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教学策略创新

2023-05-30张红卫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张红卫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落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缺少创新,很少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效率低下。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育宗旨发生了质的改变,强调对学生受用终身、社会需要的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文章重点分析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路径:更新教学思维和模式、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育、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创设视听教学情境,以开放、活跃、好思、尚学的课堂氛围突破语文教学困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创新;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2-0109-04

语文教学包括字词知识、语法、语言运用等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发展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基本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手段等密切相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改革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综合素质提升、学习水平提高,同时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积极优化、创新,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语文知识的获取、积累,还要多维度实现学生学习视野、格局的拓展。可见,探索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路径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

一、创新语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核心能力培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除了基础语文知识外,教师还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促进学生实现听、说、读、写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还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语文教学的创新性不足,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基于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转变传统教学思维

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要求教师提高学生对字词、阅读、写作等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单一、陈旧的教学思维不符合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学思维的转变势在必行。具体而言,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要求教师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思路,对学生开展“差异化”“个性化”教学,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助力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基于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教师要针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然后依托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构建符合创新思路的语文教学模式。具體而言,依托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语文教师可从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综评等维度践行新课改理念和创新思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丰富教学元素,依托全新评价体系构建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4.丰富教师的教学元素

在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丰富多元、趣味多样、鲜活真实的教学元素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积极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挖掘趣味性教学元素,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例如,在《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挖掘文章中的趣味教学元素,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结合“蟋蟀”卡通动漫形象充分激发学生对《蟋蟀的住宅》一文的学习兴趣。

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包含“人文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引导”“情感表达”“审美内涵”等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学习品质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语文教学的创新强调的是如何让学生实现语文知识的获取、有效沟通、文字的理解运用,关注的是如何构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氛围。可见,语文教学的创新推动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育。这是因为语文教学的创新不仅实现了语文知识的有效传递,还可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学习品质,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推动语文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文教学元素缺乏

语文是基础学科,包括字词、语篇等内容,具有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多样性、实践性、应用性、创造性等特点。可见,语文教学涉及的内容多、覆盖面广,不同语篇都可以拓展、延伸出丰富的教学内容。但在语文教学中,受教学进度、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拓展和延伸教学元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氛围沉闷,这会影响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2.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表达等综合素养成为教学重点。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语文思维、逻辑思维等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但目前,部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欠缺,这是因为部分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教学,而未建立完整的语言输入、输出体系。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强调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字词积累、课文背诵,而不注重营造语言运用的场景,导致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缓慢。

3.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弱化

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发现语文课程的价值、意义,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促使学生实现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但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缺少创新,以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灌输,从而逐渐失去语文学习兴趣,缺少语文学习信心。当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鲜感缺失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就会弱化,直接影响到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等的提高。

4.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缺乏正确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作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但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钻研得不透彻,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不足,或存在理解偏差,导致语文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要求,出现语文教学困境。

三、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创新策略

1.更新教学思维、教学模式

对于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教学创新突破就是引导语文教师对教学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重塑,参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语文思维等营造轻松、愉快、好学、善思的语文教学氛围。同时,语文教师应基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打破原有的错误认知,增加对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推动教学的创新、发展。例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要以学生为主体,按照“由集体到个人”的思路进行。首先,教师可结合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集体备课”,通过课前讨论、课前导入等让学生明确《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引导学生在课前讨论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然后,语文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向,利用微课确定具有差异性和分层性的教学内容,并将相应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公共平台供学生自学。如此,语文教学既凸显了共性,又展示了个性,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实现了教学创新,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2.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过程中,创新性教学手段是重要的路径和措施。对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积极策略唤醒学生的语文思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并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依托创新性教学手段,学生可形成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学习思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与时俱进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补充关于前沿教学理念的知识,同时对当前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变革,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语文教学的创新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教师首先可以两架飞机模型作为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一文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全国乃至全世界一天的时间内民用航空飞机的飞行轨迹演示图,提出“为什么飞机的飞行轨迹如此重叠,却不会相撞”的问题,并播放科普视频《蝙蝠在夜间是如何飞行的》。这样,经过教学手段的創新,教学辅助资源和《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就成功实现了“承上启下”,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融入《蝙蝠和雷达》的教学情境中。依托多元化、综合性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实施内容创新,以提问式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手段创新,还可让学生在多思、多想的情境中实现《蝙蝠和雷达》的深度学习。

3.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相关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融入课堂的关键。同时,根据“双减”相关理念和政策,“课堂教学”也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时,应当将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创新作为重点,依托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创新突破的过程中,务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创新性手段,营造积极的语文教学氛围。例如,在《威尼斯小艇》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手段对《威尼斯小艇》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塑,将文本内容、知识点、行文结构等转换为视频图像、文字、音乐、图片等形式,为学生营造“视听化”的教学氛围,使《威尼斯小艇》的内容具体、直观,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吸收。这样,通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创新,学生在学习《威尼斯小艇》时就不会对“威尼斯”“威尼斯风情”“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等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度也得到了提升,语文教学困境因此得以创新突破。

4.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育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从古延续至今,在实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为目标,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每一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受到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等因素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性格特征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在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要与其实际情况相符,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切入点,并在语文学习过程产生学习成就感,树立学习自信心,进而配合教师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

5.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路从根本上变革了语文教学模式,让“教学”“学习”凸显了创新性和多样性。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让语文教学过程围绕“学习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建设,打破了“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从学习内容中挖掘出课文内涵、课文情感和知识精髓。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语文教学的创新理念得到了凸显,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写作能力、探索能力等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另外,教师在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不仅能传递语文知识、课文内涵、合作方法、探究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6.創设视听教学情境

创设视听教学情境能够确保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透彻掌握课文传递的思想情感,这是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路径。在进行视听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多维度、多方向获取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语文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等,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作为视听教学情境的创设基础。同时,教师要透彻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目标,选择与学生兴趣点和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元素,保证视听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相适应。最为关键的是,在视听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务必明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情境之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营造视听氛围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播放一些图片、视频或音乐进行氛围营造,让学生对课文描述的自然环境形成基本认知,并对课文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接下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动画视频向学生提出诸如“你们有没有聆听过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是谁创造的”等问题。学生根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以及教师的教学引导,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进而融入视听教学情境中,由浅入深地实现深度学习,语文教学困境也因此得以突破。

四、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语文课程的教学宗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也要不断更新、优化。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的创新可促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变革,有利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语文教师要明晰语文教学困境,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更新教学思维和模式,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开展差异化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视听教学情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张会.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07).

[2]万平.基于“标准”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2).

[3]曹海.小学语文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建设, 2022(10).

[4]白丽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黑河教育,2021(08).

[5]曹芳.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18).

[6]赵兴秋.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实施[J].天津教育,2021(05).

[7]韩海文.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20(36).

[8]王小雪.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8.

Discuss on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Zhang Hongwei

(Anyuan Town Anyuan School, Tianzhu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733203,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eans are backward. Some teachers follow the script in teaching, lack innovation, and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resulting in students lack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low teaching efficiency.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has undergone a qualitative change,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haracter and ability for lifelong use and social need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breakthrough path of Chinese teaching: updating teaching thinking and mode, us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mplementing differentiated education, dividing groups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creating audio-visual teaching situations, 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of Chinese teaching with an open, active, thoughtful and stud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problems; innovation; teachingstrategies; corecompetence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