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到行”需要几步:“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田野观察

2023-05-30徐军玲周袁

高教学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徐军玲 周袁

摘  要:经济变迁、科技发展及社会转型,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体系进行调整与变革,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知行合一”变得格外迫切。该文以2021年社会组织管理创新课堂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校内外课堂的参与式观察,考察学生如何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的过程。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简称“专创融合”)视角下,探讨通过“两通四维”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如何建构学生各项能力,如何实施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进一步提出推广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从知到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052-05

Abstract: Economic chang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ve spawned a large number of new industries, new formats and new models, forcing the adjustment and reform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ervice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apabilit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urgent. Taking the Innovation Classroom of 2021 "Soci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s a research case,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students go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d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throug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it explor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model of "two links and four dimensions" course, how to construct students' various abilities, how to impl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and effect evaluation, and further propose the promotion model and path.

Keywords: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ed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随着《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等系列文件相继颁布和实施,诸多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致力构建理工经管深度融合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1]。有学者提出谋求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提高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一直是高等教育着力解决的重点和难點[2]。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由于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创新和实践方面的成长,专业教育过程中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课堂讲授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起专业的知识体系框架,但学生在“知”与“行”之间尚未架构起“对话、融通”的桥梁,普遍缺乏将专业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行动中、将实践现象或问题转化为学术研究问题的双向融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3],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普遍意义[4]。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的分离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专创融合”逐步成为解决传统教学痛点,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公共管理学科课程肩负着培养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人才的重大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塑造知行合一能力是本学科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也为学生未来从事公共事务、社会治理服务与研究及公益创业等工作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尝试在“专创融合”的理论框架下,以社会组织管理教学创新课堂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通过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学生从“知”到“行”。通过构建“两通四维”的教学模式,严格实施实践教学的流程管理,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互融通的能力。

一  理论基础与教学改革实践综述

(一)  理论基础

1)知行合一。从学理上来看,其包括很多命题:“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等[5]。就人的现实经验活动而言,“知”“行”二者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就必然是同时共在的,并且是作为一种过程性来获得充分呈现的[6]。“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说命中》),亦强调了深知与真知的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意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充实新的理论,再用新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活动,循环往复,螺旋前进。实践教学就是建立在缄默知识与实践知识探讨的基础之上的[7],通过丰富“行”的形式与内涵, 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

2)专创融合。“专创”分别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是指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为提升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水平而进行的各种创新创业专业实战练习和跨专业联合教学模式[8]。打造“专创”融合式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创业技能融入专业知识中,实现专业基础上的创业目标[9]。有学者认为,创业并不应该单纯地理解为就业的另一种形式, 而更多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10]。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不在于主动或是被动地创造就业的机会,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为了专业技能的提升,而是要将创新意识和思维内化为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体现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工作中。在明确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与功能的基础上,如何在专业课程中体现专创融合的理念,继而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亦是目前实践教学课程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

(二)  教学改革实践综述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运动与延续、修正与完善,是以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教学改革实践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贯穿于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始终影响着课堂教学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很多教学研究者都注意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学习知识为本位的弊端,提出应该加强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实践改革[11],探究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为打造一流实践课程,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及科研促进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12];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与原则,结合专业进行课堂教学反向设计、拓宽实践平台等教学改革[1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创新引领、项目驱动、校企协同”模式,构建“双创”教育生态链[14]等。一系列的改革,都是在探索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路径,进一步实现新时代教学服务体系变革。

二  课程特点与教学设计

(一)  课程特点

社会组织管理(以下简称“本课程”)这门课程共32学时,2学分,授课对象是大二、大三的学生。本课程不仅是政治学一流学科、行政管理一流本科的专业骨干课程,而且在最新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已被放在专业方向建设的高度。与国际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相比,社会组织管理更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带着理论储备深入社会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面临师生对创新创业素养的认识不够、专业教学安排对创新创业教育兼容不够和专业教学资源对实创实践支持不够的学情,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调研相结合、小组创建与个体成长相结合及经验传授与公益创业相结合,致力于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进阶实践能力及高阶创新思维。

(二)  课程设计与衔接

基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创新并实践了“两通四维”教学实践模式,通过安排“学-研-践-创”(简称“四维”)的教学内容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融通(简称“两通”),如图1所示。

1)“学”指理论方法先学。基于学生前期学习基础,精选慕课精品资源,为学生提供线上课程。线下课堂精心设计了六个专题,分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现状、管理理论基础、社会组织创建、社会组织的战略管理与合作行为、田野调查方法和项目制等方面,引导学生做自主探究,为后续实践活动夯实理论与方法基础。

2)“研”指关键主题研讨。围绕培养“厚基础、精方法、强能力、有创见”的人才目标,实践与研讨的交互进行,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回到理论,循序渐进,探究反思,萌生创意,悟出道理,提升理论。

3)“践”指实践基地研学。教学团队对接社会资源,开辟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带着理论走进“田野”,深化理论方法认知,促进学生探究服务需求。通过实践深入调研,摸清社会服务需求,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4)“創”指公益创业大赛。实践促竞赛、竞赛促教学、竞赛促创业,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师生科研和教学分离、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问题[15]。通过创业项目比赛的方式,检验“两通”效果,引导学生为社会需求寻找解决路径。

学是基础,研是手段,创是关键,践是目标。整套教学模式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学”专业知识,夯实理论基础;问题“研”讨与实“践”调研交互进行,深化理论认知,促进学研融通;通过实践萌生“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大赛;项目实现教学再转化,可作为课程学习的典型案例,整个过程实现了从“学-研-创-践”再到“学”的良性循环。从课堂讲授到主题研讨,从研学实践到创业大赛,实现校内课堂与实践基地的交互转换,引导学生带着理论走进生活实践,实践探究反向丰富理论认知,环环相扣的教学体系设计,最终实现专创融合、知行合一。

三  课程实施与管理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行动学习,了解社会组织的实际运作机制与管理现状,帮助社会组织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训练学生的管理思维及提升领导力,遵循OBE(基于产出的教育)的教学理念,对应知识、能力和价值培养维度,推动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裂变式发展。老师与助教深入观察学生的课堂内外动态,与各小组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交流指导,进行启发式互动,切实感知学生的成长。

(一)  课程的实施

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安排课程内容与环节,理论讲授12学时,研讨与实践20学时,授课由专题、研讨与实践几个板块组成。理论学习板块助益学生“厚基础、精方法”,研学实践板块助力学生“找问题、明需求”,创业比赛板块助帮学生“高目标、高成效”。

1  理论学习版块

专题教授课程特点在于,遵循“专业事情专业人做”原则,聘请各个专题对应的行家来讲授,夯实专业基础。例如社会组织创建这一专题的讲授,特邀湖北创业名师到课堂指导,为学生讲解创业的关键要素、机会窗口及创业项目计划书的撰写技巧等,将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获得全方位的充实和发展。又如田野方法论这一主题的讲授,邀请具有丰富田野调研经验的教授为同学们指导,包括调研原则、访谈对象的选择、访谈技巧及记录等方面,为后续实地调研活动的开展奠定方法论基础。

2  主题研讨版块

在理论基础方法课结束以后,设计首个主题从“如何参与社会组织管理实践”入手,引导学生自学管理沟通、行动学习的要点,并能结合学生各自的理解来分享与讨论如何走进实践,在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紧接着根据两次实践活动效果,适时推出“从理论到实践:究竟有多远”的主题反思,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认知差距。在经历几次研学实践后,针对学生萌生的创新创业想法,设计“公益创业项目,选题在哪里”的主题研讨,帮助学生做公益项目选题的甄别。主题研讨演进思路如图2所示。

3  研学实践版块

课程首次安排学生前往博雅社工服务中心进行参观交流,实地了解感受社会组织的运作机制;再到武昌社创谷,与各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座谈会,最后还对接社区服务的实践。每次实践活动时间安排至少4个学时,旨在通过对目前武汉发展特色突出的社会组织进行初步参观和交流,让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接触、深入了解社会组织,摸清社会组织运作的模式、现状与发展趋势、社会组织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培养同学们的公益精神。“我原来一直以为,社会组织由于是非政府组织,在组织结构上可能偏于非正式,但是听了负责人的介绍之后,我发现社会组织也有比较严格组织架构(虽然有些岗位可能也比较灵活),但总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在我阅读该社会组织的年报之后,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竟然能在一年内做这么多有社会意义的事情。政府应该加大对慈善类社会组织的重视,给予更多的支持。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要注重新鲜血液流入社会组织,更要减少组织人员流动,留住人才。”

4  创业项目版块

通过精心筛选四类社会組织作为研学“公益能量激发器”,引导学生从项目“小白”开始一步一步孕育和优化打磨自己的“公益创意”,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摸索,循序渐进地培养自身的项目开发与科研选题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领导力。“在两次外出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B社区和G社区在社区儿童阅读这方面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在项目上,社区的实践活动开展得十分成功,对项目的推动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在调研经验上,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比如访谈的技巧、话术,如何撰写调研报告等。作为公管人,理论方法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这个成长的过程,虽然艰难辛苦,但是收获巨大,不仅收获了知识,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巧,更是得到了做项目的宝贵经验。”

(二)  课程管理流程(动态评价机制)

1  精细化实践管理流程

每次活动流程做到标准化管理,形成严密的“活动前预备、活动中观察、活动后反思”过程管理,如图3所示。

2  过程性评价

课程依据每次实践活动,为学生制作了学习档案,涵盖合作、指导、记录、证据和反思几个维度。学习档案通过一个有效、动态和统一流程,充分呈现任务活动中学生努力、进步、成效与能力获取,展现与记录学生作为主动学习者的过程,为活动效果提供形成性兼终结性的循环评价。学习档案由助教通过参与式观察记录学生在研学实践过程中的成长足迹,通过分组访谈了解学生的切身体会与实践感知,并为实践活动精细化管理提供进一步优化依据,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意识。

1)专业知识基础。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较能熟练掌握社会组织管理的相关理论,理解并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论,带着视角走进实践活动,发现实践需求。从能力层面来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从第一次实践活动开展,座谈会发言时的唯唯诺诺,行事紧张,到最后自行跟踪调研社会组织时的坦然大方,井然有序。各小组通过项目的任务分工与合作实践,在孵化项目的过程中,养成了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研讨并提出项目探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与解决办法,从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公益价值认知。思政浸润式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服务的意识与热情,提升政治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找准学术研究的兴趣点及服务社会的价值点。经过几次研学实践,了解部分社会需求后,同学们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分享国学故事,带领社区儿童领略国学风采。通过分组教学,用手势舞、陶笛演奏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领其沉浸式地体验国学之韵味。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同学们表示增进了对社会公益现实价值的理解,并将继续投入志愿服务,奉献自我,服务社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虽然非常辛苦,前期的准备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但正是出于对孩子们的爱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有如此一贯的奉献。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看到他们享受着我们提供的服务,感觉到心里是被认可的。”

3)创新创业思维。本课程以公益创业大赛为抓手,教师团队分组指导学生参与比赛,将教师科研优势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优势,科研、教学和创新创业贯通融合,师生共赢共创[16,17]。结合社会组织的自身服务领域与运作方式,各小组同学设计具有实践意义、可操作性的公益创业项目,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与打磨下,孵化出6个公益创业项目,并参加首届“公管杯”公益创业大赛。在项目调研、打磨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创新创业思维都得到了极大提升。“‘金喜项目的调研实践过程是极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过程,通过和武汉金丝带负责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从未想过的当今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对社会组织的运行管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下定决心为社区儿童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已有部分学生的创意项目在社区落地。如“归来纸鸢”项目是与社会组织合作,专注于搭建社区儿童读物一体化互助平台,以解决社区儿童图书馆普及率低和儿童书籍利用率的现实矛盾。意欲推出线上图书互助平台与线下适龄化儿童流动图书馆建设,线上平台将通过书籍搜寻、以书易书等方式实现儿童图书资源流动;线下图书流动站作为儿童图书阅读和交换的载体,帮助儿童阅读更多类目书籍,建设书香社区。

4)学术研究能力。教师团队负责链接资源,对接社会组织。恩派社会创新发展中心、残障儿童爱心帮扶中心、W区透明和谐社区促进中心及W区乐仁乐助公益发展与社会创新中心作为W市组织定位、服务功能、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各不相同的四家典型社会组织,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同学们在参与其组织建设和项目活动等组织活动中,根据各社会组织的现状为其提出可供参考的发展建议,并与他们沟通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或找出其成功运作的方法机制,形成工作法报告。

也有同学带着专业视角走进研学实践过程,发现专业相关的研究问题,探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逻辑与嵌入路径,完成若干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荣获“费孝通田野调查资助计划”立项,从理论到实践,其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知行合一”。“社会组织管理课堂里的我们不是去研究社会组织,而是在社会组织中研究。田野观察与写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艺术。”

四  总结与展望

从知到行到底需要几步,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总结出新的理论经验,反过来丰富理论,并继续指导新的实践,不停地重复从“知”到“行”,从“行”到“知”的过程,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通。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由经济变迁、科技发展及社会转型而生的一系列挑战,理论与实践融通共创变得格外迫切。通过课程创新实践,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  学科共享与专创融合的协同路径

积极搭建“专创融合”学科服务平台。以社会组织管理课程建设为起点,带动或整合一批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辐射更多学生,更多学科。打破学科界限,对接新文科建设需求,聚焦“公共情怀深厚、学术视野宽广、综合能力突出”的目标,综合利用竞赛学堂、教室讲堂和田野课堂,促进学生乐学善学,进而孵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融合“专业+公益创业”,实现“学研创践”一体化。

(二)  拓展孵化过程与实践环节的创新路径

积极创建“政校社共联体”实践平台。注重引导学生对田野工作、案例研究、歷史比较及混合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操演,通过“厚基础”“精方法”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挑战杯”“互联网+”“公益创业”赛事为抓手,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促进学术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校成为高校示范点,学科成为政府智库群,学生成为社会人才源。

参考文献:

[1] 王严淞.凝聚共识·交流理念·分享实践——“一流大学本科教学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16(7):14-20.

[2] 杨峰,杨新娟,王艳花.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基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高教学刊,2017(16):41-43,46.

[3] 陈翠荣.大学创新教育实施困境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7):81-84.

[4] 叶恬如.专创融合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20(14):167-168.

[5] 方旭东.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J].社会科学,2012(5):131-137.

[6] 董平.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以“知行合一”为中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1):14-20.

[7] 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64.

[8] 刘博,霍家亮,王磊,等.独立学院背景下“专创融合”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94-95.

[9] 陈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推进策略——以新商科专业群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73-76.

[10] 高丽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4):86-88,96.

[11] 陈良,李明,朱承.试论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0):12-14.

[12] 李云霞,苏鸿雁,佘容,等.基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6):26-29.

[13] 谭静强,王文卉.基于成果导向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2(4):31-33.

[14] 田会峰,刘乾,郑艳芳.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9):136-138,142.

[15] 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76-80.

[16] 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77-79.

[17] 盛晓娟,李立威.“专创、产教”双融合视角下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206-210.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学-研-践-创四维协同:循证教学理念下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22077)、“基于人工智能的通识课‘1+N混合教学模式探索”(2020140);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项研究项目“面向新文科的跨学科教学案例建设”(CCNUTEI2022-02)

第一作者简介:徐军玲(1973-),女,汉族,湖北天门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服务与政府行为、非营利组织管理、卫生经济政策。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