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钓鲫鱼的选位思路

2023-05-30王文铎

垂钓 2023年3期
关键词:钓位钓点窝子

王文铎

鲫鱼钓位如何选择?从全年来看,初春伊始当钓远、钓深,然后钓浅,入夏后鲫鱼开始分散至全水域活动,到了秋天又开始集群,并且随着水温的不断走低一点一点向深水区转移。

根据这个基本规律,我们便可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鲫鱼钓位。比如眼下初春时节,台钓的效果就不见得好,包括此时在南方钓荷塘等小水面,传统钓的效果要明显好过台钓,因为此时的鱼尚在离岸较远的位置,使用台湾钓法难以触及。此时选鲫鱼钓位,最好能够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以钓得更远,二是可以钓得较深,地形、方位、风向等因素均可忽略。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更大的水面,又该如何选钓位呢?这里所说的大水面有两种,一种是非常开阔的水域,另一种是弯弯曲曲如河道一样狭长的水域。

初春时节在开阔的大水面钓鲫鱼,在钓位的选择上首先考虑两点,第一是钓点要足够深且向阳,第二是钓点要足够远,能钓多远就钓多远。比如很多人在水库大坝上用长手竿钓鱼,也有人用抛竿钓鱼,由于手竿抛投距离有限,所以使手竿者要考虑钓点是否向阳,这一点在水温极低的时候很重要。至于用抛竿,由于钓者可以用抛竿将钓组打出很远的距离,钓组落水处大概率不会受树林、山体遮光影响,所以可以忽略向阳这一点。在刚开河的头半个月里钓开阔的大水面,我们要格外注意这两点。钓狭长的河道状的水域也是如此,切忌像夏天钓鱼那样试图找到河道最窄处,以期扼住鱼儿的必经之路,增加钓获,因为初春的鲫鱼仍集群躲在远离岸边的地方,虽然它们有了一些向岸边靠近的意思,但是它们依然在更开阔的区域小范围活动,哪怕河中央跟河岸的深度相差无几,它们也会在河中央附近游弋。

整个春季,鲫鱼的活动区域变化特别大,它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由深水至浅水的迁徙,整个迁徙过程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平均水深较深的水库会慢一些,平均水深较浅的水库则稍快一些。直到鲫鱼来到浅水,渔谚“春钓滩”才成立,玩手竿的黄金时节终于到来,选钓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浅”,其次考虑的是下风处,再次考虑的才是向阳。钓位若能同时满足这三点固然更好,若不能,按顺序选亦可。问题的关键是“浅”的标准是什么,虽然浅是相对于深而言的,但是在“春钓滩”时,鲫鱼多在半米至1米的深度栖息,据此标准选钓位会方便得多。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新的问题:在平均水深较深的山间水库,用短竿子钓1米水深行吗?不行。别忘了“春钓滩”是指在浅滩寻找符合条件的位置,而浅滩有大有小,钓大面积的浅滩可以很轻易地打出连竿,因为浅滩面积大,鱼群也大,而深水中一片面积较小的浅滩虽然也可能有鲫鱼,但是鱼的数量少,难以连续上鱼,不过在这种位置倒是容易钓到大鲫鱼。

我发现,在春季仍有很多人用短竿钓鲫鱼。用短竿的确更舒服,不仅省力,抛投还准。不过,钓法要随鱼情走,指望着春季用短竿子有所建树纯属一厢情愿,毕竟我们是在钓浅水,水越浅,鱼越容易受惊,尤其春季水温低,水生物的密度也低,水的透明度很高,岸边的我们虽然看不到水下的情景,但是在几米外水下的鱼儿却能敏锐地察觉到人影以及人的脚步声和说话声,然后悄无声息地离你而去。所以,春钓鲫鱼用竿应尽量长一些,并且尽量保持安静,毕竟水温低,鱼的活性差,它们逃得很迅速,回来却很缓慢。

春季钓鲫鱼,很多人为如何打窝子而纠结。打什么好?打多少?怎么打?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说春季时它们什么都吃,但是对“荤”更加垂青,对动物蛋白兴趣更浓。假如你真的因打窝子而犯愁,我推荐给你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用鱼饵去做窝子。如果你使的是小抛竿,可以用自带窝的办法,把一团鱼饵攥到铅坠上,挂蚯蚓或红虫作钓饵;如果你使的是手竿,可以搓大饵先抽上十竿、二十竿,然后挂饵垂钓(面饵、红虫、蚯蚓皆可),每隔一会儿就抽几竿子。我更喜欢用面饵垂钓,不管是拉饵还是搓饵,保持稳定的换饵频率更容易把窝子做起来、养起来,上鱼的频率也更快。拉红虫的效果是最好的,并且不用抽窝子。

到了夏天,鯽鱼的繁殖过程结束,它们分散开来,可以说全水域都能钓获它们,但是在相对浅一些的地方,鲫鱼的密度还是比深水处的大,因为浅水处的环境更适合鲫鱼觅食,比如一些水生小昆虫在稍浅的地方密度最大,鲫鱼会尾随而来,浅水处芦苇、蒲草的生长为鲫鱼提供了更适合隐蔽和觅食的环境,所以夏天钓鲫鱼不宜选择过深的位置作钓点。

夏季是鲫鱼一年当中活性最高的时期,它们反应迅速、游动敏捷,在距离岸边很近的地方也会逗留,但是岸边人为的声响很容易让它们迅速逃离,所以我们钓近岸时务必保持安静。

夏天,各种小杂鱼闹得特别凶,使得鱼饵无法落底、浮标上蹿下跳成为常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钓近岸,因为我发现近岸的某个位置就像一条分界线一样,分界线之内的小杂鱼数量明显比分界线之外的少。小杂鱼数量庞大、游动迅速,争抢食物的能力远超鲫鱼,所以有一些鲫鱼会远离竞争,躲到杂鱼偏少的近岸。我曾多次在夏季用2.7米甚至2.1米短竿钓1.2米左右的水深,竟能长时间打连竿,并且是在岸边没有水草等隐蔽物的情况下。有一次,我没带短竿子,情急之下把7.2米竿的前三节卸了下来充当短竿来用。别以为离岸边那么近,鲫鱼会很小,一点儿都不小。值得一提的是,这几次连竿皆因有人跟我说话而终止。

夏天钓鲫鱼,风向对鱼情的影响较大。因为夏天水温高,鱼的耗氧量也大,它们对溶解氧的多与少尤为敏感,下风处的溶氧量普遍高于其他位置,所以夏天钓鱼我特别在意风向。不同于体型较大的鲤鱼和草鱼,鲫鱼属于小型鱼,正常水深都能满足其安全需要,所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钓点首选下风处,哪怕风很小,下风处也比顺风处好。

另外,水库岸边凸出的位置(即我们常说的“铧尖”),有倒树、水草的位置都是钓鲫鱼的好位置。

夏季多雨,一场雨后即便水位未明显上升,我们也可以试试短竿子,退水的时候则要选择深水钓位,且尽量用长竿子,只是别抱太大希望,即使你钓得足够深,竿子足够长。

夏天是最适合夜钓的季节。夏夜安静、凉快,关键是小杂鱼不再捣乱,我们可以把鱼饵开成任何理想的状态,可以凭着几团酒米就把窝子做成,特别是夜晚发光棒或电子标的任何小动作都可以被我们轻易捕捉到,钓起来很舒服。我发现,夏季夜钓鲫鱼有两个位置不可错过,一个是深浅适中的位置,即约等于水库平均水深的位置,这种位置很好找;另一个是深浅交界处的中间位置,可以理解为深浅交界处的那个斜坡的中间,也可以理解为左右两边都是深水,中间有一个数米宽的浅水处,钓这个浅水处的左右和中间均可。

初秋钓鲫鱼跟夏天时几乎无异,但是随着水温不断降低,以大地的庄稼被收割为标志,鲫鱼的活动又变得有规律起来。有句渔谚叫“秋钓旮旯”,意思是秋天选钓位要找角落。秋季,植物的种子已经成熟、脱落,它们同大量的昆虫一道被秋风吹到一些窝风的角落,鲫鱼便尾随而来。在这种地方,鲫鱼的密度往往比较大。此时,鲫鱼一年当中的第二个觅食高峰期渐渐到来了。

与初春时节可以放心地使用荤饵而无需担心小杂鱼闹钩不同的是,秋天小杂鱼依然比较活跃,所以在用饵方面当仍以面饵为主。

随着气温、水温持续走低,鲫鱼开始重新集群,向深水处转移,鱼情越来越接近初春的时候,我们按照初春的思路和方法选钓位即可,直至水面结冰前几天鱼儿彻底停口。

最后简单说说鲫鱼窝料。鲫鱼是钓友们最常见的鱼种之一,它们分布广,适宜觅食的温度范围大,又是杂食性鱼类,所以钓鲫鱼的窝料无需过于讲究,它们自己尚且不挑食,我们钓鱼人又何必庸人自扰呢?总的来说,市面上的所有鲫鱼窝料都好用,如果你实在难以从众多窝料中挑出一款来,我建议你直接用干粉状态的钓餌掺土,捏成团直接打窝,也可以用搓饵、散饵抽窝,甚至直接通过高频率换饵来做窝。根据我的经验,高频率换饵做窝的办法比任何形式的打窝都有效。

猜你喜欢

钓位钓点窝子
冬天的故事(组诗)
库钓选位三法
野钓选钓位入门课
这样钓鱼不算投机取巧
打窝切忌打过量
泥泞脏乱的钓位
春季观鱼情选钓点
春季垂钓五法
钓位有限,如何挑一个有鱼的位置?
条件反射对垂钓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