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探析

2023-05-30付婷婷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动手操作社会实践

付婷婷

摘要:初中生物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相比其他课程而言具有显著的引导性特征、实践性特征。以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生物知识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要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加强对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教学策略的改革。文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分析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重点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对策: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以项目驱动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活动化教学;动手操作;项目驱动;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2-0097-04

初中生物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具有引导性、实践性的特征。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扎实推进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意义深远。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站在科学的立场对自然现象加以思考,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生物学科的很多内容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来验证,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生物知识的本质,才能准确理解并熟练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目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学习中过分依赖教师的传授和讲解,学科核心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教学实践表明,活动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所谓的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生物基本知识。在活动化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等也会同步提升。活动化教学包含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其一,情感目标。其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在与同学、教师互动的思维碰撞中形成批判思维、批判精神,从而对生物学科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形成珍爱生命、热爱科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优秀品质。其二,认知目标。其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活动化教学能够系统地学习知识,并在情与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下,不断夯实生物理论知识基础。其三,技能目标。其主要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教师还可以活动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最终使其运用掌握的综合能力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和教学实践,就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的意义、现状以及对策等加以探究,旨在交流与共勉。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养,也是学生终身发展与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质。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现阶段,基于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将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强调在传授学生基础生物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同步发展。但有的生物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传统或保守,其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此,教师要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2.课堂教学形式需要优化

调研中发现,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实验,但有的教师并没有将这些实验一一带入课堂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而是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将实验相关流程、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记下来以应对考试。对于没有实验作为基础的纯理论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也很难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与探究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很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能力的发展。生物学科的显著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仅仅通过理论讲解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势在必行。

3.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學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并没有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导致学生无法通过社会实践以及参与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品质修养。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生物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鲜活,才拥有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意义分析

“活动化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基础。从活动化教学的内涵解读中可以看到,活动化教学在发展学生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这完全符合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可见,活动化教学是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具体来看,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有利于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而言,作用与意义重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活动化教学是依托多样化的活动开展教学的。在活动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探讨、实践、操作等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而在传统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机械性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进行重复性的技能磨炼。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生物学科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活动化教学的实施与开展有利于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究意识,有利于学生高质量掌握生物学知识与技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目标,生物学科的教学亦然。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在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忽略学生的素质培养,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得到有效发展。而活动化教学强调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身的精神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都会得到逐步提升。例如,在动手操作的活动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深入了解生物知识,提升实验操作能力,从而为今后参与各种生物项目研究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见,活动化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成功感,从而为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对策

开展活动化教学的目的是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式,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化教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需要教师提供多种感官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获得个性化发展。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积极探究生物活动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对策。

1.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

动手操作是初中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其主要做法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以此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活动化教学策略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扎实。这是因为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验证教材中给出的结论性内容,还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具体的操作过程,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形成探究精神。这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对于教材中涉及的各类实验,生物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动手操作的活动化教学策略,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讲解,以此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在进行“细菌的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与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区别等内容。另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生物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讲解了解细菌结构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可动手操作的活动化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以体验和感悟的方式来观察细菌的结构特征,深入了解细菌特殊的营养环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通过多种对比观察,准确地区分哪些是细菌的结构、哪些不是细菌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生物教师也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制作立体化的细菌模型,在课上让学生对细菌模型进行观察。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相应的讲解,以此让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细菌模型深入了解和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为强化学生对细菌结构的认知,教师要尽量提供多种细菌结构模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分辨,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细菌模型,让学生在制作细菌模型的过程中实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这样,学生会进一步提升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动手能力也會实现同步提升。这是因为,制作细菌模型的过程也是学生进一步巩固细菌结构相关知识的过程。

相关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活动化教学策略,学生对细菌结构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加清晰、扎实,同时也知道了细菌的DNA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一种原核生物。可见,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可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2.以项目驱动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

项目驱动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活动化教学策略,生物教学中的很多生物知识传授都可以通过项目研究的方式进行。有效运用项目驱动开展活动化教学,需要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能力水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主题和项目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在执行项目以及完成项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最终实现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由此可见,项目驱动式的活动化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以项目驱动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特点分析可见,这种教学策略相对于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而言具有很强的合作性和探究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通常要与同学进行合作、探讨,才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探究的方向出现偏差、同学之间的意见不统一,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到项目驱动式活动化教学的顺利推进。为此,生物教师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培养。在开展项目驱动式活动化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在分组上可根据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进行科学分配,从而保证每个学习小组都能够正常开展学习活动。另外,为保证以项目驱动为主的活动化教学顺利开展,生物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合理设计项目主题和项目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有关“霉菌生活环境”内容的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生活案例为项目主题和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其进行思考、探究、实践,如列举“吃剩的馒头发霉”的生活案例,让学生思考馒头为什么会发霉,是在什么环境中发霉的。学生经过初步思考后得出结论:馒头发霉可能是因其裸露在空气中。对此,生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继续思考:什么环境下的食物容易发霉?同样的食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发霉,有的没有发霉?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联系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在夏季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可见食物发霉是受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影响。当学生对霉菌生活环境形成初步了解后,生物教师可再次借助此生活案例引出“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这一项目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这一项目主题,做出假设,设计相关的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开展相关的探究性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相關教学实践表明,采取项目驱动为主的活动化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原理,并同步提高观察力、判断力和合作力。

3.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活动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才能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发展,传统以理论讲解为主的生物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要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生物教师就要将生物教学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活动化教学的一种具体实施策略。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多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为此,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进一步感受生物学科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优秀品质。

例如,“保护生物圈”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生态问题,了解保护生物圈的具体做法,并在实际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物圈。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生物教师可在完成课堂知识教学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给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已经基本落实了垃圾分类,在各个公共场所、社区均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教师通过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具体分类方法等知识,可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各个社区去宣讲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特别要向年龄比较大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对各个社区以及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分类处理厂,以此了解垃圾分类后是如何进一步处理的,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经过怎样的处理后又被应用到哪些领域,等等。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制作垃圾分类标语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对此,教师可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揭示生物知识的本质与内涵,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化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活动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项目学习的方式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理解生物知识,并在实践中树立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最终促进生物核心素养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还要打破“灌输”教育模式,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结合获得知识、技能,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活动化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22(03).

[2]殷芳.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30).

[3]张薇.用生物学社团提升初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21.

[4]邵绍元.初中生物微课资源系统应用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9(05).

[5]张丽华.在初中生物课堂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7(12).

[6]尤志清.如何让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动起来[J].学生之友,2011(09).

Exploration of Analysi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Activity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e

Fu Tingt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Biology cours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which has significant guiding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other courses. Teaching biological knowledge in the way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biologic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trategi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oriented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strategie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activity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activity 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hands-on operation, project driven activity 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ocial practice based activity 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core competence; activity teaching; hands-on activities; project driven; social practice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动手操作社会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