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动力火箭到底有多“香”

2023-05-30喻海川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3年6期
关键词:核裂变核动力工质

喻海川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不断进步,未来登上外星球,创建新家园,成为人类宏大的目标。其中,火星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成为人类移民外星球事业的首选地之一。

然而,建立火星家园面临着重重挑战。比如,航天器采用传统化学能火箭发动机,执行地火往返任务至少需要两年多时间,而在没有大气层削弱辐射的太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可能遭遇的故障就越多,人员面临伤病乃至生命危险的隐患越大。因此,载人探火任务要求尽量缩短飞行时间,有必要创新航天动力技术。

近日,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宣布,将合作研发核动力火箭发动机,争取2027年在轨验证技术。这项技术有望显著缩短航天员往返深空任务用时,将为执行载人火星探索任务奠定基础。

总体上讲,核动力火箭在动力输出功率上,或者在续航力方面,预计比传统的化学能火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对未来所有火箭动力方案的论证中,核动力火箭优势鲜明,有望缩短航天器飞行时间,减少航天员在失重状态和宇宙辐射下暴露的危险,更有利于保证健康,还有望简化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降低负荷和系统复杂度,从而提升可靠性。

此外,核动力火箭的持续工作能力强,任务适应性更好,便于调整启动状态。如果任务临时中止,它有望在太空中航行一段时间后无需补充燃料而安全返回地球。未来从火星等外星球起飞时,核动力火箭有望简化操作,更可靠地踏上归途。

不过,核动力火箭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核能释放方式的不同,核动力火箭可分为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型、核裂变型和核聚变型3种。

其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辐射转变成热能,加热工质,形成推力。研究认为,它能在持续数月的任务中不断产生微小推力,但不宜充当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主动力装置。

核聚变火箭发动机最令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神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在这种热核反应的过程中释放惊人的能量。可惜的是,核聚变控制难题尚未被攻克,高能激光点火技术仍不够可靠,所以这种发动机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多见于科幻作品中。

目前,美国重点研制的核动力火箭基于核裂变工作原理,又称核热火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核电站“上天”,同样消耗核燃料。启动后,工质气体流经核反应堆吸收热量,再从喷管加速喷出,产生推力。未来,核裂变火箭发动机或许能使产物呈现等离子状态,工质气体被加热后高速喷出,产生更大的推力或比冲。

使用核动力火箭不代表着载人探火任务“高枕无忧”,反而需要解决新问题。比如,随着航天员及其生活用品、工作設备增加,航天器会显著增重,必然对核动力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核动力固有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核辐射对航天员健康的威胁。据悉,新一代核动力火箭方案在核辐射安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畅想不久的将来,核动力火箭有望实用化,移民火星不再是梦想,而是人类航天探索史上的关键飞跃。(据《中国航天报》)

猜你喜欢

核裂变核动力工质
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彭士禄: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采用R1234ze(E)/R245fa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实验研究
“核裂变”与真实自我
采用二元非共沸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核动力第一舰
狭义相对论与原子能利用
若干低GWP 纯工质在空调系统上的应用分析
探析核岛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安装问题
倘若“菲莱”使用的是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