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常态下的科学免疫细节

2023-05-30吴黎明

食品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针头活疫苗猪只

吴黎明

集约化猪场猪群数量庞大,而饲养空间有限,通风与温度时刻处于矛盾状态,使得猪群长期处于亚健康水平,无疑降低了猪只的抗病能力,而环境中包括非洲猪瘟病毒等诸多病原微生物时刻虎视眈眈。面对此情此景,机体免疫系统成为猪群抵御病原入侵最重要的防线,疫苗免疫作为机体建立良好免疫的主要手段在猪群防病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免疫接种也成为现代化种猪场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免疫接种不等于猪群就获得了足够的免疫力,只有科学的免疫才能最大限度发掘疫苗的最大潜能,这将涉及免疫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如疫苗运输与保存、免疫方案、接种过程等。本文作者将自己多年基层实践中一些免疫过程中的细节一一列出,希望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信息以避免免疫失败。

1.疫苗的运输

疫苗从购买地或仓库运输到猪场或从一个猪场调拨到另一猪场过程中,均涉及疫苗的运输,若此过程未做好,直接影响疫苗的效价,必将影响免疫效果,甚至免疫失败。疫苗运输可以使用冷藏箱(包)、冷藏车等运输,其内部温度应当达到相应的要求,冷藏保存的疫苗如灭活苗温度应当控制在2℃-8℃,冷冻保存的疫苗包括所有减毒活疫苗温度应当控制在≤-15℃以下。切勿将疫苗放入箱(包)内然后加入冰袋后便运走,而应使箱(包)内温度达到相应温度后,方可将疫苗放入其中。

切记运输过程中疫苗须避免高温和阳光照射。一般疫苗运输不超过6小时,否则须每6小时检查和记录一次途中温度。另外,疫苗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包装完好无损,若疫苗包装破坏或未使用冷链运输,则不予接收。

2.疫苗的储存

当疫苗到达猪场外围时,一定要派专人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若有破损则拒绝接收,若完好再使用消毒液将包装外表面彻底消毒,可使用1:500(v/v)2%浓戊二醛或1:200(w/v)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配制的水溶液,药液量一般为0.3-0.5 L/m2。有些猪场为了生物安全,会当场拆掉外包装和泡沫箱,直接消毒内部疫苗包装,甚至将疫苗瓶取出就地浸泡,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除非短时间内使用完毕;若疫苗还需储存一段时间,最好不要破坏内外包装,即使需浸泡,也需注意浸泡的温度不要超过室温,以不至于影响疫苗的效价。

接收人员打开箱(包)后,首先检查其内冰袋是否完全融化、温度是否在标准以内(灭活苗冷藏、减毒活疫苗冷冻);然后弃外包装,焚烧处理,同时取出疫苗瓶,使用1:200过硫酸氢钾浸泡1min以上。

消毒完毕,按说明书规定将疫苗放入冰箱内,同时记录疫苗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到达时间、储存方式等。疫苗要储存于专用冰箱,不可和生活物品共用,内置高低温度计。

疫苗入库后,库管应认真记录每日冰箱内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度记录(间隔不少于6小时),填写“温度记录表”。高低温度计应当分别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不能放于门上。冰箱冷藏室温度应当控制在2℃-8℃,冷冻室温度应当控制在≤-15℃。灭活疫苗要求冷藏保存,减毒活疫苗要冷冻储存和运输,但不可冻结,因此冷冻冰箱需定期除霜。

3.疫苗免疫接种

3.1接种前准备

3.1.1定岗定责

猪场进行疫苗普免时,最好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一来可以起到监督疫苗接种的作用,二来统一指挥、令出一处、责任明确,可提高接种效率。同时,分配和组织好其他参与人员,各部门协同配合方能提高效率。各车间的疫苗工作最好由各自车间人员完成,以防病原微生物交叉传播。若育肥场人手不够,需从场外调配人员,则外调人员入场时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洗澡、药浴、隔离等流程。

3.1.2检查疫苗

疫苗接种前,接种第一责任人需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特点、规格、用途、保质期、稀释液品种及使用量、接种剂量与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同时,还应检查疫苗瓶外观,未按要求保存、过期、瓶塞松动或破坏、减毒活疫苗瓶失真空(稀释时不自动吸水)及灭活苗冻结过、分层、发霉的一律严禁使用。取用疫苗前先统计接种猪只数量,适量取用,不浪费,还需观察疫苗生产日期,做到“先进先用”原则。

3.1.3观察猪群

接种疫苗前,兽医或技术员须仔细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有发热、发绀、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或废绝、腹泻、瘦弱、残疾、瘫痪等症状的猪只,应暂缓接种或不接种。尤其须避免某些重大疫病(如非洲猪瘟)潜伏期注射疫苗,否则可致病原快速传播,引起更大的损失。一般情况,妊娠母猪尽可能不接种减毒活疫苗,尤其是病毒性活疫苗,以避免仔猪经胎盘染毒,如猪瘟病毒活疫苗一般在配种前1周接种,蓝耳病毒弱毒疫苗的接种与否及程序需经兽医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论证。

3.1.4工具处理

接种疫苗所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等直接接触疫苗或猪只的工具须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再经清水煮沸15 min以上,方可使用。切忌使用消毒剂处理,其残留物可影响减毒活疫苗效价。

同一支注射器只能用于一种疫苗的接种,若用于另一种疫苗的接种,必须经彻底清洗、消毒方可,以避免残留的疫苗影响另外一种疫苗的效价。

接种疫苗时需根据猪只类型选择合适的针头型号,防止针头太短或者太粗而造成疫苗外溢,如产房哺乳仔猪选择9×13针头、保育仔猪选择12×20或12×25针头、中猪选择16×25针头、育肥后期商品猪(一般很少免疫)以及配种前后备种猪和基础公母猪等选择16×38针头。

3.1.5疫苗回温

灭活疫苗在使用时要充分摇匀,减毒活疫苗要嚴格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稀释,且需现用现稀释,稀释后的疫苗一般限在2-3小时内用完,免疫过程中疫苗不必置于低温环境,最好置于30℃以上温水或保温箱中。

疫苗接种前,疫苗均需充分回温,以减少疫苗接种时对猪只的冷应激,可自然回温或水浴回温,切忌阳光照射或保温灯等烘烤,可采取的方法有:

灭活疫苗:夏季室温高于25℃时,可在接种前1小时(20 mL规格)至2小时(100 mL规格)将疫苗从冷藏冰箱内拿出;若室温高于35℃,则提前0.5至1小时,从冰箱内拿出,放置于猪舍回温,待疫苗与室温一致时再接种;若室温低于20℃时,则需要水浴辅助回温,水浴回温时间需根据规格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不能少于半小时。

减毒活疫苗:一般可在接种疫苗前一晚上将疫苗稀释液放置于室温,接种当天将疫苗稀释后放置于猪舍回温0.5小时以上或37℃水浴5-10 min后再进行接种。

3.2接种时注意事项

3.2.1接种时的猪群安全

疫苗普免前,最好先小范围试用,特别是首次使用新疫苗或新品种时需观察3-5天,以确保无重大不良反应方可大量使用。刚配种母猪和妊娠母猪注射疫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着床失败和机械性流产,尤其在接种口蹄疫灭活苗、伪狂犬基因缺失苗等应激较大疫苗时。对于某些猪群不稳定的或小型猪场,可以考虑配种2周内和临产2周内母畜,暂缓接种并记录耳号,怀孕至中期和产后及时补免。

3.2.2免疫时间选择

免疫接种一般选择气温适宜的时间段进行,特别在冬夏极端天气接种疫苗时,温和时间段可显著减少猪群应激反应,所以冬天一般选择温度较高某天的中午进行接种,而夏天则在相对凉爽的时间段进行。母猪群接种时一般在进食时进行,而育肥猪饥饿时免疫接种然后给料,相对引入的应激较小。

3.2.3接种部位和方法

不同疫苗有各自最佳注射方法和部位,如超前免疫时伪狂犬疫苗可滴鼻、猪瘟疫苗却多采用颈部肌注(超前免疫仔猪应免疫2小时后再吮乳)、腹泻疫苗接种的最佳部位和方式为后海穴肌注,即在尾根与肛门间的凹陷处注射,其它大多疫苗最佳接种部位和方式为颈部肌注,即耳根后颈部肌肉内注射(一般在耳朵自然覆盖的区域内),特殊情况可在臀部或后腿内侧肌注。疫苗注射时,部位一定要准确,严禁打“飞针”,已經肿胀的地方不能继续注射,需更换注射位置,否则疫苗不能充分吸收;若注射部位有出血,则需补免,以免免疫失败。

接种时遵循“两快一慢”原则——即进针快、出针快、进药慢,针头要垂直于皮肤迅速且完全进入,然后缓慢推注,待药物完全推进后迅速拔出针头。若注射正确推注时会感觉到阻力,但进药顺畅,猪不感觉疼、不抗拒,进针点不流血或其他液体;若推注到脂肪层,手会感觉阻力大,猪会强烈反抗,尔后注射部位明显肿胀,进针处流药水或血水;若推注极为顺畅无阻力,多是注入脂肪和肌肉层间,会产生更大的囊肿。

3.2.4接种密度

疫苗接种密度为100%,所以原则上“一刀切”式接种,以避免漏接或重复接种。跟胎免疫猪瘟疫苗的猪场,流产母猪再配种前需补免猪瘟疫苗。暂缓或不用接种疫苗的猪只应及时补免或淘汰。接种疫苗时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注射剂量,否则会发生变态反应或不能刺激足够的免疫应答。

3.3接种后注意事项

3.3.1器具处理

在进行活疫苗接种时应避免病原菌扩散,用过的注射器、针头须彻底清洗消毒,疫苗瓶和未用完疫苗需无害化处理,以避免散毒和污染环境。

3.3.2避免应激

疫苗接种前后数日,尽可能地避免引入剧烈应激,如换料、转群、采血等。疫苗接种前后3天在饲料或饮水添加多维等抗应激的药物,可减少接种时的应激。

猪只接种疫苗后需观察15-30 min,个别猪只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战栗、发绀、喘气,严重的口吐泡沫甚至呕吐、倒地不起等急性过敏反应,如此猪只应立即凉水浇身、耳尖放血等缓解,严重的可用肾上腺素、氯丙嗪、地塞米松等镇静或抗过敏药物抢救。

3.3.3药物使用

疫苗接种前后禁止使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活菌苗注射前后至少4天内,猪群不能摄取含有抗菌、抑菌的药物的饲料和饮水。抗菌药物一般对细菌性灭活疫苗无影响。注射病毒性减毒活疫苗后7天内,不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病毒唑)、金刚烷胺、吗啉胍(病毒灵)、干扰素、抗病毒血清等。

接种疫苗前后5-7天内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免疫应答的药物,如磺胺类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类及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两种及以上病毒性减毒活疫苗不要同时使用,应至少间隔5-7天,以避免相互干扰,若病毒性减毒活疫苗或灭活苗和灭活苗同时使用,应分别肌注射于不同部位。

3.3.4免疫记录

每次疫苗接种结束后需做好疫苗接种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接种时间、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接种头数、接种剂量、疫苗耗用、猪只接种疫苗后的反应等信息,兽医和生产主管需定期检查疫苗接种记录。

3.3.5免疫后饲养管理

疫苗免疫后要加强饲养和环境管理,确保猪只摄入足量新鲜饲料,包含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杜绝饲喂霉变饲料,以利于抗体合成。同时要减少各种应激,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4.免疫程序的制定

免疫程序应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制定,这需要进行定期检测血清抗体水平。一般情况,只有当猪群整体保护率低于该疫苗厂家推荐的保护率时方可进行接种,而不是接种次数越多越好,否则可导致抗体被中和,不仅浪费成本也不利于防病。比如,经检测发现猪瘟疫苗至少可给提供4-5月保护期(整体阳性阻断率80%以上的时间),所以种猪一年免疫2-3次就足够了;仔猪体内母源抗体阳性阻断率在3-4周龄降到40%左右,所以仔猪的猪瘟苗首免应在该周龄内完成,二免应选择首免后3周进行,感染压力大的猪场也可采用超免和加强免疫策略。

抗体检测频率不应过高,否则猪群应激过大;也不能太低,可能会错过抗体高峰期,一般1次/月比较合适。每次采集相同猪的血液最能科学地反应抗体消长规律,但对猪只的影响较大,所以每次采血至少覆盖1/3上次采血的猪只。采血的猪只应该随机分布于各个猪舍、各胎次和各怀孕周期,数量一般为各胎次各孕期10头左右,怀孕前期和临产母猪可不采,公猪一般分三次采完。如场内长期未更换疫苗厂家,采血频率也可降低,可在每次接种疫苗3-4周后采血检测,可方便评估疫苗效价、接种剂量、方式方法等。

结语

总之,疫苗接种是猪场疾病预防的一项重大工作,切不可疏忽,这便要求有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的规划、细致的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到位,不仅是金钱浪费,也暗藏巨大防疫隐患。但疫苗不是万能的,在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猪舍环境卫生控制、人员车辆消毒隔离、猪只抗体监测等综合防控措施,方能“猪”事平安。

猜你喜欢

针头活疫苗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