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一盏明灯
2023-05-30曾秀环
曾秀环
阅读,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它就像在心中点燃一盏明灯,照亮眼前及未来的道路。课外阅读是对课内学习的补充,对于我们来说更像一扇门,通过它就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新世界。它不仅能拓展知识、拓宽视野、完善知识体系,更能提升我们的认知层次,为人生点燃一盏明灯。
也正是通过课外阅读,我才明白,压力不能产生动力,热爱才能产生动力。那么课外阅读具体有哪些好处呢?让我一一道来。
一、课外阅读有哪些益处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不仅能解决阅读量低的问题,还能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提升阅读写作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1. 拓宽视野
课内的阅读都是比较精华的节选,丰富的课外阅读便是这些精华的补充。相关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名人,可以熟悉祖国的自然风貌,可以产生对自然科学探索的兴趣,可以尽可能地拓宽视野,让我们博览群书,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推荐阅读《和爸妈游中国》,即使足不出户,我们也可以从建筑、文化、地理特征、特色美食等方面了解全国各个省份,激发我们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强烈兴趣以及对我国疆土的热爱。
2. 提高文学素养
通过课外阅读,我们不仅会认识更多的字,还能提高文学素养。巴金曾说:“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观察许多作家、学者的成长经历,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青少年时期都博览群书。平时多阅读课外书,多搜集素材和名句,日积月累,经过时间的雕刻,你会忽然发现自己的知识也丰富了,使用时更是信手拈来,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了。
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读物推荐的《西游记》为例,书中讲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千难万险,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造福天下百姓。虽然我们未曾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但仍然会被唐僧师徒四人对理想执着的追求而感动。而书中出现的各地域风物以及三界的描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学识,更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从而提升文学素养、陶冶情操。
3. 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视野、提高素养,还能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从众多著作中吸取精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潜移默化中,阅读速度及理解能力会有大大的提升,写作时也会信手拈来。我们写的文章将会更生动、形象、有趣,行文也会更加有逻辑、有深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我们在课外读物上遇到一些经典的词句,就可以分类收集起来,遇到一些绝妙的写人写景写物的方法,也可以记录下来,消化成自己的。在写作时,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灵活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的作品。
4.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知识,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网,而不是点和面。知识体系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课内外自主学习慢慢建立。课外阅读作为我们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书籍中获取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大量同类型知识的交织融汇,从而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由此看来课内、课外阅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我们在课内学习生字时,同时阅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拓展的《字的童话》,在幽默风趣的童话故事里,不仅引发出对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构建中国文字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更投入地遨游在有趣的文字世界里。
5.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阅读还可以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孩子对一切事物产生思考。
课外阅读在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时,还有个附加值,那就是可以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强烈的读书欲望,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培养自发探索、寻觅、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通过阅读学习知识的良好习惯。
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发展逻辑思维,增强记忆力,还能激发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终身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它能让人一生受益。如果从小能通过阅读培养这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将会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助益。
二、如何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既然课外阅读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才更有效呢?我们将从课内外链接、读写结合、积极分享三个方向进行探讨。
1.课内外链接,开展主题阅读
课外阅读,本身就是为了辅助和补充课内阅读而设置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么题材相同,要么是同一个作者的作品,要么是同一种艺术手法。我们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结合课内相关内容比较阅读,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学习了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望天门山》,同时去阅读诗人李白的生平,了解他写这首诗的心境,阅读安徽地理志,了解诗中东梁山、西梁山隔江对峙的情形,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豪迈与奔放。
主题阅读是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相关书籍的阅读方法。同一时间的集中阅读,不仅会提升阅读效率,更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快速建立。如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后,我们可以开始一系列寓言故事的阅读。
通过对《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黄永玉给孩子的动物寓言》等中外寓言故事的阅读,我们可以迅速地了解寓言这种具有讽喻意义的文学体裁。
2.读写结合,多做针对性练习
阅读再多若不能学以致用,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应用的最好途径,便是边学边用。我们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通过读写练习来深化学习的內容。
(1)笔记摘抄
通过阅读来不断揣摩作者的艺术手法,使之为自己所用。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优美、有哲理的词句,尽量摘抄下来,反复品读琢磨它好的地方。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为例,其中有这样一句: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金色”一词,就把蒲公英盛开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来,不仅生动还很美。
(2)读后感
除了摘抄笔记,写读后感也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把书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心得体会、行动启发等。不求全部吸收,只要记住对自己有所启发的点即可。长此以往,我们便会形成主动思考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读《八十天环游世界》时,“我也要环游世界”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地会进入读者的脑海,那么读后感便可以写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充满了向往,甚至开始规划自己的旅行计划。
读后感开始写比较难,可以从养成习惯开始,慢慢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复杂,重在有所思考。
(3)多练习
琢磨透了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还要多做针对性写作练习,才能够最终化为己用。比如景物写作的顺序、修辞手法、前后对比等写作方法,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练习来掌握。仿写就是常用的针对性练习的一种。还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中的经典句子为例: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们仿写一种状态变化后的景象,并且包含一种修辞:
“我的脑海中充满了问号。当问号被一一解开时,我的脑海中就变成一片星光闪烁。”
3.积极分享,以輸出促输入
最好的学,就是教。以输出为目标,便会倒逼自己去输入。所以,如果我们设定了目标将精华分享给朋友,那么在阅读时就会自然锁定值得分享的内容。不仅会认真阅读,还会对关键点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再通过分享输出。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用的分享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把书中的内容图形化、结构化、系统化,从而帮助我们记忆、归纳精华。除此之外,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读、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阅读活动,不仅能达到分享的目的,还能激发阅读的积极性。
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阅读是人生最高回报的投资。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摆脱平庸、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不仅是我们学习的需要,更是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燃一盏明灯,照亮人生路。让书成为我们最好的伙伴,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我们常伴书香,在阅读中拓宽视野、提高素养、品味人生、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