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视角重构作业观

2023-05-30陈晏玲

文理导航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多元开放学情

陈晏玲

【摘  要】长期以来,一些教师的作业观存在偏差。比如,把作业的功能片面理解为只是巩固新知的工具,导致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完成等现象屡见不鲜。文章简要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重构作业观的必要性,探讨基于学情分析的作业观重构策略:一是拓宽范围——从封闭走向开放;二是尊重差异——从笼统走向分化;三是满足偏好——从单一走向多元。

【关键词】学情;重构;作业观;开放;分化;多元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双减”政策提出“要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应该助力学情分析,也应基于学情分析。因此,有必要从学情视角重新审视、构建作业观,改变封闭、笼统、单一的现状,建构开放、分化、多元的作业观,助推“双减”政策有效实施,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一、拓宽范围——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布置时空应具开放性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需求设计教学活动。作业要全面发挥学情分析的功能就应强调布置时空的开放性,由课中、课后延伸至课前,通过前测分析,在充分“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生本课堂”。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图形的旋转》一课,依托“UMU互动”APP平台,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完成以下前测作业: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认识了有关“旋转”的知识,关于“旋转”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和应用还存在哪些困惑?请观察思考并动笔写一篇简短的数学日记,完成后上传平台。执教老师课前可以通过平台实时在线查看、AI分析学生的数学日记完成情况。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二:一是助力学情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凸显“以学定教”理念;二是满足认知需求,根据认知困惑引导学生进行“旋转”再认识,落实“学为中心”思想。

(二)解题思路应具开放性

不同学生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求同与求异等思维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应注重解题思路的开放性,允许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之道。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鼓励尝试解法“多样化”,在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中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还可以鼓励学生探寻解法“最优化”,在繁简辨析、优劣选择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比如,简便计算101×99。学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和方法二都能做到正确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不管采用哪一种算法,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也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辨析这两种方法,进而发现总结:方法一的步骤更少、过程更简洁,简便计算要尽可能优化算法,凸显运算的便捷性。

这道题有的学生還可能想到运用数形结合进行简便计算(如图所示)。学生通过画图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因此得出如下方法三的简便算法。

解题过程要根据学情做到广开言路,以启迪智慧为第一要务,让不同的学生在思维的开放性训练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练习资源应具开放性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课程资源开发要满足教与学的多样化需求。作业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不应只停留于文本资源,而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环境资源,甚至是课堂生成性资源等进行设计。练习资源的设计应具开放性,根据学情保留适度的“弹性”,让有条件、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充分选择应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完成拓展性练习。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利息问题”一课的练习可这样设计:王老师打算把5万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近期我国即将发行的国债利率、存期等情况并为王老师制定一份合理的理财计划,下节课和老师同学交流。学生上完“利息问题”这节课,多数学生计算利息没有问题,学生在完成此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这个数量关系式。然而,制定理财计划就显得灵活开放,因为需要搜集、应用必要的资源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条件和水平,通过查阅书本、上网查询、打电话向金融机构咨询、到金融机构场所了解等诸多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运用有关利息问题知识,综合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这样看来,此题的设计既保留传统型练习,让大部分学生巩固了新知,又新增开放型练习,满足一部分学生的探究欲,在开放性资源的应用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尊重差异——从笼统走向分化

小学生存在先天禀赋差别和后天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一是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层次性上,二是体现在认知方式的独特性上。作业设计与指导从笼统走向分化,加强学生个案分析,有助于因材施教,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一)作业设计应该层次化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认知水平必然有高低,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作业设计应通过分析前测结果、观察课堂表现等方式精准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学生“量身打造”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等不同层次的作业。

教师设计拓展性作业时,可以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宝囊”,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不用提示,让其自主完成,学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给其不同层次的提示,直至问题解决。

比如习题:把一个长6厘米,宽4.8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高是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宝囊: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是5厘米,底该如何确定?长方形的长或宽都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吗?请用示意图表示出平行四边形。②观察示意图:如果以长方形的长6厘米为平行四边形的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可能是5厘米吗?为什么?如果不可能,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只能是几厘米?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8厘米,高是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会求了吗?三个宝囊既有思维的引导,又有方法的指导,通过不同层次的提示,学生的思路逐渐明晰,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认知需求。

(二)作业指导应该个性化

教学中经常见到这些现象:教师想当然的基础性作业,却成为一些学生的难题,而且错因五花八门;学生认为很简单的作业,教师却当作难题反复讲解,唯恐学生不理解。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未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方式的独特性,而是以自我感觉为准则、以教材为本位、唯权威理论是从、对学生机械化看待等原因而造成的。

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曹培英认为, 仅仅依赖教材分析与经验判断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能回忆起什么,已经知道了多少,可能出现怎样的困惑, 哪些已有经验是积极的,哪些已有经验则可能造成负迁移。因此,教师应避免用成人的角度看孩子,不能仅凭估计和设想去指导学生的作业。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前测与分析,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注重课堂后测与诊断,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点。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方式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也就能凸显个性化,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满足偏好——从单一走向多元

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差异性,思维风格同样存在个体差异。场独立型的学生更喜欢自主探索,大胆猜测,主动建构,对数学思维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场依存型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则独立性不强,容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更倾向互助式完成,喜欢把学习成果形象具体化。由此可见,教师在作业的完成与评价方式中应做到不拘一格,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一)作业完成方式可以多元化

传统教学中,学生作业的完成方式存在单一性与被动性,过于刻板,教师过分强调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有些老师甚至把完成作业过程中必要的讨论交流、同伴互助看成是不良习惯,学生的认知个性被压抑,遇到困难只能靠冥思苦想解决,长此以往导致一些学生完成作业茫然无助、激情丧失,进而学生对待作业产生应付了事的态度,学习成效难免差强人意。

作业的完成方式应遵循学生的思维风格,从他主走向自主,從单一走向多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作业完成方式除了自主探索之外,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也是重要的方式。采用何种方式完成作业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作业任务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归纳与反思,有助于知识的“深加工”,优化认知结构。

(二)作业表达形式可以多元化

学生作业的呈现形式是其认知偏好的外在表达。教师尊重学生思维风格的差异性,作业的表达形式也应鼓励多样化。北师大教授肖川认为,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生活之中。教师应把作业展示看成是表现个人天赋、彰显个性特征的有效平台,允许丰富多彩。

小学数学有关解决问题类型的作业,传统的呈现方式往往是通过列式计算解决。学生枯燥、机械、单一的训练,容易造成其思维的禁锢,个性的压制。实际上,问题解决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列表、画线段图、画示意图、作思维导图等应成为解题的常见方式,甚至还可以是调查报告、答辩说理、实验展示等。

总之,基于学情分析的作业设计注重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经验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风格,是落实“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关键措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小学数学学科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学情分析的现状、症结与技术开发[J].现代教学,2014(5):18-19.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湖南:岳麓书社,2002.

猜你喜欢

多元开放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