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特色化实践路径
2023-05-30李晨
李晨
《学前教育学》作为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独特优势。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以培养“最美幼教人”为目标,坚持学校特色为依托、专业属性为指导、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模式实施三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特色化实践路径,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
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实质并不是增设的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而是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除思想政治理論课之外的其他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各环节,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课堂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实现全程育人、全课程育人。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具体落实,是课程价值观功能的实现形式和基本路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树立大思政教育观和课程观,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提取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相融合,从而实现其他课程在育人效果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是简单文字次序的调换,而是“显性”和“隐性”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首先,《学前教育学》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最核心地位,贯穿于整个幼儿保育专业课程体系,是幼儿保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对学前教育形成最基本的认识,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学前教育、愿意投身学前教育的情怀。
其次,学前教育面向的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且是国民教育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与发展过程,理解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更要通过强化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职业观,树立良好的师德意识,将“幼儿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实际,以便在岗位上更好地关爱幼儿,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专业伦理规范,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最后,《学前教育学》课程天然蕴含较为丰富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元素扩大了课程的价值内涵,彰显了《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思政课天然的“同向同行”,具有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独特优势。因此,加强《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特色建设是实现课程立德树人效果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特色建设实践路径设计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幼有所育的目标为引领,以“三教”改革为抓手,遵循“学校特色为依托、专业属性为指导、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原则,探索开展课程思政特色建设,探索构建“三维立体课程目标设计+学前特色课程内容建设+三教融合教学模式实施”三位一体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特色化建设实施路径,融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为一体,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最美幼教人”。
《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特色化建设实践路径
三维立体课程目标的设计 通过已有文献梳理,结合部分学校教师访谈,分析发现当前幼儿保育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重知识、技能,轻情感价值的引领;二是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是教学内容空泛,脱离学生认知与实际生活,与幼儿园岗位工作联系不紧密,尤其缺乏思政元素和德育内容,没有综合育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课程教学可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与技能三大领域。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进行“三维立体”的课程目标设计,即根据国家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情况和学生学情特点,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遵循教学目标分类法,确立《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思政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课程“三维”目标,形成课程价值观目标为灵魂、学科知识体系与认知规律为横向脉络、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能力为纵向脉络的“三维立体”课程目标体系,通过行动导向与合作学习实施教学,通过学生行为表现评价促进“三维”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有“据”落地生根。
学前特色课程内容的建设 基于现有已成体系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结合新时代对职业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新要求,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现有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对传统以章节形式编排的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的组合与优化,深度挖掘课程可以承载的思政育人元素,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依据目标达成所需的社会情景、内涵逻辑及情感价值,筛选优质素材,增补必需素材。具体设计如下四个模块。第一模块,幼儿教育基本理论。此模块侧重于挖掘爱国情怀、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唯物辩证观点、社会责任与担当、守正创新等思政元素。第二模块,幼儿教育基本要素。此模块侧重于挖掘教师职业的教育理念(如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等)、职业认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全面发展观点、生命意识等思政元素。第三模块,幼儿保教实践。此模块侧重于挖掘细致认真、用心用情、团队合作、规则标准、人文关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第四模块,幼儿教育公共关系。此模块侧重于挖掘人际交往、规范伦理、问题处理、责任担当、开放多元以及学思结合的大教育观等思政元素。
三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适应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以行动导向为基础,以园校共育为切入点,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法改革,构建实施“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三教融合教学模式。
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关注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借助模块项目的活动载体和渐进式的教学组织方式,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融合职业教育的实践特色,以学习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建高效课堂。按照“6步骤4环节3阶段”的模式实施教学,即基于行动导向的“情境创设、任务布置、内容准备、技能准备、任务实践和成果评价”6个步骤,通过“任务驱动、分步促成、实践活动和多元评价”4个环节,按“课前预习、课上教学和课后拓展”3个阶段展开,广泛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清华学堂在线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升学生自我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利用学校附属幼儿园实践平台,引进丰富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案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帮助学生有效实现所学知识、技能和核心价值观的逐级内化,最终保障特色思政教育的有效达成。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对学生形成崇高的教育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教育理念及科学的教育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通过探索并实践“三维立体课程目标设计+学前特色课程内容建设+三教融合教学模式实施”三位一体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特色化建设实施路径,真正让“课程”与“思政”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2021年度一般课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五育并举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YB2021-09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