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献记载与现实关照Documentation and Reality: The Stories of Performance in Ancient Chinese Music Documents

2023-05-30杨和平

音乐探索 2023年2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

摘 要:中国古代音乐表演理论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与发展脉络,常以音乐故事的形式记录于中国古典音乐文献当中。在我国古代社会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古代音乐表演理论蕴含着仁和化人、播乐得安、情感抒发的音乐精神内涵,表现出中正平和、尽善尽美的审美准则。本文在收集、整理、分析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文献的基础上立论,以文献记载与现实关照的视域对古典音乐文献里的表演故事能体现出的音乐表演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回答学习音乐表演故事的当代意义,以推动该领域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古典文献,音乐表演,音乐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3)02-0030-09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3.02.004

引  言

中华音乐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凭借着丰富的表现方式,在漫长的岁月里,声势浩大,成就斐然,其中的表演艺术更是底蕴深厚。先秦以来,各类表演故事的文字记录,可见于各类古籍。中国古代音乐表演理论的形成受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制约,围绕着社会功能、情感表现、音乐与人的关系及音乐表演的结构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由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音乐表演理论。本文围绕中国古代音乐表演对散见于各类文献中的音乐表演故事进行整理、分析,对其音乐精神内涵、音乐审美观念和表演理论进行探索,并总结当今学习音乐表演故事的意义何在。

一、音乐表演故事中的音乐精神内涵

古代的音乐文化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当代的社会中不断传承发展,为现代音乐文化的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需要关注到的是,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浩荡的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音乐表演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音乐精神意蕴,它们是现代音乐创作的引航标,值得我们深度挖掘。

(一)“仁和”的道德精神

音乐道德精神是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重要思想内涵之一,它是将音乐放置于人类社会的道德范畴中所得出的标准要求式思维论辩。“仁和”是中国音乐精神发展至今一直秉持的道德要求,也是有关于道德方面的核心思想内涵。儒家学派认为,仁是社会治理与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和是自然万物繁衍生息的主要规律。对于音乐来说,他们认为音乐同样需具备“仁和”的道德要求。与儒家学派思想有所区别,主张出世的道家学派认为,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之道。因而他们在音乐方面主张追求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乐,乐的最高标准就是符合“道”的天籁。但无论是持仁和理念对音乐提出道德标准的儒家,还是提倡音乐顺应天道的道家,他们在对音乐施加道德标准时皆是从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环境入手的。如《尚书·尧典》一篇指出: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①

这则音乐故事涉及音乐的起源、音乐表演、音乐特征和音乐思想等问题。乐是培养人的一个主要内容和途径。乐教培养的需要与原则是“和”,也就是在其主导的正统性格中,达到平衡而又不失极端。这一段关于音乐道德的精神,归结于“和”。就音乐表演而言“八音克谐,无相夺伦”,音乐表演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神人以和”。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在其《道德经》中以“大音希声”②一词来描绘至高之乐,由词义而言,具有希声表征的大音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之音。在音乐的诸多类型中,老子将最能体现道的自然之音称作大音,他将道视作乐的靠拢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指了其对乐的“近道”道德要求。

儒家学派认为,音乐需具备“仁和”之品性,这其中“仁”在多数情况下是判定音乐是否有德的标准,而“和”在儒家思想中有和谐、平和之意,是音乐与天地二者联系的集中体现。如《乐记·魏文侯》中的: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③

以及《史记·乐书》中的:

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④

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先民对待大自然的发展和对待天地的看法。古代讲究的是顺其自然,合乎人情。四季轮回,万物生长,这就是天道的法则。人的活动应该遵循天意,而音乐也是如此。顺从天道,百姓有美德,五谷昌茂,如果音乐与天道相符,就是德音正音。

(二)音乐化人的育人精神

音乐育人精神是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重要思想内涵,与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道德精神、音乐政教精神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中国音乐精神中音乐道德精神“仁和”的延伸与发展,与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政教精神有着广度之间的联系。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育人精神与儒家学派的音乐教化功能论基本契合,其核心观点即音乐对人具有教化作用,可用于教育活动,可使人志向清明。事实上,早在原始社会之时,我国先民就开始尝试进行音乐教育活动,例如《尚书·舜典》就记述道: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⑤

从中可以看到原始社会音乐教育的雏形。

儒家代表人物荀子认为,音乐在感化人心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时效性与影响力,可令人心胸开阔。其在《乐论》中指出: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乐行而志清。⑥

意思是音乐感化人心的效应非常迅速,君子以钟鼓之音来引导志向,以琴瑟之音来娱乐内心。所以合适的音乐推行后,人们的志向就会变得高洁。古典音乐表演文献中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如《呂氏春秋·本味》中记载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其中说道: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①

《列子·汤问》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②

古琴作为文人品格的象征,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道器之一。伯牙能够用古琴将具体的事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一方面体现了他高超的琴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古琴音乐对他的教化作用。在古琴的影响下,伯牙的情操得以陶冶,品格得以提升,志向清明地与琴融为了一体。因此钟子期在聆听伯牙的琴声时,总能准确地说出其中意蕴,使得伯牙也不得不因此发出“吾于何逃声哉”的感慨。《吕氏春秋》将伯牙摔琴的故事引申至贤才不被任用的社会现实之中进行反思,从侧面进一步佐证了琴乐的教化作用,如同贤能的人能够推进社会进步一样重要。

另外,从音乐育人作用的角度而言,能够满足育人效果的音乐需为正音,而这一点在儒家《乐记》中有所论述。此外,《列子·汤问》也曾对音乐的育人作用有所分析,其言道:

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子之弹也!③

这些有关音乐表演的故事都证明了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育人精神。该精神的核心观点是音乐可使人志向高洁、内心平和,即乐行志清。“乐行志清”的音乐育人精神是中国音乐精神的重要内涵,主要是从儒家的音乐育人理论发展而来,可为音乐教育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三)播乐得安的政教精神

音乐的政教精神在中国音乐精神中的表现颇多,其包含的思想观点中也存在观点对立的情况。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政教精神是围绕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对音乐的功能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的理论思辨。其与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道德精神关系密切,可以说其在一定程度上是音乐道德标准理论的后续发展。音乐政教精神的核心思想内涵为“播乐得安”。单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政教精神包含相互对立的思想观点,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先民在看待音乐的问题上所持的不同立场。他们往往根据自身的立场,分别从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审视。《尚书》有言: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④

可见舜帝在国家治理上主张采用五声八音等音乐行为来考察治乱,其对于音乐政教思想的理解更加偏向于中国音乐精神中与儒家音乐政治思想相契合的播乐得安观。

音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促进征伐,在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文献中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故事。几千年前,汉高祖刘邦击败淮南王黥布凯旋,在经过家乡设宴招待父老乡亲时,就曾击筑而歌《大风歌》,萧统《文选·卷二十八》中就收录了这首杂歌,歌词为: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①

不仅如此,早在荆轲刺秦王时,也已经有了击筑而歌,以振士气的故事。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之,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②

其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至今仍广为流传。通过以上故事我们可以推断出,古时音乐在政治活动中有着重要的鼓动与引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音乐是实现“移风易俗”的重要途径;在特殊的军事活动中,音乐则成为振奋士气的重要手段。“播乐得安”的政教精神,始终贯穿在音乐的创作与表演实践活动中,成为中国古代音乐表演的核心思想。

由此可见,在中国音乐精神中,音乐政教精神的思想观点具有丰富性与对立性的特征,它们以不同阶级的政治治理為参考主体,以不同人群作为参照对象设定其思想立场,因而它们在各自的思想表述和观点呈示上往往互相对立。但也正是基于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环境,中国音乐精神在音乐政教思想方面得到了丰富的理论产出与深刻内涵。

以上便是古典文献里的音乐表演故事所蕴含的几种音乐精神。时至今日,中国音乐精神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存在于世,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丰厚底蕴与内涵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时间和集体智慧形成的宝贵财富。中国音乐精神在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中依然具有理论指导效用,其理论内涵也随着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

(四)情感抒发的演奏追求

在“物动心感”的审美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音乐表演理论同样重视情绪表达问题,并提出了有关音乐表演的功用说,也就是音乐表演的情绪表达说。儒家的古典乐学著作《乐记·乐本》中有这样一句话: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③

音乐是一种能最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感情的途径与方式,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许多故事已经为我们证实了这一道理。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通过音乐来传递感情,进行交流。《诗经·小雅·鹿鸣》中就这样写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④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四面楚歌”的故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⑤

《七修类稿》中记载《广陵散》由来的故事,其中讲道:

曲名《广陵散》者,因时晋乘魏际,王陵、毌邱俭、文钦、诸葛诞继为扬州都督,咸有兴复之谋,俱为司马所杀,扬地名广陵,散言魏散亡自广陵始也;止息名篇者,由音哀伤痛息;客称古人者,乃伶伦也。⑥

这些故事都说明音乐最为直接的一个功能与作用即是表情达意,叙述人之情感。正是因为音乐所具有的叙人之情感的作用,使得音乐能够成为执政者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具有移风易俗的效果,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乐”附庸于“礼”,服务于“政”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音乐表演中的情绪表达问题,也就是人们内心的情绪与表演行为之间的联系问题,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问题,它的最后的结论是必须要辩论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音乐发展。

二、音乐表演故事中的音乐审美准则

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就已经发明了各种乐器,与之有关的音乐表演也开始了。《世本·作》记述道:“女娲作笙簧,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篪苏成公所作长一尺二寸,管乐十孔,长尺一寸,吹孔有嘴。” ①从伏羲的琴瑟,女娲弹奏的乐曲,夏商时代的鼓乐,秦汉、魏晋两代的文人墨客的琴音,到中国古代的各种音乐,我国乐器的发展在种类丰富之余的同时,于不同历史时期呈现有不同的音乐表演审美择取倾向。

(一)中正平和

在我国音乐表演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音乐以礼为准则,必然要以德为先,以善为美,尚雅轻俗的观念。这要求音乐内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形式中正平和,以“中和”为美。《尚书·舜典》中有云:“八音克谐 ”②。也就是说,“和谐”是音乐艺术的美学需求。这种“和”体现在具体的音乐表演活动中,即是礼乐和合。《尚书·益稷》中记载道:

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③

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各司其职,使得乐与礼相合,从而实现神人之和。

其次,郑卫之音、桑涧濮上之音被视作是破坏音乐表演“中正平和”特征的音乐,在《韩非子·十过》中记载有晋平公好五音而致身癃病的故事,其中描述了师旷演奏清角之音时的场景:

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④

说明了“不和”的音乐对社会治理所带来的危害,再次强调了“中正平和”的基本审美准则。

除了以上音乐表演故事之外,在范仲淹的《与唐处士书》文中,他将“琴声”的含义归纳为“清冷、幽静、圆滑、悠长”,反映出“琴声”在内涵层次上的美学追求。顾逢、苏轼与陶渊明、欧阳修一样,都是以弹琴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他们在《无弦琴》《破琴诗》中,都以“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⑤“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⑥等言,对音乐表演活动提出了达意的审美要求。

(二)尽善尽美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音乐表演故事还呈现出另一个音乐审美准则,即尽善尽美。该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中,其存在反映着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艺术活动审美性的追求。中国古代先贤认为,音乐作品具有美丑、善恶的审美标准。儒家学派认为,能够彰显德行、顺应天地、符合音律规制的音樂作品才是美乐善乐,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将“美善”作为了评价音乐作品的审美标准。其言道: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①

子谓《韶》曰:“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②

在具体的音乐表演实践中,“尽善尽美”的原则更多地通过“以意传声”“以意传情”来表现,陶渊明、欧阳修二人就曾在各自的《无弦琴》《论琴帖》中分别论道:

琴虽不佳,意则自释。③

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④

这实际上也是基于音乐实践的角度对音乐表演活动所提出的审美要求。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文献中许多技巧与意象表现相结合的经典故事。比如唐代诗人李颀在《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一诗中所描绘的: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⑤

这一描绘生动地体现了安万善觱篥演奏技巧的高超,也说明了高超的技巧能够更好地辅助音乐作品意象的构建,塑造音乐形象。

另一首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琵琶曲《海青拿天鹅》,并四弦、滚四弦及其弦数变化、吟推挽纵起的特有奏法,音色音量的变化控制方法,对海青、天鹅叫声、扑动翅膀声音的模仿,都体现了当时琵琶演奏技巧之高超。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中的第七十四首说:

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⑥

这种意象的构建与表达也是“尽善尽美”在音乐表演实践层面的表现。

总体而言,中国音乐精神中的音乐审美准则主要是基于音乐作品的内容、意蕴对音乐创作、表演活动的审美思考。在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中居正统地位的儒家学派认为,音乐作品在内容意蕴方面需具备“美善”的审美要求,在其思想观点影响下,中国古代学者开始关注音乐创作、表演与欣赏实践,并由此演化出了“只需意会不必声求”的音乐审美观念,从而为中国音乐精神增添了音乐意蕴审美方面的思想内涵。

三、学习音乐表演故事的意义

中国古典文献里的音乐表演故事以中国古典文献作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其思想内涵,形成音乐思想体系。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些表演故事通过指导中国音乐实践来体现其实际意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中体现出适应性和存在价值。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分属形式,中国音乐表演故事中的精神内涵对于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依旧有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一)继承传统与传承发展

许多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今天得以延续,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它使用了简单明了的故事方式进行传播。中华传统道德的故事既要在表现形式上进行革新,还要在内容上加以提炼,使之与当代美学接轨。在中国古老灿烂的历史长河里,音乐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多样的音乐观念、独特的风格和不同寻常的性格。留下了大量的典籍中的许多音乐表演故事值得我们去发掘,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音乐表演文献的萌芽。七八千年以前,有了“埙”“骨笛”的考古实证,后来又发现了簧、缶、编钟等打击乐器,说明在原始社会,音乐表演已经有了不同的形式。笔者从经典文献中对音乐表演故事进行整理,以比较完整的形式呈现出中国音乐表演的精髓,以此更好地掌握中国古代乐论中音乐表演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文献中的音乐表演故事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也将成为承继传统与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古典音乐文献里的表演故事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音乐文化特性及其发展历程,同时也启发我们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走向哪里去。

(二)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换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轉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①

我国古代音乐表演中的各类情节故事都是根据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演变而来,展现了中国音乐在发展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时代革新。在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前,若无创意转换、创意开发与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感,那就如同走进宝山而空无一物。在世界新变局、科技新发展、生产生存新模式的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和认识自己的民族传统。这种搜索和认识的进程就是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首先,文献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蕴藏着千百年的中国智慧,体现了古代圣人在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价值观。音乐文献也如此,其蕴含的中国音乐表演故事很好地阐释了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因此,推动古代文献中这些音乐表演的故事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首先要求科研工作者深入古典文献,深入历史原始情境,扎实开展古籍研究。历史上许多古籍存在丢失、损坏和难以修复的问题,那么对古籍进行分类化、专门化的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对古代经典文献进行分类、专门整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古典音乐文献中的音乐表演故事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当代中国的音乐表演故事怎样在保持创新的前提下不失去自己呢?返璞归真,才是最好的办法。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转换的新形势下,必须以传统的形式呈现出音乐的基本特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作出带有时代烙印的音乐作品。如果把这种音乐表演故事和当代的科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恰当的方法来构造出一部作品,就会对整个音乐表演文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坚定文化自信与增强文化自觉

任何文明,都包含着哲理思想,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点,能在相互沟通做出自身独特的努力与贡献。八千多年前的贾湖骨笛说明我们民族可考的音乐表演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是我们当代音乐表演的“根”和“魂”,它是中国音乐的创造之源。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风暴中立足的基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文化也将成为我们与其他国家平等友好交往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四)提高国际影响力与讲好民族故事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①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与音乐故事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只有推动民族音乐适应时代、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把民族艺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才能为全人类共享。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有着东方美学的独特趣味,譬如《韩非子·十过》中记载师旷弹琴:“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自古以来,玄鹤便当成仙鹤,师旷鼓琴能引来仙鹤,且能跟随师旷的琴声飞舞,这其中便带有中国神话故事的韵味。具有这种独特趣味的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众多,其中包含着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传播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文化,是当下迫切需求的。

综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是因为它坚持了原点,与时俱进,盛德日新,兼容并蓄,不被动接受任何一家、任何一种文化的束缚,而是主动地吸收世界上所有优秀的文明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现实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通过吸收不同的文明营养来充实和发展中华的文化。从当前的角度来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深入发掘与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既传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意成果传播出去。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给世人,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结 论

讲好全球视野下中国古典音乐文献里的表演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能够更加客观、正确、理性、完整地看待现代中国。

其一,中国音乐表演艺术故事贯穿着一个又一个朝代,它们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生动活泼的音乐人物形象、精彩绝伦的音乐表演经历,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音乐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艺术思维。古典文献中的音乐表演故事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建设中发挥着推动作用,它所反映着的中华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思维意识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其二,了解与学习古典文献中的音乐表演故事,不仅能够承继传统、传承发展,促进我国当今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变,更能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各个民族的团结友爱与互融共生。

其三,从话语传播上来说,音乐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古代音乐表演历史悠长,文献所记载的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众多,讲好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也容易被国外不同受众所普遍接受,是我们想讲述的和国外想听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我们可以用中国古代音乐表演故事来阐释中华的优秀文化,并针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发展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着重阐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与中国主张。把中国的每个音乐表演故事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表演艺术古典与今典经验。

总之,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本篇责任编辑 李姝

参考文献:

[1]郑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论语注疏 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徐祺.五知斋琴谱[M].北京:中国书店,2013.

[5]左丘明.中国史学要籍丛刊:国语[M].韦昭,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段安节.《乐府杂录》校注[M].亓娟莉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7]朱长文.钦定四库全书:琴史[M].北京:中国书店,2018.

[8]杨赛.中国历代乐论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9]李光波.周礼述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1.

收稿日期:2023-03-07

作者简介:杨和平(1961— ),男,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金华 321004)。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
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
“流行”的历史衍变
论音乐表演中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身体美学
构建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