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表演艺术中表演者审美能力提升研究
2023-05-30张学玲
摘 要:钢琴表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它需要表演者利用自己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以其独特的弹奏技巧来进行二次艺术创作,这就需要表演者具有很高的音乐欣赏水平。同时,表演者的审美能力也会影响到整个演出的效果。通过对音乐审美含义的阐释,探讨其在演奏过程中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音乐;审美能力;高师;钢琴演奏
注:本文系2022年山西省艺术规划课题项目“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在高师钢琴演奏中的价值和途径”(22BD033)研究成果。
在音乐演奏中,一位出色的表演者不仅可以演绎一首优美的钢琴曲,还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人有一种与音乐曲目对话的感觉。因此,探讨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提高艺术修养与艺术水平的关键。
一、音乐审美能力的内涵
音乐是一种能够使人得到极大满足和感到快乐的艺术,同时它还具有抒发情感、释放情感、净化心灵、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音乐的审美能力是指在欣赏和评价音乐的审美价值时所需要的理解、感受、欣赏、品评、创作的能力,也就是音乐的综合能力。钢琴演奏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不仅要让人欣赏到它的美妙,还要充分发挥表演者身体语言的优点,从而达到一种更深刻、更鲜明的效果。同时,要使表演者的弹奏技巧和其他肢体的配合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二、音乐审美能力在钢琴表演中的价值
如果说钢琴的弹奏技巧是以表现艺术为根本的,那具备了这种艺术美感,则达到了一种艺术境界。“音乐审美”是表演者对音乐创作的最直观、最客观的体现,它是把创作与演奏联系起来的桥梁,是表演者二次创作的重要素材。在演奏过程中,艺术的审美能力对提升演奏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促进表演者对其作品的理解
钢琴有着“乐器之王”的地位,深受人们的喜爱。回顾我国钢琴发展的历史,涌现出了大量的精品,为我国的钢琴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审美素材,对于提高我国表演者的音乐审美水平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因此,开展音乐教学,不仅需要表演者掌握演奏的基本功,还要使其具备良好的审美观,从演奏艺术方面深刻理解钢琴艺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音乐技能,创作出优美的音乐[1]。好的钢琴曲是创作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因此,表演者在演奏前要先了解、感受曲子的意境。但是,想要理解一首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有很强的音乐欣赏能力,要通过欣赏来理解、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提高表演者的舞台表现能力
钢琴表演的主体是钢琴和表演者,其中表演者的能力在演奏中极其关键。一个人的演奏技巧可以是高超的弹奏水平,也可以是深厚的音乐理论基础,但是,没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力,就很难演奏出一首美妙的曲子,没有音乐鉴赏力的人,就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乐器来演奏。因此,对于表演者来说,音乐的审美能力非常关键,它的作用在于提升演奏水平。
正因为如此,表演者才能真正地将自己与钢琴曲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让自己的情绪更加投入乐曲。不同的人在音乐上的鉴赏力不同,不同的人对音乐的鉴赏性、对音乐的理解、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等都有所不同。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要注重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艺术的鉴赏。鉴赏是通过听、看等方式来体会音乐,从中体会到其韵味,进而逐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鉴赏是一种最为平常的实践活动,可以自由地进行,可以锻炼人的审美观和想象力,让人产生一种对美的渴望。美国著名音乐人科普兰曾经说:“要想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没有什么能像钢琴一样,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聆听音乐。”[2]因此,要充分利用聆听的价值,学习聆听,从聆听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在欣赏音乐时,必须挑选出有鉴赏性的作品,逐步学会思考、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提升表演者的审美想象能力
音乐的审美能力使表演者能够在优美的音乐厅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表现出生动的、富有情感的音乐画面,使表演者能够随着旋律的节奏、速度、和声、曲式等融入乐曲,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就拿《天鹅湖》来说,只有真正了解柴可夫斯基的才华和艺术感情,才能够尽情地感受《天鹅湖》中的情节和冲突,将人物的性格和心态融入《天鹅湖》的旋律和节奏。在弹奏的过程中,钢琴表演者的情绪會随着旋律的变化而变化,展现出强烈的爱和坚定的信仰。
(四)提高表演者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艺术创作和审美中,对美的感觉与欣赏是艺术创作者更好地表达美、创造美的根本。在音乐审美实践中,要将演奏技巧和创作融入音乐的欣赏、演奏和二次创作,以达到创作美和表现美的目的。通过观察和想象,将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变成自己的创作能力,实现创作能力的提高。就拿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来说,只有明白那种心灵交融的爱情,才能够将钢琴的节奏和快慢融入音乐,让钢琴的音色变得更加美妙,更加富有情调。
三、基于音乐审美能力提升的钢琴演奏策略
(一)构建审美化的钢琴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不仅具有指导性意义,而且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高师音乐教育要想把审美思想引入钢琴教学,就必须从改变课程的目的和教学观念入手。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三维目标改变教学观念,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情感体验的能力,健康积极的艺术鉴赏能力,热爱艺术、终身学习的动机。在知识和技能上,钢琴是人文性、技术性较高的一门学科,它必须在人文性和技术性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将知识与技能变为对优质音乐服务的基础。在过程和方法层面上,“授之以渔”是构建高师钢琴课审美化、科学化课程目标的一个主要方面。总之,教师要使表演者热爱钢琴,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树立终生的学习观念;通过对艺术审美的探究,思考艺术的审美意蕴,使其具有外在的情感感染力。
(二)在高师钢琴习修课程中实施审美教育
我国的钢琴教学目标普遍注重对学生民族乐感的培养,拓宽了传统钢琴的教学环节,增强了其艺术风格的表现。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与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息息相关。中国风钢琴曲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因此要想弹奏出具有中国风的钢琴曲,首先要学会中国的钢琴弹奏技巧,了解它的精神本质和中国钢琴曲的特点,重视它的民间弹奏技巧的审美素质。中国风钢琴作品的艺术表演,必须融入中国的“精气神”,探索音乐特色,发扬民族精神精华。在中国钢琴音乐教学中,通过聆听与审美的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对艺术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鉴别力,使他们的钢琴弹奏技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聆听与审美的内容可以分为代表曲目、内容特征、艺术风格等,使表演者更完整、更精确地了解中国的钢琴艺术成就,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调动他们的演奏思维,提升他们的艺术品位,激发他们的艺术创新和创造潜能。中国钢琴艺术所蕴含的审美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提高人的情商和人文素质,起到促进学生审美水平提升的作用。
(三)在高校课外学习活动中实施审美教育
趣味的团体鉴赏活动、文献阅读分享交流等,都可以作为审美教学的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音乐作品和钢琴曲目,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眼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演奏表演、创作实践的能力,促进其自我发展。在高师的钢琴艺术教育中,把中国的钢琴音乐与美育结合起来,既能充实教师的钢琴课,使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又能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阅读能让人平静,音乐阅读的内容包括作者的音乐成长史、作品集,相关作品乐谱,乐器理论知识,相关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图片的阅读与理解,等等。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开展示范教学,组建兴趣阅读小组。书籍是引领人前进的重要工具,读书能让人的眼界变得更开阔,让人的思维变得更缜密[3]。钢琴音乐的阅读包括聆听、欣赏、鉴赏、读谱、泛练、精弹、演奏、音乐实践等,如此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全面地认识中国钢琴音乐艺术,领略中国风音乐的魅力,提高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欣赏中国钢琴音乐,优化表演者对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品位。
(四)通过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示范实施审美教育
教师的表现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他提倡在中国文化的精髓中体会、发现其中的高雅和崇高,获得超出想象世界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精神世界的美的享受,领悟到超越时空限制的人生真谛。音乐是“主情”的艺术,中国钢琴音乐能够自然而然地使人们的精神和生命趣味得到升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是审美理想、审美取向、审美趣味的形成阶段,因此,校园的审美教育就显得非常关键。高等师范教育是中国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场所。
(五)实现审美化的教学
1.钢琴教育的多元化
“一对一”的传统钢琴课在某种意义上束缚了学习者的思维,妨碍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发展。高师钢琴课改后,钢琴课的教学方式逐步突破了传统固定的方式,采用小组课、“一对二”等方式,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与“一对一”授课相比,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钢琴教学过程中突出审美情境
钢琴教学过程中突出审美情境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审美思维历程出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感。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肢体动作、表情和文字来理解学生所传达的文化意蕴。在钢琴课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演奏技巧进行指导,还要从整体上进行结构和美感的全面剖析,从而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内在灵魂,这样才不会使钢琴演奏成为一种机械技术。
3.多样化的钢琴作业练习
钢琴课上的作业要与以审美为中心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钢琴教学不应只限于钢琴弹奏技巧的训练。“听”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和审美素养的关键,通过聆听,可以使他们在钢琴的听觉上形成“精听”与“泛听”两大能力。针对古典的钢琴曲,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的认真聆听,体会不同的创作手法,认识钢琴音乐创作的特点。“泛听”则是要让学生多聆听不同时期不同作曲者的作品,体会不同的曲风,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因此,在钢琴课上,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觉,培养其对各种作品的欣赏能力。
(六)积累钢琴作品中的审美知识
在钢琴表演中,表演者不仅要对乐谱有一定的感性理解,还要对作品進行理性认识,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用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把它本身的音乐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要使表演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中,通过不同风格、不同乐器的欣赏,从而达到提升自己审美欣赏水平的目的,使其学会欣赏美、表现美、创作美。音乐鉴赏的基本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面:初级鉴赏力、情感鉴赏力和智力鉴赏力。要使音乐欣赏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表演者不仅要多聆听音乐,提高自身修养,还要把音乐与舞蹈、绘画、戏曲等其他艺术相融合,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不同风格、地域和类别的音乐,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音乐的审美价值,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意境。
四、结语
要提高审美能力,表演者就必须不断积累和丰富音乐方面的知识。丰富的音乐审美知识,可以提高表演者的艺术感知和理解钢琴作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表演者才能以出色的钢琴表演技巧,与观众产生共鸣,使观众获得良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在提高表演者音乐审美能力的实际教学中,必须把提高表演者的音乐鉴赏力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他们的艺术表演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李佳卓.钢琴表演中鉴赏能力的价值作用及提升策略[J].戏剧之家,2022(26):82-84.
[2]张霞.美育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在高师钢琴教育中的路径新探[J].艺术评鉴,2022(1):97-100.
[3]杨柳.高师钢琴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74-79.
作者简介:
张学玲,硕士,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