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战略
2023-05-30李永锋
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从消费、投资两端助力扩大内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提高投资质效的同时,以更好的投资收益惠及更多金融投资者,有利于形成内需中投资、消费两驾马车间的正向循环,促进投资、消费间的有效互动和良性循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共同富裕战略的伟大征程中,理财行业使命光荣、角色关键、潜力巨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財产性收入。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新供给和新业态,银行理财行业担负着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服务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全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面对新征程中的新使命和新任务,银行理财行业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如何在居民财富积累和收入结构改善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如何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这些新课题都对理财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理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银行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对落实共同富裕战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理财行业发展有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的良性循环,有效扩大内需
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形成稳定收入预期,而稳定的收入预期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推动消费深化,进一步发挥消费引领对中国经济的带动效应。
银行理财行业一端联结着居民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另一端联结着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无疑应当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与企业投融资需求之间积极发挥畅通管道、便捷桥梁的功能。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投资的精准性,提升投资效率及投资收益。已经完成净值化转型的银行理财,投资链条更短,可以更加直接高效地匹配资金、资产两端需求,提升投资精准度,节省中间环节不必要的成本,让利于广大理财投资者。因此,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从消费、投资两端助力扩大内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提高投资质效的同时,以更好的投资收益惠及更多金融投资者,有利于形成内需中投资、消费两驾马车间的正向循环,促进投资、消费间的有效互动和良性循环。
银行理财发展有助于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和分散风险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居民和家庭部门的资产主要集聚于房地产,而过量的按揭贷款不仅抑制了消费能力,而且导致家庭债务水平和杠杆率居高不下。居民资产过多配置在房地产导致资产风险过于集中,居民的高杠杆也易导致金融市场脆弱性上升。在“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实过程中,金融产品越来越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目前,我国金融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例仅为20%左右,发展空间巨大。银行理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引导居民资产配置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从储蓄向投资、从单一配置向多元配置逐步转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转型升级将带动产品端的多元化、综合化创新,形成“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促进财富管理产品创新,以财富管理产品创新带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良性互动。
银行理财发展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风险防范
在我国打造科技强国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短板是长期资金和资本金的缺乏,企业和行业在科技研发等中长期资金方面存在掣肘。
理财行业通过开发一二级权益类产品、混合类产品和“固收加”产品,借助分散风险、产品适配组织和汇集资金,能够为科技创新、知识经济和战略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长线资金和权益资金,这不仅有助于补齐我国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权益融资的短板,同时还有助于控制债务杠杆率,有效防范和分散风险。由此可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共同富裕战略的伟大征程中,理财行业使命光荣、角色关键、潜力巨大。
银行理财在助力居民财富积累和落实共同富裕战略中的优势与角色定位
银行理财行业天然承接了商业银行客群广、体量大、覆盖面广的普惠基因。《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行业理财产品规模29.15万亿元,超过95%理财产品实现净值化,服务存量投资者数量9145万个,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9062万个,仅2022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就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因此,巩固和提升银行理财的普惠基因,延伸客户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银行理财行业在助力居民财富积累与落实共同富裕战略中的核心优势与基本角色定位。
坚持“绝对收益策略”为主,助力居民财富稳健增值
区别于“相对收益策略”,银行理财立足于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更偏向于开展稳健投资,坚守“绝对收益策略”为主的定位。银行理财绝对收益策略的实现主要依托以下几个方面:在市场定位方面,银行理财来源于商业银行,首先着眼于满足“存款替代性”需求,旨在为广大普通投资者创造稳定而持续的收益;在投资选择方面,依托信用风险管理和资产挖掘优势,银行理财在债券类、非标债权类资产的选择方面更有优势,投资思路偏向于配置型思维,在充分考虑投资者收益预期的基础上构建资产组合;在产品管理方面,注重计量监测产品的净值波动、最大回撤和极端损失等,有效管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反哺前端的产品设计,和投资组合管理形成有效支持。
亲密服务客户,做有温度的投资者陪伴
2022年3月,股票市场大幅度调整,但受益于银行理财绝对收益策略为主的定位,理财产品权益多头资产配置比例较低,冲击很快退去。2022年11月至12月,债券市场短时间发生剧烈调整,“债市调整、客户理财赎回、债市再调整”形成一定的“正反馈”机制。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不能一味解读为投资者“受教育”,更需要理解为“投资者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理财机构自我革新,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本领,在陪伴中双向互动、共同成长。
在投资者服务和陪伴过程中,一方面,行业以产品为出发点,将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值细化,将产品要素解读转变为投资体验解读,用数字化、视图化、动态化的方式阐释产品的投向、策略和风格等,提高投资者陪伴输出内容的质效;另一方面,以客户为中心,以鲜活的内容输出,提供适配的服务方案。到2023年一季度,银行理财整体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和客户考验,焕发新生。
服务广大居民养老需求,支持养老三支柱建设
“十四五”时期,预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超过20%,养老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内容。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1年9月,在监管机构的支持下,银行理财开展“四地四机构”养老理财第一批试点,并于2022年2月扩大至“十地十机构”。养老理财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合理规划养老资金,树立长期投资理念,融合海外成熟的“目标日期/目标风险”理念,根据“倒U型下滑曲线”资产配置设计,动态确定权益类资产与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实现稳健投资。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重磅推出,银行理财行业正在积极布局和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希望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贡献理财行业的力量和份额。
银行理财行业提升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线图
在服务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银行理财行业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客户导向”和“客户思维”,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将理财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融入共同富裕的时代伟业。
客户至上,坚守“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
理财行业应时刻牢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责任定位,履行好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坚守“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以自身的专业能力致力于为广大群众创造稳定的、长期正向的、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经营理念,打造银行理财自身品牌特色和市场形象。银行理财应在深入理解自身目标客群需求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客群特点,专注于自身能力圈开展业务,设定差异化的战略目标。同时,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源头活水和行业生力军,银行理财行业还应当与其他机构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管顾结合,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
2022年的债市波动反映出,债券市场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市场,老百姓对债券市场和债券资产的了解甚少,例如其通过新闻看到或听到“近期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行”,大多数民众会认为其已持有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或理财产品收益会上升,而不是产品收益下跌。作为专业的机构,我们不能简单把责任压给销售渠道。在以往业务模式中,资管机构负责“管”,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负责“顾”,但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秉持了商业银行“了解客户(KYC)”的优势,有能力有效融合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
理财公司做好投顾结合,一是要做好投资者分层,根据投资者财富规模、风险偏好、年龄结构、投资期限等不同维度对客户开展分层分群,找准投资者偏好,设计不同的产品;二是要做好投资者分析,依托数字化平台,通过客户画像、智能投顾等服务,加强对客户渠道端的深度分析和服务投入,充分了解、发掘和引导客户的真实需求;三是要做好持续沟通,从风险收益特征、客户生命周期等维度提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联合渠道做好投后的持续沟通服务,从资产配置角度和生命周期角度,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科技赋能,提升理财公司核心能力
身处数字化方兴未艾的新时代,将数字化应用于理财客户服务、投资研究、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将对理财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产生深刻赋能。
一是高效实现理财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系统搭建,有效覆盖产品设计、申报登记、排期、账户开立、参数设置、信息披露、业绩归因等多个环节,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产品由发行到存续再到到期清算之间的多部门协同,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或沟通不畅问题,降低手工操作风险。
二是精准匹配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通过信息整合,获取投资者生命周期阶段、资产配置需求、风险收益特征等要素,为满足客户多样化、场景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提供基础,辅助以一键申赎等功能,快速为投资匹配本外币产品、分红产品,并可实现产品投资期限、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需求间的供需匹配。
三是数字化投研。投前环节,以融资人组织架构与公司治理、债务与现金流指标为基础构建的投前筛查体系,为投资经理尽调判断提供方向和依据;投中环节,运用信评模型对投中进行评价,启用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测已投资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各类风险;同时,在投后环节还可嵌入投资集中度指标、业绩归因模型、预警指标,保障投资交易过程中风控决策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理财行业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几点初步建议
第一,为稳定民众预期,实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双赢”,建议鼓励理财产品探索估值的优化。
相较全部以市值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混合估值的产品可以结合两种估值模式的优势,适度降低产品的波动性。混合估值的理财产品并未改变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内在本质,但可使产品整體净值波动更加平稳,收益也更加稳健,减少老百姓面对市场大幅调整时的恐慌心理和非理性操作。本次债市风波后,理财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更适合我国国情和理财客户需要的中国式估值方式和估值体系。
第二,为满足老百姓理财产品未到期时的资金需求,建议允许理财投资者之间适当进行转让。
银行理财在承接居民财富增长需求的同时,也经常面临居民因罹患重疾、临时需要、错过产品开放期等资金使用需求。在2021年试点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中,允许投资者在罹患重疾等特殊情况下提前赎回,体现出了人道主义的精神。考虑到大规模允许提前赎回不利于公平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建议参考公募基金过去的实践,由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等机构牵头建立理财份额转让平台,在符合客户和产品评级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投资者对未到期产品进行转让。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投资者开展中长期投资的后顾之忧,还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
第三,为推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等健康投资理念,建议适时试点理财子公司的管理型投资顾问业务。
管理型投资顾问业务既有利于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利于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机构已经涵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销售公司等。建议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试点开展理财投资顾问业务,同时支持理财公司参与申请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短期交易性资金向长期配置力量的转变,为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和共同富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永锋为光大理财公司副总经理。本文系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本文编辑/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