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服务转型研究
2023-05-30赵海燕
赵海燕
摘 要:新时代既给予了文化馆发展机遇,亦给文化馆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只要每一位文化馆人主动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打开思路,苦心钻研,打造精品,定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推动文化馆及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文化馆;服务转型;公共文化服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公共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转型升级。在功能上不斷延伸,融入审美教育与生活美学体验,加强艺术鉴赏功能;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增加厚度,精准对接;在形式上密切跟紧信息技术发展,拓宽渠道,相互促进,各有侧重。立足宗旨,坚持革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根本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1]
一、文化馆服务转型的现状
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线、具有中国特色、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由于文化馆的职能绝大部分集中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相较于图书馆、博物馆来说,存在明显短板:一是没有专门设立国家文化馆;二是针对文化馆的理论研究内容较少;三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2]此外,李国新教授在“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中讲道:截至2021年,全国文化馆有3326个,从业人员5358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2%,副高级职称占比10.5%,中级职称占比32.7%),设施面积1175.02万平方米,经费投入131.32亿元人民币,服务人次7.86亿;公共图书馆有3196个,从业人员577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1.6%,副高级职称占比10.5%,中级职称占比32.1%),设施面积1699.67万平方米,经费投入192.87亿元,服务人次10.19亿;博物馆有5132个,从业人员829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2%,副高级职称占比5.4%,中级职称占比15.4%),设施面积2406万平方米,经费投入246.67亿元,服务人次12.46亿。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文化馆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相比,设施面积、经费投入、服务人次,都处于最低水平,这也就成为文化馆事业总体滞后的一个依据。[3]但文化馆也有一定优势,比如文化馆总体数量比公共图书馆略多,文化馆从业人员中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正高级和副高级之和)占比最高,也就是高级别专业人才在文化馆集中得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文化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除了以上比较,再看文化馆目前服务内容,大部分局限于“传统”产品、“惯性”思维、“固有”方式,文化馆在多元化、品质化、创新性的新时代群众文化需求,以及单一链条的供给模式、单一的经费投入、单一的参与主体等综合因素面前,只有切实转变现有工作模式,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历史使命。
二、文化馆服务转型的方法探究
(一)提供文艺作品鉴赏与创作指导服务
发挥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核心功能,提供基础性、通识类的文艺知识是普及的首要内容,旨在文艺扫盲与陶冶性情。无论是线下的面授培训课程,还是线上“两微一端”的专题系列、慕课、直播等,这类基础性培训始终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但随着群众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培训课程不能仅满足于扫盲性的艺术科普,更要往深一步的艺术作品鉴赏与创作指导上开展,这既能体现服务职能的层次性,亦能避免服务内容的单一化。[4]提高群众文艺作品鉴赏力,是提高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前提与基础,这要求文化馆打造一系列涵盖艺术知识、文艺鉴赏、技能学习、创作指导的课程。除了开设线上线下课程和系列讲座外,还可由文化馆业务人员牵头召集组建交流小组或学习群,以沙龙的形式开展专题讨论与分享,交流新作品与新想法,提出意见与建议。在文化馆的官方平台选登优秀作品,或择优打磨成文艺精品,以集聚、鼓励更多志同道合者共同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的进步与发展。
(二)提供生活美学教育服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做到了普及生活美学,引领人民群众追求“美”的生活方式。这印证了梁启超先生所言,文化馆具有“开通民智,改良风俗”之成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类别,如插花、剪纸、语言艺术、形体训练、手机摄影、小视频等也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且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以及把美学落地的能力。文化馆所传导的生活美学,是让人们抛弃掉功利性想法,放下过度重视实用主义的态度,仅从美感体验出发,把艺术作为手段,发现美、感受美、体悟美,于平常处营造美,用美与艺术点缀生活。
(三)依托馆舍打造具有辨识度与鉴赏性的公共艺术空间
文化馆线下活动主要以其馆舍作为主要阵地。囿于展览与培训活动开展的便捷性,文化馆馆舍场地的设计一般比较统一,往往根据职能划分功能区,各功能区相对独立,突出功能性虽然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场馆利用率,但缺乏一个具有辨识度与鉴赏性的公共艺术空间,除了稳定的服务对象外,难以引入新流量。[5]一个具有辨识度与鉴赏性的公共艺术空间可以成为一个文化馆的门面与点睛之作。要结合地方特色,依托建筑设计,在文化馆馆舍内构建出展现当地文化底蕴、传承文化基因、呈现文化符号的公共艺术空间,实现千馆千面。
(四)以内容为王,量身定做不同渠道的内容输出
文化馆的输出要坚持以内容为导向的原则。在倡导“内容为王”的背景下更要精细化打磨,结合线上线下不同服务方式的特点打造不同的内容输出,而不是把同一个内容在线上线下简单重复。线下开展的培训、展演、展览等活动,文化馆须为其配以场馆场地的专业化设置。乐器、画笔等用具设施的优选配置,舞台、灯光、音响等艺术氛围的精心设计,能让受众置身其中,从氛围、环境、空间上最大限度地感受文化艺术活动的魅力,能更大程度地调动视听觉等身体知觉的感受,进行沉浸式体验。此外,以线下形式开展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有优秀教师现场指导,可实时对问题进行反馈与回应,并能现场呈现修正后的成果。基于此,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更适合选择线下模式开展:(1)具有较强烈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的活动,呈现更真实、更震撼的视听觉盛宴;(2)需要教师现场手把手、点对点予以指导的培训,如舞蹈、声乐、戏曲、乐器、传统艺术技艺等的学习,教与学效果能实时反馈,发现问题,改善不足;(3)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特定材料,分散采购不易或金额较高,更适宜以团体为单位组织开展的活动,如插花、乐器教学等,能真正发挥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实现服务均等化。依靠网络与新媒体,线上模式不仅可以整合已有的线下资源,将其制作成视频、音频、课件、文本等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共享,还可进行实时直播,其优势如下:空间上不要求受众到达指定场所参与活动或接受培训,无论身在何处,只需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连接网络即可加入,还可把感兴趣的内容分享给身边亲友;规模上没有设置受众上限,可实现同时多人进入直播间收看或参加网络课程;时间上没有限制,可实时阅读、收看或随时回放感兴趣的内容。正因为线上模式有以上特点,那些具有明显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内容,更适合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线上浏览与学习。同时,以线上模式开展的课程、视频,更要求简短、精练,让人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获取相应的信息。
(五)拓宽信息渠道,不断优化服务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相继涌现并走进寻常百姓家,要想吸引更多群体,特别是吸引年轻人加入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中来,服务方式不能再只停留在单一的线下培训与线下活动,应充分运用新媒体与网络数字技术的优势,整合线下资源,拓宽服务渠道,进行平台化发展。[6]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文化馆服务方式以线下活动为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性的特殊事件影响,线下服务方式明显具有相当的制约性。从时间上看,社会发展带动了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难以抽出成块的时间到文化馆参加相关的活动;从空间上看,人们工作地和居住地与文化馆的距离,也可能制约人们到场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看,线上资源借助一部手机、一台电脑随时随地都能满足文化娱乐需求,线下活动却明显具有制约性。要增强文化馆的受众黏性,需要拓宽服务渠道,让文化馆的服务在身边、在手上、在云端。打通全渠道服务方式,离不开网络与新媒体的运用。善用新媒体与网络技术,开展线上服务,配以优良的内容编辑与设置,则可打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受众,争取年轻人的支持,增强受众黏性。结合新媒体时效性、交互性、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把微信、微博、抖音、慕课、B站等新媒体平台作为文化馆服务方式的重要传播手段,在活动宣传上,既能增强时效性,也能拓宽宣传面;在内容传播上,既能增加通俗性与趣味性,也能满足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在活动参与上,既能更好实现均等化,又能缩短时空差距,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文化馆的服务。
(六)拓展文化馆服务空间,大力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相比其他服务机构,文化馆服务的综合性更强,运作方式较为复杂,更依赖人来组织和参与,而不是其他媒介,同时,对于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才能打破常规,从多维度将文化馆效能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文化艺术形式和服务方式越来越吸引大众参与其中,很多文化场所通过空间的设计、品质的提升引起了社会关注,而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数据显示,参与定级的3000多個文化馆中,普遍还是以本馆域内作为主要服务阵地,缺乏美感度和开放度,其物理性空间、社会化空间、数字化空间、体系化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打造。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是在物理空间方面,可以对现有馆舍进行改造升级,将原有场馆重新布局,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专业性、实用性的活动空间,同时,对老旧设施设备更新换代,丰富活动内容,提高使用率,用多样性活动激活空间;第二是在数字化空间方面,可以尝试建设数字化实体体验空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而“沉浸式”体验线下触控一体机、体感交互、3D技术、全息成像等先进的数字科技,可以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广大群众,这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受众面更广、群众体验感佳的数字体验空间将是文化馆未来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一个出口;第三是在体系化空间方面,应把机制创新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深化公共文化制机制改革,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上提到的拓展空间方式都能够进一步将文化馆服务延伸到各个领域,把看似小范围的文化馆服务扩大到方方面面,是文化馆公共空间的重要补充,更是对机制创新、领域延展、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是为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而设立的机构,也是群众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承担各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任,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重要窗口。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馆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从服务模式、服务效能等多个方面来看,文化馆需要加速转型升级,以适应全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旬邑县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覃翠英,张叶青,吴彦英,等.深圳市光明区文化馆:力创光明科学城“一级文化馆”,四个维度打造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光明典范”[J].文化月刊,2022(5):92-94.
[2] 尹延明.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2(5):89-91.
[3] 金辉超.文化馆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2(9):125-127.
[4] 郝明森.苏陕交流:通州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暨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百花,2022(1):85-93.
[5] 苏怡.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台州市文化馆为例[J].文化月刊,2021(8):116-118.
[6] 刘欢,马晓男,邢泰宁.“三创四建”背景下衡水市音乐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