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30张启兵

当代体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体育

张启兵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双减政策的落地,体育素质在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已经获得了巨大的丰收,但是对体育教学改革而言,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愈发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树立体育兴趣爱好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展示体育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这十分具有挑战性。因此鼓励体育教师选择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针对学生分层、内容分层、任务分层、评价分层等手段提高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学与练,逐步得到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的思想与行动。

初中体育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被误解为“休闲课程”“放松课程”,类似误解一方面源于应试教育下体育课程的地位被无形忽视,另一方面在于體育课程本身的设计未能对学生产生实质的效果。因此本文将围绕分层教学模式,探究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实践开展的可能性,分析目前分层体育教学的困难与障碍,并结合实践为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策略。

1 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的可能性

1.1 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学习基础等差异性的因素因材施教采用科学适用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针对性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的特殊性,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学习的痛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重要理论,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西方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也强调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此在当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正当其时。

1.2 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考虑:一方面是当前初中体育普遍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在相对比较快速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学习落后丧失对初中体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通过精准施策帮助学生最快跨越学习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提高英体育学习的质量。

2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障碍

2.1 体育教师缺乏分层教学的知识储备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主动权和领先权。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方式,对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解和疑惑。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分层模式的比较少,教师还存在一言堂的不良教学习惯,普遍认为把学习的主导性放给学生实际上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知识学习不系统化等问题。就其本质原因,是因为教师对于分层教学这一方法的认识还存在欠缺,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体育课堂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再加上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存在错误认知,导致课堂结构成为一盘散沙。

2.2 体育课堂缺乏分层教学的实践操作

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快速讲述完知识点,学生进行大量的体育练习,然后自由活动就结束课堂。由此可知,大部分初中体育课程都不具备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性。一来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只依靠单一性的体育活动资源无法有效打开学生的分层创新思维,统一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器材无法长期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处于全面成长期的学生来说,分层体育课堂需要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例如多样的体育器材满足学生的需要,多样的体育比赛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所限,每个学校的教学器材也无法保证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而且教师对于资源的分层利用和挖掘也比较匮乏。课堂的气氛就比较沉闷传统,无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2.3 体育环节缺乏分层教学的氛围营造

长期以来,在初中体育课堂开展过程中,学生是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依赖的。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学生的主体学习性没有得到有效尊重,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没有考虑学生的特殊性,没有考虑到用分层学习引导不同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我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本人对于分层教学下自己所处位置并没有形成相对应的认知,也就没有形成相应的思维训练方式。学习的主导性就被禁锢,体育参与的效果和学习的信心自然也就降低。同时,分层教学模式下,传统师生互动和分层师生互动有着明显的区别。分层互动的技巧和原则需要教师进一步领会提高,如此才能进一步营造课堂的氛围。同时,在分层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结果的分层评价教师并不重视。这就造成了分层学习可能沦为形式上的分层,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效果。

3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3.1 以教学对象分层为前提,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身体、性格等外在条件限制,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基础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体育教师要秉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充分调查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要根据对于所教学的实际掌握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模式,让教育真实反映每一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同时为学生有针对性的后续提高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大而化之的普遍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存在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分类方式,让学生形成好带差,优带劣的教学模式,促进整个班级学生体育能力提升。

以初中体育《跳远》为例说明。根据起跳后身体姿势的不同,跳远可分为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三种。本节课在正式开始教学和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前的测试了解学生对于立定跳远的了解程度和技能水平。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试跳,围绕结果教师可以分为优秀,良好,欠佳三个组别。根据不同的组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优秀的一组,教师要不断通过教导提高立定跳远的技巧和方式让学生能够跳的更远,跳的更稳定。在中等的组别,教师要分组进行指导,让同问题的学生在一个组别相互讨论自己动作的失误之处,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邀请表现优秀的同学来进一步指导中等同学的动作。针对表现欠佳的同学,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自我审视和模仿纠正自错误的动作要领,然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学生规范动作后,让优秀同学,中等同学,差等同学相互结对,一起提高跳远的能力。学生分层学习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再一次设计比赛性质的游戏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出代表进行比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进步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自信地起跳,提高跳远的质量。

3.2 以教学内容分层为关键,提高学生学习的丰富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做好教学内容的区分与联系是关键。实际上每一节体育课程都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层次,再加上每个层级的学生体育能力与学习规律的不同,体育教学内容的分层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转难,应该合理分布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体育教学的内容。在体育教学内容分层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准备合适的体育教学器材,不仅可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体育器材,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挑战难度,形成新的体育技能。

以初中体育《投掷实心球》为例说明。投掷实心球有显著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改善神经与肌肉的协调性来提高用力的准确性。但并不是所有学生上来都能夠正确处理实心球。因此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本节课投掷的技术要领进行教学内容分层和教学设施准备。本节课首先教师要提前准备恰当的铁饼、沙包、实心球等既专业又有趣的体育器材,每一位学生在课前引入环节都能够触摸观察器材。其次在第一层内容教学上,教师可以挑选学生进行动作示范,例如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双手持球于头后上方,上体稍后仰;展体、挺胸,两腿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以胸带臂将球向前上方掷出;让学生观察动作内容;其次第二层内容教学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动作训练,在教学的具体技能教导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沙包,玩一场游戏活动,看谁能够扔的更远,扔的更准,在学生熟练使用沙包后换上实心球进行实际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矫正。其次第三层内容,教师要深化实心球训练,要训练学生在最后用力时使躯干形成“满弓”(下肢在前、上体在后、器械处在身体后方)的姿势,才能使器械投掷得更远。最后在本节课的教学总结训练阶段,教师让学生分别进行正向,侧向实心球的展示训练,让学生充当老师,给其他学生说明自己的动作技巧。

3.3 以教学活动分层为核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丰富有趣游戏情境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体育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培养健康多元的体育素质。但是由于体育活动开展的外界条件限制,一般的体育活动还是比较单一枯燥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进行锻炼的欲望并不强烈。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活动分层设计,营造合适的情境营造积极的体育活动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活动情境的打造依赖于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竞赛活动、游戏活动、探险活动等多种类型活动分层教学过程,在有序的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以初中体育《体操》为例说明。体操是一项在规定的场地或器械上,完成各种复杂、协调的动作,对人体姿态和造型有特定要求的运动项目。在体操特有的技巧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之上,教师在开展课程之前可以向学生展示一段较为积极活泼的体操动作视频,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于体操技巧的理解,接下来教师也可以进一步亲切地与学生沟通如何通过分层游戏活动实现健美操学习。第一个活动教师在教授具体的体操技巧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分类别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游戏“红旗绿旗”:喊红旗者步伐前进,喊绿旗者步伐暂停,红旗前进者步伐每次要有变化,步伐变化可以采用弹踢腿跳、向后踢腿跳、开合腿跳,训练学生的体操基本步伐,教师通过转变口令和学生进行知识沟通,并及时矫正问题。在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分组进行具体的体操内容学习开展第二个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体操活动难度设计三个游戏活动,如鱼跃前滚翻起步走、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支撑跳跃抓钥匙,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关卡挑战,分层学习相关内容。最后教师在体操学习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展开“镜子游戏”活动,学生做某个动作,教师做反向动作,师生进行沟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单数和双数学生互换站位进行练习,提高学习的深度。

3.4 以教学互动分层为补充,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语言,帮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经过体育学习都能够获取更多。教学互动和教学评价是分层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只有关注到每一类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巧用多种游戏教学互动方法和有爱教学评价形式,改变教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的单一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给学生发挥空间,倾听学生的真实心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游戏互动,让教师走进学生,贴近学生,为学生形成运动技巧做好基础准备。

以初中体育《篮球》为例说明。篮球作为一种大众体育运动,有着明显的性别分布。初中男同学比较热爱篮球运动,且对篮球技巧和篮球规则由一定的认知。但与此同时女同学则略逊一筹。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分层互动,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篮球、爱上篮球。首先教师在活动开展将本节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篮球基本技术,另一部分篮球传递配合。首先组织班级内热爱篮球的同学先进行一场一对一的比赛活跃教学气氛。教师可以根据同学的篮球比赛,互动提问展开篮球技巧的学习和规则的认识等相关内容学习。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进行游戏设计活动抢球大战,让学生通过所学训练技巧。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保证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接下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技巧针对性训练,对于女同学,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指导学生进行动作训练,例如运球间停止等,要让学生先示范后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男同学,教师要进行拔高训练,通过设计三人小组篮球赛训练学生的传递配合,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最后教师要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让学生能够从评价中获得肯定,提高学生的篮球信心。

4 总结

分层教学模式只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分层教学模式与体育教育的结合能解决体育教学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与教学要求同步划一的矛盾,促进全体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学有所得,而且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使体育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轨道。

(作者单位:贵州省贞丰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