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下的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

2023-05-30柯涵骞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项目跨学科

【摘要】本文认为项目式学习是实施跨学科教学的重要实践方式,并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实景造园》项目为例,从项目背景、项目方案、项目设施和反思等环节对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进行实践研究,以体现该课程的价值和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小学美术 跨学科 项目式学习 实践研究 《实景造园》项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4-0069-03

按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论述“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综合·探索”是美术内部、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其特点可概括为“综合性”“多元性”“实践性”。与传统美术教学不同的是,新的课程标准更偏向生活化、现实化,注重综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以驱动性问题带动项目的实施,突出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可见,项目式学习与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紧密联系,有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项目实施背景

新课标中增设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需要美术教师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及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结合多门学科知识展开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理解知识、整合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景造园》项目是我校自主开发的STEAM(STEAM为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es五个单词首字母缩写,意在提倡用跨学科的方法教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十大项目之一,旨在通过真实的实践体验,让六年级学生用双手改造一琴、一座园,打造属于自己的园林小世界,作为本届六年级毕业生送给母校建校十周年的礼物。在《实景造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为母校改造园林作为毕业礼物”作为学习目标,最终的学习成果要体现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共同作用。

二、项目规划方案

一套合理、有效的项目规划方案,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行。它是依据项目主题、情境、学生学情特点、学习方式、任务驱动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设计的。《实景造园》项目作为我校十大STEAM项目之一的特色项目,目前进行到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涉及调查收集有关园林景观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园林草图、对“萃园”选址的实地考察、测量空间等第一层面的初步学习探索。在第二阶段,教师以“如何建造一面坚固而美观的园林墙”为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美术、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展开“萃园DIY——建造我们的园林墙”子项目方案的设计。

在《实景造园》项目中,教师以“萃园DIY——建造我们的园林墙”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知识,以“如何建造一面坚固而美观的园林墙?”为驱动性问题展开跨学科综合教学,以期通过跨学科教学的契机,使各个学科之间师资互补,打破学科间完全割裂、“对立无关”的局面。设计该项目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整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该项目学习方案见表1。

三、项目实施流程

鉴于该项目的实施需要通过跨学科教学完成,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我们设计了具体实施流程:课前预习—谈话导入—问题反馈、归纳—合作探究,完成跨学科学习任务。

一是课前预习。在授课前,教师以课前预习的形式,借助“易加学院”平台发布问题:“建造一面墙并不简单,需要综合考虑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填写答案。

二是谈话导入。教师先通过谈话的方式切入课题:“同学们,萃园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学生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展进行回答。在谈话交流后,教师通过短视频带领学生回顾截至目前萃园建造的基本概况,并明确下一步的项目实施内容——在萃园里建造一面园林墙。

三是问题反馈与归纳。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将学生线上的答案进行汇总反馈,简单罗列了几个典型答案。随后,教师巧妙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关于“建墙之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的关键要素。这些关键要素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测量计算、坚固实用和美观设计。

四是合作探究,完成跨学科学习任务。在测量计算方面,数学教师以“任务一:计算所需砖块数量”“任务二:配比环保砂浆”和“任务三:小组合作搭建园林墙模型”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计算知识开展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逐一解决问题。

上述流程中,第四个流程是学生动手操作环节,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并做好引导和把控。例如,在搭建园林墙模型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疑问:“如何让建造的园林墙变得更美观?”对于学生想解决园林墙的美观性这一问题,美术教师并不急于回答学生,而是喊停了学生的制作,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观看视频(借助视频带领学生逛园林、赏园林墙)。学生通过观察逐渐发现了园林墙与普通围墙之间最大的不同——园林墙有“漏窗”。

在学生观看视频后,美术教师从漏窗的外形美、图案美和作用美三个维度展开递进式教学。在漏窗的外形美中,教师先让学生回顾自己见过哪些不同形状的漏窗,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漏窗的几种外形(规则的几何形、自然物形和生活日用品形)。学生通过回忆、总结发现,原来园林墙面上会有这么多不同造型的漏窗,一面墙有了形状不一的漏窗,变得就像春风拂过的百花,在留白的墙上“争奇斗艳”。细心的學生还发现,漏窗不光有丰富多样的外形,其内部的图案也各不相同,因而提出“漏窗上的图案都有什么样式的呢?”的疑问。

随后,美术教师以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为例,带领学生观看关于沧浪亭的视频。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结论:漏窗上的图案有几何形、植物形、动物形、文字形等,每一面漏窗上的图案各不相同,可以称得上百花齐放。

在教学“漏窗的作用”时,美术教师反过来追问学生“漏窗到底有什么作用”,学生能说出“美化、装饰园林”“可以看到园林外面的景色”之类的答案。从学生回答的“可以看到园林外的景色”(即美术专业领域里的“透景”)不难发现,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认识园林漏窗作用的能力,美术教师只需要在教学中多花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将“口语化”的表达升级为“专业化”的美术语言即可。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虚实关系”“层次感”和“空间感”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漏窗上的图案和漏窗后的景色进行标记对比,并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你们瞧!漏窗上的图案是‘实的,窗外的景象就像迷雾缠绕仙境一样若隐若现,一虚一实就形成了‘虚实对比。刚刚老师听见有同学说‘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借外面的景色形成‘新景,这便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最后,考虑到很多想法的实现还需借助科学技术,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再请科学课教师利用VR技术对园林墙进行建模,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预建园林墙的整体构造。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主要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运用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中与建造园林墙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动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在建造园林墙模型时,能利用玉米淀粉和水进行调试,制作具有黏性的美术材料搭建模型;通过观察、总结园林墙上漏窗的美学价值,理解空间的虚实关系;运用CorelDRAW软件和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作镂刻花窗;以VR技术进行建模,更全面、多角度地展现小组设计的园林墙(如图1)。纵观整个项目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他们敢于大胆探索、试错、学会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这是传统的分科教学课堂很难达到的效果。

四、对项目式教学的反思

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教学非常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实景造园》项目的实施,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人工智能+教育”以“共享”“创新”“协同”为理念,正在引发一场“学习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实施《实景造园》项目中,我们不仅运用了先进的希沃教学软件,还综合运用CorelDRAW绘图软件及VR建模展开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跨学科教学时,不能仅停留在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上,更应该在跨学科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美术作为一门视觉性较强的学科,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课堂体验。

在项目化学习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情境。“先做再学后提升”是项目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学定教”能让学生拥有更大的探究、发现空间。基于此,我校的美术、数学、科学三门学科的教师在设计本次课程时,多次开会探讨、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并结合该学段学生的学情、知识点内容开展跨学科教学。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接触到相关学科知识,与真实情境产生互动,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为深刻。

总而言之,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教学将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破学科壁垒,将美术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同时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注重联系真实生活情境,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周玲,康翠萍.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教师角色重塑[J].当代教育科学,2016(18):21-24.

作者简介:柯涵骞(1992— ),江苏苏州人,碩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美术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项目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