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域下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三重维度

2023-05-30王育英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期
关键词:系统论学术期刊

王育英

[摘要]无论出版环境如何变化,编辑素养对提升学术期刊出版质量始终具有重要作用。学术期刊编辑素养并非静止、封闭和彼此独立。文章基于系统论视角,尝试构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三重维度系统模型。笔者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系统构成涉及政治导向、编辑业务和学术科研三重维度,是一个目标明确、要素聚合、层次分明、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学术期刊编辑应明确新时代学术期刊的目标导向,增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要素耦合,培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从而提升自身的编辑素养。

[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编辑素养系统;系统论

学术期刊编辑是学术期刊内容和导向的把关者、作者和读者的沟通者、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的引领者。这三位一体的学术期刊编辑角色定位及其功能价值能否充分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养成。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是学术期刊编辑所具备的各类技能、素质等方面的统称,是学术期刊编辑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融媒体、智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素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版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具有整体、开放、动态、再造等系统性特征。文章基于系统论视角,将学术期刊编辑素养视为一个目标明确、要素聚合、层次分明、內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分析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系统构成和特点,探究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提升的路径。

一、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系统构成

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研究集中于编辑素养的内涵构成、能力体现、提升路径等方面。有学者认为,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素质应包含学术素质、科学素质、信息技术素质,以及编辑的再学习能力、价值创新能力和全方位整合能力[1];有学者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学术素养、媒体融合素养和文字处理编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2];还有学者则将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总结为基本素养和特需素养[3]等,更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培育路径。当前,现有的相关研究较好地回答了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内涵和提升等问题,但对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要素结构、整体特征及系统功能等则研究视角略显单一,内容挖掘不足,未能深层次聚焦研究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整体效应及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用系统论来审视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必要性,这也是本研究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出发点。

系统论思想认为,客观事物是由各种要素基于一定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之间、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系统构成涉及政治导向、编辑业务、学术科研三重维度,并形成子系统,从而构成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整体系统。这些子系统又由多种要素构成,且子系统与各要素之间形成彼此联动、相互交融的整体,而各要素联动则使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发挥整体效用。据此,从理论上,文章尝试构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三重维度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学术期刊的政治导向决定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高度,学术期刊的编辑业务决定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宽度,学术期刊的学术科研决定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深度。

(一)学术期刊编辑素养之政治导向

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政治导向决定了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主流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鲜明的政治属性。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政治意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4]。而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政治导向并非外显的存在,而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本质要求,是学术期刊的内在特征,是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本质属性。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政治导向始终贯穿学术期刊整体的办刊思路和要求,既不会削弱或取消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和理论性,也不会使学术期刊失去个性。

学术期刊编辑应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

(二)学术期刊编辑素养之编辑业务

学术期刊编辑最基本的从业门槛就是学术期刊编辑所应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这也是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底线要求。

学术期刊编辑要想提高自身编辑业务能力,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熟知学术期刊主要的国家标准及期刊出版行业规范等,学习、掌握并应用编辑出版专业技术知识,积极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和完善编辑业务知识结构。在编辑业务上,学术期刊编辑素养主要体现在编辑策划、质量把关、内容编校等方面,涉及文字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信息收集整合能力、融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编辑业务知识结构可以用T字形来展现,T字形的上一横代表横贯,体现编辑业务知识的广度;T字形的下一竖代表纵深,体现编辑业务知识的深度。由此,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编辑业务知识既需要广博,也需要精专,广博与精专相结合,做到博专兼具,以实现学术期刊编辑的学者化。

(三)学术期刊编辑素养之学术科研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三审三校”制度中,编辑是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把关人,而学术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及创新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便于解决有关专业困惑,以保证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赢得作者、读者和学者的信任。实践证明,学术期刊编辑并非要成为学术期刊所属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但是要了解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术语,要长期关注学术动态、跟踪学术前沿,具备与学术期刊所属学科领域审稿相匹配的基本学术素养,能够与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对话。

编辑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学术期刊编辑素养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努力提升编辑业务素养,还要努力提升编辑专业理论素养,对编辑理论、编辑实践、编辑历史等编辑学知识展开深入研究,提高学术科研能力,成为学者型编辑,从而融入学术共同体。

同时,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学术科研能力离不开创新。随着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使用方式发生改变,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也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栏目设计、组稿、编修等过程中融入编辑创新意识。如果学术期刊编辑缺乏独立思考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不足,就不利于指导作者进行论文修改,也不利于论文内容的润色和质量提升。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突破传统期刊出版的程式化思维模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打造发展新优势,创新编辑理念、编辑手段、编辑技术等方面,将角色定位从文字加工者转向信息挖掘者,将编辑工作从提供内容转向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服务个性化、定制化,传播内容多元化。

二、系统论视域下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特征

(一)整体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各部分的机械组合,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孤立状态下无法实现的[5]。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整体性通过前文所述的三个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有序协同来体现。学术期刊编辑素养不应被割裂、孤立地看待,其系统及各子系统、要素的功能和特性,需要整体统筹、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共同成长,构成一个各要素规范有序、耦合协同的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实现全面统筹、多方联通、高效协同、聚集合力、产生效力,达到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高水平稳定和动态平衡。例如,学术期刊编辑的创新素养是建立在编辑自身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等学术素养基础上的,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及创新素养的提升又离不开学术期刊以政治方向与出版价值为导向的动力机制、以编辑业务为专业基础的保障机制等。

(二)开放性

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不是凝固、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论思想认为,每个系统都是某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必须对外开放。

随着社会文化、时代环境、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对编辑出版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子系统中各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也会不断变化,并增加或剔除相应的要素。例如,当前,人工智能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直接影响学术期刊的出版理论与实务。有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融合发展过程存在技术智能化程度不高、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特别是“人工智能+出版”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6]。也有学者提出,学术期刊编辑应大胆迎接技术变革和挑战,转变身份,培养人工智能新媒体素养,重构编辑力体系。从系统论视角来看,笔者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学习和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会逐渐内化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要素之一,原有的学术期刊编辑素养也会融合新要素并发生转变,呈现复杂的互利共生关系[7]。

(三)适应性

系统以及系统各要素与环境发生各种形式的交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制约,系统会针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重新整合,实现自身新的演进发展,这就是系统的适应性特征。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不仅要通过外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更需要通过内部合理化来维护,即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内部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变革,成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机能的自组织系统,并不断完善。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适应性也体现在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建构过程,学术期刊编辑可结合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学科领域等情况,建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

当前,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面,而且要在特定专业领域具有专业化水平,从而成为专家型编辑。无论是在和作者交流沟通时,还是在挖掘潜力内容、筛选稿件时,都凸显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适应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AR等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编辑面临期刊数字化平台重构、编辑出版工作内容重构、信息终端系统及期刊呈现形式重构等挑战,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提升专业学术素养、新技术应用素养、科技伦理素养等核心素养,增强服务意识,以全面增强自身应对智媒时代的能力[8]。

三、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路径

(一)明确新时代学术期刊的目标导向

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2021年12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这些系列文件统一构成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目标指引,提出了新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总体要求。

在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编辑出版工作的本质及其特殊性,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价值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把好学术文章的政治方向关和价值导向关,在选稿、编稿、出版等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二)增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要素耦合

系统的演进过程伴随系统内外部要素、能量和性质的交互过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融合、交互,产生新内容、新功能和新增力,即系统涌现性机能。系统涌现性机能能否有效发挥,取决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各要素是否具有高效聯动的耦合效应。因此,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应等同于各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应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互联互动、协同发力,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实现单要素或单层面无法实现的整体性功能。

当前,学术期刊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涉及线上线下出版融合、媒体边界逐渐消融、学术期刊公益性属性与市场化运作之间如何平衡、学术期刊对编辑“一岗多职、一人多责”等全功能型的要求,以及编辑学历与学术期刊要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之间的磨合和适应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耦合效应亟须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要想发挥系统涌现性机能,就要增进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政治导向、编辑业务、学术科研三重维度要素之间的耦合联动,从而协同发力,达到整体最优化效果。

(三)培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

作为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主体,学术期刊编辑不应是被动、消极、机械的信息观察者和接受者,应发挥自身主体性,不断自我培育,从而促进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不断完善。从根本上讲,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素养就是要铸就编辑主体意识。学术期刊编辑发挥主体意识,不仅有利于学术期刊形成自身特色,而且有利于学术期刊编辑发展创新思维,始终保持旺盛的探求精神,在不断的变革中推进学术期刊发展,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内生动力,还有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四、结语

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贯穿学术期刊编辑实践活动的始终。由于出版物的动态性、拓展性和知识的无边性,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呈现复杂性和挑战性,学术期刊编辑素养已由编辑出版的单一能力逐步发展为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其内涵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的更新和突破而不断发展、丰富和扩大。文章所建构的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仅为优秀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最为重要的部分,其通过编辑长期职业积累与沉淀、践行编辑职业精神得以体现。在系统论视域下,文章考察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理论要义和实践意义,坚持动态、发展地把握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系统的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深刻联系和基本规律,以实现系统要素耦合来促进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从而使其能有效应对学术期刊出版的新挑战。同时,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三重维度系统模型突出了学术期刊编辑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关键作用,而學术期刊编辑素养三重维度的有机融合也最终形成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强壮根系。该根系越发达,学术期刊编辑就越能成长为合格、优秀、卓越的编辑,成为学术期刊灵魂的塑造者、质量的守护者和发展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范晨芳,沈宁.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质新要求及其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09):950-955.

[2]罗红艳.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素养问题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20):192-194.

[3]杨红,杜辉,李俊,等.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及培养途径[J].编辑学报,2019(S1):120-122.

[4]查朱和.新时代编辑素质“六要”新要求[J].中国出版,2020(07):31-35.

[5]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6]刘焕英.疫情下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探析[J].出版广角,2020(07):26-28.

[7]高虹,郝儒杰.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现实境遇、多重影响与有效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10):1255-1261.

[8]刘江霞,朱莹.智媒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编辑学报,2021(06):620-624.

猜你喜欢

系统论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文化的断裂与重建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