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完美之美

2023-05-30师正伟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洪流完美主义刘姥姥

师正伟

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有一段话,大意是,时下许多年轻人,似乎对美的概念缺乏独立的判断,别人说什么是美的标准,一堆人就趋之若鹜地朝着那个标准去“修剪”自己,比如,网红脸、大眼睛、拉风头,结果千人一面,大家说着相同的话、做着相同的事。如此,人就落入了“完美主义”的陷阱,一边幻想自己身上生出没有束缚的双翼,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完美,一边拼命隐藏自己的不完美。

上学期间,我记心理学笔记,为了追求完美,把每个字写得方方正正,用荧光笔标记,一旦有个错字就觉得这张笔记一定要撕掉重写。后来我发现,我将心思全花在追求所谓的完美笔记上,我对知识点的印象却十分模糊,突然就觉得大可不必这样,重要的是知识,而不是华而不实的笔记。看来,不是所有对完美的追求都是有意义的。

有时“完美主义”会成为陷阱。它的标准、价值都是从古老的模式里提炼出来的,直接忽视了所有个体的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差异,只要求按照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模版去生活。这好似“刻舟求剑”,船速缓慢或者静止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假若将旧有模式套用现有生活,一定是不合时宜的。况且,不会事事完美,如果非要用过去的经验、定义来约束变化中的自己,反而是给自己套上枷锁。

美应该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獨特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美。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极为详细地写了一道菜品“茄鲞”,来表现贾府的人是怎么招待客人的。王熙凤说:“你尝尝这个,和你们地里的茄子是不是一个味儿?”一道菜要用十只鸡来配这个茄子,隐喻了贾府里的人丧失了生命本真自然的状态,被一层一层地包裹着,活得虚假。可是刘姥姥带来了一种新的形态,带来了一个刚从地里摘出来还带着土味的茄子。这个茄子其实就是刘姥姥本人,她的生命是带着泥土的,是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两相对照,两个世界,两种人。曹雪芹用一道菜写出了两类不同的人。华丽的、标准化的美,是对自我的强力修剪,而不是时代的自由感受。强大的力量美,精气神美,由内而外的自信美、知性美,反而是生命力的体现。就像是柔弱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响亮刺耳,却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

“完美主义”应该是自我在不断行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被认可。所以,年轻人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应该跳出特定环境,观察或体验不同环境中的事物。还应该以更高的视角,看芸芸众生,思考可提供的价值和可达到的标准,先完成,再完美。有时候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维持表面的完美,实则死水一潭,反而更容易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真正勇敢的人面对时代的风口,应该学习“小马过河”的精神,勇敢踏入洪流之中,去感受,去碰撞,去挣扎,去突破,去释放自己本真的性格,虽不完美,却是在最有力量地生长着。

莎士比亚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人生只有一次,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没必要把自己活成一个完美标准。何况完美的定义都是因人而异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致认可的完美标准。所以,青年要真正认识自我,往往需要在不完美的探索中认识自己,于痛苦中发现自己,于欢乐中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才逐渐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跟什么样的人群联系在一起。

猜你喜欢

洪流完美主义刘姥姥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刘宇光:以奔跑的姿态投入创新洪流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上)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下)
刘姥姥吃鸽子蛋
刘姥姥
完美是个坑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洪流
刘姥姥的公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