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保障”为农业中关村提质加速

2023-05-30王静宇王莉

北京支部生活 2023年3期
关键词:峪口镇党委中关村

王静宇?王莉

平谷区峪口镇作为农业中关村的主阵地,承担着高质量建设农业中关村、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责任使命。峪口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在“五子”联动中找准定位,突出抓好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服务保障,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争当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推动农业中关村高质量发展。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2023年1月7日,平谷区峪口镇政府、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农学院、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京瓦中心”)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京瓦中心举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Ton Bisseling院士工作站落户,实现了农业中关村建设“开门红”。

“农业中关村承担着服务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平谷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峪口镇党委坚持通过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服务保障,助力农业中关村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峪口镇党委书记,农业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任海军说。

组织保障聚合力

“公司扎根农业中关村以来,峪口镇党委和农业中关村管委在政策支持、人才引进、项目建设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未来,我们将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苏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陀科技”)青年科学家康定荣博士说。2022年,苏陀科技成为唯一一家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创业支持项目的食品科技型企业。

苏陀科技是一家由留欧归国博士团队创办的生物食品科技企业,具备世界前沿技术,非常符合农业中关村的发展定位。为引进这家企业,区镇两级相关部門主动上门服务,讲解惠企助企政策,并帮助解决人才引进、住房保障等实际问题。峪口镇党委发挥四位一体组织保障,联合园区管委会、京瓦中心、首农农科创投公司,在合作模式、土地政策、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苏陀科技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

“苏陀科技是峪口镇党委为吸引更多国际化科研队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机构入驻农业中关村,通过四位一体组织体系保障,吸引企业落户、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个代表。”农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亚静说。四位一体组织保障体系是近年来峪口镇党委为打造“有温度的峪口”,奋力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而构建的。通过带动峪口镇、园区管委会、京瓦中心、首农农科创投在人事钱物全部力量整合提升,形成“1+1>2”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镇党委“指挥所”功能,有效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

在四位一体组织体系的保障下,峪口镇党委引进注册企业13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研服务类企业96家;承接58项市级行政审批赋权事项;为企业引进的10名人才办理了调京落户手续。

人才保障强动源

“秋季池塘水温逐渐降低,一定要合理调节水质,加强饲料投喂、疾病防治工作,促进咱们农户增产增收。”自2022年被聘为峪口镇北杨家桥村科技书记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曲疆奇每个月都会到村里查看养殖户生产经营情况,为村民做科学技术指导。

“像曲疆奇这样的科技书记,峪口镇还有很多。2022年4月,峪口镇党委与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启动科技书记对接会,协商安排11名专家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到峪口镇11个村担任科技书记,并于2022年8月建立‘科技书记小院。”峪口镇(地区办事处)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吴迪介绍。

曲疆奇与村党支部书记周长国一同入村调研走访,并通过调查问卷和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了解北杨家桥村水产养殖情况。他先后组织自己的科研团队对每家养殖户池塘水质理化指标进行监测50余次,获取监测数据600余份,指导养殖户通过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和养殖方式,保障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科技书记围绕农业产业需求和发展情况,通过“硬件打造+软件赋能”的形式开展服务,内容从顶层设计的乡村规划、产业设计,到高度专业的土壤监测、鱼菜生态种养,由一产向二、三产业拓展,向社会治理、城乡建设等其他领域拓展,构建了科技书记全方位、全产业链服务的新格局。

走进位于中国农业中关村核心区的设施农业智慧云服务系统产业化博士农场,日光温室里春意盎然。步入棚内,空气中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大片翠绿中,一簇簇鲜红的草莓点缀其中,一片生机盎然景象。

“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未来将面临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关键问题。”博士农场创建人孟繁佳博士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设施农业智慧云服务系统产业化博士农场的创建,实现用工减少50%以上,同时逐步实现标准化、智慧化、规模化生产的目标要求,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智慧生产‘智慧大脑,让智慧云服务系统更好服务农业中关村建设、服务首都农业发展。”

引进博士农场后,南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支持下,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现状,与博士农场共建联合运营公司,探索镇级土地联营公司入股参与博士农场运营,实现强村富民;高校博士团队以技术、运营、服务入股,投入国内先进农业装备和技术,培育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以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这种低投入、高回报、可持续的新型运营模式,推动了博士农场健康持续发展,也成为农业中关村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任海军说。

目前,峪口镇党委创建博士农场15个,集中了两院院士专家团队5个、博士团队30余人,已初步形成了覆盖种质资源、农业智能装备、土壤改良、植保等领域的农场矩阵。“目前,农业智慧云产业化、荞麦分子育种、旱稻育种、桃园作业机器人、种鸡养殖装备、大桃病虫害与生物信息6个博士农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项目的带动下,合作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近10万元的收入。”峪口镇副镇长杜昂介绍。

服务保障助发展

“峪口镇党委服务好企业落地,完善孵化器、加速器和创业空间建设,流转8000亩农用地,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创新创业团队可‘拎包入驻‘拎包创业。”任海军说。

作为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区,峪口镇党委聚焦建设农业中关村中试场景集群,针对应用场景选地难、管理难、投入大等问题,为市场主体提供一整套、全流程的项目落地、农事托管及运营管理服务。

“为引进全国领先的马铃薯种业科技创新企业华颂种业(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颂种业),镇党委为企业协调提供试验田和配套厂房共290亩,为科研人员提供3套人才公寓等服务保障工作。”峪口镇副镇长王学斌介绍。

“峪口镇党委还在办理证照资质和政策申报方面帮助我们协调沟通开辟绿色通道、全程代办,让我们省心又安心。”华颂种业副总经理张庆锦说。

为吸引更多高新企业和高科技人才到农业中关村落地发展,镇党委通过编制农业中关村招商手册,搭建“云园区”服务平台,设立政务服务大厅,加强农业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融资+上市”双服务体系,设立农业中关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实行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上市辅导、融资对接及跟踪“一站式”专业化管家服务。

“截至目前,农业中关村园区已经聚集7家研发机构、89家企业。”朱亚静介绍。

随着更多企业与峪口镇建立起深入合作关系,很多企业有了办理子公司营业执照的需求。平谷区集群注册企业营业执照的办理需要多部门联审,一般办理周期为7-10天。为了让企业尽快落地,峪口镇党委协调区市场监管局为重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加快办理流程,一般两天可办结。“我们想用贴心服务推动大型头部企业落地,体现平谷温度。”峪口镇党建办副主任路明说。

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2023年,峪口镇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建设农业中关村中勇担使命,持续抓好组织、人才和技术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贡献力量!”任海军说。

(责任编辑:徐玲玲)

猜你喜欢

峪口镇党委中关村
中海石油化学拟挂牌出售大峪口股权
峪口禽业的“中国芯”
——掀起中国肉鸡市场风云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煤峪口矿西三井筒提升中心的测定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