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矩”的家风
2023-05-30赵自力
农村百事通 2023年3期
赵自力
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个讲规矩的人。
我上小学时,父亲是村里的干部。每到冬天,村里都要捞鱼,那是多少户农家数着指头翘盼的事。捞了鱼,就意味着离春节不远了,可以好好过个年。捞起来的鱼活蹦乱跳地挤成一堆,众人的目光从鱼塘一下子转移到分鱼人的手上。鱼有大有小,如何大小搭配均匀,父亲自有他的办法。他也因为秉持公正、童叟无欺的原则而深受乡亲们的信赖,所以年年分鱼都由父亲主持。
有一年,外婆住在我家,分鱼前,母亲想让父亲分几条大点儿的鱼,话还没说到一半就被父亲断然拒绝。“那些鱼都是大小搭配的,我们拿大的,人家就只能得小的,是对不住人家的。”父亲说,“再说,分了这么多年的鱼,不能坏了规矩。”见父亲态度坚决,母亲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但这件事,给我们兄弟姐妹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父亲当上了中学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建立了勤工俭学基地,每年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办学条件。有一年,二舅做生意急需用钱,想找父亲先挪用学校部分公款,回本后再及时还上。父亲听后坚决不同意,母亲连忙劝二舅再想想别的办法。为此,二舅几年都没上我家的门。有一次,二舅酒后跟我吐苦水,说父亲呆板,不知道变通。从未跟二舅红过脸的我顶了他一句:“我爸没错,那是他做事的规矩,不能破。”二舅看了我半天,没再说一句话。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时,父亲正在县教育局负责政工工作。按照惯例,我们是要被分配在乡镇学校教书的,但也有人想辦法托关系留在了县城。来找父亲开后门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都被他一口回绝了。很多人都在观望,都想看看我——他的儿子是怎么被安排的。结果,那年我率先被分在了最偏远的山区学校,父亲亲自送我去的。自此,再也没有人找父亲托关系了。父亲用他的规矩树立了威信,也赢得了口碑。
(转载自《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