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2023-05-30单超
单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创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迥异于西方文明的本质属性、显著特征和根本优势,蕴含独特的文明观。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具有深厚的孕育土壤、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和根本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继承与批判基础上的“超越”,既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引领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蕴含着独特的文明观。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探索、创造、积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本色鲜明,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这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文明观是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走来的有根的文明观,是历经百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团结奋斗的有力的文明观,是代表人类社会光明未来的社会主义的生机勃勃的有魂的文明观,是与世界之平等待我之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有情的文明观。
这一独特的文明观贯穿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全新现代化道路之中,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文明观,既有各国现代化文明观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们国情的鲜明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及其伟大实践也彰显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从世界历史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宽广视野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图景,是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新总结和新认知,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对现代化理论的最新、最高认知。这个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西方的所谓现代化因其不可克服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其不是人类现代化的“终结者”。西方的所谓现代化本质上只不过是“身子进了现代化脑子还在过去时”的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维护资本至上、资本霸权的现代化,是物、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等异化的现代化。西方的所谓现代化在其整个的发展历史中,无不充斥着侵略、掠夺、剥削与奴役,在造就一部分人、一部分国家越来越富有的同时,世界范围内贫富两极分化的鸿沟却越来越大。说到底,西方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掠夺和对世界范围内劳动人民剥削的基础之上的。世界范围内,掠夺和剥削造成的持续拉大的贫富两极分化,既是当今人类社会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来始终存在的痼疾和特有的景象,也是世界不断动荡的根源。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现代化,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全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的文明观对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基本态度。
世界上某些国家和人士人为制造的所谓的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仍在不时地沉渣泛起。他们罔顾人类整体面临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社会所处的错综复杂的岔路口,是一种极其狭隘的“文明观”,是殖民思维和霸权逻辑的流毒和变种。历史和现实已经雄辩地告诉人们,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应该也不会定于一尊。我们共产党人坚定地反对人类文明的所谓“一元论”。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发表重要演讲。这一演讲被国际舆论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明宣言”。在这一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郑重宣示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进步开辟了新路径,为绘就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画卷凝聚了新共识。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观就是秉持文明是多样的、平等的、包容的、开放的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观不是自我封闭,更不是唯我独尊的文明观,而是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为人类整体提供了“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使命责任担当和宽广的视野与胸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推进,不仅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而且必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和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的文明观是人类文明大花园中璀璨的瑰宝,人类文明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而必将更加瑰丽多姿。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沈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