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探析

2023-05-30束佳钰郝其宏

国际公关 2023年2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

束佳钰 郝其宏

摘要:居家养老模式是中国目前最为普遍的养老模式。其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方式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但同时也有着诸多显著的缺点。近年来,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与重视。因此,适老化改造这一服务项目便应运而生,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也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本研究立足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探讨了社会工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老年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介入居家适老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的养老需求愈加迫切。老年人原有的住房大都不再适宜老年人居住,于是“居家适老化改造” 这一项目被提上了议程,并且开始在各地实施,而与其密切相关的社工也自然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尽管社会工作介入居家适老化改造这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同时在其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不配合与缺乏改造观念

社工在改造初期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老年人家庭對“适老化改造” 项目表示很陌生,之前从未听到过有关事宜。即使在社工的科普下,老年人理解了适老化改造的具体含义,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改造就能够顺利推行:一部分老年人有着“勤俭节约” 的优良传统,不愿在适老化改造项目上投入资金,并且觉得自己已经习惯了这些不便民的设施,认为改造就是一种浪费;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尽管有着对房屋进行改造的意愿或需求,但他们晚年收入微薄,没有经济能力承担改造所需的费用;也有老年人担心房屋改造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起居,因此不愿意接受改造项目。

(二)社工在评估环节缺乏经验

部分社工由于缺乏足够经验,无法快速与老人建立关系,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让老人对其产生信任感,进而导致老人不愿与他们沟通交流。这一问题会直接导致社工曲解老人的实际想法,进而导致后续的沟通不畅与对老年人实际意见的判断失误;也有部分社工认为自己不是专业的装修行业人员,无法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与需求给予他们实质性的改造意见,于是便只将自己当作传话筒,将老人的说法一股脑地记录下来,然后直接反馈给装修公司。这些社工在和老人沟通的过程中缺乏耐心与同理心,以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姿态面对老人,而不是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从而导致了项目的差池,让老年人对社工产生了偏见。

(三)社工实际链接到的资源比较匮乏

适老化改造过程中需要诸多的资源支持。如果仅凭借社工自身及其所在的社会工作机构,适老化改造项目将难以开展。社工作为社会资源的链接者、整合者,理应通过专业手段为需要帮助者提供多样化的社会资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工能链接到的资源是十分匮乏的。一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适老化改造缺乏认识,简单认为这一项目并不需要投入资金或宣传,直接导致了资金及相关社会资源的匮乏;二是社工在适老化改造筹划推行初期缺乏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大降低了潜在的资源方主动寻找社工的概率;三是由于社工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不够积极主动,功夫流于表面,不能做到真正与各方探讨协商,全心全意参与适老化改造,导致了诸多社会资源的流失。

(四)社工所在机构缺乏组织管理

社工作为适老化改造服务项目的主导性角色,负责项目中每个阶段计划的制订、进度的掌握和对整个项目方向的控制。社工对项目整体的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在整个项目运作中是处于导向和引领地位的。如果不能科学地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合理分配项目进程、策划活动,就会影响适老化改造相关项目的顺利运作。[1]但是,由于适老化改造对于老年社会工作而言是一个新兴领域,没有前人能进行指导,这就导致了社工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有时难免会出现工作上的纰漏,从而导致工作进度和项目实施的效果不佳。

二、社工视角下居家适老化改造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适老化改造项目缺乏宣传

虽然我国早在2014年就已开始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适老化推行最好的城市是上海市。上海市自2012年起就率先针对低保困难户发起了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试点工作,但至今也未能做到面向全体老年人家庭的推广。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社会资源最丰富、政府政务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的上海市,其适老化改造都如此艰难,那么我国其他地区的适老化改造处境就更加不容乐观了。这直接反映出适老化改造项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项目的宣传并不积极,因此开展起来十分困难。同时,宣传的方式和途径也过于单一,导致了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对于适老化改造项目的陌生。

(二)社会工作行业认可度不高

社会工作是由国外引进的行业,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在国内发展得并不成熟,所以影响力相比于其他行业要低。虽然随着这两年国家政策的倡导,社会工作开始在社区发挥作用,渐渐融入居民的生活中,但总体来说,由于缺乏宣传,社会工作这一行业在社会中的知晓程度并不高,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则更甚。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社工的具体职能,也不清楚社工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因此他们容易把社工等同于义工或是基层党建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社工做不好适老化改造相关方面的工作,因此并不会把自己真正的关于改造的想法告诉社工,而是会和他们说些与改造不相关的事情,进而导致了改造效果不佳、改造工期延误等诸多问题。虽然在社工的不懈努力下,多数老年人重新认识了社工这一行业,改变了原先的想法与观念,但如上所述,来自社会的曲解偏见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工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而使得适老化改造难以顺利推行。

(三)社工在适老化改造方面缺乏相关经验

由于适老化改造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发展的全新领域,发展时间较短且缺乏相关的探索实践,目前业内还未形成一套可供指导的行业服务标准和操作流程。同时,也鲜有社工介入老年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项目的研究,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缺乏相应的案例方法以备参考,因此愿意从事这项服务的社工人数也较其他专业偏少。

(四)资金支持政策不完善

合理的资金支持政策是适老化改造工作的核心。对比不同国家的政策体系,可以将资金支持模式分为以政府补贴为主、可用护理保险支付和针对老年人经济状况差异化支持三类。[2]而我国的资金支持模式主要以政府补贴为主、自己补贴为辅。其中政府补贴又因各地财政收入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乡镇政府投入资金补贴不足、老年人家庭大多也收入不高,面临资金问题,一旦涉及要自己出资参与适老化改造,大多数老年人家庭便不再愿意。

(五)相关市场缺乏行业标准

适老化改造虽然已在很多地方都有了试点,但大多数地区的适老化改造还停留在增添家具、更新设备、改造居室等表面功夫上,未能满足老年人“适老性” 和“个性化” 的需求。并且由于缺乏行业标准,改造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目前,尽管有《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功能改造技术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等相关适老化改造规范可供参考,但由于制定部门不同,改造标准也无法统一,导致居家适老化改造未能形成完整体系。[3]

三、社工介入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建议

(一)加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宣传推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通过微信平台、喇叭宣传、张贴告示、派发传单等多种方式,让老年人及其家庭意识到客观风险的存在及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让老年人及其家庭了解到适老化改造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案。如此,在转变他们对适老化改造固有观念的同时,也能吸引潜在的社会资源,为改造项目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形成“老年人需求—社工介入—政府企业支持—成功案例宣传” 的良性循环,从而从多方面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发展。

(二)发挥专业优势,总结实务经验

社工在适老化改造服务中主要发挥的是主导者的角色,并不需要具备专业装修方面的知识。社工要做的就是发挥专业优势,链接好资源,协调好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工作在“适老化改造” 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工更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扎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好专业理论知识;要经常总结和反思实务经验,积极探索服务模式,为“适老化改造” 这一领域积累经验,参与制定标准化流程,为之后的项目提供可模仿性、可借鉴性的案例,不断完善社会改造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表现,真正为困境中的老年人群体提供切实帮助,使他们能安详地度过晚年,也使自身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三)敦促政府加大补贴力度,丰富资金支持形式

虽然老年人对家庭适老化改造的需求强烈,但真正愿意参与适老化改造的家庭少之又少,最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社工作为一个秉持着利他主义价值观的职业,应该更富有使命感,肩负起相关责任,呼吁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建立适老化改造专项资金。实行针对适老化改造项目的优惠贷款和财政贴息,对参与居家养老设施适老化的设计、施工和提供相关产品的企业,通过政策性银行在贷款总量、贷款利率及贷款偿还上提供优惠,对其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4]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丰富我国适老化改造的资金支持模式。

(四)建议政府制定居家适老化改造行业规范

针对住宅内部的适老化改造及适老化改造的产品性能等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使改造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从而实现强而高效的持续服务体系。建立适老化改造部品与辅具、咨询与评估、安装与验收的行业标准,建立高标准居家适老化改造专业服务商目录库,监督企业严把质量关,发挥口碑效应,提高适老化装修改造水平,推动相关消费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在实施适老化改造过程中,最好有专业健康管理师、养老评估师进行入户调查,综合考量老人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匹配度、辅具适配需求及照护者的需求等。对于部分有着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群,可以通过“私人定制” 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5]

(五)建议国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项目正在我国大力推广,但是行业却缺乏专业人才的参与,因此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适当扩大高校相关专业,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量,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第二,要加强岗前培训和工作期间的学习,服务人员要持证上岗,在服务过程中要加强相互交流,做好专业督导,及时反馈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第三,要引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提升服务运作效率;第四,要通过提升工资福利待遇、将人才纳入公务员体系等形式留住现有人才和吸引更多人才。[6]

四、总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负担逐渐加重,保障老年群体的利益与权益逐渐成为现今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社工作为拥有专业社会工作知识背景的群体,应当坚定服务理念,融汇各类资源,以自身专业优势为基础,为老年群体提供科学的、符合其需求的、针对性强的服务,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类实际问题,改善他们的社会功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 陈雨诗.低保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中社工的角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2] 王春彧,周燕珉.发达国家住宅適老化改造的资金支持政策与实践概要[J/OL].国际城市规划:1-22[2022-09-24].

[3] 陈小卉,杨红平,钟睿.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居住区适老化建设思考:基于江苏省的实证[J].城市建筑,2018,9(21):24-27.

[4] 薛峰.老旧小区居家养老设施适老化改造[J].城乡建设, 2022(15):69-72.

[5] 韦棋.让适老化改造惠及更多老年群体[J].宁波通讯,2020, 54(21):64.

[6] 焦晓娜.瑞典和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乡镇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研究”(项目编号:SJCX22_1183)成果。

作者简介: 束佳钰,女,汉族,江苏丹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郝其宏,男,汉族,江苏新沂人,博士,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网络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研究
能力建设取向下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保障模式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