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2023-05-30来庆立
摘 要: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学界的重要使命。当前学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诸多优秀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问题意识、研究主题和对象、逻辑话语、方法范式、研究内容等层面。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应立足中国大地和中国实践,不断提升现实洞察力,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丰富研究的思想性,创造出更多引人入胜、令人澎湃、引发深思、充满启迪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3)02-0022-08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学界的重要使命,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来,相关研究就呈几何增长态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为关键词搜索可见,中国知网上相关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涌现出了诸多优秀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相比,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正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关键。笔者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期更好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一、强化问题意识,深化研究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著述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回答了中华民族往哪走、如何走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应当如此,正是在此基础上,学界结出了丰硕成果,例如进行规范研究,解决思想本身的逻辑、结构、主题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展开思想如何指导实践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但从整体上看,一些研究成果在问题意识、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等层面仍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问题意识应当强化。当前,学界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结构、意义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多元且丰富的成果,解决了思想研究中“是什么”的重大问题。因而在现有研究格局下,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能反复讨论“是什么”,不能简单重复党中央已经提出并解决的问题,不能始终停留于学界已经多次讨论且形成共识的问题域,而应进一步深入细化,加强对“为什么是”“如何是”的深入理解与阐释。例如,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类似“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等研究较多,且更多是对已有结论和优秀成果的重复阐发,没有更进一步的追问和阐释,结合不同地区、部门、领域的实践进一步细化问题;没有回答习近平经济思想如何从实践中来进而指导实践,如何把握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为什么能够成为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进而再进行理论抽象和原则提炼,丰满理论研究。又如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类似“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坚守正确义利观”“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等“口号式”研究逐渐增多,更多在“是什么”的问题上重复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或对已有共识和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式加工”,没有做更进一步的理论探寻,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思想本身蕴含的丰富问题域。
第二,研究主题需要分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方略和理论,需要对其内容、起点、逻辑、层次、框架、子系统、原创性贡献,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关系等进行阐发,学界对此已经形成了丰厚成果。但还需要看到,在宏大叙事下,分层研究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尤其表现为话题重复、研究单薄、学科单一等。其中,话题重复尤为明显,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就多达二三十项,如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逻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相关成果超过4 000项。细细看来,目前在宏大理论研究基础上并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话题分层,反而是“上下一般粗”,甚至出现研究者越年轻、越处于基层,研究越空洞抽象的现象。话题重复直接导致研究相对单薄且集中于热门话题和宏观概念,在研究成果上就直接呈现为“大题目”较多,显得“头重脚轻”“基础不牢”。研究相对单薄与学科单一也有密切关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诸多学科以及现实各领域的重大问题,在“宏大叙事”基础上,不同学科更多从自身出发形成专业性较强、壁垒较高的成果,更加凸显的是自身专业特色,导致许多话题的展开往往是“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在自身學科内部反复研究相似话题。
第三,研究对象理应具体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行动指南,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即新时代中国“从哪来”“到哪去”“如何走”,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总体上看,学界围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各重要领域如经济改革、国家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科技创新、全球治理等,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已经形成了诸多优秀成果,但仍有成果表现出更多的抽象性特征,因而需要使研究对象不断具体化。一是重视历史研究。以“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互相否定”研究为例,不能仅停留在对抽象原则的反复强调,而应更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并立足历史档案材料。如《社会化大生产理论视野中的新中国开放历程》就以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理论为方法论,以历史材料为基础阐释了新中国从有限开放到扩大开放的必然性,具体化了研究对象[1]。二是提升现实研究。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理路,立足现实问题,真切实在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将思想本身还原到现实中,主动深入实践,以丰满的现实提升思想的重大意义,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维释读》就讨论了思想本身的现实之源、实践之基等问题[2]。三是开展实践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论著蕴含丰富的问题意识,在不少篇章段落中直接明了地阐发了我们党和国家当下发展存在的许多实践问题,对此,应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问题出发,分层细化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写在中国实践中,提升思想本身的现实意义。
二、逻辑不落俗套,话语不显空泛
马克思主义本就来自现代工人阶级,又能够回到广大劳动者中,不断推动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相结合。我们党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坚持群众路线,使党的理论成为群众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用党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运用了许多为人熟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故和平易近人的话语,并通过清晰明了的逻辑结构让复杂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因“新鲜活泼”而为大众“喜闻乐见”,这也带动了学界和理论界的话语与逻辑转变。但也应注意到,少数研究成果与上述特点存在差距,甚至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可读性,使相关研究变得枯燥乏味。
从逻辑上看,正是因为在问题意识、研究主题和对象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一些研究成果具有“公式化”、模仿性的“工业流水线”特征。对于较为优秀的宏观研究成果,不能简单模仿,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具体研究,一旦产生“模仿效应”,就会使雷同研究成果增多,以至于在不同领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变成了“套路化”,而并非大众化、学理化阐释。这种简单讨巧、生搬硬套的“完成文章发表”的行为,更多注重“发表文章”而非文章本身的意义。
第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单一或多个“概念”叠加,以“概念”为逻辑切入点,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和逻辑理路”“关于……重要论述的五重论域、六种思维方法、四个维度”“习近平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范畴、内在特点”等。在这一逻辑下,文章结构就根据概念本身及其多寡展开,使研究进路趋于简单化,研究重心发生“位移”——从重“思想”研究转为重“概念”附加性研究;而“概念”的叠加甚至陷入没有“边界”的境地,即只要实现“思想+概念”,就能“组装”出论文,一个“概念”无法达到“要求”,就再增加“概念”,直至满足要求为止。然而,这里满足的往往只是行文要求,当“思想”后缀的“概念”以这样的方式可增可减,也就意味着对思想本身研究的削弱。
第二,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的逻辑展开。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推进》,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介宾短语+“概念”的逻辑结构;又如,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构成定中短语,加上多维来源、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等“概念”,形成“关于……重要论述中的的多维来源、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等逻辑。这类文章的逻辑就从研究介宾短语或定中短语本身展开,通过增加、置换新的介宾短语、定中短语与其他研究区分开来,但实际上是第一种逻辑的变种,文章主题和逻辑切入点可以被替换为“新的介宾宾语或定中短语”,某种程度上依然脱离了思想研究本身。
第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动词与“概念”相叠加形成逻辑结构。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融入、武装的、、”,相关论文近于应用研究,但综合不少研究成果来看,此类应用研究很难说是从实践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出的真实思考,不同文章的“方法”“探索”“策略”的行文结构接近,甚至可以相互套用;行文雷同、言之无物可归因于逻辑的简单空洞,很大程度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抽象化、虚置化,而所谓的“进入”“融入”“武装”的“实践”“困境”“内涵”等研究,套用于其他“思想”研究似乎也能成立,成了一种看似不出错的“万能”模式,形成了“万能逻辑和通用结构”,这种程式化的研究势必脱离地气,也很难阐释好思想本身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从文字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言文字既严肃又活泼;既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讲出复杂深刻的道理,又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高度总结现实经验。一旦研究出现逻辑“公式化”“套路化”等现象,研究成果的语言文字自然也就变得空泛生硬、呆板枯燥。
第一,“中央文件的排列组合”式文字,重复领导人、党中央及政府部门已经公开的重要讲话与文件。例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系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十个坚持”与伟大建党精神等内容后,一些研究照抄照搬相关表述,将“十四个坚持”调换为“十个坚持”或“八个坚持”,抑或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各类文件表述、各类会议决议中的文字进行排列组合,本应深入细化的学理或实践研究就转变为大大小小的各类“会议或文件语言”“报告或演讲语言”,转变为对精神和思想本身的变相重复乃至“抄袭”,一些文章甚至还没有原讲话、原文件精细准确。
第二,“拍脑袋”式文字,即为了凸显自身相对其他成果的创新性,投机性地运用所谓“新话语”进行学理化、开创性研究。例如,类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体系中之考察”,将研究思想中不存在或较少出现的概念及其话语等同于创新,在宏大叙事下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党中央及政府部门和改编后的党报党刊文字作为“”研究的注脚、论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话语文字精髓。再如,用其他理论话语“套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精华,因而既带有马克思主义话语特征,又具有各学科时代精华的理论话语。一些研究用不屬于时代精华的西方理论话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类似“关于重要论述中的‘情感政治‘地缘政治”等研究均是如此。这类文章看似带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和引文,但实际上采用其他理论话语进行研究。又如“伪造”概念,将尚不存在的概念及其解释话语运用于相关研究,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制度哲学观”等,用晦涩云绕的文字将不属于其思想的精神和语言“学理化”,论述一些习近平总书记没有讲过或不属于其思想精神的话语概念。
第三,教科书式文字,这类话语带有明显的注重概念分析、谈论概念性质特点及国内外理论的一般规定性等特征,因为缺乏问题意识和逻辑空洞,导致泛泛而谈,往往洋洋洒洒写了万余字甚至数万字,但不少文字毫无意义,即使删除其中部分文字也不影响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但理论工作和著文与教科书并不相同,不宜在学术期刊上再刊发教科书式文章,以“教学式”的“教师爷”态度“教导”读者。总体上看,教科书式文字更多出现在“基本”研究领域,如“基本论域”研究,首先对各类“域”的概念进行话语说明和界定,进而对这一概念具有的起点、遵循、价值、保障、核心、基石、旨归等再进行话语阐释,形成了环环相套的“说明书”话语。又如“基本方法”研究,类似“六种科学思维方法”等文章,首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概念界定,再对方法的生发、演化、特征、举措、要求、动力、底线等进行文字说明和组合,不断用界定概念生发出来的概念连接段落章节,这样一篇文章就演化为无穷匮的概念叠加,充满着概念界定和特征等说明文字。
三、方法必须守正,范式需要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因而在本质、原点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其根本方法。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吸收了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精华。因此,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吸收现代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及其方法论。从这一标准出发,现有研究在方法和范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规范研究较多,马克思主义学科及其方法运用较少。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科”,更是针对各领域各学科的具体“问题”而形成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涉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民民主、人与自然关系等各领域。总体看来,当前学界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规范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出现了不少优秀成果,例如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基本逻辑、主要内容、原创性等,政治学、哲学、党史党建等学科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证成》一文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后的主要逻辑[3]。
利用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可见,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或题名的2万多篇文献中,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成果占比相对较低,更多成果还是集中于政治学和党史党建等学科。因此,在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过程中,在学科及其研究方法上应回到马克思主义原点,形成更多具有“马克思主义味道”的成果。在研究中,马克思主义不能停留在“嘴上”,自说自话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等基本方法,而要用方法本身开展研究;不能停留于简单“引文”,将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等同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引文”的出现应是顺其自然,而非成为其他理论和方法的注脚;不能运用简单的类比方法研究经典思想之间的继承性、创新性,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而应立足于方法本身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致性;不能简单认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等同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方法,更应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事实,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守正创新;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方法蕴含的基本立场和价值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带有“为什么人”的问题,在研究阐释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为什么人”“怎么用”等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简单认为无论什么学科方法和范式都能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反之认为坚守马克思主义方法范式的基本原则就是“教条主义”,而应当设立明确的方法论边界。例如,在讨论以人民为中心和西方民粹主义的区别等话题时,就需要坚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厘清“人民”和“民粹”的区别、阐释民粹主义的本质、廓清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学科在分析相关问题上的本质区别[4]。
第二,单一学科研究较多,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研究较少。当前,不同学科在各自专业层面均形成了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色与重大成果,但相关研究在方法范式间还存在一定壁垒。从成果本身看,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对话相对较少,更多还是在内部进行带有学科归属和特征的研究。例如,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规范研究,多为哲学、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等学科,而专业研究,如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社会效益转化与评估、精准扶贫制度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短期和长远影响等问题,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往往利用自身优势展开研究[5]。这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研究格局,不同学科间交流不多,学科边界较为明显。
马克思主义本就涉及多学科且有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涉及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面向,必然需要囊括传统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对此,我们不仅要解决相关学科发展和内部存在的重要问题,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综合多学科以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问题。相关学科既要主动结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应主动与其他学科合作建构更专业细化深入的研究范式。《〈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如何影响钱学森的》一文阐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与自身从事的学科和事业相结合,就能够起到“1+1大于2”的效果[6]。自然科学尚且如此,社会科学更应如是。例如,规范研究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引用其他哲学学科的前沿和時代精华,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视野更加开放。又如,在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进行具体化研究,应选好支点、“集中会诊”,以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实践性和现实性,更加凸显思想的指导性。再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然涉及各领域,更需要用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研究将思想全面、深刻、系统地呈现出来。
第三,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实证研究既涉及定量,也涉及定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当前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中,这两类方法并没有很好运用,从而导致部分研究成果较为空洞。
定量实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历史过程,通过客观的经验证据、定量的统计方法,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机制、战略等实践的横向和纵向影响是什么”[7]12。例如,在习近平总书记“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8]的重要论述研究领域,需要用严谨的定量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增长被低估的两类GDP统计原因》一文就运用定量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相关问题[9]。同时,还需要立足可信的历史档案材料和相关数据与统计方法,全面论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批驳错误观点、总结经验,更好为未来发展服务。总体来看,这类研究有待加强,应进一步实现思想和实践、理论学说与实证学说相统一。
定性实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历史案例,深度刻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归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个领域的经验、做法和启示等内容”[7]1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基础上,更需要总结好我们党和国家在解决重大发展问题、推动中国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地区进步发展的主要经验。当下尤其应总结好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经验,这就需要进行丰富的定性实证研究。目前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者已经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但还需要多学科学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学者一起发力,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讨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变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规律和解决办法,进一步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领域的发展路径。
四、保持求实态度,拓展思想深度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增多,研究内容也呈现出一些特征,例如重复性内容增多、横向拓展研究增多、材料性研究增多等,甚至在部分研究中出现基本理论常识误用的情况。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需要克服相关问题,严谨求实,开展有实际内容且具有思想性的研究。
第一,研究内容“堵塞”需要“疏导”。正由于研究成果的增加、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平台的增长,加之研究中问题意识缺乏、研究分层并未形成、研究深入细化不够、研究范式单一等,导致研究内容的突出问题就是重复、类同研究增多,有实际内容的研究成果日渐减少,形成研究内容“堵塞”局面。例如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问题重要论述研究等,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反复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或相关中央文件精神。又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青年观等研究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重复现象,一些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均呈现为理论来源、主要内容、重要特征、重大或现实意义等逻辑结构。在研究者需要出成果的当下,比較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扩大内容或者转换现有研究内容的形式,例如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多次出现或反复强调的概念与话语,只要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均作为研究内容,这样的重复研究实际上导致了内容空洞化;不设限制地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各方面各维度各领域的内容相结合,就导致研究内容有形无实,并非出于实际和理论发展的要求进行研究,而是将研究对象进行简单的主观勾连;进行概念或话语转换而内容大体不变,出现雷同和重复研究,如将“青年教育观”转换为“青年政治教育思想”或者“青年政治教育工作”,将“师德教育”转变为“好老师观”等;对于同类或类似研究内容,在主语、动词、宾语上动脑筋、下功夫,例如“三进”研究,可以进高校也可以进中学甚至小学,可以融入企业也可以融入基层社区,又如“青年观”研究,既可以是内涵、内容,也可以是蕴意、维度研究,研究内容可以转换为诸多形式进行套装、加工、改写,这样就形成了无底线、无限制的研究。此类研究频频增多,使得刊发平台“无好稿子可选”,更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规范性。
第二,正确表述被“扭曲”现象需要“持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必然关涉多领域、多学科,跨越较长历史时段,这也使得不同学科、持有不同立场的研究者在研究中或容易犯错,或陷入“相对主义”局面。一方面,相关研究容易出现一定理论错误,扭曲了理论常识。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体,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0]有学者在研究相关论断时,尤其是在研究“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上,却指出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70余年探索的“成就”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讲话是一个整体,提出了诸多论断,形成了诸多理论成果,对此,应当进行整体研究,不能因个人利益得失和主观立场等失之偏颇进而扭曲思想本身。如在探讨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关系上,相关研究内容就存在偏重现象:或将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历史看作“一片漆黑”,将“孩子和洗澡水全部泼掉”,或简单将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成就视为摆脱了“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历史”的结果。同样,在对待“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的问题上,仍需要有整体意识,在深化改革研究中,要始终保有“哪些不能改”的立场;在本质、底线研究中,要始终具有改革发展的意识。因此,需要在整体上学习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突出一个手指头、忽视其他手指头,更需要因时因地因势从整体上不断把握思想精神,不随意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行裁剪,作为自身倾向性研究的内容主体。
第三,材料引文“堆砌”格局需要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深邃的洞察力,对许多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发,既是理论,更是“思想”。对此,在基础研究之上,相关研究者更需提升研究本身的思想性。当前,基础类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数量,在分层细化深入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尚未完全展开的背景下,容易“物极必反”,使不少研究内容过于侧重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中央文件材料、过于注重话语引用的堆砌和历史档案材料的叠加,这就容易造成研究内容重“引用”而轻思想,缺少思想性、缺乏思想立足点。未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日益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更应注重“思想性”、注重“道理”本身,而不能简单停留在材料引文的堆砌上,用材料的丰富性掩盖文章思想、精神、灵魂的贫乏,不能在研究内容层面使“材料和引文”替代了思辨力、洞察力、创造力。为此,首先要掌握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从历史中洞察大势,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接近现实生活并抓住各类问题,为解决“世界之问”提供深邃的思想解答。在新媒体互联网时代,获取“材料”的“门槛”很低,相关讲话、文件、电子书“满天飞”,在这一背景下,仅停留于材料堆砌、对经典内容的简单引用,而忽视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容易使研究成果乃至研究者本人失去思考力、创造力和抽象能力。简单复写已有文字并非原创,更需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回到实践中去,提升现实洞察力,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丰富研究的思想性,创造出更多引人入胜、令人澎湃、引发深思、充满启迪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晓峰.社会化大生产理论视野中的新中国开放历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5):70-79.
[2] 杜丽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维释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8.
[3] 杨谦,张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证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17.
[4] 邢彩丽.“西方之乱”:民粹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危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87-95.
[5] 石镇平,刘雨.谨防跌入西方“民粹主义批判”的话语陷阱[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7):98-106.
[6] 吕成冬.《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如何影响钱学森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2):39-47.
[7] 于鸿君,尹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法初探——基于2012-2020年CNKI收录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1).
[8]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G].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19.
[9] 吴文,于鸿君.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增长被低估的两类GDP统计原因[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1):89-98.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Several Issues Needing Attention in Deepening the Stud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LAI Qingli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200020, China)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for the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y to deeply stud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t present, many excelle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s research on i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evel of problem awareness, research theme and object, logical discourse, method paradigm, research content, etc. Standing at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o deepen the stud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the land of China and Chinas practice, constantly improve our practical insight, enrich the ideological nature of the study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laws of history, and create more fascinating, exciting, thought-provoking and enlightening classics.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Marxism; problem awareness
(編辑:蔡秀娟)
收稿日期:2022-12-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中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研究(22BKS033)
作者简介:
来庆立,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史研究;E-mail:lql@s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