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技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胡元冲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赏析美术

胡元冲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网络信息技术,对信息介质开展数字化处理的技术,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传输、存储、记录和呈现,并表现出数字化、交互性、趣味性和集成性的特征。美术是视觉艺术,也是造型艺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具有内容跨度大、知识涵盖面广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配套资源不足、无法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和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等问题。将数字媒体技术与美术鉴赏教学相融合,教师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教学资源,满足鉴赏教学所需。同时,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为多元,让美术鉴赏教学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对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历史的风景”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在观看与体验中开展鉴赏活动

在“历史的风景”一课中,教材给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系列美术作品,展现了美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加强学生对有关艺术家、美术作品和时代背景等知识的深入理解,笔者计划将本课分为3课时完成。本文所述教学内容围绕党史中的美术经典作品进行探究与学习,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由于高一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已有一定的学习与认知,因此赏析党史题材美术作品时,他们已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基于此,笔者在课堂上创设不同情境,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使学生进一步学習党史,了解艺术家、美术创作与时代之间的关系,领略信仰之美,礼赞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人类发展史上奇迹的光辉历程,同时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本课中需要了解的画家和赏析的名作,教师可设计问题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究。为帮助学生更好、更高效地自学,笔者运用Camtasia Studio将相关知识讲解录制成微课,通过家校QQ群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完成预习,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之后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积累,有助于教师逐步构建美术鉴赏微课资源库,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创设主题情境,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课堂上,教师根据课程主题选择合适的视频进行教学导入,渲染课堂气氛,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在“历史的风景”教学导入环节,笔者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了一段展示故宫建筑群的视频,旨在让学生感受建筑的历史风貌,理解建筑作为美术的一大种类,它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接着,笔者出示课题,由天安门的图片引出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之后,师生结合画家周令钊在1951年创作的油画《五四运动》展开赏析活动,借助高清数字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油画丰富的色彩和立体的质感,在历史情境中加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学习画家的画面处理技巧,层层递进,开启新课学习。

(三)创设艺术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大多以教材配套插图为鉴赏对象,但相比原作,印刷复制品有较大的差异,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期美术教学的需要。如今,丰富的数字媒体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教师的美术鉴赏活动能够突破常规教学中的瓶颈。例如,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从资源库中调用美术作品原作的高清照片,教学过程中还能根据需要对名作进行局部放大,让学生获得比观赏原作更直观、清晰的视觉效果。

例如,赏析画家董希文的经典油画《开国大典》时,笔者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调用学科资源库中原作的高清图片,让学生观察、品读局部放大的作品细节,比较分析艺术家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融入西方油画的创新之处,感受传统工笔重彩技法和敦煌壁画色彩在作品中的巧妙运用,领略艺术家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一环节中,教师还可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画图功能辅助标识画面中的透视引导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画面的构图方式。

二、发挥数字媒体技术资源优势,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诸多可能,它让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数字媒体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在常规的美术鉴赏教学中,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教师很难有机会带领学生直面美术经典作品。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构建了网上虚拟平台。这成为美术教师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新途径。这是因为,数字博物馆集成了各种文字、图像、视频和3D仿真模型等内容,让人们通过电脑访问虚拟站点或使用移动终端App访问公众号实现自主浏览参观,通过虚拟体验获得对作品的鉴赏感受,弥补无法到现场参观的遗憾。

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以鉴赏评述的方式了解美术作品再现历史的方式和艺术语言特点,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因此,笔者以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平板电脑登录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进入专题展览——“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央一号大厅精心制作的专题展。网上虚拟展厅还原了现场的布局,从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到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为观者提供了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展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朽史诗。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了《狼牙山五壮士》《转战陕北》《百万雄师下江南》《血衣》《北平解放》等作品(如图1)。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学生运用平板电脑整合多种数字媒体资源,对作品创作的年代、艺术家生平和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研究,从作品赏析和党史学习中感受美术经典,分析艺术家如何创新地运用美术语言表现历史人物与场景、再现历史事件,识读美术作品的图像语言,加深文化理解,提升审美判断力,逐步提高美术核心素养。

融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技术,师生可以通过全景漫游实现虚拟参观。本课教学中,笔者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了教学内容涉及的公共雕塑场景,引导学生赏析《艰苦岁月》《大刀进行曲》《大会师》等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高清的图像、逼真的三维立体场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学生戴上VR眼镜沉浸在全景三维空间中,在教室里就可体验雕塑细节的真实感,感受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历程。

三、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开展鉴赏实践与教学评价,拓展延伸美术课堂

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美术作品的基础上。美术鉴赏教学中,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教师给予有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赏析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美术经典作品,提升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正确理解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鉴赏相关作品,学习党史、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意志。为了更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竞赛功能,将美术鉴赏知识设置成分组竞赛题、判断题和分类题,通过现场竞赛方式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会使用安装了希沃易课堂App的平板电脑辅助学习,所以,笔者将和本课有关的练习题发送到学生端,让学生现场解答,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之后,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针对研究的主题讨论形成文案,比较作品内容与形式,探寻艺术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同时,借助平板电脑制作思维导图,厘清研究脉络,并将研究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在整合研究资料和制作电子汇报材料的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素养的融合提升。

师生评价也是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师生通过交流互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评价活动需要延伸至课外,这时小组实践成果可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发布,在线点评与交流。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丰富了教学评价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数字媒体技术加持下,美术鉴赏课堂跨越了时空,拓宽了鉴赏途径,让作品更加形象、生动,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反思该课教学,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即认识美术作品反映历史事件的表现方法、结合美术鉴赏和历史知识评价美术作品的价值及艺术特点,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笔者开展了较多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巩固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延伸至课后学习,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读作品、感受艺术表现力,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现在,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美术鉴赏教学取得较大进步,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数字化硬件建设与软件运用上仍亟待加强。目前,美术鉴赏资源库资源较为匮乏,使得教师备课时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从互联网等平台上收集、积累有关资源,包括高清图库、视频等。然而,网络上的资源质量参差不一,导致教师想要获得优质教学资源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筛选、加工处理。因此,不仅学校要加大对数字媒体硬件设备的更新投入,国家或地方还应加强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同时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育,让教师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注:本文系 2021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福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信息化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AS21506)、2022 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数字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编号:FZDJ2022A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 耿强.数字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5):31-33.

(作者系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福建省中学美术学科教学带头人)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赏析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早梅(节选)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美术作品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