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2023-05-30杨雨林

雨露风 2023年3期
关键词:潼关老翁杜甫

杨雨林

作为杜甫叙事诗的代表,“三吏”“三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深刻揭露了蛮横无理的兵役给广大群众造成的深重灾难,以及对群众抗击叛军积极性的挫伤。本文在“三吏”“三别”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语言特色、叙事视角和环境描写等角度分析该组诗的写作手法与艺术特色,同时对“三吏”“三别”所表达的现实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入挖掘。

杜甫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在思想、创作、艺术上都为中国诗歌创作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价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一生颠沛流离、饱受磨难,这使他的文学作品能更深、更广地走向普通百姓,贴近现实生活。正因如此,他被誉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称为“诗史”。其中,在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创作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1]更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主义叙事情节性的艺术创作特点。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叛军处于劣势。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九节度使以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相州邺城,平叛指日可待。不料,昏庸的唐肃宗忌惮皆是国家元勋的郭子仪、李光弼,以难相统属为由,不置元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结果,大军群龙无首,攻城长久不下,军队上下解体。这时,一度投降又复叛的史思明从魏州率兵来救邺城。乾元二年三月,两军战于安阳河北岸,唐朝的六十万大军溃败,不仅洛阳岌岌可危,长安也为之震动。朝廷为了补充兵力,首先便将残酷的兵役落到洛阳以西、潼关以东,即新安、石壕一带老百姓的头上。就在邺城大败的消息传到洛阳时,杜甫匆匆地由洛阳取道潼关赶回华州赴任,在这途中他看到了“老翁”的愁眉苦脸,“中男”的叹息无奈,“新娘”的悲泣哀叹,诗人心中激荡着对民众的怜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由此写下“三吏”“三别”。

一、艺术特色

“三吏”以诗人自身经历出发,写下了从洛阳至华州途中的所见所闻,以第三人称叙事为主,描写客观事物,同时寓主观于客观,表述个人情感。而“三别”则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民在战争中所受到的影响,通过三个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人物,展现人民生活,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主旨。

(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在“三别”中,杜甫选取了即将参军而无人送别的独身汉、暮年从军与老伴惜别的老翁、与新婚丈夫道别的妻子三个典型的人物视角进行描写。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表达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状态中的人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在《新婚别》一诗中,杜甫在措辞上既运用了如“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此类带有女性特色的害羞、内敛的语句,也运用了如“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这种从妇人角度表达豁达与开明的语句,寥寥几笔,一位深明大义、见识深远的妇人形象就跃然纸上。同样,在《垂老别》中,“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等语句刻画出了一个已处于风烛残年但性情倔强的老翁形象,以老翁的角度讲述了夫妇二人晚年惜别的苦情,使文章感情更为悲愤、沉痛。《无家别》则描写了一个邺城战败后还乡却无家可归,后来再次被征用的士兵,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讲述了战争的残酷,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也更加细致入微。“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读者从中可以见得主人公在乱世中无法对母亲尽孝的深深的无奈之情,从主观角度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读来让人肝肠寸断、心酸至极。

(二)寓主观于客观

在安史之乱中,诗人亲眼看见战争所带来的惨绝人寰的景象,有着强烈忠君爱民情感的杜甫为此深感痛惜,但他并没有在诗句中写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类直抒胸臆的诗句,而是通过描写客观的、真实的景象来表达文章的主旨。《新安吏》中“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一句,以简洁的语句表述了身形强壮的男孩还有母亲相送,较为瘦弱的男孩便只有孤身一人。“肥男”之所以“有母送”而父亲不来,是因为“县小更无丁”,倘若父亲在也不至于抓孩子充数,“有母”二字更是表现出诗人对母子分离之痛的不忍。而“瘦男”更是“独伶俜”,一副孤独伶仃的样子,这不禁令读者思考:为何瘦弱的男孩没有亲人送别呢?不难想到是由于家里人都被抓去充军,家中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便没有人为他送行。最终杜甫选择了劝慰孩子的亲人,虽并未直接表达自己对国家与朝廷的忠心,但用劝慰的语句不动声色地表达了忧民爱民的个人情感。

(三)丰富的环境及细节描写

“三吏”“三别”在叙事的基础上穿插着环境描写,让组诗具有更加广阔的观察视角和真实可感的画面[2]。诗人还独具匠心地将环境描写安排在诗中不同的位置,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无家别》的前两句“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中,不仅交代了时间,还将家园的荒芜凄凉渲染了出来,将这个无家可別的独身汉所处的环境及连年征战下民间的惨剧都描摹了出来,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有些环境描写被安排在了全诗中间的位置,起到了一定的过渡和转折的作用。譬如《新安吏》中的“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寓情于景,将日暮下东流之白水与青山也赋予了无限伤感之情,以拟人的手法将环境之艰难、民心之苦痛通过山水表达出来,同时又引出了下文诗人对征人的劝慰,起到了过渡作用。

二、现实主义精神

“三吏”“三别”深刻揭露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从肉体上的创伤到精神上的痛苦,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国家和人民的利害冲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辉煌的现实主义诗歌。

(一)面对现实,讽喻时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特定历史时期,各种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安史之乱过后这个曾经呼风唤雨的王朝“大厦将倾”的颓势愈发明显。面对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败,杜甫感慨颇深。但他没有丝毫回避,而是大胆地揭露矛盾、讽喻时事,用自己的笔触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新安吏》中写到连未成年的中男也被强征入伍,诗人对此深表震惊,“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唐高祖武德七年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又改为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本来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但现在连“绝短小”的中男也被强征入伍,从中不难看出,统治者的无能以致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不得已出此下策。更为奇特的是,《石壕吏》中连没有服役义务的老妪也被捉去服役,“有吏夜捉人”是全篇的中心。杜甫不用“征兵”而是说“捉人”,文字中已然表明了诗人的讽刺、批判之意。诗人“暮投石壕村”后,就“有吏夜捉人”,深受其害的老百姓因此昼夜不安,一听到响动便知又来捉人了,惊慌之下“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深刻地展示了人们长期以来遭受的征兵、抓丁之苦。可谁想不肯善罢甘休的官吏为应付差事,竟逼迫老妪“急应河阳役”,抓人充丁竟拉到一个抱孙的老妪身上,真是可笑至极。把百姓逼到这般田地的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面对这一切,丝毫没有粉饰太平,而是如实地讽喻时事,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二)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疾苦

“三吏”“三别”在讽喻时事的同时,更是集中笔触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和精神面貌。《石壕吏》中不仅写了老妪被捉走服役,而且还借老妪之口点明了自己一家人不是生离便是死别,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新婚别》中写了新婚不久丈夫就被迫服役,新妇与他依依惜别的场景。类似的还有《垂老别》,诗中描写了老翁暮年从军,告别年迈老妻的情景。老翁临别之际听见了老妻伤心欲绝的悲啼声,看见了老妻衣衫褴褛的身影,这时尽管明知“是死别”,老翁还得搀扶起老妻,伤感她的孤寒无依。老妻也明白此去“必不归”,还劝慰老翁保重身体,真是催人泪下,叫人“塌然摧肺肝”,从而深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其中最典型的当数《无家别》。诗中主人公五年前被征入伍,当他现因战败掉队回家一看,早已物是人非,家中一片荒芜、满眼凄凉,反映出了战争让人民流离失所、痛不欲生的现实惨状。而在主人公回来没有几天又再次被强征入伍时,他回想起自己久病的母亲,也不知是哪年死去的,自己在母亲生前没有奉养,死后又没有能够送葬,叫自己这一辈子难以安心。篇末的“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不仅是诗中主人公的呼声,也可以说是杜甫代表广大受苦人民发出的呐喊。

三、爱国精神

杜甫非常关心国家命运,他的大部分诗篇都是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流露出真诚感人的爱国热忱,如《北征》中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正体现了诗人始终如一的爱国之情。看着下层百姓被迫征丁,诗人为他们的遭遇深感不幸,他同情人民的苦难,可是却无能为力,这种矛盾纠结于诗人的内心,令他痛苦不已。战争一发不可收拾,国家需要战士的守卫,而百姓却深受其害,一时间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对广大底层百姓的同情怜悯形成一个巨大的矛盾在内心纠缠——“杜甫忧国,却不能因此而泯灭良知,回避眼前的事实;他忧民,却又不能因此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只能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中的途径。” [3]

《新安吏》里,出征者和送行者那感天动地的哭声充满对统治阶级的控诉。诗人的态度爱憎分明,以一句“天地终无情”一针见血地对最高统治者予以痛斥,表达自己对唐军功亏一篑惋惜的同时,还劝勉人们忍悲共赴国难。在《潼关吏》中,诗人先是整体上介绍并概括了唐军加紧修筑潼关的景象,之后在与潼关吏问答中,指出了“修关还备胡”,暗示了三年前潼关失守一事,道出了诗人对战势不可预料的担忧。但是,潼关吏却对所筑工事充满信心,并为诗人指点有利的地势,表现了其坚决自守、保卫长安的决心,表现了潼关吏“胡来但自守”的决心以及“艰难奋长戟”的英雄气概,也呈现了潼关将士的报国情怀。但是诗人没有忘记前车之覆,所以杜甫又“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这是令诗人痛心的往事,希望潼关吏能汲取历史教训。再看杜甫在《新婚別》中赞扬新婚之妇的深明大义,“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这就真切呈现了诗人的一种认识:新婚固然可喜、可贵,然而在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不只是顾念“小家”的欢乐,更应该认识到有“国”才有“家”。这也正是杜甫的伟大爱国情怀的真实再现。热爱祖国使得杜甫虽同情人民的兵役之苦,但是仍含着眼泪去劝勉人民摒弃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

杜甫歌颂保家卫国的精神与他自己的报国之心有着密切关系。杜甫有着传统的儒家思想,他一生执着于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青年时的杜甫满怀憧憬,并为之不懈的努力,但荒淫腐败的朝廷没有给他施展抱负的空间,他的理想破灭了,拳拳报国之心得不到施展,便把这种情感倾注到保家卫国的将士身上,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热情的赞扬。杜甫一生在离乱途中体验到人民的苦难,写出了一首首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诗篇。他的诗歌既有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又有深切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还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一个身处战乱的诗人眼中所见的都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如何能不让他感到悲痛与无奈?在诗中杜甫极少作为主人公去发表议论和感叹,更像一个讲述故事的人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慢慢诉说,将对人民的无尽同情倾注其中,在感时伤怀的心境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将历史通过诗作的方式保留下来,让后人于唏嘘感叹中了解那段残酷的历史。诗歌中既同情战乱年代经历着生离死别的人民,又歌颂着那些虽家破人亡,却积极投身报国、从容赴死的伟大精神。王嗣奭在评论这组诗时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4]在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又有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一步的爱国情怀。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5]他的那些饱含真实惨痛历史和诗人无尽悲痛的诗句当之无愧被称为“诗史”!

注释:

〔1〕萧涤非.杜甫全集校注(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2〕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之七[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潼关老翁杜甫
春日晚归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一路走来,一路歌——记潼关中学校长侯润生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杜甫的维稳观
抗战大剧《兵出潼关》
为了忘却的等待
幸福就是投入
五言 望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