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准备 科学衔接

2023-05-30本刊编辑部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入学幼儿园儿童

本刊编辑部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幼儿园到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它包含着一系列的重大转折和变化。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在此,我们有幸邀请到: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慧,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学书记、校长孙伟良,深圳市宝安幼教集团理事长、总园长焦艳,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副园长、总园执行园长韩素花,请他们就“幼小衔接”相关话题展开讨论与分享。

协同家长力量,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培育身心健康的儿童为目标。回归生命之本源、教育之根本,家园协同,密切联系,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才能更科学、更有效。

做好生活准备:自我服务,帮助他人

在幼儿园,大组幼儿每天来园、离园时自己整理书包和文件夹,学会穿脱衣服、叠被子等生活技能。他们也在班级扮演着“管理员”的角色,整理班级区域,协助老师工作,中大组也教会小组弟弟妹妹许多生活技能。在家中,幼儿变身家务小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倒垃圾、扫地、拖地等。另外,根据三个年龄组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制定了幼儿自理能力清单表,包含七步洗手法洗手、能独立如厕等要点。班级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日常沟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微信群等跟进家长的实施过程和反馈意见。在家园持续互动中,幼儿自理能力获得提升,自我服务行为、责任意识得以强化。

做好学习准备:培养专注力,发展前书写

阅读对于专注力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进入小学更是如此。在幼儿园,每个班级设有语言阅读区,幼儿每天在餐后和区域活动环节进区安静阅读,复述故事。此外,依托世界阅读日、每周阅读打卡、每月的亲子绘本介绍等,教师鼓励家长每日坚持给幼儿读故事,尝试让幼儿讲述故事,自主阅读。

前书写准备为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通过区域和生活活动,学习剪、夹、捏、系、扎,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教师突出幼儿的绘画表征,发展前书写表达。而习得的前书写经验也会体现在每周家园小任务中,包括控笔连线游戏、活动调查表、我的周末计划、认识自己的名字等。学校也会定期邀请家长助教进课堂,组织幼儿画画,讲绘本故事,开展扎染、編织活动等。

做好社会准备:混龄特色,乐于交往

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帮助幼儿快速融入集体。在二幼,混龄教育特色能够助力幼儿同龄和异龄交往,幼儿能够在交往中换位思考,增强责任意识。家园合作的社会体验活动也充分体现这一点。疫情前学校组织的亲子春游秋游、疫情后幼儿家庭自发组织的家庭外出活动,他们去公园玩耍,参观博物馆,露营野炊;幼儿园也邀请小学国旗队开展升旗仪式,往届大组毕业生回园介绍小学生活、课程、游戏;班级组织线上云游小学活动,幼儿在同伴互动中对小学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

(文/ 王慧)

适应中入学,融合中体悟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作为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我们应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协同做好无缝对接。

一是关注情绪层面,这是最重要的方面。个别不了解孩子情绪体验的家长可能会直接和孩子说,小学里可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要起得很早,作业也有很多等等。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提前了解小学生活,还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恐惧。因此家长这时候应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孩子,来到陌生的校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情绪,可以怎么去破解它?如:可以整体讲讲小学是成长的重要一环,人人都得经历,同时小学有其优势,至于学习时间比较长可以通过晚上充足睡眠来保证休息时间,学习作业等任务现在双减下基本可以利用晚托全部完成等,实在有困难可以求助老师或家长。这样解除后顾之忧式的引导才是真正能帮助孩子战胜入学不适的关键所在。

二是关注习惯层面。孩子学习与生活,其实最难的是开始时的习惯养成,如果好习惯养成了,那么后续的学习生活就能事半功倍。比方说握笔,如果一开始孩子没有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那么以后书写内容逐渐增多就会越来越不适应,反之即使作业量增加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样的习惯还包括书包整理、文明就餐、有序排队、安全如厕、正确坐姿等。

三是方法层面。不管怎么说,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差异,有的孩子入学适应上毫无问题,一切都很顺畅,而有的孩子却很不习惯,甚至出现哭闹抗拒现象(当然这是极少数现象),此时可能需要在关注情绪引导的同时,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孩子因为跳绳暂时不会或达不到标准,家长可以与教师协商分步实施,按照若干个小单元目标逐步达到,并和孩子一起细致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一起找寻改进的方法策略,这样孩子习得有法,就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学习上的困惑也是同理。

总而言之,孩子入学适应存在一些小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我们和孩子、家长一起从情绪、习惯和方法等层面协同努力,孩子一定会顺利迈过适应的门槛,从而自信快乐地成长。

(文/ 孙伟良)

科学衔接 有效过渡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对涉及幼儿入学准备所需的身体与心理建设各方面提出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措施和教育建议,可以作为幼儿园科学衔接的有效抓手。对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与做好幼儿科学入学准备工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将《要点》提出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落到实处呢?

以“点”串联起三年的一日生活与学习活动

在学习准备方面,对于幼儿阅读能力与书写能力的培养,我园从小班开始,巧妙根据各年龄段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有意识地建设班级阅读书写区域。在小班时,班级设置阅读区,以单页单幅、情节简单的图书为主,辅以音像设备、温馨环境,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随着中、大班幼儿手眼协调与肌肉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在中班,我园将阅读区改为语言区,在提供相应年龄段的图书之后,提供更多纸笔等书写材料及辅助材料,进一步满足幼儿前书写的需要。而大班,是幼儿距离小学最近的一年,发展其前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将更加重要,幼儿园会将语言区分为阅读与书写两个部分,且在区域规划时将其作为班级重点区域,在空间设置与材料投放方面加大力度,如区域范围更大、内容更丰富、书写材料更多样等,以满足更多幼儿的更多需要,区域建设与科学做好幼儿入小学准备相结合。

主题聚焦,有针对性地实现衔接准备

相对于小、中班,对大班幼儿来说更重要的是激发其“向往入学”的特殊需要,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是幼儿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也是重要的入学心理准备。到大班,幼儿园会对其一日生活时间进行调整,增加晨谈集体活动,延长活动时间,在时间跨度上慢慢接轨小学作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会重点通过“我要上小学”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建立幼儿积极的入学期待。主题中,各班级会投放与小学相关的材料、创设与小学相关的丰富环境,让幼儿从环境中感受小学生活。在活动上,该主题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幼儿和大家分享自己对小学的已有经验。第二阶段探究过程中,通过开展带领幼儿走进小学等探究活动,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第三阶段,开展“学做小学生”活动,通过模拟小学生的生活等方式,引导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第四阶段为结题阶段,根据幼儿在整个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兴趣点或幼儿讨论结果,通过多种方式深化总结经验。总之,在这一主题阶段中,应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兴趣为主,以趣带行。

正如华爱华教授讲的那样,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对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培养,应该坚持从游戏与生活中积累经验和培养兴趣,反对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知识教育。幼儿园阶段的任务就是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这是一个准备过程,但并不是提前学习的过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就在于,能够看懂孩子的行为。孩子在游戏、生活中的行为,教师都能看得懂,并且在看懂以后,还能够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发展。

(文/ 焦艳)

聚焦课间十分钟,为入学准备赋能

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在实施幼小衔接工作中要明確三个“要点”,即要全面准备、把握要点和尊重规律。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基于三个“要点”,开展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做好科学衔接。

深入实践考察,聚焦研究问题

我们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小学一年级教师三大群体的调查发现,一年级大部分新生存在如下问题:自理能力弱,分类整理差;时间观念弱,做事爱拖沓;任务意识弱,做事无计划;规则意识弱,交往能力不强。以上问题在儿童需要自我管理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也是大部分家长感到焦虑的根源。通过对《入学准备》要点的解读和对现实的分析,将第一个研究要点聚焦在“课间十分钟”环节,这是学前阶段没有而小学入学时就要面对的自主环节,我们期待以小切口进入,解决儿童在入学准备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剖析“准备”要点,树立四个理念

一是取向:终身奠基——自然、顺利适应,可持续发展。二是主体:儿童立场——理解和尊重,支持解决问题。三是内容:全面准备——对应发展目标,有机融合渗透。四是实施:体验为径——探究验证,自主建构经验。

基于儿童立场,注重全面准备

发展目标和行为表现 秉持在活动中注重内容有机融合,以达成儿童全面入学准备为目标,我们将本次活动的儿童发展目标和行为表现具体拟定如下:

一是身心准备。自由规划课间十分钟,体验主宰时间的快乐,激励入学愿望。二是生活准备。生活自理——自主解决生理需求;时间观念——有序活动,做事不拖沓;安全防护——远离安全隐患,保护自身安全。三是社会准备。交往合作——互帮互助,发生冲突时尝试协商解决;规则意识——遵守约定,共同维护集体生活的规则;任务意识——理解任务并能独立或协商合作完成。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探究愿望,寻找问题答案;学习习惯——乐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学习兴趣——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自我计划;学习能力——能尝试运用简单的排序、统计、测量等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积累经验 确定目标后,我们在上午设置“自主十分钟”环节,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体验学习的方式,自主建构积累经验。具体路径为:第一步,体验感知。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十分钟”时间的长短;第二步,初步设计验证。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表格,引导幼儿作出自己的计划表并在“自主十分钟”环节进行验证,理解“我想做”和“我应该做”的区别;第三步,再次设计验证。教师提供四象限工具表,组织完成后,开展小组讨论,验证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同时提供总和等于10的加法算式,鼓励幼儿运用到计划表中,鼓励幼儿再次优化表格;第四步,比较并优化计划。提供时间饼,帮助幼儿感知节约时间与增加项目的关系,让幼儿亲身感受合理安排计划带来的便利与愉悦;第五步,经验的运用与迁移。鼓励幼儿将获得的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切实将儿童经验与生活实际问题相链接。

课间十分钟为幼儿入学准备赋能,我们期待通过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活动,家、园、校三位一体,帮助儿童在身心准备中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激励入学愿望;生活准备上促进儿童生活自理、时间自控、安全自护;社会准备中具有交往意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学习准备上乐于探究、乐于思考、乐于学习,最终实现“儿童做好全面准备,顺利渡过入学衔接期”的目标。

(文/ 韩素花)

猜你喜欢

入学幼儿园儿童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我爱幼儿园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