧村发展前期支柱产业不明晰,产业的业态布局与管理较为欠缺,农民增收渠道较为单一,如何结合红色文旅产业推动村级产业整体发展、促进村民增加收入成为关键。
(三)劳动人口流失严重,专业人才扎根困难
充足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过去的开慧村由于产业发展不完善以及经济增速较低,村民在村内的就业岗位少且收入低,大部分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加入打工大潮,这使开慧村失去了大量劳动力进行集体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回村创业的人,开慧村缺乏专门的村级基层人才管理机构,有关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落实。其次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比“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留得住”。如何确保优惠政策落地,建立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让更多人才扎根农村,这是开慧村发展之初面临的一大难题。
(四)集体资产增值困难,资产监管有待完善
在早期,开慧村大力将资产用于计生发展、公共基础建设投入和红色旅游业发展等,且村集体的资产增值过度依赖政府补贴而缺乏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村集体只关心收益不计成本与折损,经营产业难于发展与增收,导致集体固定资产使用价值年限过短,前期积累昙花一现,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其次,村级所有的山林、耕地、园地、水面等资源普遍存在界址不清、产权不明的情况,资源不能变资产,也难以变股金,不利于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最后,村民对村里集体经济投入资金的具体用途知之甚少。集体资产的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防腐体制要进一步加强,要增强村里对集体资产管理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村民的知情权。
三、发展与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共同富裕路径
开慧村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做法既克服了发展困境,也有效推动了当地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并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其做法为发展与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共同富裕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体制
通过组织振兴实现“劳动的更广泛的分工和结合”,以党建引领新型集体经济的壮大与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依照中央精神组织村集体开展与落实各项工作。既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乡村秩序的治理,如建立完善村级奖惩制度、村规村约及各项村民保障制度等,也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于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如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定期清查核资、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折股量化、通过各类投资与经营途径进行决策以促进集体资产的增值保值等。二是要优化基层党支部,选拔肯做实事、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作为干部,培养思维活跃且具有奉献精神的年轻干部,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或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村支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并将共同富裕作为村支两委干部考评绩效的重要指标,实现高效能治理。三是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自治,提升乡村治理的效率。四是引进人才,支持能人与热心于家乡建设且具备较高思想觉悟与理论水平的乡贤返乡参与乡村治理。
(二)完善产业经营管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加强对村级各类产业的经营管理,有利于村级资产的增值,同时有序化的经营管理能够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村级内部共同富裕。一是可以对产业进行具体的布局与规划,适当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的就业途径,根据不同村域的区位特质或者优势资源等因地制宜地进行整体谋划,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如开慧村这类红色资源丰富的村域,可以充分开发其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还可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生产以及乡村民宿等配套产业链,为农民提供多种收入渠道。二是要盘活与充分利用村级资产,充分利用空闲宅基地以及闲置土地等进行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结合本地特色积极引入或投资潜力产业或通过公开竞标等方式,增加集體经济组织的收入。三是对村内合规合作社进行扶持,鼓励发展更多的合作社,以促进村内规模化经济的发展。四是鼓励外部公司与个人参与减少封闭性,鼓励村企与村企之间、村企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相互合作以促进互利共赢,鼓励村内能人志士以“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理念来促进整个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以及区域之间的联合协同发展,对于发展集体经济并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影响。一是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以城带乡格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鼓励与吸引各类人才入乡进行兼职兼薪或离岗创业,引导参与农村建设的人才融入乡村;进一步激活乡村各类资源要素,以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的互补共融,打破要素流通瓶颈;以政府为主导,合理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参与乡建运营,促进城乡形成共享发展新格局。二是建立不同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从更大区域范围的城乡着眼,实现区域之间的联动和补偿,点面结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如跨区域的两地可通过相同或互补资源条件,打造共同发展模式,实现该产业的跨区联营联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利益联结体,实现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也可与不同区域根据财力状况结成帮扶关系,加强多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及人才交流、经验共享等活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四)完善民生保障建设,构建共享发展理念
民生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能够为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环境,发展成果让村民共享,并构建以共享为核心的民生福祉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完善教育体系的资源配置,向乡镇学校引进更多优质教师资源以及教具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普惠;要加强乡镇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引进优质医疗设备,进行医联体建设,对于医保处于异地的常住村民应依据居住凭证等相关资料进行一定医疗补助。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对村域边远地带或地形较崎岖地带进行道路、公交汽车等交通设施的延伸,建设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及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等。三是完善兜底性社会救助体系,关注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帮扶低收入人群,专门对接此类人群,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满足基本精神生活需求,并且要让弱势群体也能充分参与到共同富裕的共建共享中。
四、结论与思考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环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共同富裕视域下,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刻不容缓。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正确面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归纳总结成功地区的经验,形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策,构建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内在机制。然而也要认识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其发展具有阶段性,要结合每一阶段的现实状况来发展,多主体、多要素协同发力。对开慧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深入探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共性,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壮大,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辛贤.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难点在农村 根本出路在发挥农村集体所有制优势[J].乡村振兴,2021(10):19-22.
[2]高强,孔祥智.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四川彭州小鱼洞镇“联营联建”模式的案例分析[J].东岳论丛,2020,41(09):162-171+192.
[3]王德祥,李建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问题探究[J].农村经济,2010(01):10-13.
[4]朱有志.中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5]刘培林,钱滔,黄先海,董雪兵.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37(08):117-129.
[6]高鸣,魏佳朔,宋洪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优化[J].改革,2021(09):121-133.
[7]张来明,李建伟.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J].改革,2021(09):16-33.
[8]乔惠波.试论共同富裕的内涵、基础及推进路径[J].东岳论丛,2022,43(02):21-2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分工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22A0431);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研究——以开慧村为例”(S202110554001)。
(作者单位: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罗湖平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