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璧山:干出“一号工程”加速度新成效

2023-05-30高杰

重庆与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璧山双城经济圈

高杰

在1月28日兔年新春召开的重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上,明确把双城经济圈建设列为“一号工程”,作为推进全市工作的总抓手和总牵引,这对与主城同城发展的璧山而言,是一个化区位优势和先行优势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开放优势的重大机遇。

市委有部署,璧山有行动。璧山区从内陆开放、创新引领、产业带动和城市示范等多个维度同向发力,在落实市委“一号工程”的新赛道中跑出了加速度、干出了新成效,一大批带有璧山标签和鲜明特征的标志性成果正不断涌现。

立足主阵地:“规定+自选”的同步发力

璧山是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主阵地,如何将市委决策部署同璧山实际相结合,将璧山元素纳入全市“十项行动”和2023年“四张清单”,绘制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璧山高质量高水平崛起的同心圆,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必由路径。

1月31日,璧山区委举行市委“一号工程”实施方案专题研讨会,围绕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就璧山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集纳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

几天后,璧山区委再次召开常委会,进一步明确推动“一号工程”的璧山目标、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在优先承接全市“十项行动”和“四张清单”基础上,注重“规定+自选”结合,聚焦具有重大进展和璧山辨识度的重要事项,起草全区“十项行动”和项目、政策、改革、平台“四张清单”,确保璧山行动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系统谋划,又专题推进,以清单化落实、项目化推进的实干实绩实效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及轻量化中心、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GPU等7个重大项目跻身“市级大盘”。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璧山对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对外齐心协力抓好合作的事,以等不起的责任感和坐不住的紧迫感,层层压实镇街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区里定期评选“猛虎奖”“蜗牛奖”,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超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也推动了城市、产业、改革开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生活品质六大能级的大幅度提升。

重塑主引擎:“产业+创新”的同向驱动

将自身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局,担纲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联合主演,以千亿级产业目标服务川渝万亿级产业大战略,是璧山重塑产业主引擎的壮志与雄心。

“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就是这种壮志与雄心的生动体现。通过推动高端产业和高端要素的快速集聚,全力打造制造业发展新引擎和科技创新新高地,重塑有速度、有体量、有质量、全链条的强劲动能。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璧山构建起了“3个管委会+8个重点产业发展工作专班+14个项目指挥部”的工作体系。高新区管委会、服务业发展区管委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全力推动产业提级赋能,做好“高”“新”两篇大文章。8个工作专班在引进和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四大产业集群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在比学赶超中交出聚链成群的产业答卷。

紧扣成渝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这一目标,璧山直面短板弱项、紧跟产业趋势、立足特色优势的产业重塑,稳定扩展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2月1日,璧山8个重点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接旗出征,通过编制一张产业地图、锁定一批目标企业、出台一套产业政策、制定一套招商方案、引进一批项目落地、推动一批项目开工和投产,让每个专班都成为一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尖兵连”。8个工作专班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东盟等国内外重点区域,寻找商机、瞄准目标、全面发力,以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璧山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是璧山致力打造的两个千亿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璧山建功双城经济圈的重头戏,通过壮大整车规模,巩固动力电池产业优势,做强电驱产业集群,发力线控底盘,布局智能座舱,形成了“整车+三电+配套”的产业体系。规上新能源汽车关联企业达115家,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42.4%。

走进璧山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处处都在比学赶超,人人都是沸腾状态。比亚迪、青山工业、中车恒通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企业纷纷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昂扬状态,建功双城经济圈建设。电驱系统、转向系统、新型显示、笔电终端、军工装备、数控机床等细分领域的百亿级链主企业正在快速成长。为强化规上企业中流砥柱的产业定力,璧山对产值低于1亿元的规上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政银企对接、订单对接等方式拓展市场,推动宝烨、弗雷西等企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创新是产业活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璧山紧扣成渝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联动成渝高校创新资源,全力培育科技孵化器、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满天繁星,持续构建“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建设中國兵装传动技术研究院、比亚迪动力电池总部和研究总院。先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9家、“小巨人”企业6家,总量分别达到138家、14家。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刀片电池、P0.12Micro LED显示屏等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青山DCT获评“世界十佳变速器”。

筑梦主舞台:“开放+共建”的双重赋能

在璧山推动市委“一号工程”的进程中,开放与共建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在开放中携手共赢,在共建中拓展更大的产业空间、开放空间和创新空间。

依托重庆东盟合作中心和缅甸推广中心,璧山充分发挥产业和开放的主舞台效应,在成渝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通过共建西部科学城、产业链和“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与四川多地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和成渝零部件配套走廊。

新年伊始,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曙光湖智造城34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总投资达434.9亿元。曙光湖智造城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核心区,通过构建“一湖、一岛、一枢纽”的空间格局,集中布局一批高端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构建以“研究院经济”为主体、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康佳、中科曙光、龙润等创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建设。创新“揭榜挂帅”“赛马制”机制,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在科技前沿领域产生了一批硬核成果,走出了一条“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园”的新路子,实现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为将市委“一号工程”转换成为更多标志性成果,璧山提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为主阵地,做大做强璧山高新区,打造开放与共建的区域高地。目前,璧山高新区已与四川乐至、射洪两地经开区成功申报创建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协同打造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为重点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载体,共抓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共育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集群。同时,璧山还与荣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打造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高地。

规定与自选的双规并进、产业与创新的深度融合、开放与共建的双重赋能,让璧山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聚合成了融进主城、引动区域的“头部动能”,并形成了动态比拼工作成效,以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的生动局面。

图/璧山区发改委提供

猜你喜欢

璧山双城经济圈
璧山:“四城”同建 人民同享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进“首博”,观“双城”——18世纪的北京与东京
在这里遇见主城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