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3-05-30胡展灵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小学数学

胡展灵

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高效学习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立足于这一点,本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极强的被动性、依赖性和认同性,而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引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转变,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因此,在最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顺应时代发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最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高效达成知识、思维、能力、情感等多重培养目标,旨在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变化

第一,知识与能力培养转变为核心素养培养。以往小学数学课堂常常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标,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始终束缚在“为考试所服务”的角色中。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体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和方法,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一直以来,学生常常是跟随教师的节奏,依据教师的要求被动学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比较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低,甚至有厌烦的情绪。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束缚,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中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第一,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足。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并运用新的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但从教学落实情况来看,依然存在教师认知模糊、理解不够全面等现象,致使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时,并未参考新的课程标准,依然按照传统的课程标准,或者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正是因为新课程标准没有完全渗透到教师的观念中,致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明显的偏差现象。

第二,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足。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紧紧围绕学生的主體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高效完成知识的构建,并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足且存在消化不良的现象,致使其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模式进行教学,忽略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及学生的自主发展、情感需求等。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独立意识等难以得到发展,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第三,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手段选择不当。按照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唯有立足于数学学科的特点,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落实。但在教学手段调查中显示,一些新型的、能够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手段并未真正得到应用,教师依然以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致使生活、游戏、实践、问题探究等教学方式流于形式,即便是在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也存在信息技术使用形式单一等现象,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

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3.1基于新课程创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学观念的变革,新课程改革真正回答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鉴于此,教师唯有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及时调整教学观念,并在新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做出积极的教学行为优化,才能真正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学习特点等进行调查,以此为标准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目标涵盖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情感等多个方面,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还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差异化的引导,依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性格等,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为所有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和展现的机会,使得每位学生都能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极强的成就感。

3.2科学设计数学教学情境

针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来说,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基本上都是以符号性语言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致使其在学习数学时比较吃力,甚至在课堂上频频出现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融入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趣励学,降低知识的探究难度。同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影响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知”教学中,如果直接进入分数概念的讲解,学生就会觉得难度较大。鉴于此,可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如7个人参加小华的生日宴会,在吹灭蛋糕上的蜡烛以后,小华将蛋糕分成均等的8份,参加生日宴会的同学每个人都获得了1块蛋糕。那么,一个蛋糕就是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将其分成均等的8份,每个人都获得1份,每个人获得8份中的1份,也就是原来“单位1”中的1/8。如此,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数学概念的深度理解。

3.3融入游戏环节,增强学习体验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将数学课堂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小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通”,充分发挥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欢的游戏中,引导学生在数学游戏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等。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游戏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但同时也极易导致学生出现“空热闹”的现象,致使课堂空欢喜一场,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彻底转变传统的训练模式,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快乐对对碰”的主题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游戏中所提出来的问题,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并解决相关的问题,最终将问题和答案联系在一起。如此设计,通过数学游戏的运用,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游戏有效地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进行分析、思考和辨别活动,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地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法则。

3.4基于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正處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转化过程中,在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的理解中,常常面临极大的困难。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新奇的语言、事物、图案等十分敏感,常常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鉴于此,数学教师在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时,应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数学表述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现象中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化繁为简,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图形软件,动态地展示图形“平移运动”的轨迹,将平移前后的对应点和移动规律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平移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平移的原理,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中进行对比,明确两者之间的异同。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鉴于信息技术的特点,面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数学教师还应积极拓展信息技术的运用渠道,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后辅导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助力价值,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3.5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

以往,教师依据教材设计教学方案,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明显的“一刀切”现象。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和实际需求,在教学中应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案。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结合数据统计和分析,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积极性、性格特点、探究能力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差异化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相关知识教学之后,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层次划分:针对能力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引导学生对家庭中一周用水、用电量情况进行调查,并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针对能力比较高的学生,鼓励其自行设计数据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收集相关的调查数据,并制定统计图;同时,引导这部分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思考: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目标下,应如何制定具体的阶梯式收费方法?如此,通过层次化的作业模式,使所有学生均得到提升与发展,真正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3.6联系实际生活,落实学以致用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束缚在“为考试所服务”的模式中。而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生活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学生周边搜集与教材知识相关的资源和素材,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重要性,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对称、平移与旋转”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对“对称图形”形成深刻的认知,可为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案,如蝴蝶、对称商标等,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对称图形形成清晰的感知与理解。同时,为了促进数学知识的迁移、应用,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时,也可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化问题中,促使学生在对生活问题的思考、解答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之后,可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问题,例如,学校准备将教室重新粉刷一下,为了保证买的涂料正好,需要计算一下每个教室粉刷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借助手头的工具进行测量,运用所学的知识将结果计算出来。在这一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中,学生可感悟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答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迁移和应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全面加强对新课标的研读,领悟其内涵,紧紧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从思想观念上做出调整。同时,还应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情境,融入数学游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因材施教,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体现出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和探究中锻炼自身的思维和能力,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有效地转变以往死板、统一的数学课堂,构建符合学生主体的创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七琴.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知识文库,2022(17):73-75.

[2]顾晓丽.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分析[J].新课程,2022(3):122-123.

[3]肖垟.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9):88-90.

[4]和亚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7):13,15.

[5]冯珍泰.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新课程(中),2019(9):120.

[6]邓振邦.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41.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创新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