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站人群体的文化嵌入与音乐遗存考The Cultural Embedding and Musical Remains of North-East China Zhan ren Group

2023-05-30伊善斌刘鑫

音乐探索 2023年2期

伊善斌 刘鑫

摘 要:东北站人群体的形成源自清廷对东北边疆驿路的开发和建设。东北站人群体文化的嵌入和融合使东北地域文化更显丰富多样。从清代文人笔记、地方史志中可观察到:清代和民国时期,站人群体的音乐活动主要依托驻防城的节庆活动或庙会活动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庙会观剧、庙会仪式音乐、跳神祛病、上元节闹秧歌等方面。东北站人群体的音乐文化遗存既是站人群体戍边生活的见证,又是东北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不仅东北地区有站人群体的文化嵌入和融合,其他地区也存在相似的外来群体的文化嵌入现象。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气度和对各群体文化价值的认同,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关键词:东北驿站;站人;文化嵌入;音乐遗存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3)02-0020-10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3.02.003

东北边疆原为女真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部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清王朝建立后,清廷格外重视对东北地区的管辖与经营。随着东北地区人口增多、农业繁荣,民族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汉族成为东北人口的主体。在中原与边疆、汉族与东北土著民族的文化碰撞与交流中,有一支新型的群体文化融入其中,即东北站人文化。

一、东北站人群体及其文化嵌入

我国周代已有邮驿,经过历代更替演化,至清代驿传已较为普遍。东北地区作为清朝统治者的发源地,也是抗击沙俄侵略的前哨,于是不断补充和调整驿站,使东北地区的邮驿四通八达。据学界统计,清王朝在盛京地区以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为中心开辟了7条驿路;吉林地区以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和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开辟了8条驿路;黑龙江地区开辟了3条驿路,其中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镇)经齐齐哈尔到茂兴(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镇)的驿路最为重要。①驿站间的里程“远近不一,或百里,或百余里,或七八十里”②。清代驿站的任务是在战争时期传递情报、运送物资,平时则是迎送往来官吏、少数民族和邻国朝贡、押送人犯等。③

驿站服役的人称为“驿丁”或“站丁”。驿丁一部分来自被流放到盛京、宁古塔将军辖地的罪人。在罪人当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三藩之乱”中被俘的吴三桂残部①,有许多文献可以为证②,如清光绪年间官员宋小濂著《北檄纪游》记述:“自伯都讷至爱辉一千六七百里,计二十余站,均系康熙间征罗刹时所置。询据站丁自称,为当年吴藩余党平定后,遣赴极边充当站丁。”③驿丁中少部分人来自当地拨派或招募的少数民族贫穷人户④。驿丁之妻来自发配的女犯人,或由朝廷发放银两, 驿丁在本地附近买娶⑤。东北地区驿站经过多年发展,人口逐渐增多,至光绪年间已具有一定规模。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调查:吉林至盛京驿路的“蒐登站管下16户,共667丁口;叶赫站管下23户,共3,534丁口”⑥。同为光绪时期,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所辖的“薄尔多站,居人户一百七十四家;拉哈站,居人户一百九十六家”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正式开办,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公元1912年5月,北洋政府宣布将驿站全部裁撤。⑧虽然驿站废除,但历经三百年的发展,人口较多的古驿站早已形成城镇乡村,至今仍为一些乡镇所沿用,如茂兴驿站现为肇源县茂兴镇,拉哈驿站现为讷河市拉哈镇等。驿站废除后,驿丁还籍于民,但因其独特的历史而有别于普通汉族民众,人们把驿丁及其后裔俗称为“站人”。据吴扎拉·克尧考察: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镇人口(原茂兴驿站)有八千多人,其中“站人”约六千人,占总人口的3/4;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原他尔哈驿站)有人口四千八百人, 其中“站人”约三千九百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⑨由此可见,随着东北地区驿站的发展,历经几代繁衍生息,站人群体逐渐壮大。

东北站人群体的形成标志着一种新型文化嵌入东北地区。清顺治、康熙年间,东北地区有少数汉人进入东北地区,即被谪贬的官员和驻屯汉军。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⑩后,一些汉民进入辽东地区开垦劳作。即使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颁布封禁东北的法令,仍有大量汉族流民进入东北地区谋求生活。而東北站人群体则是由清廷安置,较早合法进入东北地区的汉族群体之一。他们既保留了独有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俗,又融合了当地土著民族和汉族移民的文化传统,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站人群体文化。

站人群体的农耕文化嵌入东北土著民族文化。清康熙年间,清廷在蒙古杜尔伯特旗境内设置了他拉哈站(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多鼐站(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查干乡泰和村 )和温托浑站(今泰来县大兴镇时雨村 )3个驿站①,以汉民族为主体构成的驿丁垦荒屯田,带动了当地蒙古族民众的农耕生产,促进了汉族农耕文化和蒙古族的草原游牧文化的融合。东北各处驿站的设立和发展,同样促进了汉族农耕文化与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文化融合。

站人群体的语言习惯嵌入东北语言体系,形成独特的方言,即站话②。曾有研究者赴云南大理对他拉哈、多鼐站人常用的“上哪喀”(到哪去)等方言进行考察。③站话中也有其他民族的词语,如“屯搭”(屯长,蒙古语)、“哈地”(翻地,满语)等;产生于驿站工作的词语,如“急顶马发”(急促、匆忙)、“混马交枪”(混作一团、乱作一团)、“鸡毛火炭”(重大机密或十成火急不可贻误的急信)等;源于宗教的词语,如“喇嘛台儿”(炕与锅台间隔的小土墙,源于藏传佛教)、“撒糊涂蛮”(不明事理,不开窍,源于萨满教巫师唱词)等④。

站人群体的衣食住行融合了当地民众的习惯,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茂兴站(今肇源县茂兴镇)站人后裔中流传女子“修头不修脚”一说,即站人女子通常头发梳得整齐,插戴簪花,但下田或者做家务则打赤脚。这与清嘉庆年间满人西清在黑龙江所见一致,其著作《黑龙江外记》卷六载:“夏日妇女多跣足,或剗袜行,然野花满鬓,老少无分,故有‘修头不修脚之谚。”⑤站人的房屋搭建和饮食习惯与当地人也略有不同⑥。

二、东北站人群体的音乐遗存

东北驿站建设初期,站丁穷困,生计艰难。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东北驿站官员多次呈报朝廷请求发放粮食:“本年四月,墨尔根、塔哈尔等七驿男丁,曾以去岁郎中玛拉办给伊等家口之粮米,糠秕多, 出米少,做稀糊食七、八月,今已断炊,男女皆陷于绝境,命在旦夕,且今正值春耕时节,尚无颗粒籽种下田。”⑦驿站建立初期,站丁以解决温饱、娶妻安家为要事,清代流人笔记及地方志中对站人音乐活动鲜有记载。

随着驿站的设置和驻防城的建设,驿站和驻防城相互依托,逐渐壮大。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黑龙江将军自墨尔根 (今黑龙江省嫩江县)移驻齐齐哈尔⑧。齐齐哈尔城遂成为黑龙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主要集中于各驿站。清同治初年,齐齐哈尔所辖的茂兴站居人三百户、塔拉哈站居人一百二十三户、多耐站居人七十五户。①清光绪年间,茂兴站已发展为黑龙江省第一集镇,旗民杂处不下千户。②黑龙江驿站和齐齐哈尔城建设发展时,宁古塔城和吉林城等驻防城已建立多年,驻军、谪戍流人、商贾的陆续到来使当地军事、经济、农业、文化大有发展。清流人吴兆骞《戊午二月十一日寄顾舍人书》记述了宁古塔的发展:“自辰巳后,商贩大集,南方珍货,十备六、七,街市充溢,车骑照耀,绝非昔年陋劣光景。流人之善鬻参貂,累金千百,或有至数千者。”③吴兆骞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被流放宁古塔,当时的宁古塔是荒凉陋劣的遣戍地;至戊午年,即康熙十七年(1678年),宁古塔在二十年间已然发展为一座人烟稠密、货商络绎不绝、颇有“华夏风景”的驻防城。④由此,虽然站人传驿工作集中在驿站之间,但站人群体可依托日益兴盛的驻防城参加庙会、节庆等民俗活动参与观剧、祭祀、秧歌以及跳神祛病等音乐相关活动。对此,清代、民国等流人笔记及地方史志中略有记载。

(一)佛道寺庙的观剧活动

东北站人群体依托驻防城内外的寺庙参加庙会的演剧酬神活动。随着宁古塔、齐齐哈尔、吉林等驻防城人口日益增长,寺庙兴建,庙会兴盛,演剧酬神活动也愈发活跃。康熙三年(1664年)僧人靜今建一观音阁于崖下⑤,后发展为当地最负盛名的寺庙——西庙(亦称西阁)。康熙年间,宁古塔城有西庙(西阁)、关帝庙、土地庙等七座庙⑥,春秋时节多有庙会,以西庙(西阁)庙会最为盛大。西庙的观音阁对面建有草台(即西阁草台),每逢佛诞,地方财主轮番在此做会,邀戏班,唱戏酬神。西阁草台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两度修葺;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殿毁于火灾,旋又修复。每每修复一新,便邀戏班献演数日。⑦康熙年间,曾赴宁古塔省亲的杨宾(流人杨越之子)在《柳边纪略》亦记载:“西庙东,吉陵下,净公植花木数千本。春夏间,满汉男女,载酒征歌无虚日,文人多赋诗以纪其盛。”⑧由此亦可窥得康熙年间宁古塔城满汉男女共赴庙会,歌酒诗赋,热闹非凡的盛况。

如同宁古塔城一样,吉林城也是寺庙众多,诸庙会演剧酬神已是寻常。据始修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吉林通志》载:“三月三日,城北元天岭真武庙会,演剧报赛;(三月)十六日,山神庙会,各参户醵资演戏,山村具牲醴,祀神者尤众;(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庙会,祀神演剧,游人甚多;(四月)二十八日,北山药王庙会。男女出游,演戏。旁设茶棚食馆尤众;(五月)十三日,俗谓关帝单刀会,北山庙演剧;(六月)十九日,观音堂会,各旗协领、参领董其事,演戏祀神。旁设茶楼,中建高棚,以蔽炎日;(六月)二十四日,北山关帝庙会,演戏;(九月九日)元天岭演戏,士女登高。其三黄庙、仙人堂各会,与上巳同;(九月)十七日,财神诞辰,供桃面、鸡鱼,各商赴庙祭拜,演剧敬神,观者如堵。” ①从史料记载看,清代中后期,吉林城诸庙会的演剧酬神活动繁多,多集中于春夏秋三季,从农历三月开始持续到农历九月,参加人数众多,不仅有普通男女民众,还有商贾以及协领、参领等驻防八旗的官员等。另有多处庙宇戏楼于史料中记载,如道光年间满人萨英额《吉林外记》载:关帝庙、财神庙、山神庙均建有戏楼一座;②《吉林通志》亦载:“康熙四年建的城隍庙、雍正五年建火神庙、乾隆三十五年建观音堂等均建有演戏楼一座。”③虽然上述史料不足以窥探戏剧内容,但有关寺庙戏楼的记载可从侧面描述庙会演戏、民众观戏活动之兴盛。由此也可推断,庙会举办如此频繁而盛大的演剧酬神活动,势必吸引附近驿站的驿丁及眷属参加。

齐齐哈尔建城虽然晚于宁古塔城和吉林城,但清嘉庆年间,齐齐哈尔城已然有十余座庙宇:城内有城隍庙、土地祠等,城外有关帝庙、万寿寺、普恩寺、河神庙等。④“诸庙各有会期,或三日,或五日,诵经演剧,商贩醵金以办。”其中以四月二十一日普恩寺庙会最为盛大,“进香、观剧者,肩摩毂击,十倍平时。”⑤清光绪年间,齐齐哈尔西土城外的观音庙庙会较为盛大。成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徐宗亮之《黑龙江述略》载:“岁以四月八日起,二十日止,赛会演剧,居人市贾,各就草地,卓帐布席,集知交于此,饮食嬉游,谓之‘耍青。外城亦间有驱车来者,百货骈集,特于此中交易,是为一年盛会。城西庙会已盛行廿余年。”⑥观音庙会持续时间约十余天,参加的民众络绎不绝,也有外城人驱车来赶庙会,庙会期间依然有演剧观剧活动。清末民初,齐齐哈尔城诸庙会依然兴盛。清末文人魏毓兰著于民国八年(1919年)的《龙城旧闻》亦有关于普恩寺庙会“演戏礼佛,士女麇集,人山人海”⑦以及“河神庙前看戏,趾错肩摩”⑧的记述。由此可见,清代和民国时期齐齐哈尔城庙会兴盛,吸引了大量民众参加,庙会的观剧活动为民众常有的民俗活动之一。

据上述史料记载的3座驻防城的寺庙建造数量及规模分析,推测清朝时期东北地区佛教、道教等信奉者人数不会太少。根据驻防城建设和居民构成推断,佛、道寺庙庙会的参加者应以谪戍流人、汉族移民及站人群体为主。当时较为著名的西来庵(即西庙)、普恩寺皆是佛教寺庙,清顺治、康熙年间流人张缙彦曾撰写《西来庵新建观音阁记》及《西来庵新开莲花池记》二文记述西来庵观音阁和莲花池的建造情况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站人群体多信奉佛教、道教,各驻防城内外的寺庙庙会如此兴盛,演剧观剧活动众多,由此推断站人群体亦可参加寺庙祭祀、庙会集市、观看演剧等活动。

(二)藏传佛寺的仪式音乐活动

东北驿站和驻防城附近,除建造有佛教、道教寺庙外,还建有藏传佛教寺院,俗称喇嘛庙。分布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的蒙古族及锡伯族地区的民众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现今位于黑龙江省肇源县民意乡大庙村的衍福寺两座喇嘛塔,俗称双塔,是黑龙江省唯一幸存的清代藏传佛教寺院遗迹①。据研究者考察②:衍福寺修建于清康熙年间,寺内曾有活佛和众多喇嘛。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寺庙举行盛大仪式,跳“傩”舞,也有祭敖包、参加那达慕大会等民俗活动。“傩”舞民间亦称 “查玛”“跳鬼”等③。庙会不仅佛事活动隆重, 而且香客百里不绝, 降香求佛、祛灾除邪之众数以千计。黑龙江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富裕正洁寺,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蒙古杜尔伯特旗旗寺,毁于1948年,2006年复建。富裕正洁寺兴盛时喇嘛人数曾达500多人,每年有 8 次大型经会,诵经多达90天,每年正月初七、六月十四日举行“查玛”会④。“查玛”表演时,有二十一度母、鹿神、海螺神、八部鬼众、四厉鬼、七煞神、阎罗王等角色,扮舞喇嘛的装束、面具、法器,根据色角不同而各异,尤其“查玛”的面具完全用纸模压而成,或直接涂色,或用彩绸贴表。面具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查玛”完全以舞蹈形式出现,配以宗教乐曲。跳“查玛”时,要伴奏喇嘛号、羊角号、螺号、唢呐、羊皮鼓、钹、达姆乳、铜铃等乐器。⑤另有研究者考察:清代宁年古驿站附近的大智寺,被毁之前,“每岁正月16日、6月20日、8 月15日,届期,全体喇嘛盛装,手持法器,前导队高举佛伞、经幅,鼓乐齐鸣,绕庙坦一周,男女信徒随喇嘛队伍之后,每人肩扛一部经卷,依次而行,被视为纳吉禳灾”⑥。大智寺有钹、立鼓、锣、铙、海螺、小钹、经铃、酒盅、经壶、唢呐、大喇叭、小喇叭等法器32对,质地有铜、皮木结合、贝和紫铜。大智寺在土改中被毁⑦。

上文曾提及杜尔伯特旗境内驿站的驿丁垦荒屯田,带动了当地蒙古族民众的农耕生产,而当地藏传佛教寺庙的宗教仪式音乐活动,对站人群体也必将产生影响。虽然建设初期,驿丁人数较少,活动范围受限,但随着驿站发展,站人群体与附近蒙古族群体逐渐互有往来。成书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满人西清之《黑龙江外记》记载:“过混同江北来,直至多鼐站,环站杂处皆蒙古,素与站丁往来,或结姻亚……,”虽然“将军恶其生事,禁蒙古不得擅入城,偶值,即马前仗逐之”⑧,但之后百年,直到蒙古旗地开放,汉族移民大量入关,驿站发展成村屯规模,站人群体越发壮大,蒙古族群体与站人群体、汉族关内移民的交往越发融合。毗邻衍福寺的茂兴古驿站发展为今肇源县茂兴镇,毗邻大智寺的宁年古驿站发展为今富裕县友谊乡富宁村。由此推断,清代中后期乃至民国时期,富裕正洁寺、衍福寺等香火旺盛,庙会盛大,必然会吸引站人群体前往庙会参加仪式音乐活动。

2017年7月,笔者同中央音乐学院陈荃有教授一行8人曾在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镇开展站人音乐文化遗存考察。肇源县现有站人后裔约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茂兴镇即为文中多次提及的清代重要驿站——茂兴站。在茂兴镇镇政府会议室,考察小组与站人后裔座谈站人音乐文化(见图1)。老人们向我们讲述:1949年前,茂兴镇附近有几座寺庙,最有名的就是衍福寺了。春季镇里的人去赶庙会。庙会有演杂耍的、唱戏的,卖货的,很是热闹,也能看到身披袈裟的喇嘛和尚。后来衍福寺烧毁,也听说近些年重建了寺庙,但现在镇上的人也很少赶庙会了,但镇上有不少能吹拉弹唱的人。站人后裔杨勋回忆并演唱了山歌《私奔》,讲述了大地主的女儿爱上家里的长工,因受到父母反对两人被迫私奔的故事,演唱形式是模拟男女二人在墙内和墙外之间对唱。当日,小组又找寻到茂兴镇合兴村81岁老人董焕章,他现在是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站人大鼓书代表性传承人。老人演唱了一段大鼓书,韵味十足(见图2)。考察中发现,虽然当地寺庙已经复建,但镇上的站人后裔很少去赶庙会,如今他们有更丰富的音乐生活。在他们的记忆里,至少在民国时期,站人群体经常参加庙会的音乐文化活动。遗憾的是,至今考察小组也没有找寻到站人后裔早年参加庙会音乐活动的音像资料。

(三)跳神祛病中的乐舞

站人群体是驻防城居民的组成部分,有些驿站就设置在驻防城内。清康熙年间流人方式济著《龙沙记略》曾记载:“(卜奎)旧站去城十五里,地名齐齐哈尔立城后,移站于城。城因站名,官文书皆称之”。①因卜奎驿站设置在齐齐哈尔城内,齐齐哈尔城旧称即为卜奎(或卜魁)。另有成书约光绪三十年之《墨尔根志》记载:“墨尔根站,东距科落儿站八十里,站在城内,居人户六十家。”①以上述两座驿站为例,可见驿站与驻防城的发展相互依托,站人群体因此与城内各族民众有条件相互交往、融合。东北满族、达斡尔族等信奉萨满教,不仅跳神祭祀,也跳神祛病,汉族移民及站人群体受此影响,亦出现跳神祛病活动。

宁古塔城的跳神祛病活动早在清顺治、康熙年间流人张缙彦所作《宁古塔山水记》中便有记载:“有疾必跳神祈禳,名曰插马,头戴铁马,衣彩衣,腰围铃铛,手摇扇鼓,跳跃转折。”②杨宾著于康熙年间之《柳边纪略》记载更为详细:“满人病,轻服药而重跳神,亦有无病而跳神者”。“跳神者,或用女巫,或以冢妇,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而口致颂祷之词,词不可辨。祷毕,跳跃旋转,有老虎回回诸名色。”③如张缙彦、杨宾所见,在清代宁古塔城,萨满跳神时身系腰铃,摆动身体使之发出声响,手边拍边摇铁环单面鼓,在摇铃和击鼓声中,口中唱念以延请神灵,并模拟神灵如“虎神”的动作,跳跃旋转。满人西清著于嘉庆年间之《黑龙江外记》记述:“达呼尔病,必曰祖宗见怪,召萨玛跳神禳之。萨玛,巫觋也,其跳神法,萨玛击太平鼓作歌,病者亲族和之,歌词不甚了了,尾声似曰‘耶格耶,无分昼夜,声彻四邻。”④嘉庆年间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民众家有病人则召萨满跳神祛病。萨满击太平鼓作歌请神时,病人的亲属用音似“耶格耶”的衬词和之。为给病人祛病,巫人及其亲属昼夜跳神,声音之大响彻四邻。清光绪年间徐宗亮之《黑龙江述略》载:“巫风盛行,家有病者,不知医药之事,辄招巫入室诵经。装束如方相状,以鼓随之,应声跳舞,云病由某崇,飞镜驱之,向病身按摩数次遂愈。”⑤民国时期金梁之《黑龙江通志纲要》亦载:“清初为满蒙各族落,犹多沿旧习……信神巫,曰萨满,亦曰萨满教。今移民日众,土客杂处,礼俗与内省略同亦。”⑥如上述史料所示,在医疗条件不佳的清代东北地区,人们仍然认为疾病是鬼神作祟的结果,需要请萨满为患者跳神祛病。萨满跳神祛病时所携带面具、神衣、神鼓等法具大体相同,萨满戴面具、著彩衣,摇铃铛、击神鼓,唱念祷词并随之舞蹈,祈求神灵对病人宽恕,使其尽快病愈康复。

清康熙、嘉庆、光绪年间及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在军事、经济、农业等方面逐步发展,但跳神祛病风气在当地各族民众中呈兴盛之势,不仅满族、达斡尔族民众,甚至汉族移民群体也受此影响。自康熙时期以来,站人群体一直处于东北地区满族、蒙古族、汉族杂居之地,与驻防城各族民众长期融合,而因袭满族、达斡尔族等土著民族跳神的风俗习惯也是必然。站人后裔杨中华先生曾回忆,其幼年时(1949年前),人们患病大多请“叉玛”跳神①。站人后裔口中的“叉玛”即上文张缙彦所言“插马”、西清所言“萨玛”,也写作“叉马”②,都是东北民间对“萨满”一词的不同称谓,皆指代跳神的巫人。在茂兴镇期间,考察小组曾询问当地站人后裔有关跳神祛病的情况,据董焕章老人讲:小时候亲眼见过,也听老人们说过跳神,有治病的,也有算命的,后来大家都知道跳大神是封建迷信,都不相信了,慢慢就没有跳大神的了。(见图3)

(四)上元节闹秧歌观剧

东北民众每逢春节至元宵节常常闹秧歌、观花灯以示庆祝。杨宾《柳边纪略》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③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也称元宵节。清代宁古塔城居民在上元节这天通宵达旦地闹秧歌,他们用各式服装扮演不同人物,配以锣鼓等富有表现力的打击乐器伴奏,不仅展现当地秧歌的俏皮和热烈,还能招徕观众,增添节日气氛。不仅宁古塔城,瑷晖城、吉林城等在上元节也都有闹秧歌的习俗。清雍正年间随父流放瑷珲的杨锡恒曾写下《艾河元夕竹枝词》,诗句“倾城鼎沸闹秧歌,红粉新妆细马驮”④记录了瑷晖城居民在上元节闹秧歌的画面。清代东北地区包括站人群体在内的各族民众在上元节这天,不仅闹秧歌、观花灯,还以演剧观剧等活动庆祝节日。著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满人西清之《黑龙江外记》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⑤另有始修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吉林通志》记载:“街市张灯三日,金鼓喧阗,燃冰灯,放花爆、陈鱼龙、曼衍、高轿、秧歌、旱船、竹马诸杂剧。”⑥吉林城上元节的庆祝活动形式多样,有鱼龙舞、踩高跷、跑旱船、秧歌舞,还有竹马戏等各种民间小戏或杂剧。史料中虽未提及伴奏乐器,但也能推断出这些秧歌和小戏都离不开锣、钹、鼓等打击乐器伴奏。当考察小组在茂兴镇考察时向站人后裔提起秧歌时,老人们都滔滔不绝:“解放前茂兴站人的秧歌就很有名,总听老一辈人提起他们从前过年、过元宵节看秧歌的趣事。现在过年时秧歌队伍很多,有各式各样的表演,锣鼓喧天的很热闹。”由此可见,比起庙会观戏和跳神祛病,节日闹秧歌的习俗在站人后裔中传承和发展得最好。

结 语

通过文献梳理与田野考察, 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三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东北站人群体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站人群体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风俗等非物质文化方面,这与站人群体的先辈多为吴三桂降兵,通晓诗书之人相对较少有重要关系。至今我们尚未找寻到站人群体的诗文、乐谱等遗存,仅有少量族谱家谱,多数也是近代由家族后裔补记。而同时期东北流人群体则遗存了大量诗词、笔记、史志等文字史料。东北站人群体文化汇聚了东北地区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群体以及汉族移民的文化融合而成。东北站人群体文化的嵌入和融合,使东北地域文化更显丰富而多样。

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文人笔记、地方史志中可观察到:站人群体的音乐遗存主要体现在庙会观剧、庙会仪式音乐、跳神祛病、上元节闹秧歌等方面。清代和民国时期站人群体的音乐实践主要依托驻防城的节庆活动或庙会活动得以实现。庙会既是站人群体礼神祭祀的场所,也是节庆休闲和购置物品的集市,尤其是与宗教和岁时风俗相关的庙会音乐活动在站人群体生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东北站人群体的音乐文化遗存既是站人群体戍边生活的见证,又是东北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只是史书记载的几乎贯穿一年始终的众多庙会,后来因种种原因大部分已从站人后裔的生活中淡出,并未传承至今;跳神祛病因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早已被站人后裔所摒弃;仅有节庆秧歌依然存在于站人后裔的生活中,并随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发展而愈加丰富多样。

清代东北地区庙会得到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支持,坛庙祭祀活动按照官府公文的拟定日期举行①,官府官员偕同家眷参加重要庙会,民间商会出资修建寺庙,百姓商贩集资演剧。庙会不仅可以祭祀神灵,还具有民间娱乐和商贸交流的功能,也兼具清廷对东北地区民众的道德教化和团结各族民众、稳定东北局面的社会功能。站人群體作为驻防城居民的一部分,也是清廷管辖、教化的对象。尽管站人群体与汉族移民、蒙古族、满族等群体的文化习俗有所不同,但在共同参与庙会或节庆音乐活动时,彼此间实现了交流与融合,共同促进了东北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不同族群的杂居或不同群体的嵌入,正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不同思想文化上的交融与认同,从来没有停止过。不仅东北地区有站人群体的文化嵌入和融合,其他地区也存在相似的外来群体的文化嵌入现象,如清代新疆流人文化等。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气度和对不同群体文化价值的认同,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收稿日期: 2022-11-16

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东北站人群体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18YJA760072)。

作者简介:伊善斌(1970— ),男,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黑龙江大庆 163318);

刘鑫(1976— ),女,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黑龙江大庆 1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