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地理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
2023-05-30刘岩张皓迪
刘岩 张皓迪
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日益加快,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密云区作为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在建设美丽北京、建设现代化密云方面不懈努力。教育是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主要途径,在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关注和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在探讨高中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挖掘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态文明要素,探索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落实生态文明教育。
一、高中生心理特点对生态文明教育落地的影响
高中时期,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它们对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
1.不平衡性
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因此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使多数高中生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方面仍停留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如拾纸片,捡垃圾等,缺少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和课程支撑。
2.矛盾性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为个性发展和道德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创造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为一种成熟前的矛盾性。比如他们一方面认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又觉得和自身的行为无太大关联。
3.自主性和进取性
随着高中生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快速提高,高中生表现出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等特点。这些心理上的变化都使他们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既有结论,只有当真实的地理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时,他们才能够对基于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文明教育主动探索。这正是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在促进生态文明教育落地方面的独特贡献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空间组织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未拥有的优势。生态文明的本质是解决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在这过程中如何做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共建共生,构造一个消费结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活方式,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学科支撑,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分析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使人们成为“美丽新中国”“美丽世界”的建设者。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平衡或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如何共建等有关生态文明的问题,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而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素养就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即在一个具体的区域里,如何协调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在问题认识和解决的过程中,始终需要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这正是“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所要求的。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促使学生形成和深化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了解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是地理学科的重要价值体现。
高中地理教材中蘊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素材,为了使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作为教师必须深挖自然教材内容,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2019年9月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新教材正式使用。新教材图片精美、案例新颖、栏目创新,尤其暖心的是每一册的扉页都印有提倡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导语如图1。
这是一则读来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怡的小贴士,它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身边做起,教会学生具体怎样做才是对“环境友好”的行为,采用“绿色印刷”的同时,收获了自然对人类的友好反馈,即“健康成长”。打开书本就是一次生态环境和环保教育,人教版新教材就这样走进了师生的视野和课堂。其中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侧重于人文地理,主要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突出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三、地理课堂渗透生态文明的教学设计实践
1.学习目标设计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的课程标准要求为:“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教材中关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给出了三段结论性的阐述和一张“某城区内部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教材中这段话成为了教师所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其“合理性”:其一,是否有利于建立绿色的或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例如,在城市中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可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其二,是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幸福感。例如,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道路网,能够为产业运输和人们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其三,是否有利于社会公正。例如,合理布局教育用地,可以使高、低收入居住区的居民具有同等享受公共教育资源的权利;其四,是否有利于增强文化活力。例如,在城市和乡村中设立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区等,既可以保留传统文化,又可以孵化、孕育新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提供相应案例支撑学生对“合理性”的理解。“当学生们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时,新旧知识的交融能引导学生实现‘理解。更确切地说,即新知识与既存的模式和认知框架要相融合。”为了促进学生真实学习,加强学生对“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意义”的理解,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地渗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敏锐的视角挖掘出新教材中隐含的生态文明素材;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讲授等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创设有梯度的问题链,搭建有结构的知识体系。
学生的认知情况对于城乡空间结构分布特点及原因有了较好的掌握,同时高中生对自己所生活城市(北京密云)的空间结构较为了解,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基于高中生心理的自主性和进取性特点,学生能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更为积极和热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也是本节内容顺利开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达成“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这一课标要求,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结合密云区城镇规划实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建立宜居生活空间对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②结合北京市文化保护的实例,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保留历史文化场所对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③结合新加坡城镇规划实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生态文明要素的深度挖掘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尝试将从教材中挖掘出来的生态文明要素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课堂,并在对密云城市规划、北京市对历史文化对象的保护、新加坡城市系统运行的真实案例剖析中领悟绿色、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进而在课程内容中寻找相关生态文明要素的“触点”和“融点”,具体实施如表1。
结合所选取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内化于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及工作学习中身体力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情境导入
导入环节以“宜居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和重要目标”为背景,展示对比强烈的一组图片:湖光山色的北京市密云区、雾霾下的哈尔滨、日常堵车中的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图2)。
结合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怎样的城市是美好的?”根据直观的读图,作为高中生会不约而同地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美好城市,并找出那些现在看起来并不美好的城市问题。但仅仅回答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辩性能力发展,提出“美丽的城市美丽在哪里?存在问题的城市的根本症结在哪里?它们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生态问题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某些行为看似影响微弱,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并不明现,但正是这一点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辩证的思维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环节二:案例分析
当师生能够达成“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促进美丽城市的建设”这一共识后,师生共同进入分组讨论环节,通过三个真实案例图3、图4、图5的分析来探讨“合理进行城乡规划的意义”。
家乡密云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學生感受美丽家乡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家国情怀。教师以此为依托,在呈现图文材料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说出密云区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判断其分布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如果规划密云的生态涵养空间,你会怎样布局?并说明理由”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相对统一的答案后,教师请一位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并请其他小组的成员评析、补充。每个小组都对小组问题有着独到的、较为科学的认知,并积极地分享给其他小组成员。其中第一小组的代表汇报“密云区生态涵养区的规划”这一问题时,引发了全班同学的激烈讨论。该同学阐述了“沿河设置公园绿地等小型休憩空间,在城市北部的上风上水地带设置大型公园” 的观点与密云区实际的城市规划“不谋而合”,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学生为了有趣的问题或事件进行推理、讨论、制定解决方案时,协作性工作小组将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社会性建构上来。在这样的过程中,同学们既了解了家乡密云的城市空间布局,又从地理的角度知道该如何建设更美的家乡,将“保护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建设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等生态文明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观念中,并加深了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家国情怀。
在案例二和案例三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在呈现材料之后提出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框架:“新加坡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尝试说出新加坡人口密度大但交通井然有序的原因”“列入北京市保护对象有哪些?分析北京市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意义是什么”。以问题的思考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打开视野,认识更多绿色发展型城市,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北京市的城市功能、地域文化,唤起学生的生态文化自信与自觉。
当学生建构起“合理的城乡结构”对个人意义的作用时,学生在脑海中将知识和技能与已有的相关概念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城镇化”“地域文化”等进行交互式迭代处理。这种协同思考过程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新颖的、接地气的地理情境,用“找证据论观点”来思考“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的意义”这一问题,将学生拉到了探究的“驾驶座”上,并引导他们如何通过“证据—观点”来解析“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的意义”这一问题。学生在智力和情感上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当他们将事实性知识和迁移性观念联系在一起思考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环节三:小结提升
在学生进行充分探讨、展示及补充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的意义”:一是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即建设环境优美的城市;二是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即建设绿色高效的城市;三是通过规划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如建筑区、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文化,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即建设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最后以一道模拟题作为本节课的思维拓展,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超越事实的思考并进行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概念迁移和知识理解,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认知,帮助他们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模式变化及内在联系,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思维框架。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1次提到“生态环境”,18次提到“自然”,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这些时代的呼声带给一线教师些许思考:真正的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诗和远方,它会给予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向往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双手。如今,地理教育迎来了与社会发展共频的时代,地理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生态文明观念,帮助他们以地理视角看世界,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缪宏.十九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论述十大新亮点——黎祖交教授专访[J].绿色中国,2017(21):28-34.
[2] 金旭峰.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3] (美)林恩·埃里克森,罗伊斯·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作者[M].鲁效孔,译.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