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层年轻干部成长优化路径研究

2023-05-30李中阳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成长路径新时代

摘要:加强基层年轻干部成长培养,对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思路、推动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轻干部群体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年轻干部历来是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优化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环境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眼光,统筹把握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发展需要,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厚植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社会、文化环境,从把准选拔导向、夯实成长根基、矫正成长路径、激发担当精神等方面入手,优化新时代基层年轻干部成长路径,不断提升基层年轻干部队伍素质。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年轻干部;成长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3.3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3.02.00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1]年轻干部的培养历来是对党和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具有高素质、知识化、专业化等特征的年轻干部群体,是今后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其中,基层年轻干部同地方发展联系最紧密,同群众联系最密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让年轻干部在锻炼过程中成长,通过优化成长环境让广大基层年轻干部锻炼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基层年轻干部成长培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2]青年人是国家振兴的希望,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坚实基础。基层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偏远地方基层,干部数量少,发展任务重,人才队伍支撑短板已经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支撑。因此,培育好这些年轻人才,无疑能够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地区经济创新发展产生强大的动能与活力。

●有助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迁。建国初期,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党中央沿袭革命根据地选拔任用模式并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委任制为主体、荐举选举制等为辅的传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逐步推动建立干部退休、交流制度,引入民主程序、任前公示、职务任期等制度,有效解决了当时“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整体面临着政治不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的困境”[3]。党的十八大以后,将选人用人一般标准从强调“干部四化”逐步调整到“四不唯”,并着重强调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随着干部制度的不断变化,党员干部队伍整体年龄结构、能力水平等得到了持续优化与完善。但是,目前基层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基层的党员干部年龄、学历分布结构与新时代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党员干部年龄结构断层问题、基层党员干部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特别是县区部门正职高学历干部数量的增加,从而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优化年轻干部成长环境,能够让年轻人才清晰地看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吸引年轻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基层、奉献基层、服务基层。培养选拔80后、90后且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对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拓展经济发展思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國经济社会发展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人们的消费理念、市场需求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数字经济、文旅产业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崛起,标志着我国产业转型发展大趋势的到来。我国广大县区、乡镇等基层地区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人口多、市场潜力大,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这既是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目前,各地区由于区位差异和发展的不均衡,一些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区特别是中西部内陆县区、乡镇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处于天然劣势,同时干部队伍年龄结构逐步老化,这些地区要在产业发展中谋求先机、开拓思路,就必然需要依靠年轻力量。年轻党员干部群体是推动地区创新发展的天然主力军。一方面,年轻人才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见识广,视野开阔,能够为地区发展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意愿更强,积极性更高,无疑是推动地区发展特别是推动产业转型、开拓市场的中坚力量。因此,厚植年轻干部成长沃土,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给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创造条件,实质上也是地区把握经济发展机遇、打造人才队伍的良好机遇。通过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打造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能够创新思想,拓宽思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地区经济转型。

●有助于推动地区社会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县区之间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以县区为代表的广大基层社会已经发展为高度分化且异常复杂的现代社会形态。社会多元群体交往的日趋紧密,也对社会治理、民生建设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做好社会工作,助推基层特别是乡镇、社区社会治理良性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更需要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方法。随着当前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社区干部年龄的逐步增大,工作方法陈旧、思维落后的现象开始逐步显现。而下基层锻炼的广大青年干部多为80后、90后,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具有一定的宏观治理视野,对当前社会发展变化具有切身感受,能够以更加包容多元的思维应对社会治理工作。同时,年轻干部同基层群众特别是乡镇群众沟通交流能够利用其年龄特点,放低自身姿态,更快地同基层群众建立起常态联系,在联系群众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因此,优化基层年轻干部成长路径,为年轻干部提供参与基层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推地区社会发展,对于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层年轻干部成长面临的阻碍因素

影响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的内外部因素很多。一般而言,个人努力、组织培养、群众认可等都是基层年轻干部成长所需的关键要素。当前对年轻干部的遴选、培养、选拔制度正日趋完善,但广大年轻干部所面对的发展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必须系统分析当前基层年轻干部成长所面临的阻碍因素,为优化成长路径提供参考。

●政策设计因素

当前,年轻干部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各地各部门都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挂职任职,同时地方也纷纷给予在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各类政策激励与政策支持,希望能够留住人才,推动地区发展。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年轻干部具备高学历、有闯劲等优势,也存在阅历浅、经验少的劣势。一些地方给予年轻干部过多的政策激励和过高的发展期许,不仅不符合年轻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客观定位,更不符合年轻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政策的过度激励,也使一些年轻干部滋生了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一些年轻干部在政策的过度激励下产生膨胀心理,对自身能力过度自信,急于出成绩、见回报、得荣誉。年轻干部的成长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在政策设计上必须准确把握年轻干部在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准确定位,因人施策,因地施策。

●组织培养因素

基层对干部的组织培养、选拔任用是关乎地区整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员个人发展的长期性、整体性、系统性工作,而每一位优秀党员干部的成长,也必然需要经历长期的组织锻炼、工作实践与群众认可。如果忽视这些干部成长的关键因素,以“运动式”思维将组织资源向年轻党员干部过度倾斜,就极易损害组织工作的公开、公平原则。一些地方为了体现出对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视,在培训进修、岗位锻炼、评选先进等方面给予过度倾斜,造成少数年轻干部过多占用了组织资源,在干部队伍中造成了组织培养的不平衡,挫伤了职工队伍特别是长期扎根一线同志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将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在缺乏考察的情况下简单地将一些青年人提拔到重要岗位,结果导致才不配位。年轻干部是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的一部分,提拔年轻干部既不能忽视干部成长的规律性,更不能忽视组织工作的整体性,否则就会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管理监督因素

教育培养与管理监督,都是影响年轻干部成长的关键因素。一些年轻干部刚步入职业发展“黄金期”,就跌入了腐败的“危险期”,在成长过程中“半道夭折”。其现象背后固然有个体失守、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影响,但一些地方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监督不到位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一些管理部门认识存在偏差,警惕性不足。一些地方管理部门认为腐败问题多出现于“一把手”等领导岗位,对于一线岗位的年轻干部过于放松管理监督,导致一些年轻干部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极易产生腐败问题。另一方面,一些领域长期以来存在制度漏洞,在制度漏洞未被有效修补的情况下,造成较大廉政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修补监督漏洞,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廉洁环境。

●社会舆论因素

年轻干部是稀缺资源,更是特殊群体,年轻干部来到基层工作不仅自带“光环”,更被寄予厚望,这就导致年轻干部开展工作吸引了过多公众关注。年轻干部自身缺乏经验,很有可能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如果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被过度解读,认为年轻人“纸上谈兵”,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这样会严重打击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自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基层老干部“传帮带”作用发挥不足,没有将自身经验充分传授,导致年轻干部走了“弯路”。另一方面则是在年轻干部选拔过程中不够公开透明,不能够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导致公众质疑。因此,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也是进一步优化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环境的重要内容。

三、基层年轻干部成长优化路径

优化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环境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既要防止“揠苗助長”,又要防止人才埋没,必须在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要求基础上,坚持系统眼光,统筹把握干部队伍整体结构的发展需要,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厚植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社会、文化环境,不断提升基层年轻干部队伍素质。

●把准年轻干部选拔导向

应当从政治与现实角度出发,准确把握基层年轻干部选拔导向,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够适应基层发展需要的年轻干部队伍。

首先,要坚持把准政治导向。要在年轻干部选拔中坚持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考察年轻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表现,对那些政治忠诚、敢于担当的干部予以重点关注。其次,要注重一线导向。在大力吸纳外来人才的同时,还应统筹兼顾好“本土人才”的考察。很多县区在乡镇一线都活跃着一些长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乡镇干部,这些同志工作经验丰富、群众认可度较高,是能够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考察年轻干部时应当坚持系统观点,既注重外来人才的开拓性,又注重本土人才的稳定性,特别是那些家在本县区、长期在基层工作、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同志,应当予以重点关注。再次,是要防止“一刀切”式干部选拔。在选拔干部过程中,防止简单地把“低龄化”等同为“年轻化”,既要防止保守思想,刻意延后年轻干部提拔,更要防止搞“一刀切”式过度提拔,应更多注重对年轻干部实绩、品行的考察,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潜力、敢担当的年轻干部。

●夯实年轻干部成长根基

优化基层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应当在着重发挥其干事创业优势的同时,在培养成长路径设计中着重锻炼其韧性,夯实年轻干部的成长根基。

首先,应完善年轻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在坚持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年轻干部下基层调研、学习、实践,通过引导年轻干部多下基层,多接触村镇群众,更深入地了解一线情况、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形成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理性认知。其次,应完善年轻干部岗位锻炼机制。组织部门可根据基层年轻干部个人情况与前期考察评价情况,根据个人特点建立年轻干部组织培养档案,为每位年轻干部制定相应的一线轮岗锻炼规划,确保每位年轻干部都能够通过充分的岗位锻炼了解基层情况、积累工作经验,并在考察过程中对那些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适时提拔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在加强年轻干部锻炼的同时,统筹优化基层党员干部整体年龄结构,以年轻干部成长带动基层党员干部质量整体提升。再次,应构建基层年轻干部“传帮带”机制。组织部门可尝试采用除县区主要负责领导以外的党委、政府各部门领导同基层年轻干部“一对一”传帮带机制,为年轻干部提供学习机会,通过老同志的言传身教,带动年轻干部快速成长。

●矫正年轻干部成长路径

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良社会风气的诱惑,必须及时矫正纠偏,为年轻干部的成长保驾护航。

首先,应完善常态化教育机制。以树立年轻干部权力敬畏观为核心,通过理论学习、廉政教育,让年轻干部敬畏权力、摆正位置。其次,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设计。针对一些经办岗位、资金来往密集岗位、新兴技术应用领域,对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逐一排查,根据掌握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流程、权限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以不断完善的制度建设构建权力监督闭环,避免因为监督漏洞造成廉政风险。再次,注重日常监督。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党委要负起监督主体责任,在针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的同时,还应随时关注年轻干部思想动态,以不断矫正年轻干部的成长路径,推动年轻干部健康成才。

●激发年轻干部担当精神

基层环境错综复杂,干事创业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要关注年轻干部心理健康,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注重对年轻干部的正向激励,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撑腰鼓劲”,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

首先,要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年轻干部,上级党委应当及时予以表彰,激励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其次,要健全干部选拔公开机制。要着力消除公众对年轻干部提拔的质疑,在年轻干部选拔过程中,除了公开学历等基本信息外,还可尝试对组织考察过程以及考量依据进行公开,以公开透明的选拔方式有效回应群众关切,为年轻干部正名。再次,要建立容错机制。对于年轻干部在工作中由于非主观原因出现的失误,上级党委特别是部门主要领导应当帮助其分析原因并改正工作不足,帮助年轻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最后, 要着力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年轻干部出现非主观的、影响较大的工作失误后,加强舆情引导,防止失实舆论对社会公众的不良影响,构建实事求是、健康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基本科研费项目《政治生态视域下河南省基层年轻干部成长优化路径研究》(23E5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2022-10-25.

[2]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 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J].党建,2013,(8).

[3] 陈雪莲.改革开放以来干部考核选拔机制变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3).

作者简介

李中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生態。

责任编辑 王宝珍

猜你喜欢

成长路径新时代
优秀研究生成长机理及其模型构建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反思性实践:卓越幼儿园教师成长路径
在决战同步全面小康中锻造铁一般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