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市尧都区的三座元代戏台及其建筑特征
2023-05-30白婷伟
白婷伟
中国现存的金元时代戏台有13座,2座仅存遗址,其余均保存完好,其中8座有确切纪年。它们全部集中在山西省,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在元代,山西戏曲文化繁盛,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北人之中,大都之外,以平阳最多,其数当大都之五分之二……元初除大都外,此为文化最盛之地,宜杂剧家之多也。”明清以来,地方戏曲文化不断发展,戏曲的繁荣必然与戏台林立相辅相成,戏台数量多,所以遗留下来的可能性就大。二是与北方的地理条件有关,南方比较湿润,古戏台多为木质结构,在湿润的条件下易腐朽。而北方气候干旱,就木料而言保存条件相对较好。三是中国古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惯用的榫卯结构,斗拱的应用以及以木料为主要构材等等,都为古建筑能够长时间保留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魏村牛王庙戏台
牛王庙戏台在临汾市尧都区西北部的魏村镇魏村,距离市中心约25千米。跨进牛王庙山门,元代戏台便出现在眼前。戏台台口的两根角柱为石质抹角。石柱上浮雕花卉图案,并有纪年刻字。戏台左前角柱上刻:“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岁次癸未季春竖,石泉南施石人杜秀。”柱头上刻:“交底都维那郭仲臣。”角柱侧面还刻有康熙三十一年的舞台题记:“牛王庙旧无树木,住持张财植十数木,又得里仁村学孟施柏树四株,皆躬自培植浇灌,绿桐翠白,迁道场之气色蔚然壮观,康熙三十一年志”。“都维那”简称“维那”,原为寺院三纲之一,宋元以后,寺院所设维那主管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实际上类似于寺院的监察官。前角柱上刻:“维大元国至治元年岁次辛酉秋月下旬九日竖,石匠赵君王”和“交底都维那郭仲臣次男郭正夫。”柱头上刻“交底众社人施石柱一条”。由此可见,该戏台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至治元年(1321年)重建。
牛王庙戏台为砖木结构,正对牛王庙献庭和正殿,坐南朝北,单檐歇山顶,封闭式山花,屋顶铺琉璃瓦,正脊用叠瓦垒砌,两端饰以兽形鸱吻,戗脊饰兽首,四檐飞翘,子角梁出龙头。戏台面阔一间7.32米,进深7.20米,台口高3.68米,砖砌素方台基,基高1.47米。四角立柱上承大额枋,额枋上饰斗拱,双昂,耍头蚂蚱头,铺作上施抹角梁,梁上置大斗承井口枋,枋上再施铺作,再承井口枋,枋中出垂柱,枋上设八卦形藻井,中出雷公柱。戏台为三面观,后檐砌墙封闭,两侧在额枋2.41米处施金柱,砌墙与山墙相连。戏台不分前后台,但猜测演出时可以在两金柱间以帷幔分隔前台后台。
东羊村东岳庙戏台
东岳庙又名“后土庙”,在临汾市尧都区西北约15千米处的土门镇东羊村。东岳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因地震损毁,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现存山门、戏台、牌楼和后殿,均在一南北向中轴线上,牌楼位于戏台和后殿之间,东西加砖墙将庙宇分隔为两进四合院形式,后殿所在四合院东西两侧有钟鼓楼。戏台背向山门,面对后殿,前台两角柱为石质,抹角,上深浮雕花卉图案,石柱下部较粗,上部稍细。西石柱柱头正面有石刻文字一方,曰:“本村施主王子敬,男王益夫,施到石柱一条,众社般载。元至正五年,本村石匠王直、王二。”“般载”即搬运装载的意思,《东京梦华录》里面有“东京般载车……般载竹木瓦石”的记载。
戏台坐北朝南,十字歇山顶,镂空式山花,正脊中部施葫芦宝顶,无鸱吻,屋面铺筒瓦,戗脊上饰仙人和脊兽,脊兽依次为天马、海马和鱼。戏台一面观,两山墙为青砖砌建,连接前檐两抹角石柱与后墙。戏台四角柱上置大斗承由额,由额上接阑额,阑额用材圆滚粗大,上设斗拱,出三跳六铺作,双翘并下昂,耍头蚂蚱头,耍头增一枋,前端伸至前屋砖下,铺作上施抹角梁,梁上置坐斗,与补间耍头后尾共承井字形额枋,枋上置跳头,设藻井,出雷公柱。戏台面阔7.84米,进深8.51米,砖砌台基,高1.58米。戏台后墙内侧绘有“赵公明下山收黑虎”图画一幅,有部分脱落。整个戏台高大雄伟,罗哲文先生曾经称赞它是元代戏台的精品。
王曲村东岳庙戏台
王曲村东岳庙元代戏台在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戏台由两部分组成,前为抱厦,清代建筑,抱厦两侧有影墙,起拢音作用。抱厦为卷棚顶,抬梁式木结构,三檩穿廊式,鼓镜式柱础,两角柱间有挂落,挂落于平柱位置上出垂柱作装饰,檐枋上面有一斗三升麻叶头斗拱,用材细小,雕刻精美。戏台面阔一间7.25米,进深7.37米,该戏台两角柱为圆木柱,用材粗大,侧脚、收分和卷杀极其明显,角柱上置大斗,承替木,替木上置额,额枋上位斗拱,转角斗拱两攒,补间斗拱三攒,补间斗拱出两跳,五铺作,单翘并下昂,耍头蚂蚱头,内外计心,里拽万拱为翼拱,外拽万拱上承檐檩,正心万拱上置正心枋。补间斗拱上上施抹角梁,抹角梁在这里又作踩步金,承转角斗拱之真昂,各斗拱真昂昂尾挑起井口枋,枋上再枋上再施铺作,再承井口枋,枋中再施抹角梁,层层内收,中出雷公柱,呈斗八藻井。
戏台为一面观,单檐歇山顶,镂空式山花,抬梁式木构架,正脊两端鸱吻高大,中为葫芦宝顶,屋顶铺筒瓦,垂脊和戗脊上饰鸱吻,搏缝板宽厚,悬鱼明显,老角梁出龙头。后檐和两山墙砌墙封闭,两侧山墙在额枋1/3米处施金柱,演出时可以在两金柱间以帷幔分隔前后台。明清以后,由于戏曲程式化更加严密等原因,往往在戏台中部加隔断,北方的戏台一般以隔扇分隔,南方一般为木板隔断,上绘福禄寿三星,又称“三星壁”,隔断两侧设上下场门连接前后台。戏台后檐有一石质凹槽,同行的一位朋友说,这可能是供演员洗漱用的水槽。
判断古建筑的修建时间,一般来说,可参考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是看纪年题记。也就是说,看看建筑上有无关于修建时间的明确记载,同时寻找相关碑文有无文字佐证,或是查阅文献古籍记载等进行辨别。这是进行断代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依据。那么,在没有文字或者文字记载不具有较强说服力的时候怎么办?我们可以参考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特色。王國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同样,建筑风格也因朝代而异。但这并不是说前朝的建筑和新朝的建筑完全不同,这种风格的变化是渐进式的,而不是突发性的。王曲村东岳庙戏台建筑形制与魏村、东羊村元代戏台建筑形制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将其判定为元代戏台。
元代戏台建筑特征
山西临汾市尧都区的元代戏台面阔均为单开间,四边基本相等,近似方形。素面台基,基高一般在1.5米左右,台基四角立角柱,四角柱间距一般为6~7米,面积在45~50平方米。临汾市的这三座元代戏台均采用四角立柱,不用平柱,是为了扩大观看空间,柱质为木质和石质两种,石质柱子一般为抹角石柱,上刻文字,柱上承额枋,这是承担屋顶荷载的主要构件,额枋上置斗拱。后檐或山墙面另加辅柱,辅柱用材较小,这和宋代戏台仅有四根角柱构造方式有别,也与明清戏台柱子平均受力不同。
这三座元代戏台为三分之一辅柱式,也就是说,辅柱位于两山墙通进深的三分之一处,辅柱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分前台后台之处,前三分之二为表演区域,后三分之一作后台。中国古戏台形成于宋金时期,至元代走向繁荣,明清时期,古戏台建筑形制进一步发生变化,不仅数量繁多,而且极具地域特色。从目前发现的文献和文物资料来看,宋金時期的古戏台,在建筑构造上并没有分隔前后台。如山西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戏台,在其弥须座台基束腰石上刻有:“时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秋十有三日,石匠赵显、赵志刊。” 该戏台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古戏台遗构,戏台面阔、进深均为5米左右,单开间,一面观,未分隔前后台,规模较小。这种戏台形制,与金院本的演出体制密切相关。元人夏庭芝《青楼集》记载:“院本始作,凡五人:一曰副净,古谓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以末可扑净,如鹘能击禽鸟也;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孤。又谓之‘五花爨弄。”由此可见,金院本的演出通常在5人以内,不需要太大的演出区域。
元代时,元杂剧的创作走向繁盛,演出规模扩大,上场人数增多,因此现存元代戏台的面积普遍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元代戏台在建筑形制上还没有明确区分前后台,但是在实际演出中,已经开始用悬挂帷幔的方法区分前台后台。山西省洪洞水神庙明应王殿戏曲壁画,绘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画高4.11米,宽3.11米,上部横额正书“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落款为“泰定元年四月”。画面绘一戏台,后部设绣花帐额,把戏台区分为前台和后台。帐额左方一人掀帐外窥,露出头部。前台用方砖铺砌,分站10人,前排5人为演员,后排5人为奏乐艺人及杂役。由此可以看出在元代,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员对演出场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戏台开始出现了前台后台之分。而位于戏台三分之一的辅柱,则不仅是支撑额枋的作用,还承担着悬挂帷幔并区分前、后台的功能。而戏台山墙三分之一处为实体墙壁,则更好地保护了演员的隐私,可谓创举。
这三座戏台的梁架结构梁明显采用大额枋结构和藻井结构。大额枋结构其实就是在四根角柱上架四根额枋,额枋用材粗大,形成一个“口”字形框架,额枋上施斗拱,同时利用梁架与斗拱的昂尾巧妙组合,形成斗八藻井。戏台四角柱上的大额枋在柱头相连,形成第一层框架,枋上每面施斗拱,用昂尾和抹角梁上承井口枋,形成第二层框架,层层内收,汇合于中心,形成斗八藻井,中悬雷公柱。但值得注意的是,王曲村元代戏台的藻井,其方井架于算程方上,每面施斗拱三朵,而魏村、东羊村的元代戏台,同样位置则施藻井5朵。斗八藻井在方井斗拱上施随瓣仿抹角构成,斗拱每人角处施一朵,补间施一朵。随瓣仿上,每角向上、向内斜施阳马一条,于交汇处施以雷公柱。由于每重井架间的距离较近,故其屋顶举折与魏村、东羊村的元代戏台相比,相对平缓。
这三座元代戏台,除魏村元代戏台明清之际没有在前檐添建抱厦外,东羊村和王曲村元代戏台均在前檐新建了抱厦,以作前台。东羊村元代戏台的抱厦虽已拆除,但王曲村元代戏台的抱厦则保留了下来。之所以明清之际会对元代戏台加以改建,增建抱厦,是明清时期随着戏曲艺术的成熟,戏曲演出体制的完善,演出场面更大,元代戏台的表演区域无法满足演出需求,因此增间抱厦扩大表演区域。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正如廖奔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明清时期又兴起元代戏台前面增添卷棚的习俗,使台口加宽,戏台纵深更远,但屋檐的降低使光线进一步减弱。”
总之,临汾市尧都区的这三座元代戏台,构思奇特,结构严谨,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