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线上教学的角色适应研究

2023-05-30张埜吴其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体育教师

张埜 吴其伟

摘 要:线上体育教学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线上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角色适应情况。体育教师线上教学的角色适应经历了精品课模仿到课程教学认知的过程、自发学习到自觉创新的过程、课程整体学习到具体知识传授的过程;从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角色行为、素质技能角色行为到线上体育与健康教师角色中思想政治角色行为、素质技能角色行为的转变来实现线上体育教师角色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师;线上教学;角色适应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3-0071-03

通过两年多的线上体育教学实践,许多专家指出线上体育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共性问题主要聚焦于教师方面。例如,教师线上授课经验少[1]、体育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在线教学能力[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等等[3]。究其原因是主要是体育教师对线上教学的角色适应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也有涉猎教师角色相关研究。例如,唐智[4]、路琴[5],但是他们只是将教师角色适应问题作为一种意见提出,对教师角色该如何改进从而促进线上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未深入论述。

所谓“角色适应”是个体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调整角色行为与角色期待相符合,以促使个体角色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角色适应是一个“调整——适合——成长”的动态社会化过程,它贯穿于角色主体的一生[6]。

1 角色调整:体育教师的角色扮演

传统体育教学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要求是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追溯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史可知,学校体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运动技能中心主义”。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学堂,体操是军事学堂学校的主要课程。瑞典体操、德国体操、日本体操等都是技能中心主义的典范,因此学校体育课程就形成了以技能教授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都透着技能中心主义的影子。传统体育课除了学科本身的特点之外也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学生人格。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各个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建立中小学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为重点,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健康体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7],2022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是将健康教育作为五大课程内容之一[8]。“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一直蕴含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平行发展范畴逻辑,两者是平行发展的態势。然而回顾学校教育发展史发现,健康教育从来未成为专门的学科,而是一直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体育便是其最重要的依附对象之一[9]。时至今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应然图景与实然图景中仍存在明显的张力,学校体育一直以技能中心主义为核心,因此体育教师始终扮演着技能传授者的角色。

当前线上体育教学模式的风靡推行是弥补和融合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完善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模式。实施线上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的角色需要调整:从技能传授者向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拥有者、引导者转变,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者转变。首先,教师要扮演好体育学科的学科技能知识拥有者的角色。体育学科内含的“身体实践”性虽然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体育学科技能,并不是说仅仅具有体育学科技能就可以扮演好体育教师的角色。线上体育教学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实施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教学相比,缺少实时的对全体学生的掌控性,身体实践性教学效果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身体技能的基础上充实对技术的力学原理、生理学基础、解剖学、训练学、心理学等课程理论内容的再学习,扮演好体育学科的学科技能知识拥有者的角色。其次,教师要扮演好帮助学生解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引导者角色。线上教学中,学生被圈固在家中。不仅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实施线上教学的社会环境也对学生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实施线上教学是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身体体验,循序渐进地领悟教学内容。例如,当学生始终理解不了送髋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联系跨过一条小沟壑的动作,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另一方面教师保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体育教师要利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知识,扮演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引导者角色。最后,教师要扮演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者角色。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凸显出其适应性不强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线上体育课程教学时要结合线上教学特点精心设计促进学生体育发展和健康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实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中小学生健康的教学目的。

2 角色适合:体育教师的角色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首次提出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10],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应为全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就线上体育教师而言,通过角色调整,从技能传播者向体育与健康的引导者转变实现为“打造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教学目标。适合有合适的意思,是一种趋于动态的融合过程。角色学习是在特定的社会和互动中掌握角色的行为规范、权利与义务、态度与情感、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融合过程。米德(George H.Mead)认为,人的角色学习经历了三个过程:由模仿到认知的过程、由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的过程[11]。就先上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角色学习过程可分为以下三各步骤:首先,由精品课模仿到课程教学认知的过程。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再学习,例如通过MOOC、SPOC线上教学平台模仿、学习优秀体育教师的经典课程,再结合自己线上体育教师的真实情况和亲身体验,形成自己对线上体育教学模式的认知。其次,从体育教师自发到体育教师自觉的过程。事实上,大部分教师没有线上教学经验,缺乏网络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在模仿其他线上优质课程,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自发地学习和摸索,探索出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线上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最后,体育教师要完成对线上体育教师角色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体育教师在对线上精品课程学习的初期是从对整体轮廓的模仿和掌握开始的,随着模仿和学习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应对重大健康危机的各种具体规范、权利和义务、知识和技能,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体育观、健康观,助力学生成长,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3 角色成长:体育教师的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意指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表现为外部行为、角色实现的过程,是主体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成长过程。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体育課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对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12]。不管是线上教学还是传统线下教学“立德树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而立德树人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体育教师只有通过身体力行,才可以做到以德服人,才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角色行为。体育教师在“实践—反思—学习—实践”角色行为循环过程中要不断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信仰。体育教师在角色行为过程中要践履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师德,切实尊重和敬畏体育教育事业,切实珍惜、爱惜、体育事业生涯,做到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发展,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既重言传、更重身教。其次,教师要完成素质技能角色行为。素质技能角色行为包括素质技能展示角色行为,素质技能讲解角色行为。素质技能展示角色行为是指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体育技能的展示。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技术动作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模式,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模仿,也是体育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教师的素质技能展示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尊重与崇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保证教学质量。而线上教学中的素质技能展示缺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力有所削弱,同时线上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线上体育教师素质技能展示角色行为不仅体现在信息化的应用能力方面,还体现在线上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理念改变、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的应用等方面。素质技能讲解角色行为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在进行动作技能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而进行的文字、语言阐释,其目的是便于学生对技能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的教学素质技能讲解是通过面对面进行,并且常伴随着素质技能展示,是具有兼顾示范与讲解的素质技能讲解角色行为。线上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多采用借鉴SPOC、慕课中精品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学生再针对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向体育教师求解。此学习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体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对学习提出的体育专业中动作技术问题进行解答、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领会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要具备心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身体具备正确认知。在线上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多加讲解体育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及加大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以此来践行好素质技能讲解角色行为。

结语

线上开展体育教学对广大体育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次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契机。体育教师要结合新时期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目标,调整角色,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以更严谨的教学组织、更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心,内化学生学习体育义务的责任感,进而促进学生综合体育学习伦理素养的提升,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

参考文献:

〔1〕张鹏飞.体育线上教学:困境、价值与定位[J].山东体育科技,2020,42(05):52-55.

〔2〕隋波.后疫情时代高校线上体育课程教学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7):122-124.

〔3〕张勍,葛庆焕,陈淑婷.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分析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20, 42(04):141-144.

〔4〕唐智.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角色适应与师德践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05):117-120.

〔5〕路琴.角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适应[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162-165.

〔6〕王红杏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角色适应的质性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Y小学L教师为例[D].青海师范大学,20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9〕孙铭珠,孟涵,尹志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挑战、重新定位与治理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02):26-34.

〔10〕刘恩东.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时代价值[N].学习时报,2020-03-27.

〔1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2〕夏贵霞,舒宗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20,27(04):7-13.

收稿日期:2022-12-29

通讯作者:吴其伟(1986-),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身体哲学、学校体育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FJJKBK22-154)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体育教师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谈体育教师训练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