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劝学》中“美”的体现

2023-05-30张海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劝学辩证哲理

张海

摘 要 针对荀子《劝学》审美鉴赏问题展开论述,先简要介绍《劝学》的立意、文学地位,指出研究目的是激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组织,帮助教师规避偏重文字修辞、忽视审美引导的误区。然后深入剖析《劝学》美学特征,从文章语言之美、结构之美、辩证之美、哲理之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能够充实《劝学》教学理论观点,促进教学思路的优化及转变。

关键词 文学审美 语言 结构 辩证 哲理

如何促进学生文学审美、鉴赏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荀子《劝学》是先秦文学的经典佳作,它开门见山提出核心观点,融入大量自然现象类、生活类论据,论述过程严谨生动。本文以荀子《劝学》为例,谈语文教学中美学鉴赏的方向及思路。

一、《劝学》篇美学探索的方向

总体来说,对荀子《劝学》篇“美”的探索,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第一,从《劝学》课堂的角度,探索美学。《劝学》篇以哲理深刻、旨深言浅著称,得到了诸多教材编撰者、教育工作者青睐,但受到教学进度等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偏重文字修辞、忽略审美引导的问题还客观存在,对其展开美学探索有助于调节失衡现状,促成课堂优化。

第二,在从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角度出发,《劝学》篇之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在于其立意先进、促人向上,更在于其深刻的美学意义,对其展开美学探索,既是挖掘文章价值、传承古典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帮助学生锻炼“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必要手段。

第三,从语文学科激趣角度上挖掘美学价值。通过《劝学》篇美学特征、美学价值的挖掘,可以更好地彰显古典文学魅力,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美、体验美,从而建立起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消除畏难、排斥情绪,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荀子《劝学》篇“美”的深层探索

1.语言“美”的探索

文章中所有的哲理、主旨,都需要以书面语句、言语的方式表述,因此,语言使用是否精炼得当、生动自如,语言表述是否切中要害、逻辑严谨,会直接影响文章整体的表达写作效果。书面语言作为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挖掘《劝学》篇中蕴含的语言之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书面语言的魅力,推动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语句变化之美的探索。语句的变化能够引导读者走入到作者构筑的意境之中,展现出文章的内涵和精髓。同时,语句作为文章的基本要素,结构组织风格会直接影响读者阅读心情,甚至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章的价值认同。过于冗长、繁赘的论述容易引发抵触烦躁情绪,过于零碎的语句又容易冲淡逻辑感,使读者产生不知所云之感。《劝学》则较好地规避了该种误区,其中贯穿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结构,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能够在精准传达主旨意思的同时做到灵活多变,读来趣味十足、朗朗上口,语言之美溢于言表。

修辞之美的探索。修辞不仅能够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精致優美,而且切题、适宜的比喻消除了议论文说理单调性,使得语言表述更加生动自然,赋予了文章更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文中还使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句式工整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论据铺陈的逻辑感,强化说服力的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更多语言之美,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体会中华文字工整对仗带来的舒适感。

2.布局“美”的探索

《劝学》的写作布局具有鲜明的议论文特征,开篇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围绕该论点,进行各类论据的构筑,详细分析了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使整个“劝”的过程顺畅自然。文章运用了设喻、说理,议论方法灵活多变,语言美感、辩证美感均十分突出。在结构上,严谨、缜密的逻辑贯穿了《劝学》全文。文章整体了采用总分结构,开篇明义列出论点,后续又使用排比、对偶、设喻等多种方式印证论点,多个相似结构句式的铺陈气势磅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明确为学之道在于“借物”,在于“积累”,结构完整,增强了说服力。以文章主旨为统领的不同的分论点之间也是相互配合、补充的,内在关联十分紧密,其中的哲理、价值观更显睿智和隽永,凸显了议论文行文组织的逻辑美感、结构美感。在局部上,布局极为自然,例如第三段,作者先设置了多个比喻,以工整对仗的模式深入阐述,结尾部分点睛呼应,使得“学”的主题得到有效强化,从细节处体现结构美。

3.辩证“美”的深层探索

《劝学》所采用的核心论述模式为辩证模式。如何“劝”人学习,如何在说理过程中循循善诱,规避空洞说理的弊端,就成为了《劝学》的核心难题之一。纵览《劝学》全文会发现荀子的处理非常巧妙高超,其中贯穿了大量的比喻论据,增强说服力的同时,给整篇文章增添了更多辩证之美。

数喻同归的辩证。全篇以“学不可以已”为统帅,串联罗列了大量的比喻,所有比喻均为文章主旨服务,“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登高博见”“顺风而呼”等皆是典型例证,为整篇文章带来一种磅礴恢弘之势,喻散而神不散,可见辩证之美。

喻理结合的辩证。喻理结合比喻和论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体现出辩证之美,有些地方先列比喻,讲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再论理指出“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有些地方则仅用比喻,将道理隐藏于设喻之内,相互配合消除了单一结构之下的枯燥之感,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留白”空间,方便其自行引申和思考。此外,文章的很多地方还使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比如最后一段先讲“积水可以成渊”,再讲“不积小流”的后果,一正一反更具辩证美感。

4.哲理“美”的深层次探索

从培养学生审美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入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美”,可以使其能够更深入地领悟文章的内涵美感和文学美感,由此提高其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文学鉴赏的视域下,《劝学》之美不仅体现在论证方法、语言韵律层面,更体现在立意主旨的选取之上。它在“劝”和“学”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将“学”作为核心,将“劝”作为立意方向,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式阐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与现代“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围绕该中心,文章展开了学习方法的拆解和指引,强调学习过程中应当“善于借物”,做到“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用博学、自省不断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这种观念反映了荀子作为儒家学说继承者的内在价值观念,对于当前的教育实践来说仍旧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鼓舞学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通过师生讨论、书籍查阅、网络搜索等多样方式获得助力,提升自身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此外,《劝学》中比喻的内容富有哲理,其中设喻大多具有“自然化”和“生活化”特征,体现出朴素唯物主义哲理观,“锲而不舍”“驽马十驾”等比喻与当时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贴合,“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等比喻,与生物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反映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哲学真谛的领悟和体会,体现出深刻的哲理、立意之美。

综上所述,《劝学》中蕴藏着极为深刻的美学意义,能够为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文学鉴赏思路的拓展提供契机,教学环节务必要重视其价值功能,从多角度出发把握《劝学》深层美感。

[作者通联: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劝学辩证哲理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漫画哲理
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
漫画哲理
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