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践行“六个必须坚持”
2023-05-30蔡鑫
蔡鑫
党的二十大针对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阐释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核心要求。职业院校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前沿阵地。职业院校教师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又要着眼服务产业发展不断创新。践行“六个必须坚持”,方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教师价值追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院校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使学生和家长满意,使产业和企业满意,使社会和群众满意。职业院校教师要做到来自群众、为了学生、面向产业、造福社会。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人民至上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充分考虑学生合理需求,尽量满足学生个性特点,探索易于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设计职场情境,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谋求个性发展。教师要主动探索产教融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技能需求,掌握企业的管理模式、技术方法,总结企业一线优秀从业人员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帮助学生增强对产业和职场的适应性,服务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教师要培育良好师德师风,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树立健全人格和良好形象,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投身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同时,《职业教育法》也以法定形式保障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待遇。尽管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有部分偏见,但随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大力支持,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地位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前景光明。职业院校教师要“不畏浮云遮望眼”,深入领会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和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法定地位,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当下面临问题的暂时性,坚定投身职业教育的自信心、使命感、自豪感,增强作为教师的责任感、获得感、荣誉感。教师要在教学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宣传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新政策、新发展、新未来,助力营造全社会崇尚职业教育的舆论环境。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三教改革”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要遵循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制度模式,办学理念、办学路径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总结以黄炎培先生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先驱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对职业教育的探索经验,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沿着正确方向创新发展。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较,思想上更加注重工匠精神,能力上更加突出技术技能。职业教育改革要围绕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重点,打通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教师要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积极推动者,研究企业岗位突出实践,挖掘课程夯实学生基础,组织竞赛检验教学成效,辅导考证帮助学生就业,将不同要素加以整合,编制校本活页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依然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方面,教师队伍知识和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随着一些职业院校升格,升格前的教师很多存在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不足的情形,而近年来新入职教师多缺乏行业实践经验。教师应当自发建立“传帮带”关系,并与行业企业技术能手结对子,新老教师互相交流,校企人才互通有无,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学科跨度较大的课程,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不同教师合作分阶段教学,弥补单一教师知识技能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育人各个环节不平衡不充分。很多院校和教师课程讲授重知识、轻技能,教学知识点重数量、轻适应性,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实效,学业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这些问题影响了育人质量。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企业实际需求,及时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构建课程核心职业知识技能树,重视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引入职业技能大赛、证书等第三方评价,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质量和行业认可度。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努力提升综合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职业院校要在宏观层面紧跟国内外产业发展方向,也要在微观层面扎根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教师要坚持大职业教育观,既要成为教书育人的教育者,信息化教学的推动者,也要成为产业趋势和地区发展的研究者,成为具备职业素养的能工巧匠。在为学生传授一般性职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了解毕业就业的职业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和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教师要用自己的职业价值引导学生,职业精神感染学生,职業能力教授学生,职业操守规范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先生。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解放思想拓宽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职业院校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不断变革的产业提供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支撑。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跳出教育看教育,关注全球职业教育、产业发展浪潮和国内职业教育、产业发展前沿,教科研等工作中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成果,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提高自己并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终身学习能力。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可以依托“一带一路”、东西部协作机制,与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师开展跨地区交流合作,通过信息化、虚拟现实等手段开展远程教学、远程实训观摩。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对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和产业的长期适应能力。
【本文系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一般课题“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技术技能人才‘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实践创新研究”(编号ZJS2022YB41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