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视角下我国脱贫攻坚报道的对外传播
2023-05-30王瀚尧
王瀚尧
[摘要]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作为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中国脱贫攻坚发展历程展开专题报道,并形成H5新闻,展现了视听元素、内容表达的融合与创新,为受众提供了SVG动画深度交互体验和数据可视化要素亮点,是融合新闻视角下我国脱贫攻坚报道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当前,我国主流媒体需要将我国脱贫攻坚故事在对外传播上遭遇的“文化折扣”转化为文化增值,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对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向世界分享我国的脱贫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关键词]脱贫攻坚;H5新闻;对外传播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在此背景下,我国主流媒体应向世界传播我国减贫与脱贫经验,为世界减贫脱贫贡献中国方案,从而加强对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以下简称CGTN)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体平台,致力于打造新型融媒体格局,不断开拓我国对外传播的视野与渠道。Zero Poverty是CGTN针对我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所做的专题特刊,其利用H5技术,以图文、视频、H5页面等多种形式,描绘平凡人物在脱贫攻坚中的故事,向世界展现我国脱贫攻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
在内容形式上,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实现了融合新闻的转型升级,以中国视角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一步增强了CGTN在国际媒体平台的对外传播效果,坚定了文化自信。但面对近年来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主流媒体拥簇出海的发展态势,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对外传播仍面临巨大挑战,国内主流媒体亟须改变海外受众对我国主流媒体对外傳播的刻板印象。
一、CGTN H5新闻的特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截至2020年2月,我国的贫困县数量从832个减少到52个,针对这些地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52位脱贫攻坚勇士奔赴这些地区帮助当地群众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实现脱贫。CGTN持续跟进脱贫攻坚实况,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19名记者或亲自实地采访,或通过视频链接记录,绘制了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全景图,以H5新闻的形式向海内外受众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
在融媒体时代,相较于传统新闻,H5新闻基于H5技术生产的逻辑实现了新闻样态的多媒体融合创新。在形态上,H5技术的富文本特征有利于多角度呈现新闻作品内涵,为新闻内容的可视化提供了保障,为受众带来了多感官的阅读体验。在内容上,H5新闻通过分页、触屏、点击、SVG动画等方式实现内容聚合化,新闻数据、新闻现场等内容则以场景化、沉浸式方式形成H5新闻页面专题,增强了受众的新闻参与感与代入感。在传播终端上,H5技术赋能新闻传播,使受众可深度参与H5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CGTN在2021年9月发表了H5新闻作品Looking back at the road to Xiaokang:52 first secretaries stor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2]。该新闻作品实现了传统新闻内容与H5技术的融合创新,其在内容表达与个性传播上的创新探索值得其他新闻媒体借鉴。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建80周年之际的话语:弘扬光荣传统、不忘初心使命,宣传党的主张,全面宣介中国发展,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融合创新表达:短视频绘制52个人物故事
H5新闻作为一种新闻表达形式,为新闻融合表达提供了技术支撑[3]。此次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采用短视频的方式,展现52位脱贫攻坚干部的工作历程,主题鲜明,声画共融,内容生产与表现形式协同配合,为受众提供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也为融合新闻的生产带来新的可能性。
(一)视听元素呈现
第一,色彩对比形成场景反差,视觉冲击力强。色彩元素是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更是营造场景氛围,传递角色情感的有效方式。例如,“悬崖村”书记帕查有格的故事视频前半段以灰暗色调为主,用航拍远景镜头呈现“悬崖村”的险峻地势和孩子们上学的步步艰难,后半段则以学校中嬉闹的近景以及特写场景为主,视频前后色彩由冷转暖,从视觉上表达村民生活逐渐脱贫的主题,易让受众产生认同感与代入感。又如,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镇韭菜村第一书记王文峰故事里的色彩影像,画面一分为二,一边是不蔽风雨的危房,一边是温暖幸福的居所,通过镜头组接产生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受众情绪的变化,深化其对脱贫攻坚主题的认识。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呈现场景真实,以脱贫群众的平行视角切入,带有天然的朴素感。
第二,画面呈现形式丰富多样,第一现场感强。“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4]这52个脱贫攻坚故事或采用传统第三方视频采访的形式;或在采访中插入采访问题的动画,增强短视频的观赏性与活泼感;或借鉴Vlog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让受众感受脱贫攻坚过程的不易。例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中坝村第一书记刘超的故事再现了她亲身经历泥石流的片段,使受众感受到现场的惊心动魄。这种具有第一人称视角记录特征的画面使叙事场景更加贴近新闻现场,成为连接受众和事件的桥梁,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临场感。
第三,声乐节奏相辅相成,人景立体感强。影视声音的主要艺术功能是与画面内容相互融合,强化叙事传情的真实感、层次感和完整感,增强影视空间的立体效果和深化情感表达[5]。音乐则能辅助画面场景,增强受众的声画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影视作品的整体调性。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因工作不幸遭遇泥石流而离世的故事中,整体声乐哀伤悲痛,随着画面场景的前后转换,音乐则由慢转快,有时还配有山歌的背景曲调,强化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与声乐节奏相对应,人物与景致也通过特写、中近景、全景和航拍等镜头呈现和谐相融的场景,达到了以人传情、以景传意的效果。
(二)内容表达策略
第一,以点带面,小切口烘托大主题。在CGTN记者对区县乡村脱贫攻坚人物的描绘下,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被拆解成独立的小场景,形成乡村脱贫攻坚故事。这种独立场景使每个故事都拥有单独的小主题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在这52个故事中,有讲述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主题故事,如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哈尼族乡勐根村第一书记胡红就以他的视角讲述了拉祜族人民如何依靠特色表演与旅游来实现脱贫致富;也有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女性力量等主题为切入口,呈现小场景的感人故事。同时,这种故事以点带面,通过深挖平凡人物身上能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小故事、小细节,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奔向小康的时代主题投射到个体叙事上,以小切口烘托大主题,形成“点阵”主题面,增强传播效果,丰富价值内涵。
第二,多元视角,多方叙事强化沉浸式体验。在CGTN的52个故事中,大量人物同期声和采访视频穿插其中,被采访人物自述和群众、村民、记者旁白等提供多方叙事,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可看度。例如,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红星村第一书记侯元军的故事以人物自述、群众声音与家人旁述展开叙述,为受众营造了环绕式的故事沉浸感,更加真实地展现了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
三、个性交互传播:H5新闻页面的多感官动态体验
(一)SVG动画深度交互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上大量信息数据涌现,图形和图像成为数据可视化的主要方式,但是现有的圖形、图像在格式上仍存在交互性不足,显示质量及适应性不佳等问题,难以实现Web上图文信息的个性化定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在此背景下,SVG动画应运而生。SVG可缩放矢量图,不受分辨率限制,是由万维网联盟推出的基于XML编码的开放式图形、图像标准。SVG动画的动态性与交互性能让受众在阅读新闻时产生更强烈的沉浸式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新闻视觉效果和传播效果。
以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为例,CGTN H5新闻页面在打开链接后,开屏动画中数字“52”以彩色突出显示,题目尤其醒目,背景的农田风景图则以黑白色打底,1秒后图片放大,并转为彩色。开屏时瞬时转换的色彩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使脱贫攻坚前的艰难生活与脱贫攻坚后的幸福安康形成强烈对比和视觉反差,表现力十足。触屏是受众与H5新闻作品产生交互的基础动作[6]。H5新闻作品以图片变化展现新闻内容,而受众通过点击查看、拖拽移动图片,获得深度阅读的多重感官体验。同时,在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中,受众通过下拉页面、左右横移地图上的竖线、点击时间轴上的年份,即可选择了解各脱贫攻坚县份的分布情况,查看脱贫攻坚工作进展。这种SVG动画互动与文字介绍相结合的方式,从清晰客观的视角呈现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情况,展现取得的工作成效。
(二)数据可视化要素亮点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解构了传统新闻的叙事方式,不再通过语言文字的逻辑来见微知著,而是将抽象数据具象化,挖掘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发现隐含在数据背后的深刻意义[7]。数据单元可视化(Unit Visualizations)是一种在数据新闻中常见的可视化形式,其中每一个数据项都代表一个独立的可视化元素,与传统的数据可视化相比,数据单元可视化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更多新颖的交互形式[8]。在《脱贫攻坚:消除832个极端贫困县》栏目中,我国脱贫攻坚区县数量都会被记录在每一个年份圆点中,受众点击年份即可查看地图上对应区县的脱贫攻坚情况,包括当年的相关政策和脱贫攻坚进展等文字说明。
这种数据单元可视化的方式,便于受众直观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数据和进展,使其能通过视觉标记的不变性,在动画过渡和交互过程中持续关注感兴趣的视觉标记内容。
四、融合新闻视角下我国脱贫攻坚报道的对外传播
此次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是新闻内容与H5形式的共融,其文字的情感温度与视频动画的新颖活力形成合力,采用本地视角和创新传播形式,围绕平凡人物的艰辛奋斗历程展开叙事,把宏大主题投射于个体叙事,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国家发展的宏观图景交融映衬,是主流媒体在国家重大主题报道中的有益探索,是对我国脱贫攻坚的一次成功报道。
同时,此次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的成功还在于从受众出发,聚焦受众共情点,通过内容打动人,具有触达广大受众内心的强大力量[9]。当前,部分H5新闻作品从国内受众的视角叙述故事,在面向海外传播时受限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作品代入感不强,难以使海外受众产生情感共鸣。CGTN作为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平台,如何有效输出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是其关键锚点,也是以CGTN为代表的对外传播平台的着力点。
(一)紧扣热点契机,拓展传播广度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场域催生了大量新型传播手段,极大地增强了受众视听感官体验。在5G技术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活跃度不断提高,用户黏性不断增强,各媒介平台使用时长占比迅速增长,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随着碎片化的传播内容而不断更新迭代,这就要求媒体报道的内容必须实时更新,抓住新闻热点事件展开报道内容,满足多元个性的大众需求。此次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聚焦脱贫攻坚总攻的52个县份,借助H5传播手段,内容形式贴近年轻受众,让海内外受众直观感受中国脱贫攻坚冲刺阶段的实时记录,拓展了传播广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媒介全球化的发展,当前世界媒介语境充斥着多种意识形态的博弈与文化的多元呈现和选择,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需要以CGTN为代表的对外传播平台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针对国内外热点事件和话题及时报道,形成新闻传播合力,将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给海内外受众。
(二)创新脱贫攻坚报道,降低“文化折扣”
加拿大学者科林·霍斯金斯和R·米卢斯认为,根植于一种文化的特定节目因身处在这种环境中而具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在其他环境中则会减弱,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具有不同的风格、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处于不同的制度和生活环境,即“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虽然我国在消除贫困事业上不断奋斗,提前10年达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成功实现整体脱贫,探索和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减贫脱贫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减贫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但是我国主流媒体习惯使用宏大叙事的话语体系,在对外传播上存在固有的“宣传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缺少自下而上的微观多元视角,影响我国脱贫经验和故事的讲述方式,存在传播渠道不通畅、影响范围不够广、内容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看来,信息模式的新闻纯粹用来传达信息,而故事模式的新闻则通过筛选、修饰事实来引导大众生活[10]。如果媒体报道能平衡好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的叙事方式,则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未来我国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除了注重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严肃性,更需要注重文化价值的故事化传递。例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善美等价值理念融入我国脱贫攻坚故事,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海外受众的情感壁垒,激发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改变部分海外受众对CGTN等我国主流媒体的刻板印象,使我国脱贫经验的“硬讲述”找到“软落点”,实现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海外受众个性需求的内容输出与传播。此次CGTN H5新闻的我国脱贫攻坚报道,在H5页面中仅简单介绍了脱贫攻坚的现阶段背景,对整体概况、52个脱贫攻坚地区的介绍等内容仍需要补足,应完善相关传播内容,并设计简洁页面,要注意通过分析发布平台的数据反馈来判断受众的信息需求,如评论内容、线上实时互动数据等,从而分析新闻内容的影响力,找准靶点,为下一次的选题与内容发布提供线索。
五、结语
在传播技术与媒介生态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脱贫攻坚报道的内容逻辑和传播方式已经产生深刻变化,融合新闻已经成为主流媒体打造立体化中国形象的必然選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发展大势。主流媒体利用新型传播手段与亲民性话语体系,将新闻产品的内容打造与海外受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打通国内与国外的内容传播壁垒,激发海外受众情感共鸣,让我国脱贫经验传播得更广,让世界真正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故事与经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2]CGTN.Looking back at the road to Xiaokang: 52 first secretaries stor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EB/OL].(2020-02-26) [2022-10-11].https://news.cgtn.com/event/2020/52-first-secretaries-journeys-to-poverty-alleviation/index.html.
[3]刘涛.融合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4]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03):20-27.
[5]李玲.视听语言教程:影视·元素·艺术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6]顾石秋.H5新闻作品的创新策略研究[J].传媒,2022(08):60-62.
[7]许向东.转向、解构与重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9(11): 142-155.
[8]武开烨.融合新闻视角下对外传播的路径与经验:以CGTN两会专题H5《Who Runs China》为例[J].科技传播,2022(01):65-67,71.
[9]查锴,张颖.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受“俯下身子真扶贫”:H5作品《72个红手印,究竟为了留住谁?》创作有感[J].新闻战线,2020(24):68-70.
[10]崔同.寻求“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的相对平衡:关于密切新闻手段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4(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