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发展的“蓝色引擎”

2023-05-30张家炯

唯实 2023年3期
关键词:连云港海洋经济

张家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要求,连云港必须立足自身优势,顺势向海而为,将海洋经济作为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赛道,全力跑出“蓝色加速度”,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快速发展。

一、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连云港必须履行的使命担当

江苏是沿海省份、经济大省,但海洋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与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相比,江苏海洋经济并不占优。国务院批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赋予了江苏沿海重大历史使命。为此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决策,提出全面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并起草实施全国首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连云港作为江苏唯一真正意义上的沿海港口城市,聚焦海洋產业发展、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不仅是落实国家、省战略部署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更是加快“后发先至”、实现弯道超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必须坚决扛起建设海洋强省的使命担当。

海洋经济要素齐聚。连云港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强支点。连云港拥有海岸线全长211.59公里,其中40.2千米深水基岩岸线和30千米砂质岸线是江苏省独有;海域面积7516平方公里,全省26个海岛有20个集聚在此,可开发浅海水域27万公顷,海洋牧场调控面积超过170平方公里,先后获批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拥有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全国最大的紫菜养殖加工基地、河蟹育苗基地和对虾养殖基地,江苏唯一的海洋大学。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日益完善,对接中西部铁路枢纽和内陆港口的海铁联运、海河联运能力不断提升,形成覆盖“海上丝路”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高密度运输网以及以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等为重要节点的物流链式发展格局。

海洋经济初具规模。近年来,连云港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不断完善海洋基础设施,拓展涉海开放合作,努力打造高端海洋经济发展集聚区,海洋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5—2021年,连云港海洋生产总值从682.8亿元增长至1047.7亿元,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1%,为全省设区市中最高,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11.3%。特别是最重要的石化、钢铁等临港经济板块开始崛起,徐圩国家级石化基地已累计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和产业项目300多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0余亿元,其中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2个,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全面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国际等三大龙头企业集群。

海洋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积极融入江苏沿海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布局,在全省率先获批建设海洋领域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船舶集团702研究所共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江苏省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组建基本完成,建成省级以上涉海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30余家。在海上通信导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等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出成果,中国船舶集团716研究所开发“海洋北斗”并投入使用,全球首台套“智能船用装卸臂”已开始接卸作业,全球最长123米风电叶片成功下线,“海上及低风速风电大型叶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首创多个型号风电叶片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国内首个旋转流潮汐海域风电项目华能灌云海上风电一期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二、连云港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连云港海洋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海洋经济基础底子薄、科技支撑能力偏弱、链式发展缓慢,与周边的沿海城市相比,海洋经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海洋经济总量相对偏小。2021年,连云港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11.3%,约为南通的43%,盐城的78%。此外,2015—2021年连云港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分别为31.6%、31.2%、29.9%、28.4%、27.1%、26.1%、28.11%,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表明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速度。

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在近海岸线,海洋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等传统领域,在深远海实施养殖、远洋捕捞、油气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较为落后,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占比偏低、分布零散,尤其缺乏科技含量高、引领带动作用强、经济总量大的项目的拉动支撑,未能形成规模集群效应。

海洋创新体系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连云港集聚了一批优质的海洋创新资源,但海洋领域研发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不强、领军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全市涉海重大科研平台不多,海洋科技基础研究能力远落后于周边青岛、宁波等地,特别是海洋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融合发展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三、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成长阶段,为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我们将以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为目标,落实“沿海更要向海”要求,以高质量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培育壮大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推动海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主动融入江苏沿海科技走廊建设布局,强化海洋技术创新、科技平台建设和服务支撑能力提升,打造江苏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

陆海统筹,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进“港产城海”融合,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完善以海洋为依托、港口为支撑、产业为根本、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发展框架,全力打造环海州湾蓝色经济腾飞带,高质量建设连云、徐圩、赣榆、灌河四个临港产业圈,建设东陇海海洋经济辐射拓展轴,培育连淮宁海洋经济辐射拓展轴,构建“一带贯穿、四圈聚力、两轴辐射”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港、产、城、海深度融合发展的海洋经济新空间。抢抓“一带一路”倡议、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发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优势,加强跨区域、跨领域合作,促进陆海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协同发展,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科技引领,打造海洋领域创新策源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以省海洋技术创新中心、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为依托,加强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海洋研究平台,打造集“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辐射带动周边中小企业的集聚集群创新发展模式。围绕海洋新兴产业等重点方向和前沿领域,全力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全链条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江苏海洋大学、中国船舶集团716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研究能力,促进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充分发挥省产学研合作联盟等资源整合作用,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大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通过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大力引进海洋产业发展最前沿、科技创新最核心的领军型人才,加大海洋产业高端人才支撑。

产业先行,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坚持在海洋优势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现代服务业上发力,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集群。海洋第一产业方面,按照“调近岸、谋深海、优养殖、扶加工、兴休闲”的发展思路,推动海洋渔业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型,海洋捕捞业、养殖业由近海向深远海转型,海产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攀升。依托连云、赣榆等休闲渔业示范村,完善休闲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沿海休闲渔港,打造海洋渔业发展新业态,擦亮连云港国家级、省级休闲渔业品牌。海洋第二产业方面,扶持重点涉海企业,加强精准化招商,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聚力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清洁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打造一批涉海高端产业集群,建设临港海洋产业基地,構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向海洋工业强市迈进。海洋第三产业方面,持续做强海洋交通运输业,突出港口核心作用,通过“东方大港”“两基地一班列”建设,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能级,构建“大枢纽、大路网、大交通”海洋交通运输发展新格局;不断做精海洋旅游业,加快推动跨海索道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拓展邮轮游艇、海洋体育、出海体验、海上垂钓、海滨康养等海洋旅游新产品,做足“海、岛、山、文、旅”融合大文章,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旅游观光胜地。

绿色发展,筑牢海洋生态底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的发展道路,打造碧海蓝天、黄金岸线,加快创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日常监管和政策引导,鼓励涉海企业开展“三废”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推动“蓝色增长”和“蓝色治理”齐头并进。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海洋、湿地等碳汇资源调查,加强海洋固碳技术研究,创建“近零碳”园区和工厂,探索“零碳”“绿岛”发展模式,提升海洋产业循环水平。大力实施海洋动植物、地貌湿地等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海洋核心生态功能区建设,紧盯岸线综合整治、滨海湿地恢复、生态海堤建设、生态景观打造、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工作,着力塑造“缤纷百里”“生态百里”“蓝湾百里”的滨海特色风貌。

蓝色孕育希望,海洋承载梦想。连云港将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凝聚起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强大合力,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壮大现代海洋产业,保护绿色可持续海洋生态,奋力推动向海图强发展新突破,谱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蓝色华章”。

(作者系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连云港海洋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揭牌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