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润化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3-05-30梁凯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第二中学构建“场域共建,四方赋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润化模式,提出高校理论引领促进教师知识和教法革新、教科所共研促使教师理念在任务驱动下落地、馆校课程合作推动教师学科思维和合作意识提升、邕柳交流共建推进教师成果互鉴等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以及开发校本研究性课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开发校本实践性课程构建深度研习平台、开发生涯规划课程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等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策略。

【关键词】场域共建 四方赋能 高中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 润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5-0054-05

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不同于“双基目标”和“三维目标”,其更侧重于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终身受益的学科高阶思维能力。然而,自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提出至今,不少普通高中教师仍然没有找到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鉴于此,南宁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历史学科组进行了“场域共建,四方赋能”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润化模式(以下简称“共建赋能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

一、当前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机械僵化、协同性不足

当前,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仍普遍存在教育核心理念不突显、片面重视历史知识灌输、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和有效路径、过于注重书本间接经验、忽略实践和直接经验、学生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从日常教学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有些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常混淆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概念,而且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片段,立即实现培养某项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这样的认知,导致教师难以找到科学有效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法而只能机械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此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协同性不足。目前,从事历史教育的主要有高校历史研究者、教科研主管部门、博物馆及中学历史教师,各方力量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但由于各方的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同,彼此间缺少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在素养润化、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稳定互动,存在育人力量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人才培养仅依靠单方面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高中生而言,其所面临的是接受严峻的高考考验,因此更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协同育人的力量。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这方面的力度显然还不够,普通高中、教研部门、高校往往“各自为战”,未能共同搭建起协同育人平台,导致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往往缺乏有效性,更没有深度。

(二)历史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化逻辑较为混乱、驱动途径欠缺

高中历史教师是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力,虽然大多历史教师都接受过系统的历史专业培训,具备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教师未能与时俱进,对新的课改精神尤其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较为肤浅,存在内化逻辑较为混乱、驱动途径欠缺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高考的实际压力,教师习惯通过讲授向学生灌输知识,较少注重梳理学科知识与素养润化的关系;二是在学业评价方面,过于重视测验与考试,分数重于素养、结果重于过程等问题突出;三是有部分历史教师存在畏难心理,这反映出教师在推动改革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内驱方式欠缺。

(三)高中生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动力不足、学力较低

过去,由于学习场域狭隘、考试偏重分数等实际压力的存在,学生习惯以机械记忆、海量刷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只能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却出现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动力不足、学力较低的问题。学生无法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也不能科学、主动地建构属于自己的历史解释,更无法理解历史学习赋予的终身受用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

由上可知,导致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混淆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而非教学目标的概念,忽略了素养润化应贯穿课程教学始终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培育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历史学科教师的职责,也是普通高中学校理应肩负起的责任。学校作为素养目标达成的主导力量,应有效协同社会各方资源,构建更为开放的素养润化场域,在充分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设计实施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构建“场域共建,四方赋能”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润化模式的理论支撑

为了解决当下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诸多问题,笔者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构建“场域共建,四方赋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润化模式的研究。该模式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社会各方力量的有机参与,突破传统的课堂、校园的边界,打造新型核心素养培育场域。这一教育场域区别于传统封闭式教育场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与学科前沿发展进行积极主动的应对。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丰富多元的学生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达成了“润物细无声”的素养润化目标,与机械、僵化的素养培育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具体而言,“场域共建”即将封闭的教育场域变为开放的教育场域。新教育场域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观念的开放性。历史教育学属于历史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脱离学科前沿的发展,课堂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为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改革理念、革新教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适时充分理解和吸收前沿的教育学、历史学研究前沿成果。二是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理念落地,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充分理解和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共建赋能模式”力求借助各方力量,建立多元校本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包含研究性課程、实践性课程、生涯规划课程三大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走出传统课堂,不断拓宽课堂的边界、丰富课堂的形式,“天地即课堂,行走皆学问”。三是评价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家庭,具有不同的学习基础、性格秉性、自我期许,单一的评价尺度难以客观反映每一名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除了采取传统的考试评价,“共建赋能模式”还通过学生历史写作、展览策展、历史剧创作、新媒体vlog制作等方式,为培育学生素养提供更多参考标准,逐步建立“课堂—校园—社会”的开放场域,在场域中浸润素养。

然而,仅靠教师、学校的力量,新课堂场域还是难以形成,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教科研部门、普通高中学校等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功能,通过建立“四方赋能”机制,形成多方良性互动的关系网络。所谓“四方赋能”主要包括高校理论引领、教科所共研、馆校课程合作、邕柳交流共建等四个部分,通过“四方”合作赋能,将外部条件转化为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实践场域,并构建场域内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润化模式。

在构建“共建赋能模式”的过程中,我校搭建了“四方协同教研”的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平台,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同时,我校总结了一批国家课程素养润化典型课例,总结凝练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润化方法,利用乡土资源,研发了一系列校本实践课程,形成了丰富多元、实操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初步设计了“四方交互,二元共情”式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共建赋能模式”(如下页图1所示)。

三、“场域共建,四方赋能”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历史教师队伍,既是“共建赋能模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确保该模式有效落地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共建赋能模式”过程中,我校逐步形成了研究型教师的长效培养路径,构建了“四方协同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如下页图2所示)。

(一)高校理论引领促进教师知识和教法革新

随着核心素养导向下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促进理念、知识、教法的更新成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而高校具有专业优势和学术研究水平,可以为高中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所以我校近年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逐渐形成了“高校学术讲座、课题共研、教师实习基地共建”的互动机制。在该机制中,高校教师定期进校做专题讲座,引领教师更新理念和教法。在高校专家指导下,我校教师了解历史课程改革前沿动态,开展历史教材和课程的专业研究,为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科所共研促使教师理念在任务驱动下落地

“教科所共研”模式探索的是高中教师与教研员有效融合的方式,构建的是“人员合作、课题互研、主题教研、科学评价”共研路径。在推进与教科所共研的过程中,我校以课题研究、专题教研活动、项目化学习、中学教学视导、试题的命制与评价等任务为驱动,推动新课改理念落地。在教科所合作共研下,我校历史教师多次承担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任务,立项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我校教师也充分利用教科所的平台,将研究成果向全市乃至全区展示,教师得以在历练中走向卓越。

(三)馆校课程合作推动教师学科思维和合作意识提升

历史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域,是落实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馆校课程合作”模式着力探索的是我校在与博物馆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课程、建设研学实践基地。目前,我校与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革命纪念馆等场域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开展了馆校合作选修课、研学课程等多元课程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课程,如“三月三的色彩”“广西历史文物研究”“讲好文物故事”“广西红色文化”等。此外,我校历史教师依托博物馆的场域空间建立教师和学生研学基地,利用假期到博物馆参与志愿者活动,开展研究和学习,教师的历史学科素养得到了提升,合作意识得到增强,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邕柳交流共建推进教师成果互鉴、碰撞创新

“邕柳交流共建”模式是我校与南宁市、柳州市等地的兄弟学校开展交流合作,探索示范性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合作方式,形成“教学共研、课程共建、试题共享、发展共赢”的邕柳学校合作共研路径。在该模式下,各合作学校的历史组经常组织教师教研、学生互访等活动,开展教师同课异构、共同研讨等活动,同时推动各校历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开发校本历史课程和教学资源,目前已经实现在段考、期考前后,历史教师进行交叉命审题、统一改卷、成绩统整,从而有效凝聚各学校历史名师资源,从教材分析、课堂把控、复习备考等多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共同推动各校青年历史教师的成长。

“共建赋能模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实现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全覆盖,教师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场域、更明晰的专业成长路径和更多方赋予的发展动能,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积极性增强了,教学质量也显著提高了。

四、“场域共建,四方赋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润化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

在“共建赋能模式”的新型教育场域中,我校立足国家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鼓励和指导历史教师针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润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思考和总结,重新诠释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关联,逐渐提炼出理论价值和课堂实践兼具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润化课程教学方法,构建了高中历史学科多元课程体系。

(一)开发校本研究性课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校本研究性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围绕学校日常课堂而进行的创新性课程设计。我校的历史学科校本研究性课程立足于国家课程,以本校师生在日常学习中获取的研究课题或创作设计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在构建相关课程过程中,我校制订了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表,设定了研究性课程的执行路径:学生选择研究主题→教师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和论证→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阶段性指导→学生做“百家讲坛”成果汇报→教师做总结反思。在此基础上,我校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六类校本研究性课程,主要包括中华文明史、中共党史革命史、广西地方史民族史、中国历史文献选读、世界历史、历史試题研究(如表1所示)。

通过开展校本研究性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对日常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和讨论,从而对历史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更好地了解历史评价的多样性、了解真正的历史,进而培养自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通过校本研究性课程的开展实现了历史与文学、科技、艺术和生活的多领域融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同时培育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方式、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发校本实践性课程,构建深度研习平台

校本实践性课程是我校在协同四方力量的基础上,力图打破传统课堂的场域边界,构建开放式学科素养润化平台的课程。在校本实践性课程中,学生立足于书本知识,然后与历史遗迹对接、与前沿研究对接、与社会公众对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学术情境、社会情境中实现学科核心素養润化。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历史研学课程、历史写作课程、新媒体创作课程、服务实践课程等四门课程(如下页表2所示)。

一是历史研学课程。该课程主要依托文化场馆进行馆校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性课程深度研习平台,形成了8条经典研学路线,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家乡的历史文化,连接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见证乡土成长、传承历史记忆,从而促使学生心怀家国,润化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家国情怀素养。

二是历史写作课程。该课程主要依托高校历史写作竞赛与电子资源库平台,激发学生的历史写作兴趣,训练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如,我校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创作大赛,开设了虚构性写作课程,让学生尝试创作历史剧;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征文活动、广西教育学院主办的“优秀传统文化记录活动”,开设了非虚构性写作课程,让学生写作历史论文、口述史。通过高校引领,能够更好地贴近学术研究前沿,从而润化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历史解释素养。

三是新媒体创作课程。该课程主要依托我校校园电视台、学生社团、校史馆,鼓励师生通过历史漫画艺术创作、历史微电影拍摄等方式,讲述和宣传家乡故事、校园故事,打造了“校园奥斯卡颁奖典礼”“二中人故事”“我的二中记忆”“小葱说史”等品牌栏目,将历史学科素养贯穿于家乡故事讲述、校园记忆书写的全过程。

四是服务实践课程。该课程主要依托馆校合作,借鉴省外相关经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我校与广西历史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共同研发校园文创产品,并多次在“三街两巷”开展专场展销活动。

(三)开发生涯规划课程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生涯规划课程是出于新课程改革后学生的选课需求,让学生了解自己就业和发展方向的课程。历史学科的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立足于历史学专业,让真正喜欢历史专业的学生发现这门课程的价值,让学生了解历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学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历史学、发展我国文博事业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家园情怀和文化自信。

我校通过文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公费师范生专题讲座、广西历史博物馆文博相关专业与岗位介绍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宣传历史文化工作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以及国家发展对基础学科的需求,激发学生投身基础学科、投身建设国家文博事业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形成清晰的选科规划。通过对这些职业工作的深入了解,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研究工作中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进而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学习中逐渐培养相关历史研究的素养和能力;通过对文博事业工作者的了解,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形成学业目标,更有利于高中生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在清晰的成长和规划路径中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未来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场域共建,四方赋能”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润化模式的构建和应用,使得育人主体由原来的学校一方向多主体协同育人转变、课程构建由单维向多维转变、课程体系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教育场域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不断丰富核心素养润化的动能,拓宽核心素养润化空间,为深入推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王乐.协同论视角下的馆校合作研究[J].基础教育,2017(2).

[3]黄牧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J].历史教学,2016(11).

[4]陈志刚,王本涛.深度学习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J].历史教学,2019(15).

[5]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1).

[6]黄牧航.历史课高考命题中运用学术研究新成果初探[J].历史教学,2014(1).

[7]赵亚夫,邓敏.历史教师如何充实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9).

[8]王惠.地方教科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6).

[9]丁福利.论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3(3).

作者简介:梁凯(1972— ),广西南宁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和课程构建。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