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感知塑造:元宇宙艺术的路径可能

2023-05-30周丰

关键词:隐喻宇宙媒介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形态,元宇宙以数据的方式建构起现实世界的平行宇宙,实现全沉浸式呈现和对感知信号的全摹仿。元宇宙是“虚”在形式、“实”在感知。然而,元宇宙与艺术何干?元宇宙作为一种媒介,既与传统艺术媒介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连贯性,自身发展又伴随着感知的进阶。从柏拉图的摹仿观来看,传统艺术摹仿的是事物的“某小部分”外观,当代电影艺术的影像呈现则是对“某小部分”的巨大突破,而元宇宙却实现了全摹仿。由此可见,以元宇宙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似乎也会成为必然。元宇宙艺术对现实物质世界形式的突破,不仅是在摹仿感知,还将重塑我们的感知与经验。

关键词:

元宇宙艺术;媒介;审美感知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3)02-0181-07

元宇宙一词自2021年3月以来日渐升温,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元宇宙热。显然,其中有借元宇宙之风大行炒作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元宇宙作为当下和未来的一种技术形态,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2021年10月28日,扎克伯格在Connect平台上发布了公司更名元宇宙的视频,并对元宇宙进行了解读和示范,他认为元宇宙当下还不成熟,是属于未来的。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未来技术的成熟,其应用也指日可待。

那么,元宇宙与艺术何干?事实上,“元宇宙”一词源于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1]。只是彼时,元宇宙是作为一个未来世界被描述出来的,《黑客帝国》《头号玩家》等电影中,元宇宙也是作为一个被描写对象出场的。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中的元宇宙是作为内容而不是形式出现的。元宇宙艺术应是以元宇宙为媒介而呈现的艺术形式,因为元宇宙技术还不成熟,元宇宙艺术目前看来还是一个未来概念。但从艺术媒介的发展路径以及人类的艺术感知进阶发展角度,我们能够看到元宇宙艺术的一种可能性及其呈现的特点。毕竟,技术媒介是艺术形式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元宇宙作为一种未来技术,也必然会成为艺术之媒介。

一、元宇宙的“虚”与“实”

元宇宙(metaverse),即“Meta”与“Universe”(宇宙)的组合,“指自然宇宙背后还存在一个数字(影子)宇宙,即所谓的数字平行宇宙”[2]。元宇宙可以理解为一种未来的新宇宙、新世界。元宇宙的核心是信息,它是一个信息世界。而信息由数据构成,数据的创造者又是人,这就意味着,在元宇宙里,人类自己扮演造物主,自然界中无法实现的各类创新欲望,在虚拟的元宇宙世界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3]。“因此,人类就实现了超越自然宇宙的限制,在數字宇宙中充分发挥人的各种创造性,并追求人类的自由。”[2]即便如此,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依然是人的感知,人仍是元宇宙的有限性。

(一)元宇宙感知的物质实在性

如果说元宇宙是“把人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了”[4]56,那么,这个“解放”意味着什么?笔者以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物质与感知。元宇宙的本质特征是全沉浸式的虚拟,它首先“解”开的是感知对象的物质实在性。我们的感知对象不再是物质,而是数据虚拟物。因为数据具有唯一性和虚拟性,凭借着“0”和“1”两个代码,数据能够塑造任何形式的对象,某种程度上讲,数据就是人的想象的可视化。可以说,元宇宙的“解”打破了物质世界的束缚。然而,在人的感知层面,元宇宙并未“解”或“破”开什么,我们可以将元宇宙对于感知的意义理解为“放”。人类通过数字虚拟可以打破物质世界的物质实在的形式,但感知却难以破除边界。我们的视觉可见光范围是380~780 nm的光波,听觉是20~20 000 Hz的声波,就连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也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实现传递和感知,这就是人的有限性。然而,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我们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借助媒介“放”开我们的感知,去“见”出更多的东西。可以想象,即便是在元宇宙技术时代,我们打破物质世界的束缚也必须依赖于我们的感知。

元宇宙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它能够给我们提供真实的感知信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获得的信息是由现实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传输给“我们”的感知信号。如窗外的风景、空调的噪音等都是现实事物传递给我们的感知信号,我们看到了窗外的雪、树木和房子,听到了空调的嗡嗡声并感受到了它的位置所在。但是在元宇宙中,信号不是来自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反射,而是直接由计算机系统呈现,我们便能够看到窗外的雪景并感受到寒冷。简言之,元宇宙正是抓住了人的感知的技术手段,将物质世界转化为了信息,而其真实之处就在于我们对信息真实的感知。

那么,没有实在物质形式的元宇宙等同于幻觉吗?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感知都是错觉。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使我们的感知不可能完成对所有信息的一一对应处理,而是以一种原型同构(proto-isomorphism)[5]188的方式去感知信息。例如,我们会以范畴将事物单元化,380~780 nm波长的范围内见出了大致7种色彩,而不是400种甚至更多。“见出错觉不仅正常,而且为生存之必需。”[5]176错觉和幻觉有何不同?错觉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对对象感知的歪曲,而幻觉是指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知觉体验。幻觉近似于梦,是一种幻象。我们在元宇宙中能够感知到形象、声音、冷暖等,是因为元宇宙设备为我们呈现了相应的感知信号。感知信号是实实在在的刺激输入,是一种真实的感知。元宇宙的全沉浸式首先就是基于感知信号的全真给予,我们才能在“虚”之中获得真实的感知体验。

(二)元宇宙的“虚”非“虚无”

元宇宙的“虚”具有实在性,虽然它在现实世界不具有物质形式。元宇宙遭受的质疑和批判就在于它的“虚”,并将这种“虚”等同于“无”,将元宇宙世界及其意义“虚无”化。“在元宇宙中,虚无会笼罩一切。”[4]58有学者指出:“元宇宙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一种技术上的‘涂层,这种‘涂层使得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世界,不会关注现实当中的阴暗面,涂层之前的‘锈斑被遮蔽掉,因此可以制造体验的神话,在‘涂层以后我们看到的元宇宙都是美好的,技术的涂层加上了美丽的光环,人们在元宇宙中觉得美好世界就在眼前。但是,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伪世界。”[6]不可否认,当前的VR技术在游戏中运用较多,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了极大满足,甚至沉迷于虚拟世界、活在虚拟世界,但这是否意味着元宇宙也会如此呢?

元宇宙的“虚”并不等同于“虚无”。

当前的VR技术可以说是元宇宙的一种前阶段,不具有元宇宙的全部特征。VR游戏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的“自我”的满足,是一种“自我”意义的实现。其实,人在世界,都是为了实现“自我”,只是条件、途径和自我意志的差异造成了众生不同。而虚拟世界是能够极大地凸显“自我”意志的,因为外部条件可以自我设定。因此,虚拟世界的成就與“美好”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便被视为“涂层”或“伪世界”。VR所创造的世界本质上和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没什么两样,它们都是人类基于某种媒介手段的一种表达。

将元宇宙视为一种“伪世界”,是对元宇宙世界及其意义的“虚无”化,这种“虚无”化实则是对人类未来驾驭元宇宙方式之担忧和焦虑。现实世界如何与元宇宙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元宇宙如何助力建构现实生活?换言之,元宇宙时代人们如何自处?问题在于:怎么样才是真实的?什么又是真实的?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如若沉迷,何须元宇宙?“沉迷”是一个外部指认而非自我评价,是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价值指认。“实”与“虚”并不能构成现实世界和元宇宙的真正区别,真实最终仍在于人心,元宇宙的“虚”与“实”也只是现实世界的“虚”与“实”。

在元宇宙时代,如何“诗意地栖居”?笔者以为,这正是将元宇宙之“虚”如何化为“实”的问题。个体对人生的理解或许才是“实”处,而不在于以何种方法去实现。或许,元宇宙的艺术路径可以成为化解焦虑的一条出路,成为虚拟中的实在连接现实之精神的一种方式。

二、艺术媒介的发展及其感知的进阶:元宇宙艺术与传统艺术之关系

元宇宙艺术如何发展?它和传统艺术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其实,元宇宙艺术并不是孤立的、一蹴而就的,它与传统艺术的发展具有连贯性,也依赖于技术媒介的发展及其审美感知的进阶。

(一)柏拉图的“摹仿”与作为媒介的元宇宙

从传统艺术的审美感知路径来看,艺术作为摹仿的产物,其审美感知也依赖于其摹仿的媒介。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从孩提时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摹仿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7]。摹仿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摹仿的本质是人化一个世界。柏拉图就指出了三种“床”:样式的床(神)、现实的床(木匠)、画的床(画家),他进一步解释现实的床是对样式的床的摹仿,而画家的床则是对木匠的床的摹仿。“(绘画)模仿的是外观,……所以,这模仿当然离真实很远,……因为,它把握住的是每个东西的某小部分,况且,这部分还是一个幻像(eidolon)。”[8]画家摹仿的媒介是笔和颜料,绘画之媒介在感知层面所呈现的信息只是“某小部分”,因此,这种摹仿对感知的呈现是不全面的。但元宇宙作为一个平行世界、一个能够使人全沉浸的世界,意味着二者在感知层面上是和原本世界相一致的,可以说,元宇宙拓宽了人的世界。

其实,我们在现实世界的感知本就是全沉浸式的。在春天的花园里,你的所有感官、你的整个身体会告诉你春天有多美好;在寒冷的夜晚,冷风会穿透你单薄的衣服告诉你有多冷,这些都是全沉浸式的。元宇宙也是一种对自然的摹仿,只是这个摹仿首先攻破的是我们的感知:元宇宙以数据的形式全信息式地摹仿了我们的世界。传统媒介似乎都未做到全真摹仿,超现实主义绘画虽然可以以假乱真,但仍是顷刻的而非时间和空间的同时呈现。元宇宙的摹仿近似于柏拉图所谓的“神”的样式,它摹仿的不仅是事物的外观,还能够呈现事物的质地、材料以及我们对其质地的感觉。元宇宙对世界的完全摹仿,意味着世界的一切都是以数字媒介为存在方式,时间也被赋予媒介形式而成为了艺术。

如果我们从柏拉图的绘画媒介摹仿的“某小部分”开始,在人类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这“某小部分”逐渐被扩大直至成为元宇宙的全部。这就是艺术媒介之摹仿的发展历程,也是元宇宙成为艺术媒介的连续性与必然性。艺术之于摹仿,就是在感知层面上接近自然。艺术媒介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审美感知路径的进阶。从传统的文学与绘画到当代的电影艺术,直至今天及未来的元宇宙,我们能够看到元宇宙可以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媒介及其所伴随的感知的进阶发展。当然,这种特性也是相较于传统艺术媒介之特性而见出的。

(二)媒介的进阶与想象的解放

从传统艺术媒介来看,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不是始于真正地摹仿自然。最早的线条、色彩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形象,形象是事物在某一顷刻的外观,是平面的。雕刻可以说是三维的,但也只限于顷刻。然而,我们对于绘画或雕刻的认知并不仅仅是顷刻,而是绵延不绝的想象。在此,我们的感知对对象的认识,是在文学或绘画所呈现的“外观”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我们在想象中去还原和认识对象,原本作为感知一眼可见的“外观”,需要想象来完成。感知所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文字或线条给我们提供的感知只是一个线索,作品意蕴的建构还需要借助想象来完成。

感知和想象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两个不同阶段。心理学认为,感知是个体通过感官获取对象的信息,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而想象则是对头脑中已存在的表象的加工和改造活动。在胡塞尔看来,“想象把内容立义为对象的相似物,立义为对象的图像,而感知把内容立义为对象的自身显现”[9]。简单说来,感知就是感觉所得、眼前所见、耳朵所听,而想象则是在所见、所听和所感的基础上见出原本见不到的内容。那么,媒介的摹仿作为对事物认识的基础,它所能“摹仿”的部分仅呈现了“感知”的对象,对事物的认识还需要“想象”来建构。对文学或绘画而言,想象建构的不仅是作品的意蕴,也承担了原本的感知。

当电影出现后,摹仿变得更为完整。为电影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的是摄像技术,因此可以说,这一技术正是电影的决定性媒介。电影中的事物影像、声音等都能被呈现出来,让观众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事物或人物的形态、面貌和情感状态,人们在感知层面获得了更具体的信息,这就是电影媒介对世界摹仿的呈现。相较于文学与绘画,电影的摹仿不再是事物的外观“某小部分”,感知在此所获得的是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一窗口看到了某个事物的整体形态,即“外观”的全部信息。电影将原本由感官所承担的“外观”还给了感知,让想象获得了更大的空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正是在呈现“外观”形象的基础上塑造了隐喻。

(三)全沉浸式及其艺术想象的可能

元宇宙艺术将以全沉浸式为特征。全沉浸式意味着以元宇宙为媒介的摹仿提供的信息与在自然界中我们所能获得的完全等同。换言之,我们在元宇宙中所感知到的信息和自然界一样,元宇宙艺术能够实现完全摹仿。例如元宇宙中所呈现的一朵花,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的整个外观,还能闻到它的气味,用手触摸或是拨动它,还可以感受它的芒刺和柔韌。“沉浸式”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在感知层面上对想象的剥离,这也是艺术从传统的文学艺术到电影艺术再到元宇宙艺术的一种进阶路径。但这种剥离不是剥夺或放弃想象,而是文学艺术中的空白被数据填满:人物、情态、声息或是电影中的身体,在元宇宙艺术中都会被呈现出来,我们无需再通过想象来获得。显然,元宇宙的想象特质在冥冥之中和艺术无中生有、依靠观念去铸造的时代遥相呼应。

艺术创造本就是一个虚构的、想象的世界,在艺术世界中我们通过想象去体验一种美和塑造一种可能。文学以文字为媒介模拟感知,电影以影像为媒介模拟感知,元宇宙以感知塑造人。从感知层面来看,文学是想象一个世界,电影是面对一个世界,而以数据虚拟为主导的元宇宙则是进入一个世界。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中,我们通过媒介去想象,想象是自由的,媒介和感知主体间是一种弱相互关系。而电影作为媒介对感知主体则起着牵引作用,

我们的注意力或者说意识必须跟随电影画面而展开,几乎无暇想象,真正的想象则发生在电影的完结之后。而元宇宙对时空的突围,使得作为感知主体的人进入其中并成为其一部分,感知与想象全都在元宇宙内部。那么,当想象获得解放,元宇宙又当如何塑造艺术呢?由前述分析可知,元宇宙艺术带有传统“艺术”之特性,它将和其他媒介艺术一样,在自身媒介特性基础上塑造隐喻。

信息是感知层面的,而隐喻的才是艺术的。原始人画在洞穴中的线条在彼时可能也只是信息的呈现,但对于今天的我们却可谓是充满隐喻;一个留言的文字便条是信息,但《红楼梦》却充满隐喻;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在当时也只是一种信息的呈现方式,但今天张艺谋的电影《狙击手》却是艺术。可以说,任何媒介在诞生之初都像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媒介能够以自身的形式呈现信息,但其艺术化之路还需要走向尼尔·波滋曼所言的“媒介即隐喻”。

因此,从传统的文学艺术到近代的电影再到以数据虚拟为主的元宇宙,在审美的过程中,感知在“外观”的信息处理层面逐渐替代想象,但同时以“象”为基础的“隐喻”则为想象留下巨大空间。元宇宙的艺术手法不在形象的拟真,因为元宇宙的基本手段就是完全的感知信息呈现,艺术之隐喻和留白都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元宇宙的艺术或许是在拟真的基础上颠覆规则来实现“陌生化”,重新塑造感知。对于自然的摹仿,是从符号到影像再到元宇宙,人类正一步步走向极致,最终复刻了自然。然而,这样一个轮回实现之后,人类在元宇宙之中是否会再开启下一个轮回呢?

三、元宇宙艺术的审美感知特性及可能

元宇宙艺术与传统艺术之差异首先在于审美感知。传统艺术处于我们的现实世界,即我们眼前的世界,它具有现实的物质性。元宇宙艺术则处于数字虚拟世界,艺术不再是物质实在,而是虚拟数据,但感知对人来说却是真真切切的体验,即虚在艺术、实在感知,以虚在之艺术实现全沉浸式的审美感知,从而达到实在的艺术体验。作为一个全沉浸式的平行宇宙,元宇宙的感知与现实世界无异,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元宇宙的艺术就是对现实世界的照搬呢?我们对元宇宙艺术的感知方式也是照搬呢?虽然现实世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照搬到元宇宙,但元宇宙艺术却并不止于此,它既能够容纳现实世界的所有艺术形式,又会以自身的媒介特性塑造新的艺术形式。

(一)元宇宙艺术的审美感知塑造能力

首先,元宇宙艺术的审美感知是全沉浸式的。前文也已指出,现实世界正是最典型的全沉浸式,身处自然景物之中便是全沉浸式的审美。园林艺术素以“游”为审美标榜,虽然也强调“心游”,但仍未排除身临其境的“全沉浸式”。即便是坐在亭中“心游”,春风拂面、嘤嘤鸟鸣、淡淡花香,都是与眼前之景合在一起的。其他如舞台沉浸、展览沉浸等艺术形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的其他感官,重点强化在场体验。全沉浸式的审美意味着在审美情境中,人与对象完美融合,既有主客体的融合,还有身心的融合。“物我合一”不再是基于“心”的想象与对象的融合,而是基于“身”的感知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然而,全沉浸式审美情境与深度审美体验并不能画等号,人们在舞台与观展上运用沉浸式手段,目的就是最大可能地去激发主体的审美体验,这也是元宇宙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次,元宇宙艺术具有较强的感知塑造能力。虽然元宇宙艺术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和现实世界如出一辙,但元宇宙能够打破现实世界事物的组织原则,让鲸鱼在我们头顶游弋、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甚至生活。这种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这种可能就是我们的感知直接给予的。感知在此的适应与认同就是元宇宙对我们感知的一种重新塑造。

我们的感知本身就是在进化中被塑造出来的,虽然这种塑造过程极为漫长,还与物理环境的改变分不开,物理环境的改变意味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改变,即感官信号的改变。那么,审美感知是如何被塑造的?它也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吗?非也。审美感知的变化首先在于适应,在不断适应中发生认同或匹配,从而在经验层面改变我们的感受及认识。曾有实验表明,长时间观看某个对象能够改变人的观看方式,倘若你处于一个到处都是眼睛靠得太近(或太远)的人类世界中,那么你对“正常”脸的判断将会发生变化[10]。当某人长期待在另一个文化环境之中,也会对该文化中的审美标准表示认同:“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和特洛布里恩岛岛民一起生活了若干年,一段适应之后,他发现他的‘美的判断标准变得与当地文化标准相一致了。”[5]154显然,美的标准也会在环境的适应中被重塑,即是感官的认同或塑造,经验能够驯化感官。

元宇宙艺术不在于形象的拟真,而在于法则或规则的被颠覆。2019年,艺术家杨泳梁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不朽之境》展览,参观者只要戴上VR设备,便可畅游于艺术家所创作的中国山水墨境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初级的元宇宙艺术。但这种通过媒介技术而实现的“陌生化”也只是相较于当下的艺术语境而言的,一旦元宇宙成熟,便不再是“陌生”的,未来的元宇宙陌生化是不断打破规则的陌生化。如巨大的鲸鱼在天上飞,这不是出现在电影荧幕上,而是发生在你眼前的事。总之,元宇宙一旦建构出这些艺术形式,便会成为我们艺术经验的一部分。

(二)元宇宙艺术的形式可能及其隐喻特性

元宇宙艺术无限的可能性在于,每一种陌生化形式在驯化了人们的感知并被人们习以为常后,还会有新的陌生化形式出现,这种体验也是当下的我们无法想象的。经验变得不再陌生,习以为常的经验是进一步陌生化的基础。元宇宙作为一个数据虚拟世界,意味着艺术形象或艺术形式的塑造要优于传统艺术媒介,艺术形式的材质、色彩、尺寸等都来源于数据,数据是单一的、可塑的。而数据的制造者是人,人构成了元宇宙的脑。因此可以说,元宇宙艺术的形式建构是无限的,一个元宇宙艺术作品的作者可能不再是一个人,或确切地说,元宇宙艺术的创作类似于电影的创作,它不再是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群体通力合作的结果。

如果說陌生化是艺术形式化的可能性,那么元宇宙艺术的内涵更多地依赖于其隐喻结构的建构,而这也将成为元宇宙消解娱乐性、连结现实精神的一种方式。隐喻的基本构成是媒介之结构,文学以语言隐喻,绘画以色彩、线条甚至构图隐喻,电影以镜头隐喻。由传统艺术的隐喻结构来看,元宇宙艺术似乎也要以自身的媒介构成为单元。然而问题在于,元宇宙中存在的不仅有视觉拟像,还有全部感知的数据化,那么,是否各个感官之间会形成隐喻,甚至进入情境的审美主体也会成为隐喻结构的一部分呢?例如,电影中的声音是一种隐喻,画面的组合也是隐喻,人物的服饰、语言、动作都可以成为隐喻的载体。后出现的媒介似乎可以将先前各媒介的隐喻方式都纳入其中。然而,电影作为观看的艺术,作为审美主体的“我”是在电影之外的观看,如果在元宇宙艺术内,“我”便置身其中成为其构成部分,从而可能成为隐喻本身。

元宇宙艺术塑造的是我们的审美感知,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当感知变得习以为常,我们将如何塑造现实世界的审美风尚呢?艺术在元宇宙空间的存在形式如现实艺术般会形成某种风潮,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生活。元宇宙完全有可能塑造出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审美文化形态或风尚,反过来影响现实世界,重塑现实世界的审美风尚。毕竟,感知联通了两个世界,并实现了虚与实的交互。

(三)元宇宙艺术的现实意义

元宇宙的全沉浸式特点对未来艺术方方面面的影响巨大。首先,全沉浸式能够实现非在场的现场性。如元宇宙的电视直播完全是一种让人置身其中的狂欢式感受,而不是电视机前的旁观,身临其境所带来的既有现场的体验,还有身份的认同。人人为众,之所以会产生“众”的效果是以“在场”为前提的,今天的网络便是一种“在场”,但网络的在场是“符号化”的,“符号化”便意味着隐身性,虽有从“众”,但其所感很大程度上是脱离“身受”的。但元宇宙之“在场”的前提是人类感知所具有的实在性,因此,元宇宙直播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是传统媒介所不可比拟的。

其次,全息数据高保真地呈现艺术空间使艺术保护大有可为。如莫高窟的元宇宙数据空间,能够完全复现莫高窟的壁画及其空间特征。与此同时,元宇宙的莫高窟将不再是一个“光晕性”的存在,而是人人可及、随时可及的空间。元宇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媒介,元宇宙的艺术保护一定程度上就是艺术的再创作。那么,艺术之“光晕”似乎不在独一无二,而重在审美意趣的还原。或许,元宇宙作为媒介能够成为艺术保护较为理想的选择。

最后,全沉浸式的元宇宙能够打造多元的文化旅游项目。元宇宙文旅的进入不是平面的,不是现阶段的虚拟空间或赛博空间,而完全是一种真实感知,就如我们在元宇宙莫高窟中能感受到历史的味道和画质的裂痕一样。当然,元宇宙文旅项目不只是模拟对象,还能搭建起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空间,就像电影《阿凡达》所描述的星球,人们在元宇宙中走进这样一个空间获得全沉浸式的真实感知体验。最终,这些体验会构成我们现实的经验,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结 语

既然我们的一切思想经验都源自感知体验,那么元宇宙艺术的全沉浸式体验也会成为我们思想的基础。所有的形而上之思也都是对我们感知世界的反思,让艺术本身带上强烈的观念意味。那么,元宇宙如何从当下虚拟现实的感官游戏中形成一种表达和反思?元宇宙艺术能否弥补这种人脱离现实的异化呢?“现实”在元宇宙中将被赋予何种意义呢?元宇宙作为一个未来媒介,我们已经能够畅想这样一个存在,但或许只有当我们置身元宇宙时空,才是元宇宙思想或哲学萌生的开始。元宇宙作为媒介与传统艺术媒介有着高度的连贯性,它能够实现全摹仿,这似乎也将成为艺术媒介发展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STEPHENSON N. Snow Crash[M].New York:Penguin Random House,1992:14-15.

[2] 黄欣荣,曹贤平.元宇宙的技术本质与哲学意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22.

[3] 翟振明.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M].孔红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8.

[4] 刘永谋.元宇宙的现代性忧思[J].阅江学刊,2022(1).

[5] 罗伯特·索尔索.艺术心理与有意识大脑的进化[M].周丰,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

[6] 蒋建国.元宇宙: 同质化体验与文化幻象[J].阅江学刊,2022(1):62.

[7] 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7.

[8] 张文涛. 模仿与知识——解读柏拉图《王制》(595c-599a)对诗的批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3.

[9]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 [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1.

[10]WEBSTER M A. Adaptation, High-level Vision,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J].Proceedings of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2002(6):1-11.

Shaping Aesthetic Perception: The Possibility of Metaverse Art

ZHOU Fe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200235, China)

Abstract:

As a form of new emerging technology, metaverse can construct parallel universes of the real world in the form of data to achieve full immersion presentation, which is exactly the complete imitation of perceptual signals. Metaverse is imaginary in form, real in perception, but what does the metaverse have to do with art? As a medium, the metaverse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is accompanied by the advancement of perce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tonic imitation, the 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is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appearance of things, while the image 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film art is a huge breakthrough to a “small part”, and the metaverse has realized a complete imit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rt form with the metaverse as the medium also seems to be inevitable. The breakthrough of metaverse art in the form of the real material world is not only imitating perception, but also reshaping our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Keywords:

metaverse art; media; aesthetic perception

(編辑:李春英)

收稿日期:2022-07-2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美学视阈下的脑审美机制研究(20BZW028)

作者简介:

周丰,助理研究员,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艺术心理学、神经美学研究,E-mail:zhoufeng198912@163.com。

猜你喜欢

隐喻宇宙媒介
宇宙第一群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这宇宙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