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析四川民歌时、俗、域三维艺术空间

2023-05-30张用生

现代艺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阿香唱法民歌

张用生

从文学地理学理论上讲,作家和音乐是生活在一个地域上的精神物种。因此他们问世的时代、时段、时情很重要,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会影响他们;而这段时空的风情、风俗、风情、风味都会让他们浸润和渗透;而地域、族域、民域使他们产生了基因。这就是时、俗、域的时代时情、社会风貌、人文地理对他们的综合性影响。

著名音乐人秦望东先生的众多学生里有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刀郎、云朶、阿香。刀郎是秦望东先生改革开放初期从家乡带出来的第一位学生,现在已经声名大振;云朶是2004年初从汶川羌寨走来叩拜秦望东先生为师的。当年秦望东先生把云朶送去新疆,交托给刀郎,云朶在演艺实训中走出来后去了央视演唱,现在也是声名在外。阿香是在2007年认识后,一直在秦望东先生培养下走出来的,是在秦望东先生身边跟随时间最长且受益、授艺最多的学生,她将四川民歌融会贯通,融入多种唱法技艺与创意,也成为了今天四川省原创音乐家协会主席。

我爱听阿香演唱,一直情系阿香演绎的四川民歌,特别是秦望东先生作曲的、深受大众喜爱的《四川好耍》和近期演唱的《大美四川乡村游》。她演唱这两首民歌特别有当下的时性、俗性、域性之感悟。当今两首四川民歌与上世纪家喻户晓的两首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在创意和演绎上异曲同工,有四川民歌属性。

时、俗、域。这里的时,是指时代、时段、时情;俗,指风俗、风情、风味;域,指地域、族域、民域。这些直接关系到作家及音乐的变异、成长与乐艺的问题。从文学地理学理论上讲,作家和音乐是生活在一个地域上的精神物种。因此他们问世的时代、时段、时情很重要,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会影响他们;而这段时空的风情、风俗、风味都会让他们浸润和渗透;而地域、族域、民域使他们产生了基因。这就是时、俗、域的时代时情、社会风貌、人文地理对他们的综合性影响。无论哪位作家、艺术家又或是哪部名著,都逃不脱这个三维空间的映照和影响,打上时、俗、域的烙印并融入人文地理基因。

上世纪的两首经典四川民歌,特别具有巴蜀风味。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民歌创作作品和演唱作品。而当今阿香演唱的两首四川民歌,在时性、俗性、域性上与上世纪的两首经典四川民歌有所异同。时性上是两个世纪的不同时空;俗性上两个时空的民间俗性有所不一——当今的四川民俗文明在上世纪的基础上有所前进,伴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精神文明也有所上升。特别是当今的演唱艺术,无论什么唱法都具有融合性与艺术的开放性,具有与过去时代的时、俗、域三维空间完全不一样的人文性。故演唱意味也有当下时代的艺风融入之意景了。

说到四川民歌,就像一位艺术主人,永远地起源于川,生活于川,成长于川。但要受制于时,随着生存时代、时空的人文变化与文明升华,渐而这位艺术主人也得随之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著名歌手阿香的成长与她生活的时性、俗性、域性不可分割。这与文学地理学里作家成长的属性与其作家作品基因是吻合的。艺术家也具有文学地理学的人文基因。阿香游离于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之间。她的民歌还含有民间唱法、藏域和羌域唱法以及戏曲的融合,且通常还含有民通唱法、民谣唱法以及摇滚通俗等。但阿香的主要唱法还是民通唱法,也就是说民歌是她演唱艺术的主要基因。这是当今艺术的一种自我自由式,又随心,又随意,又顺众。故少不了通俗唱法在民歌和美声里注入当今时民之鉴赏意识。阿香对各种唱法娴熟,又善于融合以应对时下需要,这是阿香能成为著名歌手的首要因素。当然这与她的老师秦望东先生的培养分不开。记得秦老师说:“阿香本嗓不错,民族唱法又是一个基本的唱法,可融入民通,民域扩大了民族唱法的适用性。阿香嗓子还可融入戏剧性的戏歌……”我一直寻机会观察阿香的歌唱。她早期唱的《走进你神秘的西藏》一组歌曲后来公演也传播了不少好歌。

《四川好耍》《大美四川乡村游》是具有山歌性、民歌性、戏曲性的四川民歌;是二十一世纪之初以来,四川涌现的一首三性合一、夹带说词的民歌。与二十世纪的《太阳出来暖洋洋》和《槐花几时开》不一样,这两首唱法、内容、情感专一化。民歌,特别是山歌的形象鲜明,抒情意味深长,时、俗、域的综合性和本土性以及人文性极强。而《四川好耍》与《大美四川乡村游》是以四川民歌艺术为基础的开放性艺术融合体:民通融合、民戏融合、说唱融合。歌曲艺术在歌咏自然人文的基础上突出民众生活的本土化;而上世纪的两首民歌是在民、俗、域性的基础上再现或感悟自然人文风情。

阿香与蔡楚三演唱的《四川好耍》达到艺术极致,得到专家一致好评,在四川省文联与四川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唱响四川——百姓喜爱的歌曲”专场晚会上被评为银奖。她参加央视《2014 CCTV新春原创音乐会》荣获一等奖;参加《2015 CCTV新春原创音乐会》荣获金奖;在2015年康巴卫视全国十大藏歌比赛,以一首《一个转身的距离》荣获十大藏歌金曲奖。

阿香独有的沙甜嗓,融入“气声唱法”“戏声唱法”以及在四川民歌基础上的藏羌味混声异变,加之时下的通俗味,她能顺应民歌、山歌以及藏味、羌味和川域各地的一些本土味,成为当下以四川民歌魔变唱艺而著名的歌手。文艺顺应时、俗、域的三维空间就会让空间的活性更佳。

我國古代音乐论著《乐记》记载:“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民歌正是这样产生于民、生活于民、成长于民。民歌随着时代、时段、时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文明与科学的拓展而俗性变异;随着地域的人文性文明化进程而不同。英国剧作家、文艺批评家艾略特说:“假如传统和世代相传的意义仅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无处可取。”四川民歌在时、俗、域的变异下,自身也在不断地文明化。阿香随着自身生活的时、俗、域三维艺术空间与自然人文的三维空间的变化,以及其他潜在的影响和自身艺术修炼的成长,使她的四川民歌唱法与上世纪四川民歌的唱法已大有不同,阿香顺应了21世纪的时、俗、域三维空间的艺术映照,顺应了当今的时情和民情的需要。

当下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十分重视。而民歌是音乐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佳品,对我国音乐文化的拓展以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极大的作用。民歌成为情俗域文化的代言者。唱起“花儿”想青海,唱起“茉莉花”想江浙,唱起《康定情歌》想折多河,唱起《太阳出来喜洋洋》想巴蜀……我国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刘勰指出:“通则不乏”“洞晓情变,曲昭文体,孚甲新意,雕画奇辞”。也就是说只有将“通”与“变”以及“因”与“革”结合统一,文艺才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才能健康发展,文明进之。四川民歌也是这样,在一代一代的歌曲作家和歌手的演艺生涯里,展现四川民歌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阿香唱法民歌
渴望母爱
阿香婆婆的枣木箱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女屠户阿香
穿花衣 唱民歌
浅析摇滚唱法中的“撕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