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23-05-30王笑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利用

王笑风

摘 要:作者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古建筑群现状及保护利用开发基本状况的考察,研究了嵩口古镇典型古建筑的特色,分析了嵩口镇建筑、人文、自然生态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嵩口镇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关键词:嵩口镇;古建筑;保护;利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6.012

1 嵩口镇概况

1.1 概述

嵩口镇,隶属福州市永泰县,地处闽中腹地,是四市五县(东临闽清,北接尤溪,西毗德化,南依仙游)的结合部,自古就是商贸重镇,元代在这里设漈门巡检司,明清时期分别属中和乡感应里和英达里、保德里。民国初期在这里成立了福建第一个乡镇商会,民国七年正式设镇。辖区面积257平方公里,下辖1社区,20个村,人口3.2万。嵩口镇生态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国家级生态镇”“中国美丽宜居小镇示范镇”“全国文明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等10多个国家级和20多个省市级荣誉称号;2021年入选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参观考察线路。

1.2 自然资源与建筑风格

嵩口,雅称嵩阳,位于戴云山脉东麓、大樟溪和长庆溪汇流处,闽江下游最大支流—大樟溪横贯全境;境内山峦起伏,峰谷相间,全县最高峰—东湖尖便坐落于此;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水稻、李梅、竹松等作物生长,因此成为永泰县的农业大镇、李果大镇和林业大镇。

早在新石器时期,嵩口镇就有古越先人活动,保存有对面山遗址、万宝山遗址及卢厝遗址等多处商周时期历史遗迹。古建筑多以土木为主,飞檐翘角、布局巧妙、雕工精湛,端庄稳重中不失典雅婉约,具有鲜明闽派建筑特色。如下坂村的陈氏老宅—下坂厝,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该厝建筑材料以木材与土石混合为主,三进大八扇厝,每扇夹墙有歇山顶风火墙相隔,左右两侧横厝小厅厢房对称,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屋顶斜面皆成凹曲线,两端为燕尾脊;木雕、石雕、泥塑、彩绘均十分精致,四扇四抹隔扇窗更以珍贵楠木为基料,运用高超的构图布景功底与多层次的雕刻技法,图案栩栩如生、纤毫毕现,可谓精美绝伦。

目前,嵩口镇尚存此类明清古建筑160多座,形成成片的历史街区和多处相对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因其“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而被誉为“民间古民居博物馆”。古街商铺、斜阳古巷、千年圩市、百年祠堂,古色古香、韵味无穷。

2 保护与开放开发现状

2019年以来,在省市主管部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嵩口镇落实文物建筑灭火器、喷淋系统等基础消防设施配备;由县财政出资聘请2名文物保护员,落实日常安全巡查;开展宁远庄(图1)、张氏宗祠、方家里厝、燕魁厝(图2~图3)等文物建筑修缮,古建筑保护机制逐步完善。

成立嵩口镇古民居管理理事总会,推选德高望重的族人或离退休干部参加理事总会及担任分会理事长,建立起属地政府与理事会固定的联系制度,规范古建筑保护规划、管理和修缮。自发成立文物建筑、古民居保护与发展中心或委托村两委管理,有效地激发古建筑保护的内生动力,实现政府“减负”与工作“增效”。

嵩口镇深入挖掘整理本土文化与传统工艺,采取“古建+文创+旅游”的方式,打造月溪花渡图书馆、中山村廉政文化步道、大喜村生态警示教育、古榕文化广场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地。宁远庄引进福州市庄寨印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变身为大中华古兵器博物馆,打造成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基地;文物点燕魁厝对接厦门鼓浪屿万石国画院,邀请画家来樟进行采风写生,已完成60多幅本土作品,并对外展出;张元幹故居、闽中特委联络站旧址等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众多县内外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利用梅子酥、李子酥、鬼针草奶茶、竹藤编等独具嵩口特色的农创产品,开设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店、特色餐饮等旅游业态,已有古码头、横直街油茶博物馆、黎照居(嵩口一古民居,非文物)、嵩口供销社等旅游网红打卡点。古建筑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应得以展现。

3 嵩口古镇古建筑现存问题

3.1 保护状况堪忧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以及外在环境的改变,嵩口镇古建筑面临屋面破损、木构腐朽、彩绘老化等问题。如:林家祖厝因年久失修,出现墙体剥落、瓦面漏水等情况;西霞厝止水墙彩绘褪色、灰皮脱落;还有不少的古建筑由于潮湿、屋面荷载较大、保护不善,大梁等木结构出现弯垂、倾斜等现象。

3.2 消防状况薄弱

嵩口镇古建筑绝大部分为土木结构,火灾风险大、耐火等级低;历经百年已成全干材,极易燃烧,火灾隐患多;消防设备不完善,消防水源无法保障以及消防通道的缺乏,导致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如月阙村的叶和厝、协庆厝、叶庆厝等古建筑毗连成片,缺少安全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一旦出现火灾,将迅速蔓延为火燒连营之势。

3.3 面临资金制约

古建筑保护利用,尤其是消防工程、修缮工作、活化利用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大,民间自筹资金、政府投入均严重不足。目前,仅能做到不漏、不倒、不塌和最基本的消防设施设备配备,无法实现全面保护。2022年,嵩口镇纳入全县传统古村落连片整治项目,预计可获得基础设施建设、古建筑修缮、非遗传承等资金补助400万元。但是,与如此基数庞大古建筑的需求,仍只是杯水车薪。

3.4 私人产权和政府管理的矛盾

嵩口镇大部分古建筑的产权属于私人所有,因古建筑管理和保护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所以造成以下问题:一是古建筑产权所有人众多,意见难以统一,往往缺乏具体的管理人员,日常管理不规范;二是古建筑产权所有人对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对古建筑的破坏性行为仍存在,对政府的引导和要求存在认识不足,甚至有排斥现象。

3.5 活化利用环境条件有待改善

根据《福建省文物建筑认养管理规定》《福州市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如下坂厝、垅口祖厝、下车碓厝等古建筑在升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后,在活化利用上受到限制。典型寨堡成厚庄、海丝史迹西霞厝等古建筑因地处偏远,受交通、区位限制等影响,难以吸引投资,活化利用无法提上议事日程。

4 嵩口古镇开发与保护策略

4.1 增强保护意识,形成合力

“古建保护,人人有责。”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挖掘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建能人,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助力古建筑保护,营造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与民间广泛参与的保护氛围,增强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汇聚保护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出台《永泰县嵩口镇关于进一步加强古建筑保护工作实施细则》,完善文物管护、修缮、利用机制,组织文化站、派出所、司法所、消防支队等召开古建筑保护工作联席会,提高“齐抓”共管水平,解决古镇发展中的古建筑保护、古建筑消防安全监管、古建筑防盗、古建筑利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违章建筑及违规修缮等问题,为古建筑保护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二是加强宣传活动。成立古建保护志愿服务队,以基层公共文化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益图书馆等为依托,形成传统载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古建筑的历史作用、艺术功能与时代价值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古建筑是先人生产生活的历史见证,是地域文明文脉的重要载体,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部门,共同实现对古建筑的有效保护。

三是实施“认领”“认养”。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嵩口镇实际,由县文物主管部门指导,制定、出台古建筑认领保护实施方案,遴选一批价值较高、迫切需要保护的、活化利用条件较为成熟的古建筑作为试点,面向全社会公开“认领”“认养”,以此为示范点辐射周边,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利用事业之中。

比如,位于嵩口镇玉湖村的“紫山堂”(又名恭恩厝,见图4),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历时二十年,系《说岳全传》作者金丰孙辈金恭恩所建。总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装潢考究、工艺精湛,体现了当时永泰民间高超的建筑艺术,是研究玉湖金氏家族发展以及闽都古建技艺的重要史料之一。2017年,“紫山堂”被列为永泰县第十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莆炎高速嵩口连接线开通;2022年5月,永泰县文物主管部门、高速公路经营开发公司福州分公司、中共福建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永泰东(城关)征收管理所支部委员会、城峰镇太原村第一党支部与嵩口镇玉湖村成立党建共建联盟,为“紫山堂”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嵩口镇牵头,通过以租代管、以房屋使用权入股等形式,将“紫山堂”委托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规划建设运营,开办乡村博物馆,经营特色民宿,周边规划露营地、竹筏游等,让“紫山堂”“活起来”、产权人“富起来”、玉湖村“热起来”。

4.2 重视保护修缮,维持原貌

嵩口镇古建筑主要是土木结构,由于年代久,损坏严重、地基承载力变化、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等,定期、规范对古建进行维护和修复十分重要。

一是提升防护水平。古建筑的防护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用好“云上监管+网络巡查+动态日报送”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确保隐患(安全隐患)早发现、盲区全消除、隐患大整改,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盗窃等事故发生。

二是规范修缮工作。本着“修旧如旧”精神,要健全、完善古建筑维护及修缮规范性文件,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违者必究。修缮过程要做到一有度(即不破坏文物价值)、两安全(即人身安全、文物安全)、三尊重(即尊重原有形制、原有工艺、原有风貌)。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充分挖掘本土古建筑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木、瓦、石、彩绘等专业化、高学历的能工巧匠,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结构合理的古建筑修缮队伍。同时,根据《永泰县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聘请一批专职文物保护员,逐步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提升古建筑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水平。

嵩口镇现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有115处,分布于月洲、月阙、东坡、道南、中山、玉湖、嵩口街道等多个村(居),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以及近现代建筑五大类型,数量大、分布广。要结合各级各类古建筑的保存现状、历史价值以及社会附加值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一般保护、重点保护、特殊保护等保护等级,制定《嵩口镇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实施细则》,根据不同等级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每年完成两处抢救性修缮、每两年完成一处局部修缮、每五年完成一处整体性修缮等,分期分批开展、逐项逐年推进,力争八年到十年内能够完成80%以上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基本恢复嵩口镇的历史痕迹,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4.3 培育业态植入,融合发展

梳理国内古镇古建筑开发与利用典型案例,立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借助永泰县全域旅游发展态势,推动嵩口镇古建筑与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鼓励、推动古建筑进行活化利用进程。

一是开发古建筑研学。联合属地文旅部门、教育部门开发“游古镇、探古建、话传承”等研学线路,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课,让青少年在雕梁画栋、青砖灰瓦中欣赏工匠大师的艺术作品及雕刻技艺;在学习古建知识中,增加家乡历代建筑的演变历史与用途的认知,体会永泰工匠精神,更多了解古镇传统文化。

二是打造特色文旅。立足嵩口镇发展实际,对接市场需求,深挖古建筑蕴含的建筑文化、耕读文化、海丝文化、民俗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植入工艺美术、文化传媒、创意空间、休闲旅游、体验经济等不同主题产业形态,打造“印象嵩口、多彩嵩口、慢悠嵩口”,在现代形态中诠释古建筑独特魅力。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对夯土技艺、瓦砖烧制、木作雕刻、彩绘灰塑等古建筑工艺进行再挖掘,规划建设嵩口镇古建筑产业集群;融合非遗文化、传统习俗等,举办“非遗进古厝”活动,以特色民俗文化空间驱动古厝旅游发展,延伸古建筑产业的资源和旅游配套,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

例如,位于大樟溪畔嵩口镇的月洲村,距永泰县城56.3公里、莆炎高速嵩口收费站14公里、镇中心10公里。2019年以来,月洲村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届“福州十大魅力乡村”等荣誉称号,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闽台农业神张圣君的誕生地,现有宁远庄、张氏宗祠、张元幹故居、月洲刻石、张氏茔等文物建筑5处。月洲村交通便利、生态良好、文化遗存丰富,应进一步挖掘古建筑背后的丰富内涵,做细做深“两张文化”,打造一个研学交流、休闲观光、信仰朝圣的文创样板村,充分释放古建筑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5 结语

永泰县是福州市的古建筑大县,嵩口镇是永泰县的古建筑大镇。嵩口镇古建筑是永泰先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文化成就、宝贵财富,是闽都地域文化发展、文明进步、文脉传承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全力推进古建筑保护利用。我们要借此契机,共同努力,接续奋斗,构建全县域、全体系、全要素的古建筑保护格局,力争把嵩口镇古建筑保护利用打造为福州古厝保护的一个重要范例,让“嵩口经验”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让珍贵的古建筑文化千古流芳、青春永驻。

参考文献

[1]陈梦娇.文物建筑的修缮与保护研究[J].基层建设,2019(17):34-35.

[2]冯光澍.丹洲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古建筑保护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中国古建筑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