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实证研究
2023-05-30艾红梅王伟宁
艾红梅 王伟宁
摘要: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的创造性转化既是教育自信的积极彰显也是教育自觉的主动呈现。通过对4所建筑类高校传统美德融入高校德育的情况调查,全面厘清高校德育在内容设定、课程设置、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探究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转换与改造的困境,以及扬弃与整合的阻滞因素。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指出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的创造性转化中主体与客体的结构性矛盾和形式与内容的系统性冲突,切实认清其根本原因与现实困境,批判道德异化的根本性危害和经济至上论的价值偏离。进而,依据高校德育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提出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力求从德育价值内核的熔铸切入,探寻高校德育四重功能与三层目的的统一、过程与环节的连贯、实践性与超越性的相适;从传统美德自觉内化的引导着力,寻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者和受教者等全要素整合的课堂教学路径;从教育技术的建构入手,打造科技加持、数据驱动的“智能+”德育载体;从评估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实效出发,坚持认知、动机、行为相统一的原则,追求以评促改、以改促教的转化实效,构建全程考核、全员评教的教学评估模式。
关键词:传统美德;实证研究;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3)02-0192-0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德”作为树人、育人、识人、用人的首要标准。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的古训今鉴,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的育人宗旨,再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论指引,以及“六个下功夫[3]、八个统一[4]”的课改创新最新指示,全面解答了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育人原则和改革方向,明确提出了高校德育的时代纲领和行动指南。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的创造性转化要遵照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新时代纲领,既要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充实高校德育理论,强化高校德育体系建设,也要通过批判性继承,优化高校德育过程,加强高校德育功能的教育自觉。
一、对象和方法
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依据经验事实的观察,从高校德育的主要范畴、基本要素、功能发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着眼,全面审视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转换与改造的现状,着力探寻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实现路径。
(一)对象
应用整群抽样法,对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4所建筑类地方高校的1 989名师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在读本科生1 27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562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91人,专职学工人员60人。在线发送调查问卷1 989份,回收有效问卷1 932份,有效回收率达97.1%。
(二)网络问卷和实地调查
此次调查研究采用专业在线调查和标准化访问(师生座谈、随堂听课)两种形式,分为学生篇和教师篇两大板块,学生篇包括德育课程认知和德育教学状况两个主题,教师篇涵盖德育课程设置、德育教学模式、德育过程评估、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德育教学改革展望等5个专题。
运用在线生成的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的创造性转化情况普查问卷,采取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兼有的复合式结构。封闭式问题给出备選答案若干,回答者客观选择。开放式问题只提问题,回答者自由填答。由于在线调查的逻辑校验与配额自控功能,本次调查的发送范围较广,数据质量较好,样本回收率较高。
(三)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miner3D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有效提取和交叉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认知与传承情况调查
表1和表2显示,多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道德认知,对传统美德基本概念有大致掌握,并以此作为评判是非、美丑、善恶的价值工具。但是,少数大学生质疑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张扬个人主义,缺少奋斗精神,此类道德认知缺失的状况同样不能无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90%的大学生都能躬行践履传统道德习俗,93.5%的大学生能恪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际准则,100%的大学生认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然而同时,3.1%的大学生坦承“很少主动关心父母”,23.6%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回母校探望老师”,1.5%的大学生自认“艰苦奋斗已然过时”,这说明,德育过程中忽视道德动机的刺激、道德情感的催化以及道德信念的支撑,必然导致由知到行的断裂。
图1表明,80%的大学生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77%的大学生反映所在高校没有开设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精义等必修课。至于凝结中华传统百业工匠精神底蕴的鲁班精神,工程类的专业课程和职业道德课程仅在个别章节中提及,没有作为职业素质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体系。可见,中华传统美德只是高校德育的辅助内容,零散嵌入具体课程中,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二)中华传统美德融入高校德育的情况调查
图2和图3说明,在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中贯穿爱国、感恩、奉献、隆师、孝亲等传统美德教育,基于职业理想的研究性学习和强调实际体验的社会实践也围绕传统美德甄选研究专题和调查领域,不过,活动课程只占思想政治理论课总课时的1/3,在有限的课时中传统美德的主题仅是活动课程的备选项目而不是必选项目。所调查高校对德育教学实效的评估,大都采用常规的考评一体模式,以这种单一刻板的模式对强调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进行评估,其结果难免有失偏颇。
三、分析
(一)现状
1.德育主体虚位与德育客体偏位之间的矛盾
高校德育的主体分为机构和人员两个层面。56.6%的被访大学生表示所在高校没有专门的德育机构,37%的大学生认为“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德育机构”。从机构主体层面来看,高校德育主体虚而不实,多而不专,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学工处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规范管理,团委主抓团的组织建设和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这些机构工作方法各不相同,工作内容各有侧重,加之对德育工作的狭隘理解,往往把德育工作视为附带任务而不是专门职责,高校德育的机构主体结构性虚位;从人员主体层面来看,机构主体的松散导致人员主体在德育过程中单打独斗、互不沟通,甚至出现德育内容彼此重复、德育任务相互推诿、德育环节层层脱节的现象,导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存在功能性虚位问题。另外,高校德育客体是群体趋同和个体倾向并存的复合结构,但高校对德育客体认识偏位,只是笼统地把所有学生认作群体趋同的一般客体,而没有依据专业特色、认知能力、修养水平等详细区别同类客体的个体倾向。
2.传统美德的统整性与德育内容零散性之间的矛盾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宏大,体系磅礴,既涵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所铸就的民族精神内核,也蕴藏着家国与天下、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所恪守的基本价值取向。无论是道德横向发展中的衍生,还是道德纵向演进中的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体系周严,层层相关,环环紧扣,生生不止,不能从内涵上割断,也不能从外延上肢解。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在孔子看来,教育就是以道为志向,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的完整体系。然而,86%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美德的内涵不甚了解,只对外延略知一二。由此可见,高校并没有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独立的教学体系来建设,而是零散地渗透到大學语文、职业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而这些课程鉴于课时的限制和教学计划的约束,要么只能从传统美德的浩瀚体系中截取点滴简单带过,要么干脆将传统美德的内容彻底摒弃。
3.传统美德的实践性与考核模式刻板性之间的矛盾
中华传统美德是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内化外显的过程,并在实践活动中一以贯之。传统美德不同于科学范式的知识,而是有情感、有价值、有信念、能超越的实践追寻。德育也不同于授业予人的知识教育,而是育德于心的行为养成。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5]德行的考核是一个过程,要从动机、手段和结果等方面切入。品德考核大多采用的是考试加评教的常规模式,考评一体模式属于知识性评估,只能呈现学生道德认知的状况,无法考察学生从知到行、从动机到结果的品德转化过程和思想动态倾向,弱化德育影响,阻碍德育功能。
(二)成因
1.传统美德的现代异化是根本原因
“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德”浑然一体,“道”是自然法则和事物规律,“德”是人们在体证、内化、践履“道”的过程中个体成就的品格与素养。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优良部分,经过历史的荡涤和时代的扬弃而传承至今,与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天然相连,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民族、人与自然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主义、科技主义、个人主义的膨胀外溢,急剧冲击着传统美德的认同普遍性和历史连贯性。物质至上论把经济发展视作社会发展的首要标准,包括道德提升在内的精神建设必然退居边缘。当人们将逐利作为理想的指向,将享乐视为天性的释放,纵欲的道德观必然取代向善的道德观,传统美德的克己节欲、习勤习俭自然成为食古不化的陈规陋俗;科学至上论把科学技术奉为圭臬,尊为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权威,用工具理性操控人的精神世界和注解人生的全部意义,以科学之名排斥道德理想的超验追求和道德意识的终极关怀[7];个人至上论打着个体解放的幌子,抵制任何道德约束,主张价值模糊的道德相对主义,倡导肆意妄为的道德虚无主义,为人的贪婪无度、自私自利高唱赞歌。可见,传统美德的现代异化是当今社会道德危机的深层根源,直接导致德育的意义和价值根基崩塌瓦解。
2.德育的价值偏离是现实原因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把德育解释为“学之得”与“性之得”矛盾转化的过程[8]。“学之得”是向外求取、学习的过程,“性之得”是内在存养、省克的过程,二者的对立统一就是客体化的规则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通过认知、体证转化为主体人格构建的过程。因此,立足时代的批判性和历史的承继性,实现客体化知识性学习与主体化人格构建的协调统一是德育的价值根基。但是,在唯经济主义影响下,“智育益进,德育益敝”已然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沉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掌握专门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中去德育化、德育中去主体化自然也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务实选择。在工具理性的驾驭下,德育过程忽视了情感体验、信念支撑和意志调节,切断了生活的关切与历史的联系,背离了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终极目标,演变成由抽象的道德概念、原则和规范累积而成的单一知识获得过程。知识学习与人格教化的两相断裂,道德学习与道德生活的彼此剥离,必然引发人们对德育价值的质疑、抵触和叛离。
四、路径
(一)以“厚德载物”重塑高校德育的价值内核
“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伦理价值的核心,锻造了中华民族“敬德保民”“崇德爱物”的价值标准和“崇德广业”“隆德勇创”的价值追求[8],标志着中华民族道德觉悟的水准和道德传承的根脉。高校德育旨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满足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厚德载物”蕴含的人本精神、使命意识和理想指向,能够丰富“立德树人”的文化底蕴,协调社会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消除传统美德现代异化的消极影响,重新整合高校德育的价值内核。
其一,功能的全面性与目标的层次性相统一,“振民育德”的人本精神要求高校德育把人的价值置于首位,注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层次性。在功能上,国家层面的政治导向功能、经济支援功能,社会层面的文化凝聚功能、自然调和功能,以及个人层面的个体享用功能、个体发展功能,要全面释放,协同发力。在目标上,“铸魂育人”的宏观总体目标、“四讲四有”的中观群体目标和“立德修身”的微观个体目标,要层次分明,逐级递进。
其二,德育过程的完整性与德育环节的衔接性相统一,“果行育德”的主体意识强调德育客体的能动性与主动性,突出其价值塑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德育要围绕德育客体内部道德环境的辩证发展与自觉营造,在过程中实现道德认知的外部干预、道德信念的内在建构与道德行为的外向传导之间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在环节上实现德育计划的制定、德育机制的选择、德育影响的施加与德育效果的反馈之间持续不断的连贯衔接。
其三,时代的适应性与历史的超越性相统一,“崇德广业”的使命担当赋予道德理想以现实意义,高校德育不但要适应新时代的实践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囊括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内容,还要根据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增加职业道德的内容。
(二)以“因材施教,学以自得”改革高校德育的课堂教学
“因材施教”与“学以自得”体现了德育教学中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系,是由内隐到外显的转化过程[8]。“因材施教”以“人人皆能”为基础,以“授人以渔”为宗旨,提倡教学的针对性、多样性与灵活性。“学以自得”强调人的潜在主动性与能动性,注重受教育者从自知、自明到自得、自成的自觉内化。建筑类高校德育教学的“因材施教,学以自得”要突出中国传统百业工匠的精神要义,彰显新时代建筑行业的价值追求,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教学内容专题化。用“鲁班精神”的传统意蕴和时代内涵统整德育内容,设计德育通识与德育专识两大模块,德育通识模块下设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誠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5个专题,德育专识模块细化为建设监理人员职业道德、勘察设计人员职业道德、城乡规划人员职业道德、工程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筑工程基本法律规范5个专题。同时,将通识模块下5个专题融入思政课程和活动课程,例如,敬业精神专题可以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内容相结合,法律意识专题可以通过生态节能的公益活动和文物保护的研究性学习展开;将专识模块下5个专题嵌入校本课程和专业课程,根据行业特色开发校本教材《建设行业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以系列专题讲座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区分专业特点,拓展课程德育途径,比如,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把勘察设计人员职业道德专题内容嵌入中国建筑史课程中,用古建筑的前世今生讲述中国匠人斋心巧智的价值坚守。
二是教学方式空间化。传统平面的课堂讲授既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渴望。空间化教学方式是指德育教学要结合任务特点、专业特点、学生特点,进入实训基地、研修项目、学生社团,运用信息手段和VR技术构建多点多面立体化的德育延展课堂。
三是教学主体多样化。由专家学者讲大课、劳模工匠登讲台、优秀校友返校园、师生共上一堂课构建多主体授课模式。专家学者的理论厚度能深化学生解惑除弊的道德认知,劳模工匠的实践体悟能激发学生怡情化性的道德情感,优秀校友的奋斗履迹能引发学生励志笃行的道德愿望,学生授课的体验过程能强化学生知行合一的道德认同,多样化教学主体的组合效应使高校德育课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三)以“能近取譬,日新月著”打造高校德育的智能交互终端
“能近取譬,日新月著”即以博观约取的方式,从广阔的实践中和日常的生活里汲取增益德行的智识,以求达到积微成著、澡身浴德的效果。高校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化平台,增强德育的主动性,例如,成立全国建筑类院校德育课程联盟,利用网络平台使用便捷、沟通及时和受众广泛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数量大、视野新和渠道多的共建共享平台;借助短视频、微博等新媒体,增强德育的动态直观性,例如,推出代表工匠精神的智能卡通形象“班班”,在新媒体平台上,用在线包装、四格漫画和MG动画短视频的形式,以更现代、更朝气的视角讲述美德故事,传递鲁班精神;使用互动黑板、互动投影仪等高新技术教具,发挥其教鞭触控、体感控制、实物交互、多屏联动的功能,形成生动有趣、响应热烈的教学氛围,实现动态性、主动性、直观性、交互性的工具价值。
(四)以“一以贯之,析微察异”整改高校德育的教学评估模式
“一以贯之,析微察异”是儒家倡导的“三察五式” 过程性评价理念。高校德育“三察五式”教学评估模式是指依据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遵循协同育人、全科育人的一体化趋势,通过测试、教学管理、教学监督、学生评教和社会反馈等多个渠道和途径,考察道德认知、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从而对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实效进行综合评估。
第一,测试分为考试和测评。考试可以采取笔试和口试两种方式,考试题目以材料分析、论述等主观试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意义的理解。测评可以借助心理测评量表,通过科学标准的测量手段获取大学生道德需要、道德动机及道德信念反应变化的心理依据。
第二,建立定期联络制度。思政课教师与学团办工作人员、辅导员等加强沟通协作,从课堂学习、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寝室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考察学生责任意识、荣誉感和理想抱负的现实水平。
第三,教学督导从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贴合度、学习条件的准备程度、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效果、教师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等方面,评价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实效。
第四,学生从教态仪表、教学效果与技能、课堂管理、课程内容的吸引力、课堂氛围的融洽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第五,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对口单位和实训接收单位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担当精神、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时反馈情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国无德不兴[EB/OL].[2021-08-1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05/c1024-24975911.html.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1-08-13].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l.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09-12(2).
[4]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王沪宁出席[EB/OL].[2021-08-13].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
[5]孔子.论语[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9.
[6]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20.
[7]鲁洁.鲁洁德育论著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8]梁启超.修身三书·德育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AI Hongmei, WANG Weining
(School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Changchun 130118, P. R. China)
Abstract: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good manifestation of educational self-confidence, but also an active demonstration of educational awarenes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virtue into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n four constru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can fully clarify the reality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content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nd evaluation system, as well as investigat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traditional virtue transformation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obstructing factors of sublation and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clearly identifies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and the systematic conflict between 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in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 i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ntifies the fundament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for the dilemma of the contradiction, and criticizes the fundamental harm of moral alienation in the post-industrial era and the value deviation of economic supremacy.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y of regularity and purposeful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nity of the four functions and three purpos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herence of process and link,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practicality and transcendence. From directing the conscious inter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rtues, we should seek a path for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incorporates all elements, including instructional content, teaching techniques, teachers, and trainees. Start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e should build a “smart+” moral education carrier that is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riven by data. Starting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virtues in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y of 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pursue the transformation effectiveness of promoting reform through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through reform, and build a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l of whole-process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by all staff.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rtue; empirical research; moral education
(責任编辑 周 沫)
修回日期:2021-10-09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的创造性转化”(JJKH2018053752)
作者简介:艾红梅(1977—),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174722699@qq.com;(通信作者)王伟宁(1997—),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3174822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